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延展与横向渗透的多元整合——民间传统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育的初步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纵向论文,横向论文,幼儿园论文,民间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罗红辉 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一幼儿院院长兼书记。大学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幼儿园办学水平评估专家,湖南省学前教育国培专家。先后主持《民间体育游戏在幼儿园健康教育中的运用》《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的运用研究》等国家级、省市级研究课题,发表多篇论文并获得奖励。 院所介绍 湖南省政府直属机关第一幼儿院,现有职工65人,开设10个教学班,招收全日制和寄宿制的幼儿。幼儿院以“做有素养的人,办有品质的园,育有灵性的孩子”为办园目标,结合“在玩中乐、在玩中学、在学中成长与进步”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健康聪慧、快乐自信、习惯良好”的优秀儿童。先后获得“省级文明单位”、“省直先进集体”、“湖南省示范性幼儿园”、“湖南省绿色幼儿园”等多项荣誉称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直属机关第一幼儿院(后面简称第一幼儿院)在60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辐射的示范效应,在院长罗红辉的带领下,走出了一条以教研引领园所教育教学发展改革之路,尤其是在专项课题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012年,该幼儿院申报的《幼儿园民间游戏资源开发与运用研究》获省级规划课题。在该课题研究中,第一幼儿院基于多元整合视角,从纵向延展与横向渗透两个维度梳理民间传统游戏运用于幼儿园教育的逻辑思路。 一、民间传统游戏的纵向延展 民间传统游戏的纵向延展是指民间游戏的层次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阶段成正比,随着游戏层级的增高,儿童的发展水平随之提高,儿童发展水平的提高又反过来促进游戏层级的增高。表现在两个方面:游戏间的纵向发展和游戏内的纵向发展。 游戏间的纵向发展主要表现在游戏类型的发展变化上。从游戏的发展过程看,游戏本身就具有发展性,游戏类型和游戏层级呈螺旋式上升与纵向发展;从儿童在游戏中的社会性表现来看,帕顿(Parten M B)将游戏分为六种类型:无所事事、旁观、个体、平行、联系与合作;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皮亚杰(Piaget灵)将游戏分为三种类型:练习性游戏、象征游戏、规则游戏。无论那个类型,发展都遵循了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层级式、递进式发展规律。 游戏内的纵向发展主要表现在从新手到高手的成长上。游戏内的纵向发展是指幼儿游戏技能的发展,大概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新手到熟手、熟手到高手、高手到专家。 从儿童发展的视角看,这三个阶段就是儿童从游戏的被动参与者到游戏的主动参与者,最终演变为游戏的积极创造者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儿童游戏技能的纵向发展过程。 第一幼儿院以民间游戏“打陀螺”为例,研究了这个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作为旁观者欣赏打陀螺——新手前的角色 教师带领小班幼儿观看各式打陀螺表演,或参加大班哥哥姐姐的打陀螺比赛,幼儿在旁一边欣赏,一边加油呐喊,非常热闹。另外还组织幼儿开展美术活动,在陀螺上进行创意加工,使陀螺在旋转时发出许多旋式的图案,激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在初始阶段,幼儿更多是旁观者的角色。 第二阶段:作为配角体验打陀螺——新手 有了前面的直观感受,孩子们也想跃跃欲试,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动作的发展还不足以掌握打陀螺的技巧。于是采用分工合作的方式,幼儿只需将陀螺转起来,由教师或大一点的幼儿抽打,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另外还可以通过自制或收集许多各式各样陀螺,如塑胶陀螺、雷达陀螺、电磁陀螺、纸陀螺,这些陀螺不用抽打,只需快速转动即可,易操作且玩时还可发出声音和亮光,增加幼儿的兴趣。幼儿在自主探索中初步感知掌握了陀螺的旋转原理,学习简单技能。 第三阶段:作为主角学习打陀螺——熟手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开始自主探索、互相学习。几乎每个人手上都有一个陀螺,一有空,就三五成群地围坐、跪爬在地板上,神情专注地打陀螺并关注着谁的陀螺转得快,谁的陀螺转得时间长。在玩的时候,还有幼儿边玩边编儿歌“陀螺,陀螺,真好玩。”他们有的一起玩,有的二人玩,有的大家一起玩,陀螺好似一块大磁铁,吸引着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孩子会一脸兴奋告诉大家:“快看!我的陀螺转起来啦”。还没成功的孩子则马上围过来,有的蹲着看;有的干脆趴在地上专心看;有的小朋友还学着她的样子抽陀螺。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互相学习,自主探索,反复尝试,乐此不疲。 第四阶段:作为教练指挥打陀螺——高手 经历了前面三个阶段后,孩子们普遍都学会了打陀螺,但是对于这个游戏来说,男孩子一般比女孩子掌握动作要领会快一些。为了让女孩子也参与到这项有益的活动中来,老师提议举行一次“打陀螺”比赛。结果自然是女孩子输,看着女孩子输了,男孩子们很得意。女孩子却不服气,在一旁认真练了起来。这时有个别男孩子对女孩子说:“我来教你吧,绳子绕在上面,手要这样子拿(边说边做示范),然后用力拉绳子,就可以了。”“绳子要顺着陀螺转的方向抽打,才不会死。”“打陀螺要到水泥地或瓷砖地面,在塑胶地面转不起来。”女孩照着男孩说的那样做,果然陀螺很快转起来了,孩子们兴奋得欢呼、尖叫,享受成功带来的愉悦感。他们的叫声,又吸引了旁边小年龄班级的孩子,他们也加入到队伍中一起来尝试,作为小“老师”的那几个孩子忙开了,一个个教着,很用心…… 幼儿在经历了以上四个步骤后,也完成了从新手到专家的跨越。在组织民间传统游戏的过程中,儿童同伴群体作为宝贵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加以利用,适时采取混龄教学的方式,让大班儿童带动中小班的儿童共同参与游戏,他们更能胜任角色,中小班的儿童也能在大班儿童的身上学到经验与技能。平行教育的同时进行垂直交往,有利于儿童游戏技能的发展。 二、民间传统游戏的横向渗透 民间传统游戏的横向渗透是指不同结构与范围的民间游戏之间的整合。其开放习性表现在游戏间和游戏外。 1.游戏间的开放性表现为不同类别民间传统游戏之间的双向渗透 (1)第一幼儿院根据传统民间游戏的方式,分出运动类游戏、语言类游戏、表演类游戏、制作类游戏四大类别(见表1)。纵向延伸与横向渗透的多元整合&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初步构想_幼儿园论文
纵向延伸与横向渗透的多元整合&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应用的初步构想_幼儿园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