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梅
大理州中医医院骨二科 云南大理 671000
【摘 要】目的:观察分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3.3%,其中干预组护理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无效8例,干预组护理效果显著优化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中医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240-01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临床骨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多发性疾病,一般都是由于高处坠落、外界暴力等外界因素或者年老体弱患者导致骨质疏松的生理性因素所致[1]。大部分患者伤后病情相对较为稳定,主要选择保守治疗,但是伤后早期患者因为腹膜后血肿刺激,会导致肠蠕动出现反射性缓慢改变,进而使腹部出现持续性腹胀、腹痛、便秘等症状,严重的话可能会升高膈肌,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症状[2]。因此临床在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过程中,应该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近年来我院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良好,为总结有效的护理要点,现将我院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以及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排除了神经系统疾病、腹部疾病以及习惯性便秘等疾病患者。现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干预组男性22例,女性8例;患者年龄最大89岁,最小42岁,平均(62.5±3.5)岁。骨折类型:17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1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腹胀发生时间:3h-2d。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7例;患者年龄最大90岁,最小41岁,平均(62.7±3.2)岁。骨折类型:16例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12例胸椎压缩性骨折患者,2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在腹胀发生时间:3.1h-2.5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腹胀发生时间等)各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并没有发现明显区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骨科常规护理干预措施。首先应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将患者心理的疑虑尽可能消除,指导患者能够习惯性的在床上排便。日常饮食应该多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高纤维素的食物,切忌不可吃一些辛辣、易产气等刺激性食物。平时还应该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每天保持1.5-2L左右。尽量睡硬板床,在患者腰部垫一个软垫,定期协助患者翻身,定时协助患者按摩经常受压的部位,以防形成压疮。其次,应该积极预防泌尿系感染。
1.2.2干预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内容如下:
1.2.2.1小茴香热敷。当患者出现腹胀症状时,可以将小茴香放置在微波炉加热,将其装入布袋中,贴敷在小腹处用来温熨胃脘,每次热敷的时间维持20min-半小时左右,每天早晚热敷1次。
1.2.2.2腹部穴位按摩。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性患者,伤后可以顺着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逐一按摩腹部,按摩3-4min,然后在腹部采用环形摩法再按摩3-4min,同时还应该按压3-4min中脘穴、天枢穴以及双侧足三里穴。在白天,每隔2-3h应该按摩1次,在晚上,每隔5-6h按摩1次。每次按摩最好都在饭后2h进行,但是若患者出现腹胀症状的话应该立即按摩,按摩时间每次大概15min。如果患者有便意,但是自主排便困难的话,可以按压长强穴。另外,护理人员应该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正确的按摩方法。
1.2.3艾灸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将艾条点燃后就将其放置在艾灸盒中,放置在患者的双侧天枢穴、神厥穴处。在艾灸的时候最好的温度应该是让患者感到温暖,持续艾灸的时间应该维持大概20min,每天1次。也可以对双足三里进行艾灸,持续时间15min左右。如果患者属于阴虚发热或者实热证的话,建议不要进行艾灸。
1.2.4耳穴埋丸。在患者的单侧耳朵上用探棒探察患者的敏感点,常规消毒晾干后,将王不留行粘贴在患者的耳穴,按压3-5min/次,一直到患者局部出现热麻胀痛感为止。每天应该交替按压两耳4-5次左右。压丸应该放置数日,而且每天还应该按压数次后再埋丸。但是如果存在习惯性流产史、耳部冻伤、耳部炎症的孕妇禁止埋丸。
1.2.5穴位贴敷。取穴:应取天枢穴、神阙穴。中药组方:厚朴5g,枳实5g,芒硝5g,大黄4g。将以上中草药捣碎研成粉,然后混合适量蜂蜜,将中药粉调成糊状,将其均匀敷在穴位处,然后再贴敷在穴位上,每个穴位上贴敷1片,连续贴敷1d,1次/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伤后1d后肛门恢复正常的排气、排便。有效:伤后1-2d内肛门恢复正常的排气、排便。无效:伤后3d仍然存在轻度腹胀症状,虽然有便意但是无法自主排便,给予适量缓泻剂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慢慢恢复正常排便。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数据统计学软件选用SPSS11.0软件,用百分率代表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代表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 果
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3.3%,其中干预组护理无效2例,对照组护理无效8例,干预组护理效果显著优化对照组(P<0.05)。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n,%)
3.讨 论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对于对照组提高了20%,与王苏琴等[3]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由此可见中医护理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比较显著。穴位按摩具有通经活络、调理气机、增强抗病能力等作用;小茴香有利于加快胃肠道蠕动,具有排气、活血、消胀等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疼痛;艾灸有利于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激活神经细胞,有助于加快胃肠蠕动,提高胃肠功能[4]。神阙穴具有温阳益气的作用,对于气虚腹胀症状有良好效果;天枢穴可调理肠腑,具有消食、理气、消滞等作用。中药贴敷有利于行气活血,消积导滞,有利于泻下排便。
综上所述,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便秘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良好,可有效加快胃肠蠕动,促进排便,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3个病种中医护理方案(单行本试行版).2013:10-11.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22-123.
[3]王苏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腹胀的中医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177-178.
[4]何桂娟,虞为力.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中西医结合护理[J].浙江中医药大学报,2010,34(5):778-779.
论文作者:杜建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4
标签:患者论文; 腰椎论文; 性骨折论文; 艾灸论文; 中医论文; 对照组论文; 穴位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