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建设工程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改革开放论文,经济学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096(2004)06-0018-04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最近,中央又专门召开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胡锦涛同志在会见出席会议代表时指出,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中国改革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情况、新课题。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继续推向前进,就必须进一步高扬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强调,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才能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凝聚全党全国人民,为崇高的理想和目标而奋斗。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切实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给我们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若干重要的问题,本文结合学习理论的思考,抛砖引玉,将问题提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探讨

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在于走共同富裕之路,达到全面小康。尽管存在着曲折,共产党人从未放弃过这一目标,而要真正能够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达到全面小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则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始自1978年的第一阶段改革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受益权,开始尝到了温饱的甜头;1984年后的第二阶段改革则基本解决了城市居民生活在短缺经济阴影下的状况,邓小平南巡发起的第三阶段改革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了起来;而新一轮的改革,目的则在于落实、实现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让人们最终共同富裕的设想。这一阶段的改革应该可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通过资源合理配置、大力推行共同富裕、实现可持续发展,使中国走向全面小康的新时代。

回顾中国经济成长、腾飞的历程,在它的背后,隐藏着许多发人深省、催人奋进的东西,也给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应该看到,无论是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内外政治经济环境,还是生产目的、发展的经济、政策运行模式,都具有区别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中国特色。只有遵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深怀民本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尊重民众的首创精神,办实事、求实效,才能引导人们走上共同富裕、全面小康之路。可以说,中国在实现了温饱之后,在努力实现现代化历史跨越的市场化取向改革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基础,以有为政府为核心,以完善诚信市场体系为手段,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取得了初步的成功,正在形成以民为本、立足于民、民有民办民享的政策导向,最终将经济的活力、实力、动力、潜力体现为利国富民和社会文明。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中国的经济发展就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提高社会的共同福利水平、坚持与时俱进、维系可持续发展、社会文明呈不断提高的本质性特征,出现人们所盼望的“经济活、社会稳,生活好、民风淳,干群和、面貌新”的生动活泼的良好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渐进深化,各个行业、各个地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暴露出来,继续深入改革的成本显著上升。如何在发展过程中,做到平滑转轨,低成本、平稳、顺利地实现跨越性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何在中国经济奇迹般地实现了从普遍短缺向相对过剩的历史性转变之后,面临着经济转轨、通货紧缩、内需不足、市场疲软、竞争更加激烈的局面时,尽快张开经济腾飞的翅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新的产业、新的产品、迅速拓展市场,开创了持续增长的奇迹;当相对落后的产业结构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时,如何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向更为高层次的产业结构过渡,为实现经济腾飞奠定坚实的基础;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调整所有制结构,积极鼓励多元所有制,如国有、股份、三资、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使它们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生力军;如何解决大多数企业融资困难、规模狭小、运营艰难等问题,使它们能够较好地顺应潮流,蜕变自新,突破资金、规模局限,登上了自我发展的新台阶;如何使国有企业改制平稳起步,无震荡地完成股份制改造,职工得以平稳转换身份,国有企业轻装上阵,再次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如何在国内银行呆账、坏账存在,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负担时,处理好银行业的呆账、坏账,使之处于低水平,形成很好的良性循环;如何在就业压力逐步加大,新的工作岗位急需增加的时候,通过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发展经济开创基本充分就业的好局面;如何在面对“入世”挑战,需要“与狼共舞”的时候,能够进一步促进对外开放的双向流动,开创千帆竞发、万船波涌的好局面;如何将政府职能转换的任务逐步规划落实,使“小政府、大服务”蔚然成风,政府服务定位准确,实施到位,收到明显的效果:如何实实在在地打造诚信,使之作为完善市场机制的重要环节,通过教育将诚信作为人人需要恪守的基本信条;如何在一些地区随着经济发展出现了某些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时,使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取得巨大的成就,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普遇提高,这些都是全面小康的内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应有之意,也只有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探讨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现了传统社会主义国家从未产生过的经济现象。人们是否可以从中总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经济政策和手段,值得考虑。

