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永虎 甘肃省永昌县六坝小学 737200
“让孩子用双脚,用心灵,和这个世界聊一聊”,仅仅是封面上的一句话,就深深惊醒了我。多么气势磅簿的一种教育视野:用自己双脚去亲自触摸另一片山山水水、沟沟壑壑,从儿童的视角去打量地球另一面的人情风俗。比之那些在象牙塔里教育孩子的人们,朴善娥这样善于拓展教育疆域,懂得轮耕换种的人,一定是有意修炼过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练就了进入儿童内心世界的“奇门遁甲”,变身为一个能快速激活孩子想象力和创新力的寻宝人。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旅行和孩子成长的书,首先吸引我的并不是内容的精彩和情节的惊心动魄,而是作者的勇气:韩国作家朴善娥辞掉了从事20多年的工作,带着7岁的女儿纯阳进行了一次长达80天的旅行,游历英国、土耳其、希腊、埃及和德国这五个国家的30多个城市。重要的不在于旅游的地方之多,见识之广,而在于她们的旅游方式带给我们对于教育的触动和感悟。两位女性,其中一位是只有七岁的孩子,在异国他乡,不是团游,而是真正的自助游。想想,一个母亲要有多么大的勇气,一种多么大的气魄,才能带领自己幼小的女儿开启这样类似于“流浪”或“冒险”的生命旅途。这样一个“另类”的朴善娥:表面看“不识时务”“胆大妄为”“草率冒进”,实际上,这样的人就像她的文一样晶莹剔透、细腻、饱含着生机勃勃的新鲜汁液。深读下去,朴善娥在向我们呈现一种越来越明晰的教育理念,所以,她以及这本《最好的教养在路上》,那么突兀但那么顺其自然地惊醒了我,击中了我那颗温顺太久也平稳太久的心。
是的,这本书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图片,不是旅游攻略,而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态度,对人生的态度。她想告诉和她一样为人父母的家长们,不只是呆在家里或者学校才能教育孩子,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更博大,照样可以带给孩子成长需要的东西,甚至更多。走出学校走向外面的孩子,或许只是看到了外界的“冰山一角”,一切都在走马观花中匆匆而过。但是有一点不可否认,那就是孩子们的视野在洞开,心灵的边界在扩展,精神的版图在开阔。它还在于,让我们对这个世界拥有更多样的视角和更透彻的理解,从而带来更丰富的成长方式和更坚实的生活底气。
比如,7岁女孩纯阳就有这样的生活底气。当母女初到土耳其之时,发现全国各地都是一票难求,偏偏手机竟然坏了,一周后才能买到车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朴善娥“整个人简直都快要虚脱了”,但纯阳却一点儿也不担心:“妈妈,你就算是有手机不是也不怎么用嘛,你总说要省钱。那个,公共汽车总会有的!”果真像纯阳说的那样,她们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两天坐上了去萨夫兰博卢的公共汽车……
瞧,纯阳真的有底气:“公共汽车总会有的”——这不是一种盲目的乐观,不是一种简单的底气,这是一种关乎灵魂的大智慧,一种难得而清晰的教育哲学。尽管这只是出自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之口,但我们丝毫不能怀疑它的普适性: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这样的人生智慧,教育的辗转迂回、心灵的潜滋暗长也需要这样的人生哲学。在学校里,我们不是也要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吗?总是完不成作业,坏习惯总是改不掉,考试成绩不理想……然而“公共汽车总会有的”,真正的教育是慢教育,一个孩子的成长,就像一株植物的成长,有季节的起转承合、有时令的“你追我赶”,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当然更需要播种者的耐心和等待,非到瓜熟蒂落不可收割。
旅游中的“随团旅游”和“自助游”,就像学习中的“集体学习”和“自主学习”。朴善娥说:“目的地太清楚的旅行就像是将脚轻轻浸在流淌的江水中一样,脱离目的地的旅行就像是‘扑通’一下跳到了江水中。江水有时粗犷,有时温柔,我可以把全身心都交给它,随它一起流淌。”的确,真正的教育并不仅仅是直奔“已知”,还应该在于你如何去感受“未知”,如何在“扑通”中感受“粗犷和温柔”。按图索骥式的学习便捷快速,但是一定会错过未知或意料外的美景和精彩。真正的成长并不仅仅是教师“手把手教”的“团体游”,也意味着“自助游”,意味着单行路上的自主跋涉、自行探索和自我挑战。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有关母女互相点醒、彼此成长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遇到不如意,不理解之事时,生活本身教给她们“不要用固有的标准去评判这里的人,而是应该怀着一颗悠闲恬谈的心去理解他们”。我想,这样的诸如母女互相擦亮对方的能力形成,除了源于母女俩本身那颗聪慧、细腻、警觉的心之外,出外旅游或者实践的功劳不可或缺,正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一个孩子若只拘囿于家庭和学校,不去故乡以外的地方扩大视域,不去时光的脉络汲取生命成长的养分,那么生命个体的质量必将遭遇危机。卢梭在育儿宝典《爱弥尔》中认为:“有三种教育共同作用于童年:自然的教育、人的教育和事物的教育。田野里纵情恣肆的欢笑,那是自然的恩赐……”的确,走出家庭和校门的孩子必将享受到“自然的恩赐”,因为理论和现实、自然互为印证,书本、课堂和大自然彼此成为一泓活水,正所谓:窗里窗外都是教育。当教育的足迹浸润在山山水水之中时,孩子们对知识的理解走向纵深,变得开阔,就像7岁的小纯阳所说的:“妈妈,旅行让我的思维更加开阔了,谢谢你。”
在这个意义上说,走出去不仅仅意味着眼界的扩展,同时也意味着精神疆域和心灵场域的扩展;教育上的“走出去”不仅仅意味着知识的扩展,也意味着教育理念的嬗变、教育视域的扩展和教育生态资源的重新开掘和组合。
周遭喧嚣繁杂,人人都在翘首望向远方,但是鲜有行动,唯有那些已经迈步阔行的孩子,今日走一程,明日悟一理,时时刻刻在大自然中滋养、润泽和锻造,在教育的百花园中享受到更多的芬芳、馥郁和果实。
论文作者:吴永虎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孩子论文; 就像论文; 的人论文; 纯阳论文; 底气论文; 旅游论文; 公共汽车论文; 《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