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王祥先生对古代陶文的研究_古文字研究论文

略论王襄先生的古陶文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陶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号簠室。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清光绪二年十一月十六日(1876年12月31日)生,1965年1月31日卒。7岁入私塾,熟悉经史词章。20岁时“为款识之学,且学摹印”①,1910年12月15日,于北京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矿科毕业,1913年4月又毕业于天津民国法政讲习所政治经济科。曾在天津、福建、广东、四川、浙江、湖北等省盐务稽核所任职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任天津文史研究馆馆长。

王襄可以说和王懿荣基本同时,是我国殷墟甲骨文的最早鉴定和购藏者之一②。1900年秋,王襄开始就所藏的甲骨进行整理,6年后编辑成书《贞卜文临本》,分为3册,共收录564个甲骨文字,以后又录存各家甲骨著述,扩大为5册。1920年出版《簠室殷契类纂》一书,释字873个,1929年增订再版时,释字957个,是最早的一部甲骨文字典。该书在每字之下,有释义、辞例,体例较为完备。1925年据自藏甲骨撰《簠室殷契征文》一书,收录甲骨1125片,并附有释文。1949年,在74岁高龄的时候,完成了《古文流变臆说》一书的写作,后又反复斟酌删改3次,于1961年出版。在出版说明中,王襄先生说:“本书为作者多年前旧著,聚形比谊以探字源,或汇举通假而发凡例,成一家之言,其中有可为读者参考之处。”③举甲骨文69字、金文75字以为例释。

学界对王襄有关甲骨文的发现及研究论著关注较多,很少有文专论他在古陶文方面的研究情况。本文拟对王襄先生的古陶文研究略加探讨,疏漏之处,还请指正。

王襄先生古陶文方面的论著主要有:

《古陶今醳》,1947年(72岁)完成,共2卷。序文为④:

陶器为人生事之需,自王公至民庶,奉生敬死,凡百供用,罔不利赖。在周之世,官有陶人、瓬人,掌理其事。至今观览其文,可定其时代,而千年之文教,万民之习俗,由此可以推知,亦考史之旁证。余少年时读金石图籍,志重三古文字,器物不能力得也,因访求拓本,彼希有者,假诸朋好,倣古影覆法,以留其真,以广其传。此千纸陶文皆昔日所橅,乃诸家之珍秘,以陈氏为多。今春风雪多厉,避寒室居,始加排比,成书二册。陶文之后附一以释文,意有所见并记入之,用宋人治金文例也。

收录陶拓摹本共计928方,体例为:器名,序号,摹本,考释。如:瓦器第一⑤

1948年(73岁)《古陶残器絮语》一文,刊登在《燕京学报》第三十五期。

该文由前序、古陶残器之出土、古陶残器之时代、古陶残器之种类、古陶残器之书法、古陶残器之文字、古陶残器之画像、古陶残器之著录、乱辞九部分组成,“是概述陶文的一篇重要文字。”⑥

《古陶今醳续编》,1949年(74岁)完成,共3卷。序文为⑦:

往者成《古陶今醳》二册,陈氏旧本为多,今之《续编》三册,周氏匋拓、文氏瓦削文颇录收之,各家所有并加捃摭响榻,积久得千三百七十纸,附以说解,与《前编》偶有违异,亦两存之,不加涂乙。欲告读者知余治学力求其真,初不敢自护昨非,尤不敢自信今是也。

《古陶今醳续编》体例与《古陶今醳》同,兹不赘。

由以上三种陶文论著,可知王襄先生的学术视野较为宽广,其论著涉及古陶文的方方面面,我们拟从两方面略作探讨。

一 关于古陶文时代的判定

王襄在古陶文时代的判定上较准确,他依据字体、书法、内容将古陶文分为:晚周、秦、汉、六朝、唐、宋等。比如:

