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异化与社会转型——马克思的货币伦理思想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论文,马克思论文,探析论文,伦理论文,社会转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货币无论是执行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货币、世界货币职能,还是采取实物货币、贵金属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等形式,或者是转化为资本以新的历史形态出现,其实质都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伦理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反映采取了物的形式。 一、货币的本质 随着生产的发达、分工的细化以及交换的频繁,货币也在不断发展。因此,货币产生以后经历了多种不同的历史形态。正因为货币的现实形态如此复杂,因此对货币本质的分析也就不能简单概括,而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这正是马克思与其他经济学家在货币本质问题上的区别。一些资产阶级学者把货币仅仅当作是为了方便物物交换的媒介,而认为货币的本质是方便买卖的工具。这种结论不仅片面,而且浮浅。马克思按照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探讨商品价值关系中包含的价值表现,怎样从最简单的最不显眼的样子一直发展到炫目的货币形式”①,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货币的本质。 从货币产生和起源来看,货币是在商品交换中产生的,是商品的等价物。马克思说:“物物交换的逐步扩大,交换次数的增加,进入物物交换的商品种类的增多,发展了作为交换价值的商品,促进了货币的形成。”②可见货币表现的是商品交换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具有价值通约性,这是货币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特质。这种特性能突破所有阻碍,使不同质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并进行等价交换。这种价值通约能使不同质的事物可以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从而进行等价交换,于是世界达到一种同质性,一切有价的东西都可以通过货币加以比较和沟通。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的本质是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用物的形式体现人类一般劳动时间。 从货币在商品流通中所起的作用来看,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在货币出现之前的物物交换中,买和卖是同时进行的,人与人的交换关系直接体现。货币使得物物买卖分离,变为物与货币的交换,商品交换从此有了媒介。无论是实物货币、金属货币,还是铸币、纸币,或者是支票汇票、电子货币等,在商品流通中承担的均是支付手段的中介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关系也因此变为人与物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生产关系,是人与人之间交换关系的物化。马克思说,“货币本身就是共同体”③,在“我和对我来说的他人的存在之间充当中介”④。 从货币发展的高级形态即转化资本的角度来看,货币能够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并非天然就是资本,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在劳动力成为商品时才变为资本。资本家用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机器设备、生产原料等,生产出新的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又换回了更多的货币。其中的奥秘就是劳动力创造了比其本身更多的价值,即马克思所说的剩余价值,它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资本的货币,其本质就是以物为媒介并在物的掩盖下的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雇佣关系,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⑤ 二、货币对伦理关系的改变 货币产生以后,日益突破了时间、空间和等级身份的限制,现实世界中统一的价值衡量体系形成,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身份关系被货币消融;人们由人对人的信任也变为对货币的信任,形成了经济信用,方便了交换,也降低了交易成本,对于促进社会贯注的发展和伦理关系的改变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 货币使得一切同质的物品可以通约,从而形成一个统一的价值衡量体系。货币不是一般的等价物,它能够与所有商品进行交换。物品货币化这一平淡无奇的经济行为,却完成了价值世界中惊人的跳跃,打通了不同世界的界限,将各种商品纳入其中进行价值度量,使得不同质的物品、不同世界的物品可以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交换,一个新的世界即统一的商品世界形成。货币体系是一种纯数量的世界,表达的只是劳动价值数量的多少,而不是其效用价值的不同,物品一旦货币化便失去了其自身的特征。