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护理分析刘洁论文_刘洁

长沙市第四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1

【摘 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将76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常规组38例患者,全面组38例患者,对常规组采用常规监测心律失常护理方法,全面组在常规监测心律失常护理方法上采用更细致的全面测护理方法。结果 全面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是15.78%,患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是5.2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快速型心率失常28.94%,缓慢型心律失常13.15%。全面组临床护理有效率92.10%高于常规组7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面监测心律失常护理措施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护理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是内科常见并多发的疾病之一,多见于老年人群,近些年逐渐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造成死亡主要原因就是心律失常[1]。,而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心功能衰退,胸闷、出现昏厥,阿斯综合征,并伴有多种并发症,如果病情进一步加重,就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2]。为了减少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不良影响。选择本院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更加细致的护理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中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7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将78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全面组。其中常规组男女各 19 例;年龄 45~82 岁,平均(69.31±11.14)岁。常规组 38 例,男女各 19 例,年龄 46~83 岁,平均(70.00±10.8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0.538,P=0.463;t 年龄=0.506,P=0.616),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采取内科常规护理方法,监测生命体征、经常巡视、按医嘱准确给药等。全面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实施以下全面护理。

1.2.1心理护理

一般患者在意识刚清醒,生命体征平稳前都会在重症监护室里对患者进行24H监控,患者对医院的环境比较陌生,较为容易产生抑郁、不安、焦躁的情绪。医护人员要积极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并向患者介绍自身的病情,让患者了解自己病情,消除其不安、抑郁情绪,并积极配合主治医生进行治疗[3]。

1.2.2环境护理

医护人员要保持病房干净、整洁、安静的环境。对病房定期消毒,防止二次交叉感染。

1.2.3生活起居护理

健康的身体需要各种营养丰富的食物,所以合理调节饮食尤为重要。患者家属要帮助患者洗漱、翻身、做肢体运动等,为患者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1.2.4吸氧、监护护理

吸氧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肌的缺氧症状,减轻因缺氧代谢产生的致痛物质[4]。根据患者缺氧程度决定吸氧流量,急性期氧流量为(4~6)L/min,症状缓解后氧流量控制在(3~4)L/min。持续吸氧时间不少于3 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和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全面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快速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是15.78%,患缓慢型心律失常发生率是5.26%明显低于常规组患快速型心率失常28.94%,缓慢型心律失常13.15%。全面组患心律失常率低于常规组患心律失常率(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简称AMI)是内科常见并多发的疾病之一,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5],近些年逐渐年轻化。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种疾病具有病情重、死亡率高的特点。患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大多都是工作,生活压力大,连续多日工作,暴饮暴食,超出身体负荷。许多老年人因便秘导致心肌梗死也是非常常见,还有大量的吸烟,喝酒也可间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根据并发症可分为急性和缓慢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急性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腹胀、腹痛还有腹泻甚至出现内脏出血等症状。可导致心脏骤停、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后缓性心律失常可诱发心肌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气短、浑身乏力,视力模糊、瘫痪、抽搐等脑损害[6]。经过治疗可治愈。心律失常的类型取决于性质和心功能及对血液流通的动力学影响程度。

预防心肌梗死要注意休息、减少疲劳,劳逸结合,保持乐观开朗的性格,遇事不要大喜大悲,不计较,遇到不顺心的是要宽慰自己,保持稳定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也不要做紧张刺激的事情,作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睡眠质量。饮食要尽量清淡尽量摄入一些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如果发现休克、呼吸困难、血压下降常伴有恶心、呕吐等这些症状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不能掉以轻心,一旦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就会出现不可预估的危险。患者发病惠普,应积极治疗,保持心态平衡,定期做检查,对病情的控制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效果对比,医护人员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心理疏导,饮食监督,良好的坏境,对患者情况时刻掌握,对可能出现的症状及时的预防和解决,心理状态处于良好的状态,可以使患者减少紧张情绪,缓解心理压力,使治疗效果大大提高,不仅康复率高,而且复发率低,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缓解家庭及社会的的经济压力,降低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患者以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效果,较为满意,不仅减少患者的痛苦,给患者带来较高的康复率,对患者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石 永丽,王颖,邹春杰,等.急 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现状及护理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68.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710-725.

[3] 林 春喜,张友芳,周静文,等.综 合护理干预对 ICU 急 眭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9):86-88.

[4] 徐志莹,马杰,李晓燕,等.急诊 ICU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干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3(7):781-782.

[5] 李小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4,9(1):233-234.

[6] 修 红,国红玉.心 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32):61-63.

论文作者:刘洁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护理分析刘洁论文_刘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