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析脊柱骨折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8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纯内固定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腰椎功能优良率高,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椎管侵占率、Cobb角以及伤椎前高压缩比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术联合治疗脊柱骨折,不仅疗效显著,还能改善患者的腰椎功能,值得推广。
【关键词】单纯内固定、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脊柱压痛、局限性肿胀等症状为主,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影响预后恢复[1]。当前临床上在治疗脊柱骨折时,手术是首选的一种方法,但是不同术式的疗效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因此,本文对椎体成形术与内固定联合运用在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36-77岁,平均年龄为(48.8±12.2)岁,40例为女性、48例为男性,其中10例为砸伤、30例为车祸伤、48例为坠落伤,ASIA分级:40例为E级、25例为D级、23例为C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4例。两组的受伤原因、ASIA分级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行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操作如下:对患者进行连续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后,协助患者保持俯卧位,选择伤椎中心正后方作为手术入路,做一个纵向切口,使上下椎和伤椎的椎板、椎关节突充分暴露出来,在C型臂X线机的直视下,确定椎弓根钉的进针点为横突中心与关节突外缘交界处,按照常规方法,将椎弓根钉分别植入伤椎的上、下两椎体,运用撑开棒撑开椎体,使椎体高度恢复,并且将患者的术中复位和术前神经功能情况作为基本依据,确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运用骨块打击器对椎管内的骨块砸陷进行复位,根据CT结果,确定双侧或者单侧植骨。同时,将伤椎椎弓根钉口骨蜡去除,运用直径不同的椎弓根扩大器将椎弓根通路扩大,并且将患者的骨缺损部位和骨折类型作为基本依据,将髓核钳或者刮匙伸入椎体内与骨缺损区和骨折终板侧靠近,撬拨压缩下陷复位不满意的终板并复位,对于伤椎内出血多的患者,应该运用纤维蛋白原针剂对伤椎进行冲洗,直到出血减少。在椎体内注入搅拌好的可注射外科级硫酸钙(CSC),然后对患者进行X线透视检查,避免CSC进入椎旁血管或者椎管内,常规留置闭式引流管后,将切口关闭。
1.2.2对照组
对照组则行单纯内固定术,操作方法与观察组一致。
1.3疗效判定标准
运用NEER百分评定系统将治疗效果分为四个等级:①优。术后无任何疼痛感,且脊柱功能恢复正常;②良。术后偶有轻微疼痛,且脊柱功能基本恢复;③可。术后疼痛明显,且脊柱功能明显改善;④差。术后疼痛严重,且脊柱功能恢复较差[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分析本次研究数据,运用X2检验组间治疗优良率对比,采用t对组间计量资料对比进行检验,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优良率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对比[n(%)]
3.讨论
在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单纯内固定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有报道显示,横突间植骨患者发生椎弓根断裂的风险较高,其原因主要为横突间不能做出好的植骨床,并且与力学轴线距离较远,容易吸收,就算形成骨桥,也不能将椎体间的微动消除,无法避免发生断钉,影响患者预后恢复[3]。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不仅可以避免发生后凸畸形,还能预防椎体高度的远期丢失,并且CSC作为比较理想的一种填充材料,具有较强的空间填充性和耐受性,生物吸收彻底,能够在缺损处快速硬化,形成微酸性生物环境,使CaSO4晶体上吸附大量的骨细胞,促进成骨细胞生长,加快骨折愈合[4-5]。同时,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不仅可以对损伤脊柱进行复位,还可以在伤椎椎体中心植入骨质,增强伤椎的支撑作用,减少术后矫正角度丢失,避免发生“蛋壳效应”,使前中柱的稳定性增强,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目的[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4.09%,并且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伤椎前高压缩比、Cobb角以及椎管侵占率均改善明显,这一结果与赵玉[7]、钟红发[8]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脊柱骨折采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综上所述,在脊柱骨折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一方面可以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另一方面还能改善患者预后,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朱佩海,李长青,黄博. 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J]. 中国医药导刊,2013,19(5):948-950.
[2]朱晓东,蒋富贵,朱立帆.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比较[J]. 临床骨科杂志,2013,22(3):244-247.
[3]王根峰.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Frankel分级与Cobb角影响探讨[J]. 中外医疗,2016,19(11):97-98+101.
[4]李忠年. 比较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与单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A3:114-115.
[5]谷韶平,倪海平,路坦.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J].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2016,11(11):32-34.
[6]谭于建,刘云华,王如彪. 单纯内固定与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5):96-98.
[7]赵玉,吕浩然,黄彦. 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对脊柱骨折患者Cobb角及椎管侵占的临床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24(9):3610-3613.
[8]钟红发,曾丽梅,钟鸣亮. 老年性脊柱骨折采用单纯内固定和内固定结合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临床价值解析[J].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2015,25(17):91-92.
论文作者:李广庆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30
标签:脊柱论文; 椎体论文; 患者论文; 成形术论文; 椎管论文; 腰椎论文; 功能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下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