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忠霞 黑龙江省前锋农场学校156502
摘要 计算能力的好坏,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分数,还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对孩子以后的陆续学习也会有一些不小的影响。
关键词 提高 小学生 计算 能力
计算能力的的好坏在孩子思考问题的灵活性及反应能力方面就能具体体现出来,它反映了一个孩子在数学计算能力的好坏。计算能力的好坏,影响的不仅仅是孩子的分数,还间接影响到学生的智力,对孩子以后的陆续学习也会有一些不小的影响。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上我们主要培养小孩子的整数、小数和分数四则计算能力,要在计算正确的同时达到熟练和快速,不仅要求计算方法合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呢?
一、了解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孩子的计算能力,是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必须要让孩子对计算有足够的认识。有极少数教师在课上对小孩子计算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学生对计算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明白计算的重要性。
1.要让学生知道计算与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紧密相连。例如生活上超市去购买生活用品,吃的、用的应该要用多少钱要用到小数额的计算。家中年底销售粮食要用到大数额的计算。
2.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知识的基础。从低年级的加减法到高年级的乘除法,从整数计算到小数计算,任何高难度的计算都从小学开始。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老师要重视算理的讲解,揭开计算的算法,使学生看的清楚,听的明白,既会做,又会讲。
1.学具演示,弄清算理。算理的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通过课件或教具形象、直观的演示把计算过程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算理。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例如一年级学生在学习20以内加法的“凑十法”时就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就通过摆小棒来帮忙解决,例如8+6让学生通过摆小棒让学生知道看大数分小数,把6分成2和4,先用8加2等于十凑一捆,再用10加4等于14.学生利用学具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强化理解。让孩子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理解本节课内容是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恰当地运用学过的旧知识,通过比较同化新的知识,真正实现知识的迁移。例如我们在教学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就利用孩子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之间进率,让小学生明白十分位加十分位,百分位加百分位,在不断地练习中明白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3.强调视觉感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时对于小学生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一定要在不同程度上进行视觉冲击,吸引小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醒目、正确的印象,尽可能的让小学生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失误。
4.重辨析,强比较。根据低年级孩子容易出现错觉的习惯,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把雷同的题型、算理、还有算式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与不同之处,促进新旧知识的区分。
5.跟进练习,巩固再提高。新课后,教师一定要在课上或者课下开展系列有针对性的练习,来强化本节课所学计算的重点和难点,力求新知识当堂学,当堂巩固,当堂运用。
6.及时反馈与纠正。在学生巩固练习是一定要让学生及时反馈,让学生之间相互找出学生的错误,同桌讨论交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然后及时改正错误。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计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为学习笔算和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学生能够达到快速口算能力的基础上计算出来的,口算能力不强,笔算、估算就是空谈。
20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持续发展。
四、仔细审题、养成验算的习惯。
我们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时,不仅要养成认真审题的好习惯,还要让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让孩子们不仅学会检验,还要把检验的好习惯运用到实践中。
五、丰富活动,激发兴趣。
计算题是由数字与符号组成的,学生最容易感到枯燥无味。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去激发他们学习计算题的兴趣。
1.运用各种方式,增强计算趣味性。
在计算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充分运用各种方式多种形式去突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突破难点,使抽象的问题简易化,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中去。
2.游戏——提高计算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谓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小学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稳定、时间不持久,并且好奇好动好胜。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引用一些小游戏,来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开火车,抢答,计算比赛等活动能有效的激发孩子的计算兴趣。
众所周知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即单调又让孩子们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的任务,这就需要教学时教师在讲课时形式多样、方法灵活,努力做到幽默风趣,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论文作者:袁忠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20/1/8
标签: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孩子论文; 口算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数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9年11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