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沙湾区踏水镇初级中学 614901
摘 要:所谓的物理课其实质就是促使学生通过实验来学习新的知识同时联系实际生活来运用知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同时我国在针对初中物理的新课标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在进行物理授课时不仅要将课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积极联系实际生活,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环境相联系,踊跃创造生动的物理情境,使得教学效率更好。由此看来,教师在进行物理授课时将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而且还有利于物理教学成果的推广与普及。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科学进行情境创设,对于提升学生物理学习积极性,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引出概念
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物理的概念时通常不能准确把握其内在的实质,造成对基本的概念和其外延认识模糊。针对于认知发展阶段的理论众说纷纭,皮亚杰是这样认为的:“学生在进入初中阶段已经开始慢慢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并不断发展,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是逐渐从经验型向理念型转变的一个时间段。在初中生这个阶段,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那么这个时候的抽象逻辑思维慢慢会成为智力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可是此时经验在逻辑思维发展中仍占据重要地位,所以要想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最优方案就是从学生身边寻找合适的例子来导入概念。”物理概念对于学生而言就是来源于其感性认知,然后再经过老师教学和引导最终在思维上形成理论概念。只有这样掌握的概念学生才能认识和理解得更为深刻和全面。所以,教师在进行物理授课时应以概念的导入为重点,创设情境,将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导入概念。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也要留心生活,在生活观察并创造与物理教学能够联系的生活现象,创设好教学情境,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例如,在进行“电磁铁”的授课时,我就是以一个小魔术的情境来导入“电磁铁”的概念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课堂中的实际操作为:1.用细线将一个金属轻质的小勺吊在铁架台上;2.用一本书(内藏永磁体)吸引金属小勺,然后用一本藏有电磁铁的书吸引金属小勺,想让它动就动,不想让它动就不动。然后引发学生的猜想继而揭秘。注意,在进行试验时教师一定要营造出一种神秘、紧张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后揭秘,将实验室的电磁铁图片公布于众,继而导入电磁铁的概念。通过这样的小实验就可以让学生有一个基本的感性认识,然后导入概念后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了。
二、创设情境,提出猜想
我国针对物理课程的新课标指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那么“猜想和假设”又是科学探究的核心因素,而其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它是所有科学结论的先导,一旦其被科学实验所证实,那么这个猜想或假设就会成为科学结论。由此看来,研究者通常都是通过猜想和假设来确定其探究的方向和重点的,然后沿着既定轨迹探寻,这也是最终成功的基本保证。而学生的猜想和假设能力的源泉就是教师的指引,然后来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近些年我们在研究中考时发现这样的规律:在考试的试题中自主性、灵活性试题逐渐成为出题的主流方向。而其出题方向改变的重要表现就是实验题的变化,它开始将考查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全面实验能力,特别是提出假设或猜想的能力,而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简单地考查学生的课本知识和简单应用方面。由此我们得出,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调整课程设置,创设不同的情境,不断培养并提升学生的猜想和假设能力。
比如,在进行“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的授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展示自制的教具,即:在一个矿泉水瓶中放置一个乒乓球,然后再瓶盖打一个小孔,插入一个吸管,在瓶底钻有几个小孔(展示时不告诉学生),然后让学生猜测向瓶中吹乒乓球会产生什么结果。一般学生会说毫无变化。此时,可选一名学生演示。学生能够直观看到乒乓球上升了,教师在此时揭秘。那么本节课的概念和重点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引导出来了。
三、创设情境,得出结论
学生将所学和所看到结果找出其内部存在的联系和规律就是得出结论,而且学生能否将规律找出并归纳出来对其以后对于此知识的运用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实验在学生的找规律和归纳结论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亲自动手并且感官感受过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运用。当学生在学习一些较为抽象的或会难以理解的重难点时,教师应创设情境,运用实验将结论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后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很大程度地加深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理解。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进行创设情境,不但能够让学生从感官感受实验的魅力,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学习兴趣,培养其动手和猜想能力,而且对于教师而言更是教学中锦上添花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阎伦亮 浅谈探究教学中初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J].中学物理,2009年24期。
[2]周启平 趣味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中的践行探研[J].青春岁月,2013年17期。
[3]白丽华 注重学生参与的中学生物教学策略[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年02期。
论文作者:唐建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7
标签:学生论文; 情境论文; 概念论文; 物理论文; 教师论文; 电磁铁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6年9月第25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