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特点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特点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特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特色论文,思想论文,领导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们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有丰富的领导经验。邓小平领导思想是多方面的,很有特色,对领导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对解决当前和今后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一系列实际问题,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领导思想这一科学体系,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注重大政方针,善于从战略高度实施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宏观领导

邓小平是战略家,对我国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作宏观把握是他领导思想和领导艺术最鲜明的特色。中国发展的每一关键时刻,他都是注重从战略高度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规律,依靠制定正确的大政方针实施领导。他明确指出:“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①大政方针,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不同时期的中心任务和客观条件制定和执行的行动准则,是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是物质利益关系的准则。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一定时期经济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客观实际,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变为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的具体政策、法令和法律,并通过党的各级组织保证得到贯彻和遵循,这是中国共产党实施领导的主要手段和方式。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邓小平根据我党的历史经验教训和“文化大革命”后的国家现状,致力于拨乱反正,制定党的大政方针。首先,他以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具有决定意义的重要环节。“文化大革命”以后,为了在思想战线上拨乱反正,他分析了历史复杂背景,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强调对毛泽东思想要有一个完整准确的认识,要掌握运用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指出“两个凡是”不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重申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他根据我国的国情,对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作了科学的分析,提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四化建设上来和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制定了“一心一意搞四个现代化”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并且指出“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他明确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把培养和选择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提到了战略高度,强调“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前提下,使我们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并且逐步制定完善的干部制度来加以保证”。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了在这一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了与这条路线相适应的一整套方针、政策。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结果,是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正反经验的总结,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第二代领导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小平同志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正确执行,坚持一百年不动摇,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积极性、创造性与组织性、纪律性相统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一致,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为祖国四化建设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我们取得了建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国家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开辟了我党历史上发展的新阶段。

二、注重实事求是,善于依据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实施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领导

邓小平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②他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伟人,他的领导思想和领导作风弘扬了实事求是的理论风格。

什么是实事求是!所谓“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性,“求”就是去研究、探索。实事求是总的含义是,从实际情况出发,从中引出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物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实事求是,是我们党从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完全合乎科学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所取得的每一个重大胜利,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胜利。

实事求是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正确的领导活动必须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领导活动,而坚持实事求是就从根本上体现了这一要求。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全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而实事求是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灵魂和核心。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唯物主义一元论出发,揭示了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物质按自身的固有规律在时空中运动、变化和发展。这个物质第一性的原理,要求领导者在任何场合、任何时候,办任何事情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做到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因此,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也体现了对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具体运用。实事求是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又是有规律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世界。实事求是首先肯定了这种联系、变化及规律性,然后要求人们去研究并求出这些联系及规律。可见,实事求是均以唯物辩证法为前提的,体现了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根本要求。实事求是还体现了认识论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彻底的可知论,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能动的反映论。而实事求是中的“求”,就是要人们去研究和认识事物,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规律性,并用以指导实践,这就体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可见,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注入实事求是这个传统的中国成语中,使之科学地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③邓小平作为我党、我军、我国的最高领导者,在他的各项领导活动中,坚持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自觉地把实事求是作为领导活动的根本。他既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也是这一光辉理论的实践者。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践出发,找到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最伟大的贡献。他首先要求我们大胆解放思想,冲破陈旧观念的束缚,改变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精神状态,在四化建设的实践中做到敢想、敢试、敢闯。这也是保持我们党的生机和活力,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事实上,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思想观念转变更新所产生的重大作用和巨大动力。同时,他又要求我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实践,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把实际情况搞透,把问题摸准,及时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思路来。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应该走一条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进行了许我探索,走了许多弯路,而没有能够很好解决。寻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以小平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上。邓小平领导思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自己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国际环境,自己决定自己的路线和政策,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出自己独特的创造,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邓小平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庄严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④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领导全党对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我国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摸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充分显示出了邓小平同志全面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胆略、领导才能和领导艺术。同时,也说明实事求是是领导行为的唯一准则。

三、注重根本制度,善于从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上保证领导活动正常进行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领袖人物在推动历史前进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反对“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不赞成“个人品质决定论”。为此,邓小平在深刻地总结了我党在过去所犯错误之后,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即制度问题比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更重要。因为党和国家的制度,就其外在表现来讲,它是对党和国家权力结构的规范。他在1980年关于《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中明确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⑤粉碎“四人帮”以后,他强调指出:“党和国家现行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如不认真改革,就很难适应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我们就要严重地脱离广大群众。”⑥并指出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⑦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为了能够有一套制度制约和监督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职权最高的中央领导人,都能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不致于不受任何限制自由行动,邓小平做了大量工作。

首先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因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我们的传统制度,坚持这一马克思主义制度,并且使它更加完善起来,是关系党和国家命运的事情。我们党正是运用民主集中制来优化党的组织结构,充分发挥党的各要素、各层次的作用,反映综合效应,显示了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功能。我党历史上多次出现过违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错误,给党造成了严重损失。历史经验证明,党内生活的正常,党的决策的正确,党的领导集体智慧的发挥,全体共产党积极性的调动,都有赖于党内民主的发展,有赖于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健全和严格执行。

其次是改革领导体制和健全领导制度。领导体制和领导制度,制约着领导者作用的发挥和影响着领导者的效能,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得的自身建设有着重要作用,直接关系着领导活动的成败。邓小平同志对此特别重视,他在总结了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历史经验教训之后说:“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⑧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在邓小平领导思想指导下,我们认真的进行了领导体制改革,实行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改革人事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应进行,使体制改革始终保持党和国家的活力,反对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扬民主,调动基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以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只有这样,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建设才真正有希望。

