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向21世纪的电力新理论与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林叙辰[1](2019)在《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文中指出基础电信业面临着“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双重问题。然而,尽管存在着“双失灵”的问题,作为各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世界基础电信业近几十年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和巨大的变革。产业高速变迁的背后是电信经济理论的短缺。无论是经典的自由竞争理论,还是已有的电信规制理论,都不能很好地解释和指导该产业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理论上的短缺导致了实践中电信规制目标的混乱,为未来基础电信业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因此,探究基础电信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性,进而明确今后电信规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电信理论界和各国规制机构所面临的迫切任务。探究基础电信业演化规律的重点在于把握“技术”这一核心要素。回顾整个电信产业的发展史可以发现,基础电信业的发展演进关键在于新技术的驱动,技术的进步不仅会改变整个电信体系的产业面貌和市场格局,而且影响和决定了整个电信规制制度变革的方向。那么技术这一关键要素与市场以及政府之间具体存在着怎样的交互关系和作用机理?这是本文需要着重研究的问题。由此,本文将技术引入电信经济理论体系中,尝试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技术为核心要素的电信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电信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导。本文以技术创新理论、产业组织理论、电信规制理论和演化经济学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历史案例分析、理论研究和实证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技术在基础电信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究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而揭示基础电信产业演化发展的理论机理和实践路径,并据此提出未来中国电信规制改革的具体思路。具体来说,首先,通过对现代电信技术发展历程的回顾、对基础电信业特有的技术经济特征的分析、对电信产业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理论探讨和典型案例分析,指出技术因素是推动并协调基础电信业发展的“第三只手”,并基于实证数据,采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生产率变动指数法进一步验证了技术在中国电信产业发展中的核心驱动作用。接着,分别从静态和动态的角度研究了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技术与“无形的手”市场及“有形的手”政府之间的关系。一方面,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等方法建立理论模型研究市场结构、政府行为规制、国有产权制度以及规制机构独立性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并通过基于广义矩估计(GMM)的动态面板回归模型加以验证,同时采用模型构建和典型案例分析论述了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变和政府规制变迁的反向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在两两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将技术和政府要素引入传统SCP(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产业分析范式,将其拓展成一个新的产业分析框架TGM(SCP),即技术Technology—政府Government—市场Market(结构Structure—行为Conduct—绩效Performance),并在此基础上从演化经济学的视角提出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该模型描绘了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政府规制和市场要素之间的内在作用机理和动态演化规律。最后,依据研究成果提出构建一个以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激励规制体系,给出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制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构想。纵观全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有:(1)相对于“无形的手”市场和“有形的手”政府,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技术创新是电信产业高速发展的本质驱动力和根本原因;第二,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的内容和形式都受到技术因素的制约,即电信技术创新的特征和发展趋势构造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和激励,也改变了政府干预电信市场的方式和内容。只有把握好这技术、市场和政府这三只手之间的关系,才能持续、高效地推动电信产业的繁荣发展。(2)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之间呈倒U型关系:当市场中企业数量较少时,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正相关,而当企业数量超过一定阈值后,技术创新与市场竞争程度呈负相关。该阈值水平即为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由当前技术供给状况动态决定。因此,具有合意、适当集中度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最有利于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3)关于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之间的关系:第一,产权结构本身对电信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着,即单纯地对运营商进行私有化改革对市场效率并没有显着的直接影响,电信运营商的产权结构改革需要配以有效的规制体制改革才能达到良好效果。第二,行业规制机构的独立性有利于促进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特别是对于实施私有化改革的市场环境而言。第三,网络中立规制不允许电信运营商反向差异化收费,打击了运营商投资新技术的积极性,阻碍了电信技术创新的发展。(4)从动态演化的视角来看,在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三者之间是一种以技术为主导的螺旋式协同演化关系。其协同演化机理为:在基础电信业的发展过程中,技术发挥着主导的驱动作用,技术创新通过改变产业的成本结构特征影响了产业的固有属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和需求,并推动政府规制体制改革,而改善的市场绩效和成功的规制体制改革又反过来促进了更高层次的技术创新,整体发展过程呈现出螺旋式上升的协同演化态势。(5)应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电信规制体系。发挥好“第三只手”技术的驱动和调控作用,坚持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更多地采用技术性手段来促进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和调控电信产业的发展问题。政府规制是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政府必须发挥自身在促进电信技术创新和技术标准化上的重要作用,勇于消除阻碍技术创新的制度性因素并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激励规制体系,以促进电信产业持续、高效的发展。