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逐步用货币来衡量与清算,形成一个可以以理性计算的世界,实现了经济价值的共同认可,并使价值概念逐步向社会、文化领域扩展,成为衡量社会各种事物价值大小的一个通用词汇,也为人的异化埋下了伏笔。 货币扩展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打破了直接的产品交换所受的个人和地方的限制,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彼此的了解。人与人之间如果不发生商品交换,那他们之间要么是直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就没有任何关系。而如果发生了商品交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直接的关系,而是通过商品和货币发生了联系。相对于没有任何关系而言,商品交换尽管是一种通过物的间接交往,但总比起不发生任何联系要好。相隔遥远的两个地区,往往处于相互隔绝和彼此孤立的状态。而如果发生了交换,即使是他们仍然没有直接的交往,但却可以通过商品传递信息,增加了解,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比如古代世界,由中国而通向西亚,乃至东非和欧洲的丝绸之路,不仅是联结东西方的重要商业通道,而且也是彼此相互了解的重要渠道。在这里,货币起了重要作用,它将孤立、遥远的民族、区域、文化用商品联结起来,成为人们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牵线人”。 货币促进了世界意识的形成。商品交换的发展使得交换伦理关系不断扩大,交换内容不断丰富,由最初的面对面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间接交换,乃至资本输出和技术垄断;由买卖物化劳动、活劳动发展成买卖“人”即劳动力特殊商品;由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发展企业与企业、集团与集团之间的交换;由本地区、本民族范围内的交换发展到国际贸易,直到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地的经营;由现实世界中的交换发展到的股市、期货、网购、电子商务,等等。商品成为真正的世界公民,一个世界性的商业伦理秩序日益形成。这其中货币起着关键的作用。因为世界意识形成的一个关键性标志就是世界货币体系的诞生,全球化真正形成的标志应该是全球性货币等价物体系的出现。世界各地正是通过货币才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各种等价物按照货币规则进行交往和交换,社会的各种对象通过货币进行彼此的关联和融合,才能最终促进全球化体系的确立。全球市场经济建立和形成的基本标志不在于商品本身的世界性,而是“货币通约化”或“货币一体化”的实现。⑥ 货币促进了经济信用体系的形成,降低了交易成本。货币关系本身内含着人们对道德的约定,充满着伦理精神,体现了交换者之间的信任。由社会分工而导致的商品交换,开始是以物易物,后来采取了各种形态的货币为媒介。货币流通能够通行无阻的基础在于,人们由物物直接交换中人对人的信任和对物的信任转变为对货币对符号的普遍信任,以及对货币信用的自觉遵守。人们之所以接受货币(无论是金银货币还是货币的其他变化形态),是因为他们深信别人也会同样地接受,还能用货币换回商品。可见,货币集中体现了交换者之间的普遍信任关系,包含着讲信用、守约定的伦理精神。此时的货币可以不是商品,也可以没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必须有信用。货币形态每发展一步,就表示信用提高了一步。货币的发展过程就是人与人之间信任程度增长的过程。电子商务和电子货币正是信用高度发达的标志。 货币消融了等级,促进了平等。在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中,存在着特权和等级,社会财富是按等级和身份分配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不平等,货币不自由,不能买到一切,其价值依赖于人的身份。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使得货币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构成了对等级和特权的巨大冲击,抛弃了消费品按照地位分配的规则,确立了货币面前人人平等的规则。“正如商品的一切质的差别在货币上消灭了一样,货币作为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把一切差别都消灭了。”⑦此时,货币使用不再附带任何身份条件,出现了人们认钱不认人局面,在金钱面前特权阶级节节败退。这一转变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重大进步,标志着货币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得以确立,货币买到一切,包括以往只有特权阶层才能享受的带有神圣色彩的物品。“正如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一样,在货币面前不存在‘不能估价、不能抵押或转让的’,‘处于人类商业之外的’,‘谁也不能占有的’,神圣的’和‘宗教的东西’。”⑧于是,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等级差别便被消融了,传统社会的基本骨架也被解构了。 三、货币对人性的异化 货币在发挥巨大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负面作用。它把人性翻转为物性,把自由的主权让渡给对象货币,使得人们把自身创造出来的货币当作万能的神来崇拜,为货币所驱使甚至奴役。 货币具有强大的颠倒功能。马克思指出:“货币本来是一切价值的代表;在实践中情况却颠倒过来,一切实在的产品和劳动竟成为货币的代表。”⑨于是,货币由手段变为目的,为许多人所追求。作为符号的货币无往而不胜,每个人都愿意接纳它,因为他能够毫无困难地换取他所想要的东西。