首先,出现了社会产品的相对过剩。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为,由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通过发展生产力满足最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出发,社会主义不会出现过剩,因为生产力要通过不断发展,才能被动满足动态的需要,而且只有在物质财富极大涌出时,人类才能在自己的旗帜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现实中,社会主义国家在过去大多也陷入了短缺的困境。但中国在转轨过程中,却出现了“相对过剩”,这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第一次。由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总目标是如何充分解放生产力,满足社会需要,相对过剩并未被认为会在社会主义产生,也极少进入理论探讨的视野之中。这一现象发生之后,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给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由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未对这种基于双元经济的过剩现象有过深入论述,就更需要从理论上对这种新现象给予有说服力的分析,指明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方向。

其次,历史上中国经济总是处于短缺状态。摆脱短缺,告别不足、争取丰衣足食实际上是过去几十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初衷。因此,1978年、1984年和1992年进行的不同阶段的改革开放,无论是让利放权、引进市场、明晰产权、科学管理,还是人口流动,目标并不复杂:通过制度改革,解放生产力,达到产出数量扩张,解决物质短缺供给不足,即实现数量目的型改革。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三步走思想指导下,中国经济确实经历了高速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国基本摆脱了短缺,面临着几代人日思夜想追求的物质丰富,经济从短缺转化为结构性相对过剩,这说明我们最初制定的发展目标的达到。同时,这种物质丰富的情况也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平心而论,对于传统的短缺,人们有着成熟的政策应对,各种票证、配给是有效的政策工具,但由于中国社会从未出现过大面积的过剩,政策思路、政策工具准备不足,且由于惯性,过去以增加供给为出发点的改革措施和思路仍在执行,以需求和供给双拉动发展的新思路尚未形成,因而出现了来自需求方面的困难,经济处于新的岔路口,这需要我们从实践中总结出在新的社会经济基本矛盾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思路。

最后,在上述情况下,今天的改革开放应该是全面提升中国质量的改革开放(经济、政治、人民、生活、社会、教育、政府等),即质量目的型的改革,这是改革开放的全新阶段。1978年的改革解决了农村的吃饭问题,1984年的改革开始触动了城市经济的体制,1992年的改革开始了市场化,使得一些人先富了起来:今天的改革开放完成的是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健全,其重要意义应该提高到“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来定位,这样的思想由邓小平提出(一些人先富起来,继而共同富裕),将由新的领导带领人民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为此,在理论上与实践层面就必须有继承有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理论创新,就是要对社会主义的这些新现象给予说明并对下一阶段的改革开放实践给予方向指导的尝试。中国只有逐步向全面小康,即民众的共同富裕迈进,才可能创造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这需要对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进一步深刻理解,重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民为本,创造民有民营民享的社会富裕文明,同时创造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相对过剩基础上的社会经济发展新模式。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四代领导人始终不渝坚持的基本立场和原则。可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出发点与归宿。在邓小平体制创新的指引下,过去的改革开放基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人们的基本物质匮乏的问题,使中国走出了短缺经济时代,今后的改革开放将要进一步解决“全面小康”所需要的社会经济均衡发展、社会经济结构提升进步等问题,将中国带入一个历史上没有过的新的繁荣阶段。这种量到质的飞跃,决定了新一轮改革对于中国经济发展,乃至对于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因而也决定了它的难度。

三、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指导对于若干矛盾的思考

1.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生产力前提思索

信息,与材料和能源一起被列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三种基本资源之一,历史上人们在开发材料与能源的过程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但材料与能源在一个时点上是有限的,甚至在长期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有限性,资源矛盾不时尖锐化,因而才有了“巴黎俱乐部”关于资源和环境的担忧,以及不断探讨的人定胜天还是天人合一的命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描述未来社会时,强调了财富的极大涌出,认为只有这样,人类才可以在自己的旗帜上书写: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才可能使得现代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然而,如果传统的材料与能源供给是有限的,财富的极大涌出便会受到制约,可以思考的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将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认定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的传统大工业,事实上并未考虑到资源、能源的有限性。当信息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的基本资源被人们普遍接受时,可否认为这种无限资源的诞生与处理,形成的全新的产业,某种程度上为共产主义的建立赋予了全新的物质基础,这对于解释人们因资源困境无法做到物质财富极大涌出的疑虑给予了某种启示,当然这需要人们从理论上给予新的分析,推进理论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思想的发展是在全新的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发生转换时提出的,它的提出已经具有了相应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前提背景了。