吴倩[2](2019)在《《非规模化趋势:人工智能和一代新贵如何创造未来经济》(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提出本翻译项目报告的原文为赫曼特·塔内加(Hemant Taneja)和凯文·梅尼(Kevin Maney)合着的《非规模化趋势:人工智能和一代新贵如何创造未来经济》(Unscaled:How AI and a New Generation of Upstarts Are Creating the Economy of the Future)中的第二章“The AI Century(人工智能时代)”和第三章“Energy(能源)”。全书介绍了非规模化趋势下,人工智能对社会九个方面带来的影响。第二章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及其对非规模化趋势的促进作用。第三章介绍了能源行业的现状及其挑战,指出了在非规模化趋势下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机遇。根据卡特琳娜·赖斯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原文属于信息型文本,语言正式、有逻辑性,运用了较多破折号,因此翻译时应准确传达原文信息、确保译文的可读性。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以赖斯的理论为指导,针对抽象名词、破折号、定语从句分别采取了相应的翻译方法。此次的翻译实践能加深人们对人工智能和非规模化趋势的认识,同时也为以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春立[3](2018)在《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技术哲学“经验转向”,技术设计作为技术哲学的经验转向所指涉的重要概念,沟通了技术形而上的理论理解与形而下的技术实践,引导研究者将目光聚集到了技术本身所展现的基本特性,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在了问题产生之前的预设当中,为解决技术异化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视角,是传统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巨大转变。技术发生、发展过程中设计的参与一直是技术哲学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选题主要基于两个背景,一是源自对技术异化问题的关注,主要针对技术发展过程中技术与文化、与生物圈、与人类需求等因素割裂现象,而形成的技术秩序,甚至绑架人类的行为与思维现象的思考。本文意在从设计的角度对技术异化做本源性研究。二是对博士期间参与了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绿色技术范式与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做后续性研究。该课题研究表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的时代主题,绿色技术对于当今生态文明制度的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代替的推动与支撑作用。本文针对技术异化、技术设计局限等问题,创新性的提出“设计技术”概念与内涵,以此视角探寻生成绿色技术、绿色技术范式、生态文明制度、绿色发展方式,进而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布局文章结构,以解决技术的异化问题为最根本性目的,通过分析问题,将技术异化的根本性原因归因于技术背后设计的异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设计、技术、技术范式的应然互动与实然表现的对比分析,对受技术自主、技术的社会建构理论影响的技术设计局限性进行分析和矫正,提出“设计技术”理念,并将“设计技术”的成果应用于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形成、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三个领域的实践中。全文分五章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文章第一章和第二章内容,为论文提出问题阶段。开篇力求对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技术范式相关概念等进行辨析,分析技术与设计、技术与技术范式之间应然的相互关系与互动机制,发现技术异化的实质是技术设计的异化,对技术异化问题的解决要从技术设计入手。在此基础上,进入论文第二部分(第三章)分析问题阶段。结合技术范式的分析视角,概括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异化的实然表现,从分析影响技术设计方式形成的理论缺陷切入,详细总结与归纳技术设计主体、过程以及客体的缺陷。技术设计本是人类用以解决技术异化的工具,却因自身缺陷而反推技术在异化的路上越走越远。由此确定分析和解决技术设计的异化成为本文解决技术异化和实现现代技术范式绿色转向,进而服务于绿色发展的现实需求的切入点和关键点。鉴于此,本文在第三部分(第四章和第五章)创新性的建构了“设计技术”概念,在探究技术本质、寻找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了更深层次的努力,归纳了设计技术的内涵与优势,并从面向人本和生态原则,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最新技术支撑,从制度等社会因素角度完成设计技术的具体方式。然后将设计技术的理念和方法运用于社会的生产、生活、制度建设等各个领域,在检验设计技术的合理性之外,也从技术角度为推动绿色发展提供支撑。通过全文分析与论证,本文得出三点重要结论:一是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演变之间存在紧密的相关性;二是设计技术是对技术设计的合理超越;三是设计技术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曾志远[4](2018)在《技术生态域理论建构及运行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对技术生态问题进行审视时,必须将人、技术、环境都纳入讨论的背景才具有意义。文明的发展历经朴素的人类被动适应自然时期,通过技术发展顺应自然时期,到大规模发展高新技术深刻变革环境的时期。技术世界依旧有巨大的技术生态风险,通过新型技术—经济—环境系统的建构,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实现人类文明的演进发展。生态学中“生态位”的概念及由“生态位”概念延伸出来的“技术生态位”概念应用于不同的领域,吸收布莱恩·阿瑟“域”概念的合理思想,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技术—经济—环境三者生态发展的模型,对这个模型进行的质性研究,即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它主要包含对全新概念的历史根源梳理及建构意义梳理,对其建构原则与方法进行规制,对其系统要素进行的具象分析,对其运行功能与机制进行的定性研究等。梳理人类与技术的共变史、分别研究不同时期的人—技术—环境三者关系得出其共变特征;归结“生态位”及相关概念的发展给出技术生态域的功能定义并给出“位”向“域”转化的综合方法;结合我国现实的资源困境提出的环境要求,对技术生态域的系统功能进行规制,同时提出技术生态域建构的四个基本原则,它们分别是环境导向原则、文化嵌入原则、制度与技术导向原则及反馈与再域定原则;文章最后进行了系统的要素分析,指出技术生态域内部具象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了技术为中心、环境为中心、管理为中心的三种不同类型的技术生态域结构及四个具体的技术生态域运行机制,它们分别是利益协商机制、风险预防机制、失误纠错机制与灾难处置机制。