“属于人名者,有‘王釜’、‘王料’、‘王区’、‘王豆’。王之上画有一点,或释主,则为官名。‘吕伯’、‘平’,皆晚周时物,又有‘满据’、‘丙邓’、‘缯’、‘疾’、‘义游’、‘范舍’、‘王酉’、‘练更’、‘庆安’、‘郑丑’、‘荣木’,皆秦时物。‘徐方’、‘曹长孙’、‘王春青’、‘北’、‘中徒’、‘贾婪’、‘茅五’、‘公孙少’、‘梁君宾’、‘华子孙’、‘张子’、‘巨公年’、‘大徐佶’、‘梁孙倩’、‘高文’,皆汉时物。”⑧

“晚周有字之陶,有笔书,有模印。模印者、阳识阴款胥备,以阴款为多。字则古籀,体颇奇诡。时期当春秋之季,至六国灭亡以前。秦时之陶,模印者近私玺;笔书者,其字之妙,可与吕不韦戈,秦公之凿款竞美。瓦量之字,在篆与今隶之间,许洨长所谓隶书,为章草,刀笔与竹笔书也。模印之字,为缪篆。六代以后之陶,字皆今隶,惜稀有;见官陶局刘家,王和,十数品仅尔。”

“有‘豆里塞’,‘豆里乘’,‘豆里安’,‘豆里桢’‘豆里造’,‘豆里鱼生’,‘中里癸’,‘北里五’,‘北里壬’,‘北里何’,‘左里赏’,‘南里塞’,‘非里塞’。或曰非乃北之异文。文极简,祗里名人名而已,皆为晚周。秦、汉以后之陶,不载里名。”⑨

“有‘东武市’、‘曹市’、‘代市’、‘上郡’、‘菑亭’,皆秦时物。《周礼·地官》有司市,市之制由来盖久。上郡,秦地,《史记·秦本纪》‘惠文君元年,魏纳上郡十五县。’又《始皇本纪》‘秦王还从太原上郡归。’《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又云:‘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灭,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汉高祖曾为亭长,亭为秦制。有‘东梁’、‘邯亭’、‘安平’、‘河阳’,为汉时物。时代之分,由文字定之。”⑩

按:这两方陶文均应为秦代陶文,认为“汉人遗物”,不确。,当释为“市”,秦文字“市”字多作此形,例不备举,

二 关于古陶文字的考释

王襄先生关于古陶文字的考释,注重与铜器铭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相互比证,注意与典籍相结合,得出的结论颇为可信。比如:

属于地名者,有“节墨之亢之玺”,节墨、即即墨,齐地,见《史记·齐太公世家》。齐货刀文,亦作节墨。(14)

有驺字。驺、邹古今字,鲁邑名,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索引。(15)

驺,古文从马。驺、邹古今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邹人也。索引:邹,鲁地名。或云春秋邾国七国时改为邹。(16)

有“王孙陈俊立事岁左里故亳区”。立事岁,与陈猷釜陈壶铭文例同,为当时习用语。(17)

属于器名者,有柜豆,说文解字:“柜、木也”,又“梪、木豆谓之梪”。是豆古有木制者。《尔雅·释器》:“‘木豆’谓之桓,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蟹”。梪、笾、豋,形皆为豆,由质之不同,名因之以异。近今所有金铸者,铭文中仍名豆,无异称也。亦犹簠簋之器,有竹制、木制、陶制、金制之不同,其名不变。……至篆文簠簋字皆从竹,可知簠簋之字,虽有从竹木陶金之异,第以偏旁标识而已。柜豆,疑最初为柜木制成,故名之;后以陶制者代之,仍用其旧名(44)。

按:此字作,众说纷纭。吴大澂释为“梪”。顾廷龙、金祥恒从之。李零先生释为“栕豆”(按:或为一字)(45)。何琳仪先生亦释为“栕豆”(46)。李家浩先生考释如下(47):

古匋文字中有一个字作(《古陶文字征》309页),按此字也是“”,唯将“木”旁移到“豆”旁之上,与“臣”旁并列;旧释为“梪”,非是。“”字应当分析为从“木”从“”声。“”字常见于战国文字(《古玺文编》70页、《古陶文字征》222页),即“竖”字省写。“竖”“树”音近古通。《仪礼·乡射礼》“君国中射则皮树中”,郑玄注:“今文‘皮树’[为]‘繁竖’。”“”当是“树”异体。

