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名堂来论文_王伶俐

浙江省平阳新纪元学校 王伶俐

【内容摘要】

现代教育的核心之一就是提倡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课标也提倡探究性学习。针对现在的孩子“不会玩”的现状,我们将“玩”引入作文教学,寓教于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积累。当学生爱“玩”、会“玩”时,写作动力自然产生,也不怕写作!

【关键词】观察 游戏 阅读 积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习作明确提出: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这些目标可归结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习作。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作文教学却不尽人意,大部分学生的生活圈子狭窄,导致素材匮乏,泛泛而谈,以至出现学生“谈文色变”,绞尽脑汁地在那里挤作文、凑作文,习作效果甚微,水平堪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作文才刚起步,就觉得无趣,到了高年级是不堪设想的。那如何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习作水平呢?

一、“玩”,要兴趣盎然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兴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前提条件,是驱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发展的内驱力,对学生的写作起着最活跃、最现实、最直接的作用,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体验到创作的喜悦。

(一)“玩”起来

写作前,我会借助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如,在三年级上册“观察中的发现”的作文时,先讲“观察”的重要,再教怎样进行观察,接着教怎样记录观察……之后,带领学生做“观察蜗牛”的游戏。观察中,发生许多有趣的事,如:小蜗牛怎么不出来?怎么办?又如:“把它放在水里”“用针扎”“在地上磨”……几分钟后,蜗牛终于陆续从他的“家”里出来。见此景,孩子们欣喜若狂,教室里一片欢呼。在观察比赛等活动中,老师把学生与蜗牛联系在一起,学生自然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样的观察活动与互动,学生怎会没话可说呢,怎会不喜欢习作课?

(二)“动”起来

现在的孩子太缺少“玩”,太需要“动”了,他们没时间体验养蚕的乐趣,没时间观察绿豆怎么发芽、花儿怎么开花,没时间玩泥巴……而这些活动恰恰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从孩子们喜欢的这些活动切入,让孩子们“动”起来,去激发他们的写作动力。月休作业让学生先观察小动物、植物,再在班级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如此,让其真正融入到生活体验中,使作文“玩”起来,“动”起来。这样的作文形式哪个学生不喜欢呢?对三年级学生来说,作文是不是轻松了许多。

(三)“展”起来

展示成果,是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借“晨诵、晚读”时间诵读本班学生的作品,每节语文课前5分钟是美文欣赏(来自班级学生的习作),再粘贴到班级展板——“美文一角”。还有,每月一期的微信美文推送,有些美文推荐发表……多样的“展”,令学生兴趣盎然,使之体验到成功喜悦,同时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带动他们从中悟出写作的规律和方法,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写作活动中去。

二、“玩”,要别出心裁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

——叶圣陶

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更是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当然,想解决学生“没有材料可写”,老师就必须帮助学生从广阔的生活中获取、挖掘作文材料。

(一)“漂流日记”,积累生活素材

三年级伊始,笔者开展了“漂流日记”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习作训练中,“漂流日记”是六个学生共用一个日记本,每生每周在这个公共日记本上进行一次日记习作。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习作发生了变化:兴趣浓了,平时不大爱写的同学也主动动笔了。因为他的日记,不仅仅接受家长和老师的检阅,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6人合作小组增色添彩。所以,从日记的篇数到日记的篇幅都有了明显改观。孩子的书写比以前认真了,内容比以前丰富了,取材比以前广泛了,表达比以前准确了。

(二)“沟通墙”,架设对话平台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校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 沟通是人与人的交流,是心与心的对话。班级设立一块“沟通墙”,孩子们将自己一天的所思所想所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在一张不足5厘米的便利贴上。下课了,一些同学贴,一些同学看,这不仅无形让学生积累了生活素材,老师也可及时了解学生之间发生的事情,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习作水平,更是一种情绪的发泄。用一两句话将情绪表达清楚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实属不易。但孩子们很喜欢这面墙,或许出自好奇,或许出自新鲜,但只要受孩子欢迎的,就是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应该坚持下去。

三、“玩”,要一箭多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简意赅地说明了一个道理:书读得多,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文章就会写得好。

1、“悦读”课

学校每一大周有两节“悦读”课,老师带着学生走进中华优美诗文的殿堂,感受语言的魅力,共同沉浸书的海洋里。两节课虽不长,但坚持下去,学生的语文素养便有提高:学生爱读书了,读书的速度快了,知识也增长了,课余生活丰富了。写作时,自然文思泉涌,笔下的语言趣味盎然,内容不拘一格。

2、亲子阅读

阅读,单凭在校的阅读远远不够的,况且学生的课外阅读应从单一的兴趣转为一种习惯,这些还得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双管齐下才有效。之后,许多家庭营造了浓厚的家庭阅读氛围,渐渐地,学生在家喜欢阅读。慢慢地,我把积累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其边阅读,边积累,还制定了“亲子阅读卡”。在阅读中积累,在积累中阅读;阅读是乐趣,亦是习惯。

3、阅读记录卡

亲子阅读成功,便尝试放手让学生独立看一本书。

先让学生根据书单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做成阅读记录卡。课余时,学生们便聚一起,对喜欢的情节或喜欢的人物“高谈阔论”。这样自发交流的发现与思考,便积累大量的课外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储备了足够的“材料”。在生与生,师与生,阅读与写作之间架起了一座无形且坚固的桥梁。

当然,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习作质量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们在行知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大胆实践,笔者坚信将“玩”引入到作文教学中来,寓教于乐,引导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积累,在习作路上,必能玩出名堂来!

【参考文献】

[1]管建刚.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62-66

[2]屈太侠.玩得开心,写得轻松 《小学语文教师》2015.2

[3]“玩”作文 《小学语文教师》2015.3

论文作者:王伶俐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玩”出名堂来论文_王伶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