董秀娟[5](2015)在《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文中指出现代电力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高维数、分层分布的动态大系统,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成为了人类历史上构造最复杂的工业系统之一,但其稳定运行也越来越接近稳定的极限,因此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的问题日益尖锐。如何对目前的电力系统施加控制手段以改善和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问题已经成为专家学者们的迫切任务。鉴于此,本文主要利用Backstepping方法,Minimax方法和浸入与不变控制方法,针对具有三阶模型的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进行陈述,对电力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及其稳定控制发展进行简要的概述,论述了非线性控制方法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概况,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2)针对具有励磁控制的多机电力系统,考虑系统受到发电机发生机械功率扰动等突发性大干扰的情况,将Backstepping与Minimax方法相结合设计了非线性大干扰抑制控制器;对具有汽门控制的多机电力系统的情况,基于Backstepping与Lyapunov方法提出了一种关于Minimax方法的非线性大干扰自适应控制器设计方案。重点考虑未知参数边界已知情况,设计了非线性大干扰抑制控制器及参数自适应律,保证汽门系统对大干扰不具敏感性,同时有效地降低了干扰处理的保守性。(3)针对再热式(Reheat-type)汽轮发电机组的汽门控制,基于非确定性等价思想提出一种非线性大干扰抑制控制的自适应递推设计方案。在设计的过程中先对参数估计误差进行设计,这种方法在设计参数估计器时由于引进了β函数,因而参数估计器的选择更加灵活。在此基础上,利用Minimax方法优势讨论了当系统大扰动发生时,对系统影响的最大破坏程度,由该方法设计的控制器保证了考虑了确保该系统具有良好的鲁棒性和对大干扰的不敏感性。同时k类函数的引进在讨论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又考虑了暂态响应和控制器的增益问题,改善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4)针对多机励磁系统,基于非确定性等价方法利用参数重构思想讨论了系统的暂态稳定稳定问题。在考虑阻尼系数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参数重构将一个光滑的非线性函数映射到未知参数,将参数估计范围锁定在预先指定的区间内。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非确定等价励磁控制器和参数自适应律,改善了系统的暂态稳定性能。(5)针对带有TCSC的单机无限总线系统,利用浸入与不变思想设计了基于状态反馈的非线性阻尼控制器。通过选定一个特定的二维目标系统和映射函数,将所要研究的对象浸入其中,使得所设计的非线性阻尼控制器在不需要构造Lyapunov函数的情况下便保证了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性和轨迹的有界性。论文的第七章是结论与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翟传鹏[6](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李兰芳[7](2010)在《点焊机群建模及其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交流点焊机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负荷会产生严重的电能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电压波动及闪变、谐波畸变和三相不平衡等。在作为治理对象时,本文将治理点下的所有点焊机作为一个集合体考虑,定义为点焊机群。点焊机群属于典型的三相不平衡负荷,本文针对这类负荷的工作原理、电能质量问题及治理方法进行了相应的研究。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点焊机群负荷建模方法,能够根据实测数据得到较为精确的点焊机群有功和无功负荷模型,且具有较好的泛化能力。为了提高拟合速度和精度,提出了基于贝叶斯置信框架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BLS-SVM)的点焊机群负荷建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具有更优的非线性拟合效果。为了便于模型的实际应用,采用剪枝方法得到了点焊机群的LS-SVM和BLS-SVM的简化模型。此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能同时反映点焊机群电压波动、不平衡和谐波等电能质量特征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有效反映点焊机群的工作特性和产生的各项电能质量问题。在面向点焊机群这类三相不平衡负荷的补偿时,本文采用具有分相补偿能力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文中介绍了TCR+TSC型SVC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特性,研究了应用于点焊机群补偿时的工程设计方法。重点研究了装置容量和TSC支路设计方法。用于点焊机群补偿时,无源滤波支路的设计应重点考虑三次谐波和无功剧烈波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通过仿真研究得出了最适用于点焊机群补偿的设计方法。由于点焊机群引起电压畸变和不平衡,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p-q和ip-iq电流检测法在检测无功和负序时存在较大误差。本文采用同步对称分量法来进行无功和负序的检测,该方法以电网三相正序电压为同步参考坐标,利用旋转对称分量法得到线电流的正序分量的虚部、负序分量的实部和虚部、相电压的正序有效值,从而计算出负序和无功综合补偿的等效电纳值。应用这种检测方法可以实现较好的补偿效果,这是因为计算补偿电纳时的三相电压提取方法能有效地消除电网电压的畸变干扰,以电压为同步坐标的旋转对称分量法可以消除电流中谐波的影响。本文所研究的SVC装置作为一种面向负荷补偿的D-FACTS技术,其控制器的设计水平是实现良好补偿效果的至关重要点。针对点焊机群负荷的电能质量特点,提出了一种复合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既可以以较快的响应速度来实现负序和无功的综合补偿,又能提高无功补偿的精确性。文中研究了一种基于H。控制理论的鲁棒PID控制器设计方法,仿真研究表明鲁棒PID控制系统在超调量、调节时间和抗干扰能力方面都具有明显优越性。采用鲁棒PID控制来实现相位差的精确控制,使系统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通过研究建立了点焊机群SVC补偿系统仿真模型,分析了补偿系统在开环和闭环控制下的补偿效果。在模拟试验中,搭建了点焊机群的模拟装置,研制了试验样机。仿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本文设计的补偿系统能够有效地解决点焊机群所引起的无功冲击、不平衡和谐波问题。
张金江[8](2009)在《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变电站中各种设备大量增多,来自不同应用系统的信息也日益丰富。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往往是由各个厂家针对特定的设备应用,按照自己的理解实现的。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目前变电站设备的状态监测系统存在信息难共享、难利用,不同厂家的装置不能互操作、互替换,装置本身可靠性不高、状态不可观测等突出问题,变电站设备的检修与维护成为电力企业面临的一个最大的挑战之一。