“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是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⑩它“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11)。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也可以使冰碳相容,也可以令父子兄弟反目成仇,互相残杀。货币能与一切商品交换的特性使得人们热衷于对金钱的追求,以致于削弱了精神信念和道德标准,从各个方面威胁着社会秩序。 货币使人的价值货币化。虽然在现实社会里,不是所有存在都与货币有着可通约性,特别是人的价值更不应该用货币来衡量。但是在商品经济冲击下,在货币魔力的影响下,货币成为判定一切的通则、尺度,包括成为判断人的价值大小的尺度,人的价值最终还是与货币的价值通约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一趋势更加明显。此时,人与人之间摆脱了人身依附关系,但却又形成了新的束缚关系,即物对人的束缚和人对金钱的崇拜,人与人的平等也就成了金钱面前人人平等。货币越来越成为一种绝对的价值表达方式和内容,成为一种最终的价值目的和归宿。“金钱确定人的价值:这个人值一万英镑,就是说,他拥有这样一笔钱。”(12)如果他一文不名,那他就毫无价值。货币使得人们形成了一种非常强的理性计算,即用拥有货币的多少来衡量人的能力、素质高低和价值大小。从此人的价值被货币所量化,成为商品,货币也真正成为可以买到一切东西的万能之物。世间本来“无价”的东西也变成“有价”了,精神东西物质化了,人的尊严、价值、情感甚至人本身都异化为商品可以被让渡了。 货币导致了拜金主义。货币能与一切商品相交换的特性使得它成为人们竞相追逐的对象,也成为膜拜的对象。货币的魔力由此而来,而且无穷。正如德国经济学家西美尔所说:“从来还没有这样的东西能够像货币一样如此畅通无阻地、毫无保留地发展成为一种绝对的心理性价值,一种控制我们实践意识、牵动我们全部注意力的终极目的。”(13)人们将货币视为万能的神,这一点在资产阶级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本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14)他们把全部力量、情感都投入对金钱的追求。这一方面是由于资产阶级要用这些钱作为资本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还是因为金钱是权力、地位、尊严、能力的象征,也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正因为金钱对于资产阶级来说有这些特殊的作用,所以金钱就是资产阶级的上帝,是它崇拜的偶像,而资产者则是金钱的奴隶,人们的关系被彻底歪曲。金钱“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15)。结果,货币使人的终极价值被金钱所取代,人对终极价值的追求变成了对金钱的无休止追求。 人们宁可相信货币也不相信自身,总是想方设法地企图攫取、占有它,甚至不择手段。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关系变成了人对物、对货币的信赖关系,人们将货币符号实体化、神圣化,以致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相信金钱万能,形成了货币拜物教。这正是货币颠倒和异化的根源。货币对人的关系的物化,使人认识不清交换的本质,而误以为货币有着特殊的功能,从而对货币产生了深深的依恋。特别是在货币和资本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异化更加深刻,货币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取得了至上的权柄和力量,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人们对它顶礼膜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人性被异化,变成了片面追求金钱的单向度的人,变成货币的狂热追求者;人的价值、尊严和自由,也都被金钱所销蚀,丧失了主体地位、意志、人格,成为货币的奴隶。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引发社会转型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货币,它在更高的形态上展示了货币的潜力。货币转化为资本,显示了更加巨大的威力,敲响了传统社会的丧钟,刺激了人们的致富欲,改变了社会发展结构,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货币激发了人们的致富欲,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货币出现以前,人类追求的是有使用价值的物品,而此时使用价值的生产是有限的,人们占有它的欲望也是有限的。但是货币产生以后,人们便产生了积累货币的致富欲望,其对象是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这种欲望是无限的,因为货币数量无穷,可以无限增加。历史的车轮在普遍致富欲的驱使下滚滚向前,社会财富也不断增加。因为货币的增加可以刺激每个人的勤勉心,加速他们的辛勤劳动,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正如休谟所说:“在每一个王国中,凡是货币开始比从前流出的更充裕时,一切事物都出现了新的面貌:劳动和工业获得了生命力,商人更富于企业心,制造商更勤勉而熟练,甚至农民犁地时也大为活跃而殷情……”(16)特别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货币不仅成了人们生活的基础,而且成了人与人联系的唯一纽带,最终还成为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目的,因此也就成为“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17)。 货币转化为资本冲击了传统社会结构,改变了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剩余劳动而进入文明史之后,剩余劳动的使用方式就成为决定社会结构的特征及其发展动力的最基本因素。”