2.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社会单元的构建

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民为本。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企业如何完成转制,人员分流,而社会又保持相应的稳定,同时将新制度建设的成果让全体社会成员共享,人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应有之意。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探讨、构建、完善新条件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单元,为进一步经济发展奠定新的社会基础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传统企业一般都具有至少两个职能:一方面,企业是生产单位,另一方面它也是全体员工的“单位”,负担着向“单位人”提供社会服务的功能。企业转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将这些社会功能进行剥离。然而经验表明,这种剥离一旦有失误,便容易造成相应的社会震荡。过去企业在面对政府时是下级经营单位,但面对员工则具有提供相应的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如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幼儿园、子弟学校、食堂、医院、娱乐、养老、保险提供等,企业改制实际是在全面摆脱非生产性的社会功能,但这些功能必须有相应的社会单元来承接,即应逐渐转移给社会去承担,但过去因社会上实际没有相应的社会单元承接这些必不可少的功能,形成了下岗工人被“抛向”社会但无人承接或承接不好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地区安定团结的局面。

遵循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特色新文明社区建设,其重要性在于构建了新的社会单元,社区应该被建设成新的社会基本单元,承接原本由企业承担的社会功能。由企业剥离出来的分流人员,剥离出来的社会服务,均应在新社区的范围内得到安置和落实,这样做稳定了社会,提高了社会生活质量,员工从自然人变为经济人是由企业改制完成,而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功能则由社区承担,彻底的将老式的“单位人”转变为新式的“社会人”,在减轻企业负担、企业得以有效经营的同时,企业原有的社会功能由新的社会单元很好地承接,在改革中“企业管生产、社区管生活”,可以避免震荡,维护社会稳定,理顺改革中政府、企业、员工,社会的关系,建立员工的新“归属感”,有了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不仅解决了广大群众在企业转制中的“后顾之忧”,而且积极地提高了广大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社会主义的诚信与促进全面小康的实现

中国经济目前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市场取向的改革与社会诚信之间的矛盾。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是指令与服从,市场取向的改革使得市场中的参与者(包括民营企业和其他所有制的企业)地位是平等的。他们活动的基础是契约,而契约的基础是信用。中国市场缺乏的是信用基础,很难想象没有个人信用,却能产生很好的社会信用;而没有信用的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很难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个有诚信的市场体系,是发展经济的当务之急。社会信用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逻辑关系是:具有个人信用的社会,市场的中介和企业才可能讲信用,有序、有诚信的市场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在构建该市个人、社会、市场信用的全过程中,政府讲信用、办事有诚信则是一切社会诚信现象的集中表现。因为只有政府“言而有信”,以诚信为本,上行下效,诚实守信才可能蔚为社会风气。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则下,政府的最高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民为本,引导民众走共同富裕之路,是政府的根本职责。因此,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以民为本的政府的任何行为具有必然的诚信基础,否则便失去了为民的本质。

从理论上讲,任何劳动都具有私人性和社会性,只有当二者高度统一的时候,诚信才是必然的。只有员工个人身份摆脱单一生产要素身份的束缚,使得员工主人翁的责任感具有了新的基础。他们在为社会生产的同时,也能真实地感受到自己的利益有机地融合到这种生产中,即也是在为自己生产,人们才可能从社会经济利益和个人经济利益的角度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只有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全面小康,才有可能形成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融合,产生社会的诚信。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如何定义资本市场功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企业、政府来说,最大的功能是有效配置资源,即无论从微观和中观、还是从宏观的角度看,资金都应做到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否则就会产生流动。中国股市最大的功能性风险是,它作为集资的手段极为有效,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极为无效,形成了过程的成功与结果不成功两者之间的悖反。这种作法源于某种认识上的“误区”:国有企业的困难被有意无意地定位为主要是缺少资金,解困的必要条件(但绝非充分条件)就是解决国有企业的资金问题,在财政拿不出钱,又担心银行的不良资产会因企业的财务困难而加重的时候,人们的眼光开始转向了股市,希望从股市融资、“圈钱”来解决企业的资金不足问题;从更深的层面讲,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公有企业的资金困难必须由其所有者——大众无偿出资(企业在股市融资是不用偿还的)解决。坦白地讲,那种单纯利用股市来“圈钱”、指望股市为国有企业解围的指导思想,实际上是使宝贵的资金流向相对没有效益的场所,尽管可以理解这种作法的良好初衷,但这种作法不仅对投入股市的资金有风险(但吃亏上当会教育投资者),而且对股市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某种程度上讲是中国股市在发展中面临着的根本性风险。长此以往,资本市场前景堪虞:长期资源的无效配置将会从根本上毁了资本市场。