本文结合IEC61850/IEC 61970系列标准,研究了多智能体平台结构、协作模式、通信模型等理论技术问题,并将其用于分析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二次设备的远程维护、设备信息的一体化集成及模型协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实现了统一设备信息模型、统一通信接口体系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信息集成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变电站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也可以方便地获取并综合利用来自其它应用系统的信息,对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健康状况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一、首先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介绍了相关背景;接着概要分析了IEC61850、IEC 61970等国际标准及研究应用现状,然后分析了多源信息融合、SOA、多智能体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分析了目前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二、针对变电站信息集成中目前存在的严重的“信息孤岛”问题,提出了一种适合当前变电站发展特点的、兼容变电站遗留设备系统及IEC 61850标准设备的变电站信息集成方案,设计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嵌入式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研究了基于多智能体技术与IEC 61850标准的系统平台的体系结构、通信机制、智能维护与配置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等问题。三、在总结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技术发展及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中心级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并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联邦的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架构,研究并设计了中心级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架构的多智能体构成、协同工作模式等关键技术,这一系统架构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四、基于多智能体理论,提出了适用于分布式异构系统的基于XMLHTTP的智能体通信模型,并结合Web Services技术实现多智能体通信与协调设计了一种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诊断与维护系统,分析了设备状态远程监测及远程维护的关键技术,为变电站数字化、电网智能化形势下二次设备的维护提供了一条新的可行的解决思路。五、提出了IEC 61850与IEC 61970系列标准协调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的信息系统架构,分析了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扩展及模型适配问题,设计并实现了支持统一信息模型、统一通信接口的设备状态监测集成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全面地收集变电站设备的各种状态信息,同时可以方便地与其它应用系统共享并综合利用。六、介绍了上述研究成果在华东某500kV变电站的综合应用情况:进行了基于IEC 61850/IEC 61970标准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试点应用,其中包括了信息一体化平台方案部署、基于IEC 61850标准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与扩展、系统关键接口的实现以及主要应用软件界面设计等。
孙丽颖[9](2009)在《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的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文中指出电力系统是一个强非线性、多维、动态大系统。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单机容量不断地增加,电网结构日益复杂和庞大,使得稳定性问题极为突出。因而,设计先进的控制系统,在提高电网传输能力的同时保证足够的稳定裕度成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针对电力系统的非线性模型,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研究了电力系统励磁、汽门以及各种FACTS控制等一系列稳定控制问题。具体工作归纳如下:第一章简要地介绍了电力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和基本的控制问题、电力系统稳定及其进展、非线性控制方法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以及本文的主要工作。第二章,研究了含有内部参数不确定性及外部扰动的TCSC单机无穷大系统的鲁棒H∞控制问题。应用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和Lyapunov方法,构造出系统的存储函数,同时设计了H∞控制器及参数替换律,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第三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并应用于FACTS的鲁棒控制问题中。由于控制器的递推设计过程中引入了κ类函数,改善了电力系统的暂态性能,长期来看又不会增加控制器增益。第四章在第三章的基础上,将改进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与滑模控制方法相结合,汲取了滑模控制鲁棒性强的优点。研究了具有内部参数不确定及外部扰动的单机无穷大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第五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避免了传统自适应backstepping方法由于反复的微分运算而产生的系数膨胀问题,同时也不必为每个子系统构造Lyapunov函数,使得设计过程更加简单。应用该方法设计了发电机主汽门非线性鲁棒控制器。第六章应用协调无源性方法研究了具有发电机励磁和TCSC协调控制的单机无穷大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在控制器的设计过程中,同时考虑了发电机阻尼系数不易精确测量和TCSC含有未建模动态两种类型的不确定性。第七章,研究了考虑输入控制量幅值约束的汽轮机调速系统的暂态稳定性问题。通过引入切换机制,解决了输入控制量幅值约束问题。论文的第八章是结论与对下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马宁,陈莉,王晓军,杨文伟[10](2009)在《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研究》文中提出研究了分布式Web计算技术开发远程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就基于IP网络实现变电站远程监控的主要思路和技术问题进行说明和分析讨论.从信道带宽、网络机制、远动协议、信息安全等多方面讨论了IP网络传输时保证远动QoS的措施方法以及IP网络传输对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二、面向21世纪的电力新理论与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面向21世纪的电力新理论与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电信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电信经济理论的滞后 |
1.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与关键概念说明 |
1.3.1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2 关键概念的说明 |
1.4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1.4.1 本文研究思路与总体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概述 |
1.4.3 基本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技术创新理论 |
2.1.2 电信规制理论 |
