工业化评价指标及中国工业化的阶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评价指标论文,阶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工业化阶段划分的基本指标及验证
世界各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尽管其选择的道路、战略各不相同,但从一些经济变量的变动来分析,仍可以发现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规律性,这种规律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指标,即农业劳动力的份额,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占制造业的比重,以及贸易结构和城市化。
(一)工业化阶段划分的基本判定指标。
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工业化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劳动力由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不断转移的过程。一般说来,工业化程度越高,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就越低。
2、制造业份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制造业是工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经济成长的发动机”。工业化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制造业的成长和壮大。用制造业指标而不是用全部工业来衡量工业化,可以避免因各国自然资源蕴藏贫富不均造成矿业部门比重大小不同带来的不可比因素。
3、机械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工业化进入到一定阶段后,产品“迂回化”的过程越来越明显,表现为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因此,主要生产投资品的机械工业地位越来越重要,反映其相对地位的占整个工业的比重就成为划分工业化不同阶段的重要指标之一。
4、贸易结构,这里主要用出口商品中机械产品所占的比重来表示。一国的贸易结构与工业结构关系极为密切,或者说,贸易结构很大程度上是由工业结构决定的。所以通过对一国贸易结构的观察,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一国工业化的阶段和水平。
5、城市化,即一国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相对份额。城市的出现早于工业,但是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是在工业化之后出现的,工业化促进了现代城市的发展,因此,一般认为,城市化是工业化的“孪生兄弟”。但是工业化并不是决定城市化的唯一因素,一国的历史、地理以及社会的、政治的因素都能对城市化的进程发生影响。
借鉴现有的经济学文献和一些研究成果,从产业演进的角度和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实际情况来考察,工业化过程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工业化的起步阶段,即工业化的初期阶段,第二阶段是工业化的起飞阶段,即工业化的中期阶段;第三阶段是工业化的成熟阶段,即工业化的生期阶段;已经全面实现工业化的社会一般称为超工业化阶段。下面将根据这种划分,对工业化不同阶段上述指标的变动规律及特点分述如下。
(二)工业化不同阶段判定指标的变动特征
1、工业化初期。这一时期亦被称之为农业社会,工业化开始起步,近代工业刚刚成长,产业结构处于低水平,工业对国民经济总量的贡献不如农业,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占据劳动力总量的绝大部分,一般高达70-80%左右。仅有的为数不多的工业部门中主要是满足消费需求的食品和纺织工业,产值比重占工业的绝大部分。体现工业发展水平的重工业基本上处于萌芽状态。制造业占GNP的比重低于10%,机械工业的比重一般不超过5%。贸易结构处于原始状态,出口商品中主要是农业以及矿产资源等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出口很少,机械产品的出口还是一片空白。进口结构与出口相反,进口构成中主要是工业制成品中的消费品,由于大规模工业化尚未开始,很少进口机械设备等投资品。在国际贸易分工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形成的是国际间的低效农业与高效工业的交换格局。城市化水平与其工业化相一致,城市人口比重低于20%。处于这一工业化阶段的国家主要是大部分的非洲国家和一些亚洲国家。
2、工业化中期。在这一时期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部门上升为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比重超过农业。但由于各国工业化战略以及人口、资源等工业化的初始条件不同,各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有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人口大国的负担要沉重得多,因而其转移规模尽管很大,但用比重衡量的速度要慢得多。尽管如此,农业劳动力的快速以及大规模转移仍是工业化中期的显著特点之一。
这一阶段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制造业的快速增长。由于储蓄率提高、人力资本的积累以及社会基础设施等基本增长条件的不断完备,制造业具备了快速增长的可能,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工业化其他各个阶段。制造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迅速增加,一般能够达到20-30%。如1965-1991年,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的这一比重分别由8%和14%,增加到21%和27%,25年间净增13个百分点。制造业不仅规模和速度发展很快,而且其内部结构也出现了比较高的变动率。钢铁、化工等原材料工业以及机械、电子等成为带头产业,呈现快速增长势头,食品、纺织等轻工业虽然增长速度不低,但结构地位相对下降。
贸易结构在工业化中期一般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由于劳动密集的轻纺工业已有相当基础,而且发展迅速,其产品大部分能够实现进口替代,并大都可以替代资源性初级产品,成为换取外汇的主导产品。进口产品的工业制成品中由于大规模投资和本国机械产品尚未实现进口替代,机械设备(包括一部分耐用消费品)的进口幅度增加。总体上形成了工业部门的轻纺工业和重化工业进行交换的国际贸易分工格局。
工业化中期,伴随工业部门的大发展,城市化开始起步。在绝大部分国家,农业人口转入非农产业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同步发生。但城市化速度与工业化后期相比不是很快,一般可由工业化初期的10%左右提高到20-30%。
3、工业化后期。进入工业化后期,首先表现为农业劳动力在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趋于稳定,即尽管农业劳动力比重仍在减少,但速度下降,表明农业劳动力大规模转移的历史任务基本完成。在大多数国家,农业劳动力降到20%以下。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工业化中期相比,虽仍呈增加趋势,但增长势头已不十分明显,个别国家和地区有的也出现停滞或下降,整体讲已趋于稳定。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保持在20-30%。如香港制造业比重1965年为24%,到1991年下降到18%。巴西这一时期的制造业比重几乎没有变化,一直保持在26%的水平。因此,在向工业化生期迈进的过程中,当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份额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进入稳定提高和内部结构改善的阶段,单纯的量的扩张已经不占主导地位。
