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患者给予0.9 mg/kg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观察组患者给予0.6 mg/kg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06%)与对照组患者(91.18%)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1例、1例、1例)与对照组患者(7例、6例、6例)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0.6 mg/kg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静脉溶栓属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可有效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闭塞血管的再通,并促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得以恢复[1-2]。本文选取2014年03月到2017年03月本院收治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给予一定的研究与探讨,研究所得到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 临床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基本资料
选择2014年03月至2017年03月时间段内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本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4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23例,女性患者有1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4~79岁,平均年龄为(54.26±1.37)岁;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22例,女性患者有1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3~77岁,平均年龄为(54.28±1.40)岁。本次研究通过了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所有纳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和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都知情并同意,均自愿的参与本次研究,而且都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有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的程度等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并对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0.9 mg/kg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对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0.6 mg/kg的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阿替普酶的使用方法相同,先使用10%总剂量的阿替普酶实施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分钟,剩余90%总剂量的阿替普酶使用微量注射泵从患者的静脉泵入,泵入时间为60分钟之内。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研究的有关数据给予研究以及相关分析,本研究中的年龄平均值等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 ±s)的方式进行表示,使用t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的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表示,应用X2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略高,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详细指标情况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比较
对照组中,牙龈出血有7例,颅内出血有6例,消化道出血有6例,观察组中,牙龈出血有1例,颅内出血有1例,消化道出血有1例,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相比较,观察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更低,组间具有明显差异性(X2值=5.1000、3.9813、3.9813,p<0.05),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3. 讨论
脑梗死属于临床治疗中比较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比较突然,具有比较高的致死率[3]。静脉溶栓治疗属于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比较常用而且效果比较明确的治疗方法[4]。
阿替普酶属于第三代的溶栓类药物,属于一种内源性酶[5],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栓部位容易激活体内的相关纤溶酶原,促使其转化成为纤溶酶,有效溶解血栓,使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明确疗效,具有比较强的局部溶栓作用[6]。
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要比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91.18%略高一些,组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牙龈出血例数、颅内出血例数、消化道出血例数为1例、1例、1例,与对照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7例、6例、6例相比较,组间的差异比较显著(p<0.05)。武国君,王晋朝,孔令军等[7]研究中,通过对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对A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0.6 mg/kg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阿替普酶0.9 mg/kg实施静脉溶栓治疗,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疗效相对比,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与B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牙龈出血的发生率、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86%与12.86%、2.86%与11.13%、2.86%与11.13%,两组相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研究结果相似,说明本研究结果比较可靠,也表明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0.6 mg/kg的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比较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疾病治疗。
参考文献:
[1] 张春阳,石秋艳,张会岭等.心房纤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近远期疗效的影响[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4,27(6):422-424.
[2] 谢江文,吕国菊,郑珍婕等.不同年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6):486-488.
[3] 彭琳,郭岩,王玉等.伴有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疗效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7,97(3):193-197.
[4] 樊凌华,张琪,邱淑娟等.年龄对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短期预后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23(5):529-531.
[5] 陈光生,林伯昌.基层医院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回顾性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3):468-471.
[6] 杨璐萌,程忻,凌倚峰等.华山医院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依从性分析[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10):845-849.
[7] 武国君,王晋朝,孔令军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5(26):3711-3713.
论文作者:荆瑞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9
标签:患者论文; 脑梗死论文; 例数论文; 静脉论文; 溶栓论文; 对照组论文; 消化道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