2.1.3 产业组织理论 |
2.1.4 协同演化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电信产业演化动力机制的相关研究 |
2.2.2 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3 电信业技术、市场与政府规制分析框架的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是基础电信业的“第三只手” |
3.1 现代电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
3.2 对电信业自然垄断属性的分析 |
3.2.1 自然垄断性的技术定义 |
3.2.2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经济表现 |
3.2.3 电信业自然垄断性的本质成因及其可变性 |
3.3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存在需要政府干预 |
3.3.1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理论分析 |
3.3.2 电信业市场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存在与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4.1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理论分析 |
3.4.2 电信业政府失灵的案例分析 |
3.4.3 技术“第三只手”思想的提出 |
3.5 技术创新在中国电信业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实证研究 |
3.5.1 实证技术与方法 |
3.5.2 数据描述与变量选择 |
3.5.3 实证结果与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创新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关系的理论研究 |
4.1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市场结构的交互作用 |
4.1.1 市场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激励的影响 |
4.1.2 技术创新对市场结构演进的动态影响 |
4.1.3 技术创新决定电信市场竞争和垄断的可能性边界 |
4.2 电信产业技术创新与政府规制体系的交互作用 |
4.2.1 行为规制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2 国有产权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3 独立规制制度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4.2.4 技术创新对政府规制体系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础电信业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体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据描述和变量说明 |
5.3 实证技术与方法 |
5.3.1 实证基准模型构建 |
5.3.2 计量经济学方法 |
5.4 实证结果及结果分析 |
5.5 本章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的协同演化机理研究 |
6.1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三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
6.1.1 技术创新与市场演进 |
6.1.2 技术因素与政府规制体系 |
6.1.3 政府规制政策与市场演进发展 |
6.2 基础电信业的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 |
6.2.1 经典产业组织分析范式——SCP |
6.2.2 传统SCP分析范式的扩展——TGM(SCP) |
6.2.3 基础电信业螺旋式协同演化模型的构建 |
6.2.4 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说明 |
6.3 基础电信业技术、市场和政府规制协同演化关系的数理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国电信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与规制制度框架的构建 |
7.1 中国ICT产业技术创新激励体系 |
7.1.1 技术创新外部环境动力要素 |
7.1.2 技术创新组织内部动力要素 |
7.1.3 技术创新组织间动力要素 |
7.2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基点与指导思想 |
7.2.1 规制基点:正确认识基础电信业的演化规律和基本性质 |
7.2.2 规制指导思想 |
7.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政策构想 |
7.3.1 建立以促进技术创新为主导目标的激励性规制体系 |
7.3.2 坚持并把握适度的市场准入规制 |
7.3.3 建立面向产业融合的独立规制体制 |
7.3.4 推进国有电信企业产权改革和治理结构改革 |
7.3.5 加快出台全面、符合国情的电信法律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研究未尽之处与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非规模化趋势:人工智能和一代新贵如何创造未来经济》(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
1.3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
Chapter Two An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
2.1 Introduction to the Authors |
2.2 Introduction to the Source Text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Basis |
3.1 Reiss’s Views on Text Typology |
3.2 Application of Reiss’s Theory in This Translation |
Chapter Four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Methods |
4.1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
4.1.1 Abstract Nouns |
4.1.2 Dashes |
4.1.3 Attributive Clauses |
4.2 Translation Skills |
4.2.1 Translation Methods to Abstract Nouns |
4.2.1.1 Specification |
4.2.1.2 Verbalization |
4.2.2 Translation Methods to Dashes |
4.2.2.1 Omission |
4.2.2.2 Conversion |
4.2.2.3 Addition |
4.2.3 Translation Methods to Attributive Clauses |
4.2.3.1 Repetition |
4.2.3.2 Invers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5.1 Experience Gained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
Appendix Ⅱ 中文译文 |
(3)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技术异化问题的研究 |
(二)从设计角度研究技术异化 |
(三)技术设计的局限性研究 |
(四)从技术范式角度分析技术设计 |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一)逻辑框架 |
(二)研究思路 |
四、拟解决问题与可能性创新 |
(一)拟解决问题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关键难点 |
第一章 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理论分析 |
