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审计在宝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宝钢论文,建设项目论文,导向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现状和问题
近年来,企业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多,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但立项调研和论证不充分、人为干预、条件不成熟盲目上马等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推进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加强对建设项目风险的过程控制,已成企业共识。宝钢在加强投资活动管控方面明确要求,投资审计除继续开展造价审计和决算审计外,更要强化投资项目的过程审计,避免投资决策失误和过程管理失控导致的国有资产损失。
宝钢国际是宝钢股份的全资子公司和钢材营销平台,公司近年不断加大对直接服务终端用户加工配送体系的建设投入,已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出现了“建设项目多、建设点分散”(公司的新建、扩建项目长期保持在10~20项,投资额达20多亿元,分布在全国10多个省市)及“项目建设内容相似”(建设项目以服务终端用户的加工配送中心为主,项目厂房、办公楼、设备等建设内容相似)等情况。
宝钢国际从2005年开始探索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最初是推进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委托中介机构试点,从事前、事中、事后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监控,这样的操作方式克服了竣工决算审计模式的缺点,但同时也存在审计周期长、人力投入多、费用高等问题,而公司专职从事建设项目审计工作仅有几个人,公司内审的人员资源状况不能支撑在全国各地所有的建设项目中全面开展全过程审计工作。
二、引入风险导向审计,创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工作
风险导向审计是在对被审计单位或事项的重大差异或缺陷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水平确定审计范围及重点,有针对性地编制审计工作方案、设计审计程序,使有限的审计力量能在审计业务之间作出合理分配,既能有效利用审计资源,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又能使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从而有效控制审计项目的整体审计风险(徐宣兴,2011),进一步采取后续审计的形式来落实审计意见或建议。
结合公司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相似以及审计工作主要委托中介机构完成的特点,我们在引入风险导向审计的同时又进一步优化创新。(1)结合对公司建设项目中各类问题的梳理,从整体上识别和评估公司建设项目管控的关键环节和风险点,梳理出12个主要环节共37项管控要点。(2)对管控关键环节和风险点进行审计分层管理,对诸如“施工合同”、“进度付款”和“造价结算”等涉及重大资金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审计工作由事后向事中和事前延伸,尽可能从源头上遏制工程造价纠纷和投资损失。(3)对每一个具体的建设项目,实行“标准+α”审计管理,“标准”即梳理出来的12个主要环节共37项主要风险点,经充分讨论,固化审计流程和方法,审计需按照标准流程操作;“α”是指审计人员可根据项目具体特点和风险水平在一定程度内调整审计范围及重点。
1.风险整体识别。从对建设项目影响和风险来看,越前期的业务环节对项目影响越大。例如投资立项环节决定了项目是否上马;设计勘察环节决定了项目绝大部分的设计方案选择等。可见,前期业务环节既是项目的起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投资的成败,管控要点都是对前期业务环节内容的具体落实。风险管控的关键点是“落实”,审计中最需关注的是项目单位各类既定方案的执行(初步设计方案符合经批准的可研报告及估算、项目实施符合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情况和对各类变更的管控情况。
同时,在37个管控要点中,虽然合同管理只占3个,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当项目方案确定后,招投标活动是解决合同签订依据的问题;各项材料设备采购、前期准备、进度、质量和投资的控制依靠对合同有效执行;各类变更最终体现为相关合同的变更;项目风险的控制最主要的也是对合同付款风险的控制。因此,建设项目的风险管控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对其所涉及一个个合同的风险管控,建设项目审计可以合同为切入点,取得合同台账,检查重点环节的合同具体执行情况等。
2.审计分层管理。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节约审计成本和资源,对建设项目的审计分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审计重点通过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对施工合同(造价相关条款)审核、进度款支付审核和造价审核的方式,尽可能帮助项目公司从源头遏制工程造价纠纷和投资损失。(1)施工合同审核。利用造价咨询机构的专业能力,围绕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目标,审核拟签订施工合同中(与造价及变更有关)的专用条款,并对造价纠纷风险的条款和遗漏条款提出审核建议,规避造价纠纷。(2)施工进度付款审核。通过组织造价咨询机构对建设项目施工进度付款中涉及的工程量、现场签证和造价管理等的过程审核。现场查实施工进度和“工程完工进度申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审核现场签证和设计变更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帮助项目单位控制施工付款风险,防止资金超付。(3)造价审核。在建安、装修、绿化等施工项目交工验收后,根据承发包合同、建设工程法律法规、中标文件、竣工图纸及其他相关材料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预(结)算书进行审核,作出符合施工实际的竣工造价审核结果,出具造价审核报告。工程完工造价审核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工程造价,经三方确认的审核结果是甲乙双方结算的依据。
