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_旷元华

鼎城区红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湖南 常德 415100

【摘要】目的:分析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中居家老人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社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采取社区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进行定期的家访服务。对两组老年人使用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生活质量的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实施干预后半年内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指数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家访服务能够有效的提高居家老人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提高老人的健康水平,有利于老人的长期身心健康的发展,值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使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影响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快速发展着,由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导致现在失独老人数量的快速增加,随着年轻人的经济压力越来越大,空巢老人的数量也是极具增加以及单亲离异家庭的存在,年轻人的养老负担逐日加重,对老人的关注和照顾也是日益减少[1]。老年人口正逐年增加,但是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却是逐年下降,老人的身心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对社区老人实施有效的社区护理干预以期帮助老人有效的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因此本文在采取常规的社区护理基础上辅以家访服务,探索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的影响,具体的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00例就近社区居住的60岁以上的身体状况良好的老年人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其中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0.23±2.33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59.89±2.41岁,将两组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得所有研究对象及其家属的同意并签署书面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老年人均需要采取社区常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有为每一位老年人建立社区健康档案,老年人与社区护士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根据老年人的需要不定期的进行上门服务[2]。观察组在此护理基础上对社区老年人进行每周1-2次的家访服务,每次30-60min左右,具体方法如下。

1.2.1家访服务

主要是采取护士与老人进行面对面的交谈,在交谈的过程中,可以仔细的观察老人的神情、状态,可以更准确的判断老人的生活健康水平,具体内容如下。

1.辅助老人对老年病的管理。老年病是指随着人体的年龄增加,发病率就越高的相关疾病,大致有冠心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3]。老人由于年龄的增加,身体机制的老化,在管控疾病和应对疾病爆发方面的能力有所下降,因此,进行的家访的护士可以帮助实行简单的检查以及对老人进行相关疾病防控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如高血压,家访护士可以带着测压仪上门为老人进行简单的测量,根据血压状况对老人进行叮嘱,再将高血压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给老人,以及相应的犯病时,老人应当采取的措施等等。如果老人家属有在身边,可以将注意事项一并告知给家属。

2.心理指导。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发展越来越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时一个强大的心理可以对抗病魔,因此,老人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有助于防控疾病的发生。老人的生理功能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心理承受力也会随着生理的老化而变得脆弱,因此,家访护士也要着重关注辅导老人的心理健康。面对面与老人交谈时,要面带微笑,说一些积极向上的鼓励话语,多倾听老人的表达内容,是否有产生抑郁、焦虑、轻生等情绪,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对老人进行引导,鼓励老人多出去走动,与其他老人进行交往或参加老年活动等,并将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在以后的家访中重点关注[4]。

3.日常生活护理。对老人的日常护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清洁状况,面容干净,着装整洁,体现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应当建议老人根据季节变化适当的进行沐浴,勤换衣服,勤剪指甲等;饮食与营养,老年的生理机能下降,身体免疫力随之下降,应当叮嘱老人多进食高蛋白、低盐、低油等食物,应当多吃瓜果蔬菜,禁止暴饮暴食,肠胃不好的老人可以少吃多餐,注意保障充足的睡眠和进行适当的老年运动等;便秘与健康,老人的肠胃蠕动功能下降为了防止发生便秘,平时多喝水,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休息与运动,老人应当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采取适宜的运动,如慢走,游泳、健身操等,但不宜时间过长,平时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障充足的睡眠。

4.安全教育。老人对环境的感知有所下降,在家或在户外都有可能发生意外,家访护士应当将出现意外后的自我救治知识告知给老人,避免老人在发生意外时因缺乏自救常识而带来生命危险[5]。家访护士在上门家访时应当对老人的居住环境进行查看,帮助老人将潜在的危险因素尽可能的排除,并叮嘱老人防火、防盗的相关知识等。

1.3 观察指标

在不同的护理方法干预后,对两组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健康总满意度、生活质量总评价进行评估,使用自制的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访问并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P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标准差表示,用t检测,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观察组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物质生活、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健康总满意度、生活质量总评价等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人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社区护理的家访服务可以有效改善老人的身体健康问题,老年人很容易患上一些老年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胃病等。而老年病最大的特点就是病程长,病因复杂,治愈难,发病时对老人的身体极容易造成很大的伤害,并且发病时间是不可预估的,只能对疾病做预防,而护士的家访服务很好的避免了老人对自身可能发生疾病的盲区,对疾病进行提前的预防和控制[6]。

社区护理的家访服务有效的改善了老人物质生活。不良的生活习惯就是潜在的疾病诱发病因,家访护士在对老人进行家访时,应当询问老人的生活习惯和作息习惯,告知老人那些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告知老人应当改正,避免疾病的发生。

社区护理的家访服务改善了老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老人年纪大了,亲人不在身边或在身边却缺少陪伴,导致老人产生抑郁、孤独、寂寞、焦虑等低沉的情绪。良好的心理健康可以有效抵抗疾病的发生,而不好的心理有可能诱发疾病的发生,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而家访护士有效的预防和改善了老人的心理,帮助老人建立一个健康、积极的心理,鼓励老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社会老年活动,建立信任的老年朋友[7]。因此,家访服务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居家老人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

本研究显示,采取社区常规护理和家访服务的观察组老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健康总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老人更容易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有效的提高老人的护理满意度,改善老人的心理状态,值得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剑. 以学生为例试析高校单亲留守家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 30(9):84-85.

[2]高航, 张秀敏, 齐玉玲,等. 潍坊市社区老年人健康促进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J]. 社区医学杂志, 2017, 15(6):1-3.

[3]王晓曦, 崔华, 蔡毅,等. 老年男性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检出率与血压达标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3):236-240.

[4]彭玲, 史俊英. 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在内分泌科糖尿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37):183+208.

[5]臧苇萍, 江长缨. 社区护士家访服务对失智老人居家照顾者积极感受的影响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7, 32(23):2115-2118.

[6]李宗瑜. 老年慢性创面的特点及救治的现状分析[J].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18, 13(1):13.

[7]易景娜, 陈利群, 贾守梅,等. 护士主导的全科团队家访服务对居家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3):74-76.

论文作者:旷元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5

标签:;  ;  ;  ;  ;  ;  ;  ;  

社区护理家访服务对居家老人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论文_旷元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