但是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仍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工业结构进一步向重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方向演变,这是该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突出表现是机械和运输设备增加值在制造业中的份额显著提高。如韩国机械和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比重,1970年只有11%,1982年提高到20%,1990年又进一步增加到32%,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新加坡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比重,1970年还只有28%,1990年猛增到53%,成为新加坡国民经济的支柱。
进入工业化后期,贸易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进口结构中一半以上是初级产品。出口结构中除了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以外,初级产品已经很少。工业制成品出口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劳动密集产品已失去出口支柱的地位,被附加价值较高的资本和技术密集产品所替代,机械设备出口大幅度增加。国际贸易向主要是重工业内部的国际交换转变,即其与同一发展水平国家的贸易主要集中的重工业,特别是其中的机构设备制造业。
从工业化中期到工业化后期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因此随着工业化任务的基本完成,城市化水平的阶段也已趋于成熟,城市人口一般占到全国人口的60%-70%,在人口较少的国家和地区这一比重会更高。
4、超工业化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国家主要是美国、日本和欧洲共同体的大部分国家。这些国家由于工业化过程已经基本结束,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也已结束,农业劳动力的比重稳定在一定水平后已很少变动。
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是进入超工业化阶段的显著特征之一。制造业的比重保持在20-3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超过工业,进入信息化时代。如1970年,意大利、德国和日本三国的制造业比重分别是27%、38%和36%,到1991年分别下降到21%、23%和25%,分别减少了6个、15个和11个百分点,减少的幅度十分明显,表明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在某种意义上已经走到了尽头,开始进入了信息和服务社会。
尽管作为整体的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停滞不变或下降,但制造业内部的结构仍在发生变化,突出特点是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制造业的比重持续上升,一般可达到30%以上,工业内部结构进一步向高加工度和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如日本1970年机械和交通运输设备增加值比重即已达到34%,1990年又进一步上升到39%;美国、联邦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1970年也已高达31%、32%、31%、26%和24%,1990年除美国仍然保持31%的比重没有继续增加外,联邦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分别增加到42%、32%、31%和33%。
与制造业的高加工度化相适应,对外贸易进一步转向机械和运输设备产品。从1965年到1991年的25年间,除英国以外其他超工业化阶段的国家,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出口的比重均有较大幅度的增加。美国、联邦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分别增加了11、3、35、13和8个百分点。
城市化在这些国家也已经完成,城市人口集中了全国人口的80-90%。
(三)工业化不同阶段的标志值及变动规律。
通过对工业化不同阶段各项指标的分析和考察,可以看出工业化评价的各项指标,在工业化不同阶段大体上的标志值和其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动规律。
1、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在工业化的三个阶段以及超工业化阶段都是减少的,但递减速度有很大区别。在工业化初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速度较慢,工业化中期速度最快。在工业化初、中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80%、50%、20%和10%。
2、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增加的速度比较缓慢,在工业化中期增速加快,进入工业化后期以后,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变化已不十分明显。进入超工业化阶段开始停滞或下降,大体稳定在20左右。
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5%、20%、30%和20%。
3、代表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机械和运输设备占制造业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和工业化中期变动不是很明显,在工业化后期和超工业化阶段增加较快。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值大体为:5%、20%、30%和40%。
4、代表贸易结构变动和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在工业化初期基本为零。到工业化中期在大多数国家增加幅度也不是很大,增加最快的是工业化后期和超工业化阶段。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1%、10%、30%和50%。
5、城市化在工业化初期、后期以及超工业阶段变动很小,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是城市化加快发展的时期。在工业化初期、中期、后期以及超工业化阶段该指标的标志性数值大体为:10%、30%、70%和80%。
二、我国工业化所处阶段的基本判断
旧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近代工业只占到国民经济的10%左右,基本上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建国后从50年代初开始,我国开始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主要任务是奠定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经过45年的努力,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5年的加快发展,我国已经建成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门类比较齐全,有相当技术水平和规模的现代工业,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从上文所列工业化阶段评价的各项指标标志值及实际变动趋势来判断,目前我国工业化基本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一)农业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的比重。
建国初期的195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3.5%,改革初期的1978年这一比重为70.5%,26年仅降低了13个百分点,变动速度不是很快。1978年到1993年是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速度比较快的时期,农业劳动力降到57.4%,15年减少了13个百分点。这一速度在世界上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是相当快的。如印度、印尼、泰国80年代初农业劳动力比重分别为69%、55%和69%,90年代初仅分别降到66.5%、54.9%和66.4%。
