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熊成杰

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常德 415003

【摘 要】目的:探析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入我院骨科接受诊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在对治疗方案知情的前提下,自愿选择不同治疗方式,并根据不同方案划分为实验组(3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基础保守疗法治疗)两个组别,对比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单组治疗前后对比两组患者Cobb 角、椎体高度、Oswestry指数及VAS评分4项指标治疗后均改善显著(p<0.05),而治疗后组间对比实验组均更优(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体损伤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确切,可缓减腰背疼痛,促进恢复脊柱生理功能。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保守

本文将探析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病例的临床应用价值,特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入我院骨科接受诊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4年6月至2016年11月期间入我院骨科接受诊疗的6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58-79岁,平均年龄(68.51±10.09)岁,临床主要症状为腰背活动受限、局部疼痛等,结合临床问诊、CT或MRI检查,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诊断符合骨科相关标准,病程最短20d,最长4个月,平均为(2.34±1.59)个月;影像学资料显示骨折椎体常见为T11-T12和L1-L3.病例纳入符合手术治疗指证者、思维认知清晰者和签署同意书患者;排除未确定诊断者、有显著神经损伤者、合并精神疾病者、其他原因致骨折病例和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根据临床不同方案划分为实验组(30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和对照组(30例,基础保守疗法治疗)两个组别,两组对象骨折部位、年龄、性别构成对比,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给予对照组患者基础保守治疗,治疗时指导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于平板床上取仰卧位,结合影像学资料在病变脊柱部位下方垫枕头,长度以10-15cm为宜,利于脊柱后伸展,指导卧床休养治疗10d,随着病情的好转,患者疼痛程度减轻,酌情灵活根据病人状况进行功能位锻炼,以平卧三点、四点及五点支撑法锻炼腰背部肌群,由简到繁循序渐进锻炼,床上保守基础治疗3-4个月后,慢慢鼓励下床活动,继续实施腰背部肌肉锻炼,2次/d,每次20-30min[1]。(2)实验组对患者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常规硬膜外麻或全麻,病人取舒展俯卧位,X线设备辅助下根据骨折发生不同部位,以病椎为中心酌情选择手术入路,针头从伤椎侧根部穿刺入脊柱,再到骨折处,空心钻建立工作通道。导针探查,接着去导针,一端放球囊至椎体位点。注造影液,高压球囊自行扩张,促使患椎处膨胀,指导椎体高度恢复到满意程度,透视下观察无异常再排除造影液。另一端再行同样操作。两端通道内部椎体调整适宜后,再注入合适黏稠度骨水泥,直视下若骨水泥渗漏须立即停止注入,两端注射完成旋转通道两端,凝固后拔管[2],术毕。

1.3观察指标

治疗6个月后评估两组患者病情转归,Oswestry指数评估胸腰椎功能情况;VAS评分评估疼痛缓解程度;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Cobb 角、椎体高度检测,观察病情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3统计软件分析,计数资料比较“t”检验,并以(±s)“平均值±标准差”表示,若p值低于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前后伤椎前中柱Cobb 角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两项生理屈曲指标恢复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优(P<0.05),见表1。

2.2治疗后Oswestry指数及VAS评分对比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Oswestry指数更高,而VA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治疗前后伤椎前中柱Cobb 角及椎体高度变化情况(±s)

注:*表示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差异显著且更优(p<0.05)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中老年群体常见病,目前随着国内老龄化趋势的加重,因骨质疏松致骨折病情发生率正逐年上升,对患者劳作及生活能力影响极大,为促进病情转归,改善病人生存质量,当前临床治疗该疾病的主要方式有保守法和手术法两种,关于其有效治疗方案的研究仍在持续进行[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新时期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出现了一种新型微创术式-椎体后凸成形术,和传统开放术式相比,该治疗方式适应症广,由于具有微创、生理组织损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对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耐受力差的病例来说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案[4]。手术操作在X线透视下进行,手术入路精准,开通工作通道后,两端逐一放置高压球囊,以其自行扩张力调整椎弓根高度及Cobb 角度,促进病椎恢复,联合注入骨水泥更能依靠物理效应,来帮助支撑脊柱,提升椎弓根稳定性,促进椎体功能的恢复[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传统保守疗法相比,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实验组患者半年后无论是疼痛程度还是局部生理结构及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也有研究觉得该术式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远期疗效还有待提升,患体椎弓根高度可慢性丢失,因此医学上仍应加大深入力度。

综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中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微创、安全、有效,有助于缓解疼痛,改善脊柱功能。

参考文献:

[1]张金辉,张志勇,王跃新等.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伴脊柱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12):3009-3010.

[2]黄勇全,吴峰,童建萍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血清CTX-Ⅰ、IGF、睾酮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23):5885-5887.

[3]彭冲,王运涛,刘兴邦等.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J].颈腰痛杂志,2017,38(5):443-447.

[4]付士平,孙平,徐苏洋等.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5,37(5):666-668.

[5]任飞,王福平,杜向东等.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的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9):904-905.

论文作者:熊成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9

标签:;  ;  ;  ;  ;  ;  ;  ;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价值研究论文_熊成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