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人物语言设定分析论文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人物语言设定分析论文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人物语言设定分析

代瑛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摘要: 本文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出发,分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部分主要人物语言设定对于人物和电影本身的作用和意义,以彰显语言在电影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电影人物;语言运用;语境

今年暑假,《哪吒之魔童降世》动画片燃爆了!截止到现在,诸多人推测其票房将达到25亿。诸多观影感受都提到了故事情节设定和人物设定都颇具特色,国内众多网络媒体都在对该电影进行评议,就连国内一些主流媒体新华网、人民网也以该电影为中心进行着热议。由此可见,该电影目前对于人们的影响力。笔者认为,这部电影的语言设定“独具匠心”,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来分析该电影中其主要人物语言的设定对人物塑造的重要作用。

一、“椒盐普通话”与太乙真人的完美结合

学者于根元在《应用语言学教程》中提到,方言地区的人学说普通话一般只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新闻的普通话,稍有变化或者不是很标准就听不懂,恐怕也是一种欠缺。换而言之,方言区的大众说普通话,大部分也带有其方言的部分特点,形成独具特色的方言味儿普通话。而四川方言区的普通话因带有四川方言音的特点,被戏称为“椒盐普通话”。在众多电影中,用纯方言来做为语言设定是目前电影导演的较为普遍的做法,例如2018年上映的《无名之辈》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电影主创人员却特意给太乙真人选择了“椒盐”普通话作为该人物的语言设定,无疑,这跟以往利用纯地方方言来对人物语言的设定有巨大的不同。这使得“椒盐普通话”这种“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对白方式成为该电影的一大亮点。四川方言版普通话,这一语言在太乙真人身上,与该人物的外在形象一起,使得该人物更接地气。而以往版本的太乙真人,操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也即与那副仙风道骨、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高高在上的形象,始终给人一种生人勿进,只能仰视之感。新版《哪吒》中的太乙真人作为贯穿全部电影的一个重要人物,其“椒盐普通话”更易于普通大众接受。因为从他说话方式开始,就跟我们普通大众是一样的,带有方言的口音。这第一点就是亲民,按现在流行的说法是更接地气。比如我们也看到主流媒体新华社,紧跟时代热点,更关注民生,随着该电影的火爆,也在微信公众号推文上提出了“哪吒”二字的读音大讨论。在中国众多方言的影响下,对于同样一个人物的名称有不同的语音方式,但是这种不同的语音方式,并不影响我们实际的交流,反而在各种艺术中,以电影为例,更能彰显方言地区语言的魅力。无疑,这与“鼓励国家语言文字管理部门、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公共和私人机构以及个人通过科研、媒体、课程、艺术、文化产品和信息通讯技术等多样方式保护并促进语言的多样性”十分契合。可见,除了地方方言以外,包括我们在学习普通话时出现的带有方言口音的普通话,这种过渡语,也是一种中介语,这种语言状态也需要得到我们的承认并认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说普通话当然不能跟一些特殊职业(例如主持人、演员等)的人员相比。这也是在提醒我们,我们需要承认这种语言中间状态的存在。同样,对待个人而言,我们也要承认和允许这种中间状态“不完美”的存在。这也是导演精心安排太乙真人操“椒盐普通话”的又一个目的。这一安排,不但可以使得熟悉该方言的人们能迅速对带口音的该人物做出自己的解读,这一点,对于吸引观众具有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该电影的主创把太乙真人的四川味普通话这副牌打得非常好:“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这句话打在了众多人的心上,可见,这亲民的语言牌打得十分到位,惹得广大观影的民众对带着一口川普(非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太乙真人更多了一份喜爱。

二、哪吒的语言设定凸显语境与语义的密切关系

现在说说该电影的主角——哪吒的语言。哪吒在这部电影中的语言有着非常强烈的代入感。其语言的特色就在于主创人员充分考虑了语境跟语义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电影设定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而言,这本身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语境。“语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网络,它对于语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明白,言语的语义不但可以反映说话人的身份和性格,可以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语义也可以在语境中发生变化,我们从这样的语言跟随语境的变化中,看到了语义的“言外之义”。哪吒的语言设定,跟随着语境在发生着变化,反过来,在哪吒的语言中,透露着哪吒的身份和他本身的性格,也更凸显出了“言外之义”,同时,也推进着电影的故事向前发展。

首先,故事情节设定决定了语言的设定。电影运用了具有押韵效果的短句作为哪吒的语言设定,这些朗朗上口的语言,增强了哪吒“魔童”气质。例如“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吃七八个,吃完就拉屎,拉屎上茅房,发现没有纸。”这句话,“我是小妖怪”,首先透露出哪吒的身份,即由于魔丸的原因,他跟平常小孩子有很大不同。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未出生,平民百姓就来祝贺了,但一得知他是魔丸降世,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随着他的成长,百姓对他的处理就慢慢发生重大变化了:从开始朝他扔垃圾,不让自家孩子跟他玩儿,到后来所有人都躲着他,视其为瘟神。这样的故事设定,就已经让他认识到,他被贴上了“小妖怪”的标签。“小妖怪”这一成见,也是引发“魔丸”魔性大发的导火索。试想,如果大家一开始能正常接受他的魔丸降世身份,不贴“小妖怪”这样的标签,不区别对待他,“魔丸”是否还会让哪吒“魔性大发”还真是一个问题。而这一标签,也引发观影者对于贴标签的思考。因为,“贴标签”这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的的确确存在的。正是由于哪吒被众人贴标签,缺少父母陪伴,没有玩伴,所以哪吒才会说出“生活里全是泪,越是折腾越倒霉,垂死挣扎你累不累,不如瘫在床上睡。”这一句话反映出他的生活态度,这“自暴自弃”的话语是他人生处于一个低谷时非常强的写照。

