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儿科 352100)
【摘要】目的: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心电图检查等结果都优于对照组(P<0.05),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优于对照组60.9(P<0.05)。结论: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芪颗粒;维生素C;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中图分类号】R72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42-03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主要是指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尚未成熟,免疫力较差,容易受到病毒的入侵,当病毒侵犯到心肌的时候,导致心肌细胞出现变形、坏死以及间质性炎症的现象[1]。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儿不仅会发生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猝死,严重的威胁着患儿的生命安全。本次研究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详细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循自愿原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病毒性心肌炎治疗的4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3例。观察组给予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治疗,男14例,女9例;年龄1~12岁,平均(3.56±2.01)岁;病程2~13d,平均(4.26±2.78)d;伴心律失常13例,心电图ST段异常1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男12例,女12例;年龄1~11岁,平均(3.85±2.42)岁;病程3~13d,平均(3.98±2.54)d;伴心律失常11例,心电图ST段异常13例。所有患儿均表现出明显的心肌、乏力、胸闷等症状,且经过心肌酶谱、心电图以及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却确诊为病毒性心肌炎。已排除患有肾炎、肝炎、先天性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以及风湿性心肌炎的患儿。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即给予患儿卧床休息;进行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6-二磷酸果糖以及辅酶Q10 治疗,补充心肌营养;给予丙种球蛋白治疗,增强免疫力等。对照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治疗,用药方法如下:黄芪颗粒(生产公司:贵州汉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号:Z19993254,规格:15g*10袋)冲服,2岁以下1.0g/次,2~4岁1.5d/次,4~6岁2.0g/次,6岁以上4.0g/次,均为2次/d;给予患儿的实际情况酌情给予维生素C100~200mg/(kg.d)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1次/d。两组治疗均以14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标准
密切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进行心肌酶谱以及心电图检查,并且记录相关检查结果,心肌酶谱检查内容包括:乳酸脱氢酶(LDH)、天冬氨酸转移酶(AS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水平;治疗后心电图检查每周1次,心肌酶谱检查2周2次,记录其恢复正常的时间。
疗效评价: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心肌酶谱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心电图显示恢复正常,为痊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完全消失,心肌酶谱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心电图显示有明显改善,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心肌酶谱检查显示各项指标以及心电图均有所改善,为有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心肌酶谱检查显示各项指标以及心电图毫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现象,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8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比较以(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指标恢复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所用的时间详细如下表所示。
表1 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各项指标完全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对比表(x-±s)
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目前尚未研究清楚其发病机制,但医学界普遍认为与病毒入侵造成的损害以及有病毒诱发的相关免疫有密切的关系。据相关研究表明,轮状病毒以及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在初期可能直接损害心肌细胞,导致心肌受损,进而导致细胞介导有体液发生免疫性的损伤,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自由基,使得心肌细胞发生变性、坏死、溶解等现象,引发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功能障碍,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迅速下降,从而导致心肌能量代谢的异常[2];与此同时,心肌缺血、心肌细胞内存在大量氧自由基,导致线粒体脂肪酸氧化为脂质过氧化物,使得膜发生通透性增生,钙离子内流,在这些的共同作用之下,患儿发生广泛性心肌坏死,严重者或导致患儿死亡。
大剂量的使用维生素C可以有效的清除自由基,维持维生素E的还原状态,增强其抗氧化的能力,达到有效保护心肌的作用;同时进行静脉滴注可能有效的提升冠状动脉的血流量,促进心肌细胞的修复,还能够有效地提升心肌的收缩力,改善心脏的功能。
而黄芩是一味中草药,其根可入药,味苦、性寒,具有止血、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的效果,黄芩颗粒冲剂可以有效的提升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使得内皮细胞的抗损伤能力增强,提升冠状动脉内膜的稳定性;可以有效增强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高脂蛋白水平,改善微循环的情况,防止血小板粘附、聚集,减少血栓的形成;可能有效扩张患儿的冠状动脉,使得心肌供血充足,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还能够有效的清除自由基;除此之外,黄芩的临床抗菌性比较显著,且不产生抗药性。所以可以有效的通过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来增强心肌组织中的环磷酸腺苷的含量,从而有效的限制氧自由基对于心肌细胞的破坏,稳定细胞膜、提升抗缺氧能力,增强正性肌力,从而到达到有效保护心肌的作用[3]。
综上所述,黄芪颗粒与维生素C用于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许玉霞.黄芪颗粒联合维生素C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J].儿科药学杂志,2013,19(02):13-15.
[2]张小霞,赵晓明.探讨维生素C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J].中外医学研究,2013,21(23):176.
[3]宋翠领.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治疗[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42(16):22+24.
论文作者:左丽细,李秀妹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心肌论文; 心肌炎论文; 患儿论文; 黄芪论文; 维生素论文; 心电图论文; 体征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