3.“标准+α”的项目审计管理模式。以设计勘察环节为例,包括:(1)设计(勘察)委托管控(委托单位应是合格供应商并具有相关资质和业务能力;委托流程规范;建立设计勘察工作监督和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2)服务费用审计(关注是否为合格供应商,资质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有对委托单位工作的监督、质量评价和考核机制及执行情况)。(3)初步设计和概算编制管控(及时落实设计前提条件;推进地勘并充分考虑地勘结果和建议;应符合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估算;内容完整并达到一定的深度要求;完成初步设计及概算审查、批复,并下达投资分解指标),其审计重点是关注其质量是否达到要求;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可研报告及估算;编制、审查、批复流程是否完整规范。(4)施工图设计管控(应符合经批准的初步设计及概算,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意见;进一步推进设计方案优化;组织施工图会审;完成现场交底和施工服务),其审计重点是关注其是否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施工图编制会审工作是否到位。(5)设计变更管理的管控(应做到内容合理,符合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流程规范;文件规范完整;同时注意设计变更内容和合同、签证不重复),其审计重点是重点审核设计变更,一是进行设计变更总体分析,复核设计变更总数量和金额,分析其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二是审核设计变更流程是否规范,资料是否规范完整;三是审核设计变更原因,复核有无因设计过失、设计深度不足等造成的投资损失;四是审核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符合经批准的初步设计方案,是否存在任意扩大设计范围,变更设计标准的情况。如果在上述第一步工作中发现设计变更比例较高,需要重点关注第三和第四项工作,同时注意是否存在工程量只增不减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的风险。
此外,审计还需要重点关注:(1)各项工作流程的合规性和完整性,包括编制和批复情况,评审记录和修改落实情况等;(2)设计变更是否合理,以及对设计变更的原因分析。“α”是指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差异,项目审计团队可根据实际情况,应用风险导向审计原理,识别和评估风险,确定个性化的审计重点。
三、取得的成效
1.形成公司建设项目审计运作规范,成体系运作,并逐步培养公司在建设项目管理中关注风险的意识和文化。(1)通过对公司建设项目12个主要环节37项管控要点的梳理,明晰了公司建设项目的共性风险点、针对性的审计方法和审计重点。虽然前期工作量较大,一旦成型可对后续审计项目提供“标准”的操作流程和方法,非常适合项目多且建设内容相似的公司。(2)对跟踪审计的分层管理,关注重点风险环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节约审计成本和资源。
2.过程跟踪审计也取得较好的管理效益。近三年成果如下:完成21个项目的32份合同审核,出具修订意见105条。完成25个项目97次进度付款审核,共核减工程款8 836万元,核减率17%。完成19个项目造价审价,送审金额6.37亿元,审定金额5.70亿元,核减6 710万元,核减率10.5%。完成20项竣工财务决算审计,审计发现问题125项,逐一落实审计整改,并推进对重点问题的举一反三。
四、进一步的思考
思考一:充分利用建设项目审计中风险梳理的成果,发挥审计作用,促进企业建设项目管理的提升。事实上,建设项目的风险点,往往也是建设项目管理的重点难点以及管理薄弱环节,在建设项目风险梳理的同时,如能结合历次审计的发现问题,同步系统梳理公司建设项目的薄弱环节、管控要点和管控要求,对后续项目有较好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下一步,我们准备按上述思路编写公司建设项目审计手册,一方面,固化审计流程和方法,指导审计业务;另一方面,可指导服务建设项目单位,更好地发挥审计的功能和作用。
思考二:进一步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目前,很多企业的建设项目审计(包括审价内容)都是委托造价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完成,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管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是一个共同的话题。我们的思考是“交流指导+监督考核”。一方面,需要帮助中介机构了解公司建设项目管理和审计的要求,包括企业建设项目管理的制度规定、管理流程;建设项目审计的思路和方法、具体工作标准和要求等。下一步,我们拟推进对审计重点、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框架的标准化。另一方面,需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督考核,对其工作结果进行抽检复审,检查其工作质量,对于原则性的重大错误,还必须严格处理(包括追究损失责任、暂停业务委托等),督促其认真勤勉工作。
标签: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论文; 设计变更论文; 风险管控论文; 项目风险论文; 合同管理论文; 项目公司论文; 项目变更论文; 合同变更论文; 合同风险论文; 管理风险论文; 设计公司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审计流程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审计目标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工作管理论文; 管控模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