(18)在传统社会结构中,人们是按照等级地位的高低来分配社会财富和剩余劳动的。居于社会高层的统治者运用权力从社会生产系统中获取了几乎全部剩余劳动,将之用于维护国家机器的运转,对内实行统治,对外发动或应对战争;统治者各个阶层的日常消费和享受;建造豪华宫殿、宅第、祠堂、庙宇、陵墓;储蓄金银财宝等。这表明传统社会的剩余劳动大都只用于消耗和存储而没有投入再生产,致使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社会结构表现出了极大的停滞性和内敛性。此时,人们的追求大都集中在物品的使用价值上。但是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到商品经济社会,财富和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即由依靠等级权力分配变为依靠货币和资本获取。这是一个历史进步,也是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进步。因为权力具有排他性,只有少数人能得到。但是赚钱不具有排他性,尽管有多少之分,但却人人都可以得到,这就意味着人人可以致富。所以,以有钱没钱的不平等代替有权没权、有身份没身份的不平等是一种进步,排他性变成了相容性。这种变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具有深刻的意义。过去人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只能靠获取权力,通过向更高一等级攀爬这一种方法。所以大家并不去想如何创造财富,而是将很多聪明才智都花在了权力地位的争夺方面,尔虞我诈,甚至不惜陷害、厮杀、夺权、反叛、战争,以致造成极大的社会内耗。而通过货币同样可以得到财富和消费品,同样可以享受。于是人们便不再致力于权力的争夺,而致力于货币和资本的积累,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因为争夺权利而发生的社会内耗,代之以更多的赚钱活动即生产活动。所以说,货币和资本打通了人类社会从内耗式的权力斗争通往社会和平、财富快速积累的道路。(19) 货币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扩张性社会结构的形成。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分工而产生的交换是对称性的交换,商品生产者之间是平等关系,通过货币形成的社会结构是对称性的相互依存的社会结构,具有稳定性,不具备内在扩张动力。因此,传统商人阶层并没有发展到足以冲垮等级社会的地步。但是货币转化为资本以后情况就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原始积累,这种对称性相互依存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转化为不对称的社会结构,货币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而劳动者沦为无产者,不得不出卖劳动力。如此实现了两个关键性的转变,一方面货币转化为资本,成为支配社会资源和分配社会财富的工具;另一方面,劳动力转化商品,成为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的本性是逐利,具有强大的驱动力,不断地迫使拥有者重新投入再生产以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不是仅仅用于消耗。资本的无限循环过程,就是市场体系不断扩张的过程。其结果是促进了传统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瓦解,形成了新的具有扩张性快的资本主义社会结构,使得生产力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积累,奇迹不断出现。马克思肯定了这一转变,指出:“资本的文明面之一是,它榨取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20) 货币转化为资本,迅速瓦解了传统社会的伦理关系。货币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但却只有在近代以来才逐渐瓦解了传统社会。可见,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根本区别并不在于有没有货币,而在于货币以什么样的形态出现,占据什么样的地位。如果一个社会虽有货币和商品流通,但社会关系以宗法血缘、等级特权和人身依附为基础,生产方式建立在自然经济之上,那么货币的扩张功能就会受到严格限制,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阶层就会被歧视而起不到颠覆传统社会的作用,古代中国便是如此。但是,货币一旦转化为资本就会显示出巨大的威力,对传统伦理关系和权力结构产生巨大的冲击。如果说资产阶级革命是从外部推翻了封建统治的话,那么货币和资本则是从内部摧毁了传统社会赖以存在的社会根基,彻底瓦解了封建伦理秩序和以血缘为纽带的共同体。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已经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21) 小农经济社会以及附着其上的社会结构、等级制度就像地震一样坍塌了;过去曾经认为神圣的、不能用货币衡量的伦理情感、价值观念逐渐消解了,生活世界中各种事物都货币化了。 资本的扩张使得世界性的联系得以建立,促进了经济全球化。货币转化为资本不仅强烈地冲击着本民族内部社会结构和伦理关系,促使社会迅速转型,实现由传统到现代转化;而且还迅速打破了民族、地域、国界的封闭性、区域性以及制度和习惯的限制,成为跨国资本,创造了发达的世界市场,使人们从小空间的、单一的民族内部走向世界性的交往。马克思说:“人们彼此间的世界主义的关系最初不过是他们作为商品所有者的关系。商品就其本身来说是超越一切宗教、政治、民族和语言的限制的。它们的共同语言是价格,它们的共同体是货币。”