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情感投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要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政治工作论文,要素论文,情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情动人是思想政治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要用好这一方法,还应注重积极的情感投资;离开了积极的情感投资,就不能做到以情动人。本文仅就积极的情感投资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正确理解情感投资的内涵,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意积极的情感投资
何谓情感投资?顾名思义就是设法增加或投入情感因素,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它包括积极情感投资和庸俗情感投资。前者指用积极的办法增加情感因素达到预期的目的;后者则指用庸俗的办法增加情感因素打动人。积极的情感投资符合社会道德风尚,应该大力提倡;庸俗情感投资违背社会公德,必须坚决摒弃。正因为如此,积极的情感投资常被运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中。那么,为什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积极运用情感投资呢?具体说来,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积极情感投资的本质要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尊重人们的感情、激发人们的情感,以情动人,通过健康的情感引导人,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这与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原则是一致的。正确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能用简单生硬的灌输,或居高临下的训诫去教育人,而要以“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原则为出发点,通过一定情感熏陶和因势利导的思想沟通,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其次,积极情感投资要求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从注重人的感情因素这个基本点出发,与教育对象的情感要形成良性的耦合机制。人们有多层次的正当需求,包括情感要求。如果情感的输出者与接受者能够达到和谐,创造出感情融洽的情感环境,两者之间就能达到思想感情上的共鸣。善于寻找人际关系中感情交流的吻合点,是积极情感投资的内在要求。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人同革命战士和人民群众建立起来的那种心相连、手相扶的鱼水之情,从一定的视角看,正是积极情感共同投入的成功范例,这也展示了情感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魅力。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然需要有这种感情的投入和共鸣,来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来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以继续发扬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应有的政治优势。
第三,积极的情感投资对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极大的能动作用。当代行为科学的研究认为,积极情感投资的能动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对个体能激发出对组织的献身精神和责任感;对群体能产生出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人际关系是一种“润滑剂”,能起到沟通思想、相互信任、解决矛盾、缓和冲突、协调关系的作用。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积极情感投资是十分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二、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运用积极情感投资的方法
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每一个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应该对积极情感投资的方法有正确的了解。一般来说,积极情感投资有两大方法,即“自我投资法”和“利他投资法”。所谓“自我投资法”是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在工作中首先要注意情感的投入,要使自己成为一个情感体验丰富的人。而一个情感体验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对事业、对工作、对生活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能够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感染力。可见,这种积极的“自我情感”投资,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的精神面貌,而且将影响到其工作的对象。一个出色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重视积极情感的“自我投资”或“自我培养”。所谓“利他投资法”,就是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从“尊重人、爱护人、关心人、激励人”的原则出发,设身处地地为工作对象着想,并合情合理地倾注高尚的思想感情,从而收到教育和感化的作用。积极情感投资的这两大方法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实践当中,这两种方法通常“由此及彼,彼此结合”地交替运用。要运用好这两种方法,还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要注意主动性。它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注意积极情感的“储备”,自觉培养自己的良好情感,主动关心工作对象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重视“联络感情”,在感情上保持良好的融洽关系。同时,要启发帮助工作对象把握对某些高尚情感的体验,以形成积极情感投资的长效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
第二,要注意互动性。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双方之间要能够彼此理解、将心比心。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互相理解,才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积极情感投资犹如交响乐中的协奏曲,不注重互动性和协调性,就难以达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
第三,要注意真实性。它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进行积极情感投资必须做到真实与诚恳,不搞虚情假意。要真诚地以同志式的深厚感情去关心他人,不要“放空炮”,“唱高调”。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不加修饰地用一颗诚心去获得对方的理解,才能真正发挥积极情感投资的最佳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第四,要注意务实性。它要求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同志对他人的关心、体贴和爱护,要落到实处,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