一、技术与设计的一般性分析 |
(一)技术的界定与本质 |
(二)设计的一般性解释 |
(三)技术的设计性内涵 |
二、技术设计的哲学分析 |
(一)技术设计及其本质分析 |
(二)技术设计的要素分析 |
(三)技术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三、技术范式的理论分析 |
(一)技术范式的理论基础 |
(二)技术范式的主要内容 |
(三)技术范式的“二层结构” |
第二章 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互动的应然关系 |
一、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分析框架 |
(一)技术范式发展与演变的分析框架 |
(二)技术自主论与建构论下的技术设计观点 |
(三)建立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分析框架 |
二、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的历史演变 |
(一)技术设计的价值取向与方法演变 |
(二)技术范式更替转换的结构表现 |
(三)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演变的统一性 |
三、技术范式与技术设计的互动机制 |
(一)技术设计的两大传统 |
(二)技术范式对技术设计的规定 |
(三)技术设计对技术范式的反馈 |
第三章 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实然表现 |
一、技术设计与现代技术范式的关联 |
(一)现代技术范式:技术设计的背景 |
(二)技术设计:对现代技术范式的维护 |
二、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设计的缺陷 |
(一)设计客体的缺陷:局限于自然技术的设计 |
(二)设计过程的缺陷:设计参与的不全面 |
(三)设计主体的缺陷:人类理性的不完备 |
三、现代技术范式中技术异化的表现 |
(一)技术受控于经济价值的驱使 |
(二)技术进入自主强化的秩序 |
(三)人——设计——技术的逆动 |
第四章 设计技术:现代技术范式绿色转向的途径 |
一、建构设计技术的前提 |
(一)打开技术的内部结构 |
(二)归正设计技术的主体与客体 |
(三)技术的自主论与建构论走向融合 |
(四)建构设计技术的理论基础 |
二、设计技术的界定与优越性分析 |
(一)设计技术的界定 |
(二)设计技术的特点 |
(三)设计技术的效果 |
三、从技术设计到设计技术的实践指向 |
(一)构建面向人本和生态的设计原则 |
(二)营造形成设计技术的“小生境” |
(三)结合现代技术提高人类理性的完备性 |
第五章 设计技术在绿色发展三个维度中的实践 |
一、设计技术与绿色发展方式 |
(一)绿色发展方式:生产与生活方式的绿色化 |
(二)设计技术与绿色制造融合的实践指向 |
(三)设计技术与生活方式绿色化建构 |
二、设计技术与生态文明制度的发展 |
(一)生态文明制度的时代价值 |
(二)生态文明制度是绿色技术范式的高阶表现 |
(三)推动设计技术、绿色技术范式、生态文明制度的协同演化 |
三、设计技术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一)技术视野中的人性沉思 |
(二)设计技术与人性的辩证关系 |
(三)以设计技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结论 |
一、技术设计与技术范式之间存在互动机制 |
二、设计技术是对技术设计的合理超越 |
三、设计技术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工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技术生态域理论建构及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 |
1.2 课题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2 课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技术的生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技术的生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现状 |
1.3.2 国内技术的生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技术的生态风险发生机理与防控机制研究评述 |
1.4 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技术与环境关系问题的解析 |
2.1 人类生存环境演变中的技术因素 |
2.1.1 环境演变中的技术影响 |
2.1.2 环境变化中的技术建构 |
2.2 技术变迁中的环境作用 |
2.2.1 技术变迁的时间进程与空间分布 |
2.2.2 技术演化的环境建构 |
2.3 技术生态风险的现实归集 |
2.3.1 现代技术的生态风险 |
2.3.2 技术生态风险的规避 |
第三章 技术生态位向技术生态域的跃迁 |
3.1 生态位的概念发展 |
3.1.1 生态学的生态位概念 |
3.1.2 技术生态位概念 |
3.2 功能角度的技术生态域概念 |
3.2.1 “域”的内涵 |
3.2.2 技术生态域的功能定义 |
3.3 技术生态位向技术生态域的转化 |
3.3.1 “生态位”向“生态域”转化的必要性 |
3.3.2 “生态位”向“生态域”转化的综合方法 |
第四章 技术生态域功能设定与建构原则 |
4.1 我国当下资源与环境问题的生态风险 |
4.1.1 资源问题的生态风险 |
4.1.2 环境问题的生态风险 |
4.2 面向环境的技术生态域功能 |
4.2.1 技术-经济发展的环境要求 |
4.2.2 面向环境要求的技术域功能 |
4.3 面向功能的技术生态域建构原则 |
4.3.1 环境导向原则 |
4.3.2 文化嵌入原则 |
4.3.3 制度与技术导向原则 |
4.3.4 反馈与再域定原则 |
第五章 技术生态域的结构及运行 |
5.1 技术生态域蕴含的基本要素 |
5.2 技术生态域各方利益博弈与平衡 |
5.2.1 技术活动参与方 |
5.2.2 技术生态域各方利益分析 |
5.3 技术生态域结构模式 |
5.3.1 以技术为中心的生态域结构 |
5.3.2 以环境为中心的生态域结构 |
5.3.3 以管理为中心的生态域结构 |
5.4 技术生态域运行机制 |
5.4.1 利益协商机制 |
5.4.2 风险预防机制 |
5.4.3 失误纠错机制 |
5.4.4 灾难处置机制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2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发展概述 |
1.2.1 电力系统的主要控制对象 |
1.2.2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发展概况 |
1.3 电力系统中非线性控制方法应用研究概述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多机励磁系统非线性大干扰抑制控制器设计 |
2.1 引言 |
2.2 问题描述 |
2.3 非线性大干扰控制器设计 |
2.4 仿真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机电力系统发电机组汽门的自适应控制 |
3.1 引言 |
3.2 问题描述 |
3.3 非线性大干扰自适应控制器设计 |
3.4 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非确定等价方法的汽门开度全程大干扰抑制控制 |
4.1 引言 |
4.2 问题描述 |
4.3 非线性自适应大干扰抑制控制器的设计 |
4.3.1 自适应参数估计器设计 |
4.3.2 大干扰抑制控制器的设计 |
4.4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再参数化的多机励磁系统非确定性等价自适应控制 |
5.1 引言 |
5.2 问题描述 |
5.3 模型转换 |
5.4 主要结果 |
5.4.1 基本引理 |
5.4.2 非确定等价自适应励磁控制设计 |
5.5 仿真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具有TCSC的单机无限总线系统非线性浸入与不变控制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 |
6.3 连续系统的控制目标和控制器设计 |
6.3.1 控制目标 |
6.3.2 控制器设计 |
6.3.3 仿真分析 |
6.4 离散浸入与不变引理及离散TCSC模型 |
6.4.1 离散浸入与不变引理 |
6.4.2 离散TCSC模型变换 |
6.5 离散系统的控制目标与控制器设计 |