如果仅从统计数字看,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距工业化中期的标志值还有一定差距。但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农业劳动力的统计偏高。第一,有相当一部分在乡镇企业务工经商的农民,由于其在非农产业的工作还不是很稳定,因此仍被统计到农业劳动力中,1992年这部分职工是2750万人;第二,大量外出打工的农民,未被统计到非农产业中。这部分人目前尚没有准确的统计,据有关方面估计,约为4000万人。因此如果把这两部分人统计到非农产业,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的比重应该是53%,比统计数字少4.4个百分点。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大体相当。
(二)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
目前在我国的统计中制造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还没有直接可用的数字,世界银行估计1990年我国为38%,我们认为这个估计大体上是准确的。我们按照联合国颁布的《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分类索引》中制造业的分类标准进行了计算,结果是,我国1978年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2%,之后直到1978年都在32-33%之间,1988年和1989年增加到35%以上,1990年又回落到34%,1991年上升到37%。
从以上数据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而且也超过工业化后期国家的水平。但是这一数值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工业化的实际。第一,我国第三产业不发达,相对拔高了制造业的比重。第二,我国工业企业大量兴办第三产业,但在统计中却有相当一部分被统计为制造业产值。因此,我国制造业的实际水平要比统计的低一些。据目前进行的全国第三产业普查初步汇总结果,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比普查前提高了6个百分点,而在此之前这些产值的绝大多数是统计在制造业中的,因此实际上我国制造业占GNP的比重大约为32-33%左右。
(三)机械工业占制造业的比重。
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国家的强力推动下进行的,因此其发展规律和其它大多数国家的规律有所不同,表现之一就是建国后直至1978年的机械工业超常规发展,即在工业化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机械工业。1978年改革开放后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产业的发展更加遵循市场规律。从机械工业占工业的比重变动看,1980年这一比重为19.9%,1991年上升到21.7%,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从细分的行业看,机械工业由1980年的10.6%减少到9.55%,交通设备制造业从3.3%增加到4.1%,电气制造从3.2%增加到4.0%,电子工业由1.6%增加到3.1%,仪器仪表从1.1%降到0.8%。
(四)贸易结构。
改革开放以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下,我国的对外贸易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地位。一方面,闭关自守的发展模式使对外贸易只能起到调剂余缺的作用;另一方面满足急速推进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又不得不依赖于对外贸易。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1978年到1993年对外贸易总额平均每年以16%(按美元计算)的高速度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由1978年的10%猛增到1993年的36%。在对外贸易规模扩大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口的初级产品份额由1980年的50.3%降到1993年的18.2%,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份额则由1980年的49.7%增加到1993年的81.8%。进口的初级产品份额由1980年的30.8%降到1993年的13.7%,工业制成品的进口份额则由1980年的63.2%增加到1993年的86.3%。反映工业化阶段的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由1980年的7.7%,增加到1993年16.7%,虽然变动效果比较明显,但是第一,是以高赤字为代价的,1980年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贸易赤字为43亿美元,1993年这一赤字猛增到347亿美元。第二,机械和运输设备的贸易结构不仅大大低于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马来西亚、泰国等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国家。第三我国目前大多数机电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低,用竞争力系数(竞争力系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100%)来衡量,全部机电产品是负的37%,这大致反映了我国机电产品的实际竞争力。因此,总的看来我国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尚未达到工业化中期的水平。
(五)城市化。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城市化进展十分缓慢,1951年市镇总人口为663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1.8%,1978年市镇总人口达到17246万人,但占全国人口的比重没有提高多少,仅为17.9%,城市化水平和速度大大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速度。改革开放的15年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开始加快。设市的城市由1980年223个,增加到1993年的570个,属于小城镇范畴的县城关镇和建制镇由1979年的2854个,增加到1992年的14458个。市镇总人口由1978年的17246万人,增加到1993年的33351万人,城市化水平提高到28.1%,平均每年增加0.68个百分点,比前30年平均每年仅提高0.22个百分点的速度快了两倍多。城市结构朝着合理化的方向改善,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过去那种大城市发展很快,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不足的偏差。总的来看,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大落后于其他同等发展程度的国家,不仅低于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而且落后于一些处于工业化初期国家的水平。
综合上述几个指标的情况,农业劳动力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和代表城市化水平的市镇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两个指标,我国与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制造业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代表制造业内部结构变动的机械运输设备占制造业的比重、机电产品占出口的比重,这三个指标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平均水平。因此,总体上说来,目前我国的工业化大体上处于工业化的中期。
(执笔:杨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