李先生之说可从。

限于篇幅,我们仅仅选取了部分例证略作分析。

总之,王襄先生注重陶文资料的搜集,所搜罗的陶文资料较为齐备,摹写较为准确,所收录的部分陶文《古陶文汇编》、《陶文图录》均未收录,亦可见其价值所在。在考释陶文时,引证传抄古文及同时期的铜器铭文、玺印文字、货币文字,精彩之处纷呈,值得称道。毋庸讳言,其摹写有失真之处,释文亦存在不少问题,但毕竟瑕不掩瑜。

注释:

①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2589页。

②王宇信;《甲骨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35-42页。

③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2651页。

④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28-1029页。

⑤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031-1032页。

⑥李学勤:《山东陶文的发现和著录》,《齐鲁学刊》1982年第5期,36页。

⑦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365页。

⑧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9-220页。

⑨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9页。

⑩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8页。

(11)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136页。

(12)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241页。

(13)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286页。

(14)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7-218页。

(15)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8页。

(16)唐石父、王巨儒整理:《王襄著作选集》,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1136页。

(17)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19页。

(18)( )内的页码均指《王襄著作选集》的页码,下同。

(19)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11、62页。

(20)王恩田:《陶文字典》,齐鲁书社2007年1月,428页。

(21)高明、葛英会:《古陶文字征》,中华书局1991年2月,86页。

(22)吴振武:《古玺文编校订》,吉林大学博士论文1984年。

(23)吴振武、于闰仪、刘爽:《吉林大学文物室藏古陶文》,《史学集刊》2004年第4期,96页。

(24)王献唐:《周曹这玺考》,《那罗延室稽古文字》,齐鲁书社1985年。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30-31页。

(25)周进(藏)周绍良(整理)李零(分类考释):《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书局1998年10月,4页。李家浩:《九店楚简》注100,中华书局2000年5月,87页。

(26)杨泽生:《古陶文字零释》,《中国文字》新廿二期,艺文印书馆1997年,251-252页。

(2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1355页。周宝宏:《古陶文形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184-185页。

(28)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37页。

(29)李家浩:《盱眙铜壶刍议》,《古文字研究》第12辑,中华书局1985年10月,356页。

(30)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13页。

(31)汤余惠:《略论战国文字形体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古文字研究》第15辑,中华书局1986年6月,32页。

(32)施谢捷:《古陶文考释三篇》,《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3期,66-68页。

(33)吴振武:《朱家集楚器铭文辨析三则》,《黄盛璋先生八秩华诞纪念文集》,中国教育文化出版社2005年5月,294-295页。

(34)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786页。

(35)曾宪通:《说繇》,《古文字研究》第10辑,中华书局1983年7月,23-36页。

(36)顾廷龙:《古匋文孴录》卷二1上,国立北平研究院石印本1936年。

(37)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1495页。周宝宏:《古陶文形体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5月,186页。

(38)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1130页。

(39)王恩田:《陶文图录》,齐鲁书社2006年6月,1621页。

(40)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考古学报》1980年第3期,285-296页。

(41)郑超:《齐陶初探》,中国社科院硕士学位论文1984年,56页;吴振武:《试说齐国陶文中的锺和溢》,《考古与文物》1991年第1期。

(42)李家浩:《战国时代的“冢”字》,《语言学论丛》第七辑,1981年;又《著明中年语言学家自选集·李家浩卷》,5、7页。

(43)王恩田:《陶文图录》,齐鲁书社2006年6月,1466页。

(44)王襄:《古陶残器絮语》,《燕京学报》1948年第三十五期,220页。

(45)周进(藏)周绍良(整理)李零(分类考释):《新编全本季木藏陶》,中华书局1998年10月,225页。

(46)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中华书局1998年,1127页。

(47)李家浩:《九店楚简》,中华书局2000年,130页。

标签:;  ;  ;  ;  

略论王祥先生对古代陶文的研究_古文字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