5.科学发展观与社会结构倾斜的思考

在2003年春天爆发的非典疫情中,中国公共卫生的弱点暴露了出来。有学者讲,中国的公共卫生措施及开支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是不相匹配的,笔者想讲的是,中国公共卫生开支的增长与国家税收增长是不匹配的,与财政开支的增长也是不匹配的。某种角度讲,这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科学发展观已经形成了反差。这一点在农村尤为明显。温家宝总理在农村视察时,总是在问村民,村里的婴儿有多少是在医院出生的,村里的老人有多少是在医院中去世的,工作作风的扎实可见一斑,但结果是两个15%,这又显现出了公共卫生设施的不足。大家都在讲农民是中国社会的基石,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够最终解决中国的社会经济问题。而“三农”问题解决的难度,在中国比在其他国家要难得多。今天,西方国家很少不对农民进行补贴,它们是从高百分比的城市人口的税收中,补贴低百分比的农民人口的,中国不可能以低百分比的城市人口的税收来支撑高百分比的农村人口的补贴,这是中国的特殊性。目前,只能从投资结构方面进行调整,以支持农村的发展。除了财政加大投入力度外,金融机构在重点支持夏收秋种期间农民购买化肥、种子、农业收割机具以及抗旱应急设施建设、重大病虫害防治、农副产品收购等应急资金需求之外,也应积极发放中西部农村人畜饮水、县乡公路、农村电网改造、农村公共医疗设施等国债项目配套贷款,稳定和支持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

讨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该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一定要以人为本,围绕全面小康的落实思考问题。世界任何政府的职责之一便是很好的解决就业问题,试想如果改革的结果是国企工人、政府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大量下岗、分流了;原有配合低工资的住房、医疗、教育等无偿福利取消没有了,而收入却无法相应弥补跟上,而且还要全社会共同负担改革成本;中国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收入增长缓慢,甚至增产不增收,这会对人们心理产生强烈震撼,提升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预期,导致人们的消费心理日益保守,不仅“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成为一种奢望,更多的人却是“削减今天的消费以保证明天的基本生活”;这种心态反过来造成本来合理的改革政策得不到大众的配合。因此,任何改革都必须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帅,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来设计方案,以科学发展观评判结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新的成功始于学习和研究

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特点:“三性”统一,即它的阶级性,它的科学性,它的实践性的高度统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同样具有上述特点,只有在“三性”统一中,才能更好地学习、理解、贯彻。在现实生活中,在人们学习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的延伸,逐渐演化为课堂中的政治课,在日常生活中的政治思想和理想的教育,今天它应该与时俱进,教学目的应该是讲政治、讲觉悟、讲规范,培养四有新人,强调安定团结,绝不能不讲条件、更多地宣讲、培养“造反有理”的理念,事实上今天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差异日益加大,从外面灌辅的意识形态往往与内心追求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相应的矛盾,如何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则体现在它发展的自身规律以及能够成为其他学科的基础理论,能够指导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但不幸的是现在绝大多数应用性的社会学科均在以西方的相应学科理论作为学习、研究的基础,因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有许多艰苦的工作要作,发展马克思主义自身,并使得它能够成为各个学科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则体现于它能够解释现实世界和指导人们去改造世界,在中国就意味着要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有益、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重视它们的“三性”统一,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刻苦学习、研究,才可能使学习转化为指导行动的力量。

标签:;  ;  ;  ;  ;  ;  ;  ;  ;  ;  ;  

改革开放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的几点思考_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