6.5.1 离散系统的控制目标 |
6.5.2 离散浸入与不变控制器设计 |
6.5.3 仿真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作者简介 |
(6)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点焊机群建模及其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点焊机群的建模 |
1.2.2 点焊机群的电能质量控制技术 |
1.2.3 不平衡系统的补偿方法 |
1.2.4 鲁棒PID控制系统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点焊机群负荷及其电能质量问题分析 |
2.1 点焊机群负荷 |
2.1.1 点焊机简介 |
2.1.2 交流点焊机工作原理及特点 |
2.1.3 点焊机群负荷定义及特征 |
2.2 点焊机群电能质量问题 |
2.3 点焊机群电能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案 |
2.3.1 现有方法及存在问题 |
2.3.2 方案选取原则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点焊机群的建模研究 |
3.1 基于LS-SVM的点焊机群负荷建模 |
3.1.1 支持向量机回归估计 |
3.1.2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 |
3.1.3 点焊机群负荷的LS-SVM模型与仿真 |
3.1.4 点焊机群LS-SVM模型结构简化 |
3.2 基于BLS-SVM的点焊机群负荷建模 |
3.2.1 贝叶斯学习方法 |
3.2.2 基于贝叶斯置信框架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模型 |
3.2.3 点焊机群无功负荷的BLS-SVM模型与仿真 |
3.3 点焊机群电能质量问题综合建模 |
3.3.1 点焊机群的电能质量特征数学模型 |
3.3.2 仿真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用于点焊机群的静止无功补偿装置 |
4.1 工作原理及特性 |
4.2 容量计算 |
4.3 无源滤波的设计 |
4.3.1 无源滤波器的分类及特点 |
4.3.2 滤波支路元件参数设计 |
4.3.3 安全性能校核方法 |
4.3.4 点焊机群滤波效果分析 |
4.4 负序和无功综合检测算法研究 |
4.4.1 三相平衡化基本原理 |
4.4.2 应用对称分量法实现负序和无功的综合补偿 |
4.4.3 基于同步对称分量法的不平衡检测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静止无功补偿装置控制系统研究 |
5.1 H_∞控制理论基础 |
5.1.1 H_∞控制理论概述 |
5.1.2 标准H_∞控制问题 |
5.1.3 Youla参数化问题 |
5.2 鲁棒PID控制器设计 |
5.2.1 基于H_∞的鲁棒PID控制器设计 |
5.2.2 鲁棒性能仿真分析 |
5.3 点焊机群补偿控制策略 |
5.4 SVC的受扰反馈控制模型 |
5.5 基于鲁棒PID控制的SVC仿真研究 |
5.5.1 基于SIMULINK的SVC仿真模型 |
5.5.2 可控硅开关控制技术的研究 |
5.5.3 不同控制策略下的SVC补偿效果对比 |
5.5.4 点焊机群补偿效果仿真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试验研究 |
6.1 试验内容 |
6.2 补偿装置的设计 |
6.3 不平衡负荷模拟方法 |
6.4 试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8)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插图清单 |
附表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背景 |
1.1.1 面临的主要问题 |
1.1.2 解决以上问题的主要技术背景 |
1.2 变电站信息集成相关的国际标准 |
1.2.1 IEC 61850标准及其研究应用现状 |
1.2.2 IEC 61970系列标准及其研究应用现状 |
1.2.3 IEC 61850与IEC 61970的发展 |
1.3 信息集成理论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1 信息融合理论 |
1.3.2 面向服务的架构(SOA) |
1.3.3 多智能体系统(MAS)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论文组织 |
1.4.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1.4.2 参加的相关工程项目 |
1.4.3 本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研究 |
2.1 引言 |
2.2 传统的变电站信息集成模式及主要问题 |
2.3 基于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信息集成方案 |
2.3.1 变电站信息集成总体方案的提出 |
2.3.2 基于安全分区的一体化平台的IEC 61850标准实现策略 |
2.4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设计 |
2.4.1 多智能体系统理论的通用模型 |
2.4.2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智能体硬件体系结构 |
2.4.3 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软件体系结构 |
2.4.4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站信息一体化平台交互模型 |
2.4.5 基于发布/订阅机制的目录促进器实现 |
2.4.6 基于多智能体的工程配置与维护软件 |
2.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基于多智能体的变电站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研究 |
3.1 引言 |
3.2 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 |
3.2.1 孤立监测单元模式 |
3.2.2 独立站控系统模式 |
3.2.3 状态监测中心模式 |
3.3 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系统 |
3.3.1 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设备在线监测架构 |
3.3.2 变电站级状态监测系统的结构 |
3.3.3 中心级状态监测系统的结构 |
3.3.4 系统采用多智能体协作的目的 |
3.4 基于多智能体的中心级状态监测集成平台设计 |
3.4.1 多智体协作模式分析 |
3.4.2 智能体联邦的协作模型 |
3.4.3 智能体联邦中的通信机制 |
3.4.4 中心级状态监测系统的智能体构成与分布 |
3.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基于多智能体与Web Services的二次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研究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异构智能体的通信模型 |
4.2.1 智能体平台的构成 |
4.2.2 分布式异构智能体的通信模型 |
4.3 基于MAS与Web Services协同的系统总体架构 |
4.3.1 智能体平台的MTP选取 |
4.3.2 基于XMLHTTP的智能体平台通信模型 |
4.3.3 基于MAS与Web Services协同的系统结构 |
4.4 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实现 |
4.4.1 变电站智能设备远程维护系统的Agent协作 |
4.4.2 变电站Web Server |
4.4.3 中心Web Services应用服务器 |
4.4.4 基于Web浏览器的用户界面 |
4.4.5 系统工作流程 |
4.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IEC 61850/61970标准的信息模型协调研究 |
5.1 引言 |
5.2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技术面临的主要问题 |
5.2.1 变电站中不同厂商的状态监测装置不具有互操作性和可替换性 |
5.2.2 在线监测装置本身的可靠性不高 |
5.2.3 状态监测信息难共享,难利用 |
5.3 变电站设备信息构成及全景状态监测 |