最后,强调建立健全监督机制。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建立以后,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地监督与检查。他针对新时期的历史任务和条件,强调建立、健全党和政府的监督机制。在提高人们遵守制度自觉性的同时,要建立保证领导制度得以实现的有效制约机制,不然,好的制度也无法坚决执行。他要求建立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在中国共产党内,建立了上至党中央和下到基层党组织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党的各级领导和共产党员实施监督;在人民政府机关,建立了上至国务院,下到各级人民政府的监察机构,对政府官员的活动依法进行监督。实践证明,科学的设立监督机构,才能把领导者的活动置于党的监察机关、政府的监察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使各级领导者的领导活动符合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四、注重人民利益,善于从人民群众的支持拥护中汲取领导者力量的源泉

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党的性质和历史使命所决定的。领导,就是服务;领导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应是人民公仆,不应做官当老爷。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各级领导干部都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是当官做老爷搞特权压迫人民,还是当人民的勤务员,忠实地为人民服务,这确是摆在各级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领导者是人民利益的代表,领导者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的大小是由领导者担任的职务决定的,领导者对党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是一致的。领导者不能超越职责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更不能以权谋私搞特殊化。利用人民委托给的权力搞特权腐败,必然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引起人民不满,发展下去就有自我毁灭的危险。邓小平关于“领导就是服务”的观点是对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科学概括,精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领导活动的本质。各级领导者必须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只有这样,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领导者。

邓小平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反复告诫各级领导,权力来自人民,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对人民负责,我们的一切工作必须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并且把这一条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一个根本标准。他一贯重视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善于概括广大群众的经验与创造,形成政策和措施,再用来指导群众的实践活动,从中吸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他常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生命属于党,属于国家,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小平同志尊重人民群众,热爱人民,是人民公仆的楷模。

为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非常重视按照“四化”标准培养和选拔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他明确指出:“中国的稳定,四个现代化的实现,要有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有真正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性强的人来接班才能保证。”⑨把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提到战略地位,提出要选贤任能,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培养和选拔现代领导者。他在视察南方的谈话中进一步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是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希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江泽民同志他们这一代可以算是第三代,还有第四代、第五代。我们这些老一辈的人在,有分量,敌对势力知道变不了。但我们这些老人呜呼哀哉后,谁来保险?所以,要把我们的军队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教育好。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我们说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要长治久安,就要靠这一条。真正关系到大局的是这个事。”⑩这一论断十分重要。全党同志要把培养和选拔接班人看作自己庄严的责任,这是保持领导连续性、稳定性,使我们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重大战略措施,使我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里,使我们的子孙万代沿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道路继续奋进。

五、注重两手抓两手硬,善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施全面领导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科学的领导方式和方法,是两点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的运用。1986年1月,小平同志指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11)1989年6月,他又指出:“我们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惩治腐败,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对照起来,就可以使我们的政策更加明朗,更能得人心。”(12)1992年初,小平同志再次强调,“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13)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加强法制、打击各种犯罪、惩治腐败对于现代化建设的巨大的、现实的保证作用。这种保证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稳定的社会局面;有助于改革开放健康地发展;有利于调动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生机勃勃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全国人民的事业,只有集中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使各方面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使我们的事业克服千难万险,不断向前推进,直至取得成功。当前存在的各种腐败现象和不良倾向,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离间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而我们消除这些不良倾向,惩治腐败,就是保护了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群众对党和人民政府就会信认,就会焕发出极大政治热情,积极投入到改革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去。

两手抓的关键是兼顾两手。只有一手没有另一手是不行的,一只手硬另一只手软也是不行的。一手硬,一手软,时间长了,硬的一手也会软下来。这方面的教训是深刻的。在过去十多年改革开放过程中,腐败现象所以能够滋生和蔓延,除了客观上不可避免的因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一个时期里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偏向,即抓经济工作这一手比较硬,抓反腐败斗争这一手比较软,抓精神文明建设不得力。由于放松了教育,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在部分党员干部中滋长;由于执法执纪不严,一些违法乱纪的腐败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惩处,客观上助长了歪风邪气。这些腐朽思想和腐败现象,反过来又影响着我们抓经济这一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经济秩序的混乱,导致了许多不应有的损失。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点论,牢固树立起兼顾两手的意识,时刻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反对腐败这两件大事装在心里,念念不忘,牢牢抓在手上,毫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和避免领导工作中的片面性,真正成为一个清醒的领导者。

坚持两手抓,还有一个两只手密切配合的问题。我们要求两手都要硬,并不意味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两只手都等同看待、平均用力。作为一个现代领导者,必须驾驶全局,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重点,针对不同环境下的不同问题,科学地摆布,两手交错使用,一张一弛,总体上不放松,侧重上有差异。我们要很好地学习邓小平同志高超的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在抓经济建设时,不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在抓反腐败斗争时,改革开放又不缩手缩脚。在指导具体的工作中,使两手运用自如,把握主动,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求得两手的有机统一。

总之,邓小平同志注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善于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施全面领导的思想,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我们要两个文明一起抓,通过反腐败斗争保证和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呈现更加蓬勃发展的新局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一定能不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注释:

注释:

①③④⑤⑥⑦⑧⑨《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95、133、372、293、287、296、293、178页。

②⑩(11)(12)(13)《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09、380、154、314、378页。

标签:;  ;  ;  ;  ;  ;  ;  ;  

论邓小平领导思想的特点_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