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严重的集体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_孟子论文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严重的集体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_孟子论文

语文教学一例严重的集体性失误——实事求是精神在这里的缺失,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集体性论文,在这里论文,实事求是论文,缺失论文,一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谈骨气》是一篇经典文本,目前仍是某些省的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篇目。在讲议论文常识时,人们仍然习惯以它为样本。然而它自身存在的典型逻辑错误至今仍未被纠正,乃致初中语文存在一个规模很大的集体性教学失误。这个问题在时间长河中传流的越久越显示着语文界学风、教风乃至价值观方面严重的失魂丢魄。相关教学管理者不熟悉这个问题,很难在教学一线进行这样的讨论。我们搭挡讨论它是一个偶然的结合,之所以提这个问题,是想引发人们思考——这种严重的集体性失误为什么长期存在?这样的愚化教育为什么必须在校长熟悉的专业范畴内才能摆在教学管理的日程上讨论呢?

      一、《谈骨气》文本问题分析

      这篇文章本身有什么问题呢?

      其一,定义不当。

      文本原文第三段这样说:“什么叫骨气,指的是抱有正确、坚定的主张始终如一地勇敢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遭遇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碰上狂风巨浪,能够顶得住,吓不倒,坚持斗争的人。”

      如果我们去掉那些定语,最后看到的是“什么叫骨气,指的是……的人”。这是明显的搭配不当。“骨气”不是指“人”,而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精神气概。如果我们来给骨气下定义,它应当是这样的:所谓骨气,是指行为主体在逆境下坚守正义性原则和行动所体现出的精神气概。这才是恰当的属加种差的定义。

      其二,不食嗟来食者事例有误。

      不食嗟来食者的事例与骨气不相关,充其量是放不下架子,死要面子,为面子而死。《礼记·檀弓下》明确地记载了这个故事:“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曾子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食。’”

      很显然,故事中的施饭者黔敖是一个很有善心的人,他“为食于路”,见“饿者”来,“左奉食,右执饮”,热情招呼“饿者”。也许他是一个粗人,不善言语,没能很有礼貌地说:“请!来食!”而是粗鲁地喊:“嗟!来食!”当“饿者”表示不满时,黔敖立即“谢焉”,表示道歉,但“饿者”最终还是不食,饿死了。曾子知道这件事感叹说:“其谢也可食。”所以说,这位“饿者”饿死是不值的。此事例与文本主旨是不相干的。

      不仅如此,论文作者在叙述事例时,还以文学中万能叙事人的身份虚构说:“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同时,还虚构“饿者”的心理活动说:“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作为一位历史学家,作者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修改历史,添油加醋描述故事,这就违背了论据最基本的特性——真实——的原则。黔敖就是一个慈善家,不是摆出“慈善家的面孔”。“饿者”饿死,不是有骨气,而是不珍视他人的善意,甚至让人怀疑他不是道地的穷人,因为他太挑剔,充满了一种酸腐气。

      其三,文天祥事例使用不妥。

      文本:“从孟子的三句话举三个例子。”这其中的“从”字,应该理解为“顺”或“遵”,就是说孟子的三句话是纲,所举三个例子要与三句话有恰当的对应关系。

      但是,文天祥的事例并不恰当。

      文本云:“孟子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这其中的“都”字就不准确,至少文天祥与所谓“贫贱不能移”无关。他身陷元人囹圄之内,也不算贫贱。况且文天祥“都表现出”了孟子三句话的精神,后边再叙述他人事例就是重复事例了。

      再者,“从孟子的三句话举三个例子”所应有的对应关系看,似乎闻一多与“威武不能屈”对应,不食嗟来食者与“贫贱不能移”对应,那么文天祥也只能是与“富贵不能淫”对应了。

      但是,正如文中引“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所云,文天祥的精神是被俘后宁死不投降,实际上是“威武不能屈”。倘若文天祥没被杀害,不管他拒不拒做元人的官,他都不会有那样的历史影响。

      其四,对孟子三句话的解释不准。

      文本说孟子三句话的意思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样的人是大丈夫。那么文本的解释不准确表现在哪里呢?“富贵”不等于“高官厚禄”,“淫”没有“收买”的意思;“贫贱”并不是“贫穷困苦”,其中“贱”指地位低下,文本的解释丢掉了“贱”的意思。

      我们来解释这三句话应该是这样的:财物多、地位高时不能乱心志而淫侈;生活贫困、地位低下时不能改变自己所坚持的正义行为;威势武力胁迫下不能屈服,这才是大丈夫。

      其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与全文脱节,是多余的话。

      单就“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作为全文的领启句,它虽然是在形式上立在了前面,但这句话在该文没有立住脚,与后面的阐述关联不大。

      为什么这样说呢?