5.3.1 变电站设备信息构成 |
5.3.2 变电站设备信息的时间与空间属性 |
5.3.3 基于IEC 61850/61970标准的全景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 |
5.4 基于IEC 61850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构建及扩展 |
5.4.1 IEC 61850标准的设备信息模型 |
5.4.2 基于IEC 61850的设备信息模型构建及扩展 |
5.5 IEC 61970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扩展及其与IEC 61850模型的协调 |
5.5.1 IEC 61970的设备信息模型的扩展及与IEC 61850模型的协调 |
5.5.2 设备信息统一编码规则 |
5.5.3 IEC 61850与61970的信息模型适配 |
5.5.4 统一信息模型的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平台接口 |
5.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系统与信息集成技术应用 |
6.1 引言 |
6.2 变电站一体化化平台部署方案 |
6.2.1 基于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设备状态监测模式 |
6.2.2 基于分层分布式的变电站状态监测系统方案 |
6.2.3 变电站信息一体化平台的硬件配置 |
6.2.4 应用软件的总体结构 |
6.3 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的构建 |
6.3.1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构建流程 |
6.3.2 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 |
6.3.3 基于IEC 61850的变电站设备信息模型扩展 |
6.4 系统关键接口实现 |
6.4.1 IEC 61850的模型信息接口实现 |
6.4.2 Web Services的维护接口实现 |
6.5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系统界面展现 |
6.5.1 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检修维护一体化界面 |
6.5.2 二次设备的状态的监控与配置维护界面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的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电力系统控制概述 |
1.1.1 电力系统发电单元的主要控制部件 |
1.1.2 电力系统基本控制问题 |
1.2 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
1.2.1 电力系统稳定性概述 |
1.2.2 电力系统稳定性控制发展概况 |
1.3 非线性控制理论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
1.4 本文主要工作 |
第二章 TCSC的自适应鲁棒H_∞控制 |
2.1 引言 |
2.2 TCSC的H_∞控制器设计 |
2.2.1 系统模型的建立和控制目标 |
2.2.2 控制器设计 |
2.3 仿真研究 |
2.4 结论 |
第三章 基于改进自适应backstepping设计的FACTS鲁棒控制 |
3.1 引言 |
3.2 改进自适应backstepping设计方法 |
3.2.1 问题描述 |
3.2.2 严参数反馈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
3.2.3 主要结果 |
3.3 静止无功补偿器的非线性鲁棒控制 |
3.3.1 系统模型和控制目标 |
3.3.2 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 |
3.3.3 仿真研究 |
3.4 STATCOM的非线性鲁棒H_∞控制 |
3.4.1 系统模型的建立和控制目标 |
3.4.2 非线性鲁棒H_∞控制器设计 |
3.4.3 仿真结果 |
3.5 结论 |
第四章 电力系统的自适应backstepping滑模控制设计 |
4.1 引言 |
4.2 自适应backstepping滑模设计方法 |
4.2.1 问题描述 |
4.2.2 严参数反馈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鲁棒控制器设计 |
4.2.3 主要结果 |
4.3 TCSC的自适应鲁棒控制 |
4.3.1 系统描述 |
4.3.2 非线性鲁棒控制器设计 |
4.3.3 仿真结果 |
4.4 发电机励磁系统的非线性鲁棒H_∞控制 |
4.4.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4.4.2 非线性鲁棒H_∞控制器设计 |
4.4.3 仿真结果 |
4.5 结论 |
第五章 发电机汽门新的自适应backstepping镇定设计 |
5.1 引言 |
5.2 新的自适应backstepping设计方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参数严格反馈型非线性系统的镇定设计 |
5.2.3 主要结果 |
5.3 汽轮发电机主汽门开度非线性鲁棒控制 |
5.3.1 系统描述 |
5.3.2 控制器设计 |
5.3.3 仿真结果 |
5.4 结论 |
第六章 发电机励磁与TCSC系统的自适应协调无源性控制 |
6.1 引言 |
6.2 协调无源性方法 |
6.2.1 无源性基本概念 |
6.2.2 协调无源性 |
6.3 自适应协调无源性控制器设计 |
6.3.1 系统模型的建立 |
6.3.2 控制器设计 |
6.3.3 仿真研究 |
6.4 结论 |
第七章 考虑输入约束的发电机汽门非线性自适应切换控制 |
7.1 引言 |
7.2 切换系统模型的建立 |
7.3 发电机汽门非线性自适应切换控制 |
7.3.1 控制器和参数替换律的设计 |
7.3.2 稳定性分析 |
7.3.3 切换律设计 |
7.4 仿真结果 |
7.5 结论 |
第八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主要工作 |
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论文有关数据统计 |
(10)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IP网络上的信息流 |
1.1 电力实时数据业务 |
1.2 电力视频语音业务 |
1.3 其他业务 |
2 基于IP技术的远动终端 |
3 分布Object Web三层计算模型 |
4 软件实现关键技术 |
4.1 基于Applet的人机交互界面 |
4.2 与监控系统互联及实时数据传输 |
4.3 数据库的访问 |
5 变电站自动化的进一步展望 |
1) 设备智能化: |
2) 功能协调与集成: |
3) 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与融合: |
四、面向21世纪的电力新理论与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础电信业技术与市场及政府规制协同演化研究[D]. 林叙辰. 北京邮电大学, 2019(08)
- [2]《非规模化趋势:人工智能和一代新贵如何创造未来经济》(第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吴倩. 四川外国语大学, 2019(02)
- [3]技术范式视角下技术设计研究[D]. 胡春立.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4]技术生态域理论建构及运行机制研究[D]. 曾志远. 长沙理工大学, 2018(06)
- [5]多机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控制器设计[D]. 董秀娟. 东北大学, 2015(07)
- [6]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点焊机群建模及其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研究[D]. 李兰芳. 武汉大学, 2010(05)
- [8]基于多智能体技术的变电站设备信息集成研究[D]. 张金江. 浙江大学, 2009(04)
- [9]基于backstepping方法的电力系统非线性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D]. 孙丽颖. 东北大学, 2009(12)
- [10]变电站远程监控系统研究[J]. 马宁,陈莉,王晓军,杨文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