(22)资本主义之所以能够发挥解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功能,就在于商品、资本和市场对于地域、疆界、身份隶属关系等的反抗和批判。当货币转化为资本时,这种本性就会暴露无遗。因此,商品和市场向外持续扩展并占据世界每一个角落的真正力量是资本。当然,初始力量是货币,必须首先将一切要素通过货币转化为商品,然后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具有巨大的扩张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会想法越出国界,走向世界,到各地去寻找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其结果必然是把交换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把遥远的地方卷进交换和物质变换过程,使人与人建立世界性的联系。“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23)世界各地联系日益密切,各国再也不能孤立地发展,时到今日,经济全球化已成定局。 世界市场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资源借助资本和货币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自由配置和流动,改变了过去一个国家或民族获得和占有其他国家或民族资源的方式。自古以来,争夺资源、掠夺财富就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渐形成。资源越来越通过市场来配置,通过货币来购买,通过资本来获取。这其中,尽管有不平等的交易,但毕竟是减少了战争,这又是人类的一大进步。当今世界,武力配置资源的时代已经越来越远去,任何一个国家,即使是最强大的国家,也不敢公然为夺取资源而发动侵略战争,这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况且,通过货币、资本和市场交换就能办到的事,如果通过代价高昂的战争,则得不偿失。而用货币、资本来配置资源不但代价低,而且还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得到世界各地的各种资源,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技术资源、文化资源,等等。只要有市场,只要有货币,就只有价格高与低的问题,而没有买到买不到的问题。货币和资本使得全世界都卷入到市场中来,各国都积极参与,竞相发展,大大提高和加快了全球资源的开发、运转和利用。 总之,货币、资本是把双刃剑,其文明一面与野蛮一面并存,伦理道德性与异化颠倒特性同在。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6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444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75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卷第359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877—878页。 ⑥参见李振:《价值连接和价值扩充的意义及限度》,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80—81页。 ⑦《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55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1卷第252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99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47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43页注91。 (1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77页。 (13)[德]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16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76页。 (1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页。 (16)[英]休谟:《休谟经济论文选》,陈玮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32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30卷第176页。 (18)参见鲁品越、骆祖望:《资本与现代性的生成》,载《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19)参见茅于轼《货币和价值观的起源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张雄、鲁品越主编:《中国经济哲学评论》,第167—168页。 (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第926—927页。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4—275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版第13卷第547页。 (2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版第1卷第404页。标签:货币职能论文;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论文; 商品价值论文; 货币论文; 社会结构论文; 交换价值论文; 商品货币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