      全文四次提到孟子三句话:①“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②“从孟子的三句话举三个例子”;③“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④“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的积极意义。”先不说孟子的话是什么意思,单这字面的表述形式就足以说明孟子三句话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全文的核心。

      而这三句话到底是说什么的呢?这三句话是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大丈夫,或者说怎样做是大丈夫。按照文本所说:“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而文中所举三个例子——文天祥、闻一多、不食嗟来食的穷人一就是具体解释像这三个人这样做就是有骨气。

      除此之外,文本中再引人注意的就是给骨气下定义,即关于“什么是骨气”的解释,尽管解释得不对,但从形式上看是在解释“什么是骨气”。

      由此可以看出,《谈骨气》就是以孟子话为纲论述什么是骨气、怎样做才算有骨气,号召人们做有骨气的人。很明显,这些论述与领启句“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内在文脉是不通的,是不连贯的。有哲学家说:“连贯性不能确立真理,但是不连贯性和不一致性却能确立谬误。”(《猜想与反驳》,[英]卡尔·波普尔著,傅季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第40页)全文并没有阐述“中国人”如何如何的有骨气。倘若把“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改作“我们中国人要有骨气”,或者干脆删掉“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并且以“什么是骨气”开端,然后下定义,继之以孟子三句话,再继之以具体的事例作解释,这样文章会顺畅许多。

      综上所述,吴晗先生的《谈骨气》一文没有很准确地对有关事实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求”的方面做得很不够,所以,他没有得出真正的“是”。其错误除了定义有误外,关键在于孟子三句话的引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种行为”是大丈夫所应为,但并不见得都涉及骨气问题。有骨气的行为统统涵于大丈夫行为之范畴内,而大丈夫的行为有些涉及骨气问题,有些就不涉及骨气问题。“富贵不能淫”,即便按吴晗的解释——“高官厚禄收买不了”——也不一定涉及骨气问题。它是在逆境下的一种正义性坚持。这是另一种优良品质的表现。更何况“富贵不能淫”不是“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而是有地位有财富但不淫侈,这是大丈夫行为,但不涉及骨气。不管作者是否有意曲解孟子的话,用这句话来论骨气则是不妥当的。“大丈夫行为”与“有骨气行为”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二、语文界常规讲读《谈骨气》之错及其原因分析

      《谈骨气》多年以来被奉为议论文的经典样本。人们通常的解释是: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论据又分为理论论据和事例论据,即孟子三句话和文天祥等三个人的事;论证方法就是引证法和例证法。此文可以让学生容易掌握议论三要素及其基本框架结构。

      为什么会有这种的讲读呢?其根源之一是出版部门教材编辑出了问题。

      出现在教材中的《谈骨气》被删掉了“什么是骨气”一段定义解释。编辑这样做显然是感觉到作者原文有些不妥,但他们没有因此而警觉细读文本,而是把它删掉,有点儿鸵鸟的思维。这样做似乎淡化了“什么是骨气、怎样做才算有骨气”的印象,从而突出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断。可以说这是草菅其文的做法。编辑应有的实事求是编风在这里沦陷了。他们给学生的是一个假文本,尽管标有作者的名字,但已不是作者完整的原文。

      然而,这样做并不能掩饰原文本先天的错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是一句多余的话,因为这个肯定性的性质判断是需要有充分的理由来支撑的。要论证“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个问题,必须用中华民族整体性的事例。比如近百年来在反抗外国列强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忍受屈辱、践踏,反抗、失败,再反抗,直至胜利。而后又经过种种磨难,不懈气,不低头,坚持斗争,建成一个强大的中国,自立于世界之林。这种事迹才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而《谈骨气》文中所引孟子的话,他说的是有关大丈夫的行为,并不涉及中国人如何如何。文中所举三个人的事例,即便都是毫无缺陷的事实,也不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因为“中国人”是一个集合性概念,指称的是亿万个人。而文天祥等三个人只是这亿万个人中的三个单例,三个单分子不能支撑那个包含亿万个人的集合概念的性质。