2.3.7 AKP水平 3 项研究[10,13,20]报道了 AKP 水平,各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P<0.01,I2=93.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详见图8。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AK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51.25,95%CI(10.72,91.78),P=0.01]。

其次,语言设定,也充分利用了“言外之义”。一句“我是小妖怪”也引发了大家对家庭教养的思考。这也使得该电影成为全龄化电影的一个显著特征。其次,“逍遥又自在”对于哪吒来说却实实在在是一句反语。从他一出生,就被结节兽用结界禁锢在了其住宅中(但这个结界完全无用,哪吒可以利用“魔童”的智慧轻易走出去)。其父李靖跟着太乙真人去找元始天尊寻求解除魔丸魔性的咒语,其母忙于镇压妖怪的工作没有时间陪伴他,他的这一“逍遥又自在”的反语,无疑是对缺少父母陪伴,缺少玩伴的一种有力的“控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反语比正面论述更为有力。”这一控诉也击中了当今家庭教养中的社会问题,即父母往往因为忙于工作而疏于对孩子的陪伴。其实,从电影整个故事情节来看,这一话语是为反衬他之后的觉醒服务的。在故事推进到后期,他了解到他父亲不是不爱他,他父亲甚至为了他愿意以自己的性命来跟哪吒交换,让他来接受天雷的惩罚。这是一种“中国式”的父爱。在中国,父亲几乎很少能对孩子直接表达出“我爱你”这样的话语,往往总是以一些行动来表达,尤其是故事背景是以古代为背景,李靖更不可能直接说出这样的话语。我们可以在其他版本中看到李靖作为父亲,对于儿子几乎是毫无感情可言。而在这部电影中,我们发现了“李靖”作为父亲的柔情,在给哪吒“平安符”这一动作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疑,这一设定也是非常契合中国文化的。

最后,故事情节发展到高潮,语言设定也随之到达了顶点,凸显出哪吒“不认命”的性格特征。在该电影中,当哪吒他完全明白并理解了父母对他的爱,父母从来就不在乎他是“魔丸”之后,他才会对他唯一的朋友敖丙吼出了这样的话:“别人的看法都是狗屁,你是谁只有你自己说了才算,这是爹教我的道理。”而他那句抵抗魔性而燃爆全场的“去你个鸟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才说了算!”毋庸置疑,这是他人生的觉醒时刻,这一句话,也是将哪吒这个人物性格刻画最为深刻的一句话!

影响系统效率的因素主要有:开关损耗、控制电路功率损耗、电容ESR损耗、电感磁芯损耗和线圈损耗、电路板线上损耗辅助电源损耗等[10-11]。可采取以下方法提高变换器效率:

张培林表示,重庆九院成研中心今后将开展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2020年世行项目课题结题时,形成“重庆模式、亚太推广、国际标准”的医院成本核算体系;二是作为国家层面支付制度顶层设计改革的专家之一,将“五个机制”(成本核算机制、服务定价机制、医保支付机制、政府补偿机制、医院薪酬机制)形成可操作的体系和范本;三是大力培养既懂质量安全、又懂成本管理的研究型后备管理人才,作好长远发展的人才提早储备,以保证成研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可见,主角哪吒的语言设定与电影情节演变关系相辅相成。哪吒语言的转变也是他认识的转变,使得故事推进到最后,达到了语言设定的顶点,也达到了故事的最高点。该电影用太乙真人魔性的川普总结:“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这样的一句话,也概括出了该电影的核心价值观!哪吒这些语言的设定,一是推进了故事的发展变化,促使哪吒由沉沦到觉醒,二是让哪吒的性格在一步一步清晰呈现,使得该人物性格丰满立体;三是更激发了观众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无疑,从语言的应用角度来说,哪吒主人公本身的语言设定达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为该电影增添了许多艺术亮点!

三、总结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该电影获得如此高的票房,跟动画制作技术越来越好有关,跟故事情节不走寻常路有关,也跟该电影中各人物的语言设定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该电影的语言设定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融合形成的方言味儿普通话,是该电影的一大亮点,这也与我国的“推广普通话”政策没有丝毫的违背,反而是让更多的人能理解在“规范”的过程中有这样过渡语存在。同时,汉语语音通过“押韵”的形式也彰显出汉语自身的魅力,使得电影的人物语言朗朗上口,便于该电影的传播。因此,在影视剧作品中,语言设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可以推进故事情节发展,二则使得人物形象丰满,三是引发了人们对当今某些社会问题的思考。

参考文献:

[1]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教程[M].华语教学出版社,2008:75.

[2]转自新华社于8月3日发布的微信公众号推文——《笑喷!“拿扎、落咋、辣砸”……你的家乡怎么读“哪吒”?》

[3]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M].商务印书馆,2019:18.

[4]岑运强.语言学概论(第四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90.

[5]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206.

作者简介: 代瑛(1977.2-),女,四川隆昌人,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应用语言学及语言教学研究,文学硕士,助教。

标签:;  ;  ;  ;  

《哪吒之魔童降世》之人物语言设定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