      本文教学是非颠倒根源之二是语文界存在学风不正问题。有人曾经面对记者发表过这样的判断:“语文界专家不专,学者不学。”当然这样说过于极端,但语文界确有人以学者、专家自诩,却在事实上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因而导致把错误的东西当作经典经验去误导学生。这样缺少认真求实研究态度的现象并不少见,典型的事例是某位语文界知名人士说:“不食嗟来食的黔敖是战国时期的一个穷苦平民的代表……黔敖在贫困中不肯放弃做人的尊严,宁可饿死,也不接受侮辱。”(《初中课文分析集》选文《读〈谈骨气〉》,作者刘朏朏、高原,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前边我已经引述《礼记·檀弓》讲过,黔敖是那个“为食于路”的人,即被斥作伪慈善家的人,是他喊“嗟!来食!”。连基本的文献事例都张冠李戴了,典型地体现出语文界某些号称专家、学者的人是多么的不专、不学。

      本文教学是非颠倒根源之三是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有较大缺陷,以致不能是是,不能非非,盲目听信他人。

      目前,语文老师有相当多的人是“三一教师”,即凭着“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台电脑”三件家伙当教师,其中的电脑也很少是查问题,而是下载现成的教案,可以说是一个大容量教参库。

      凭什么这样指责中学语文老师呢?

      根据逻辑学的常识我们应该知道,一篇论文论点和论据之间必须有正确的关联方式。换句话说,有效的论证必须是在分析论据的过程中能够推导出该论文的论点。如果把《谈骨气》的论点看作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那么,你必须从孟子的话和三个人的事例中推导出这个结论来。扪心自问,我们能推出来吗?这说明什么问题呢?除了专业素养有缺陷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自主教学意识严重缺失,很多老师不过是个传声筒而已。课程改革,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包括提高教师的自主教学意识及自主教学能力。这个问题解决了,老师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究文本存在的问题,否则,他只能是教参说什么他讲什么。

      三、突出重围之道——“先读书,后教书;会读书,才能会教书”

      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但却是最真切、最朴素、最实在的为师之道。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这是语文界的危机。仅仅凭借其教材、教参、电脑是很难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的,甚至连“合格”二字也谈不上。

      仍以《谈骨气》教学为例,至少老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和追问上述有关的问题,并且不是用电脑下载现成教案,而是当作一个重要的读书、检索的工具,带着问题去读书。

      许多问题不是不能做,而是流于形式不认真做。关于读书,我们就不再说其他空洞的大道理,说一点儿实际的吧!倘若中学老师把所谓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就会有好的效果。我们为了讲好《谈骨气》这篇课文,可以组织追问以下几个问题,有关老师分头去读有关书籍:

      1.为了解决不食嗟来食者到底怎么一回事,有人去查阅相关历史文献。

      2.为了认清文天祥的基本特点,有人去查《宋史·文天祥传》。

      3.为了认识作者关于骨气的定义,有人去读逻辑学中关于怎样下定义的论述,然后判断文本中骨气的定义是否正确。

      4.为了认识三个人的事例能否证明“中国人”如何如何,有人去查阅逻辑学中集合概念的性质。

      5.为了认识三个人的事例到底有何意义,有人去查找写作理论关于议论文写作引述事例之功能的阐述。

      6.为了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是否立得住,到底有何问题,有人去查逻辑学中充足理由律,看一看从孟子的话及三个人的事例中能不能推出这个结论,作者有没有“推不出”错误。

      7.为了认识大丈夫的精神气概与骨气的关系,有人去查概念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8.为了认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句话在文中是否有必要写,有人去查逻辑学中“不相干”错误。

      固然这许多问题不一定都有明确的答案,但大家分头来找,集思广益,总会有收获的。这样的集体备课才是真正的集体备课,而不是由某人作主题说课发言,其他人只是评说、补充而已。经典的错误也是经典的。我们应该把《谈骨气》当作一个难得的反例,从认识不应该这样写教学生认识应该怎样写。

      这其中的关键还是前边所论,要有自主教学意识,能想到关键问题,能够带着问题去读书备课,合起来进行讨论鉴别。

      《淮南子》批评人的错误行为有“缘木求鱼”和“树荷山上”之讥。我们以为把《谈骨气》文本当作经典,按教参去教,企图以此让学生明白有关道理,这种做法可以说是缘木求鱼;教师不读书,没有自主意识,如此用错误的东西去教育学生,这种教育可以说是树荷山上。这种现象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面对“用三个人事例充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样的教学,我们的学生却提不出——“举三百个汪精卫式的人物是不是更能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没有骨气的”——这样的反问,当下的事实足以说明语文教学在理性思维方面是如何的失败。如此搞教育,“中国梦”会永远成为“梦”的。

标签:;  ;  ;  ;  ;  ;  

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严重的集体错误--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_孟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