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语言训练的路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路径论文,语言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文本开掘,天光云影共徘徊
“阅读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还要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表达。”如此,才能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语言训练的有效性。在文本阅读中进行语言训练,就是从阅读教学中选择语言训练的切入点,寻找好文本的训练参与点——它可以是文本的空白点,也可以是学生情感的兴趣点、阅读的延伸点等等,以学生的语言训练为核心,又与文本相辅相成,让学生品出语文的滋味和文字的美感。在文本阅读中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既让学生穿行在文本的世界里,深入体味文本的意味、意蕴、意趣,又以语言训练来发掘、发散、发展,注重提高语言素养,从而使学生的文本阅读从索然寡味变得多滋多味,甚至多有期待,语文课堂也因此呈现兴味盎然的局面。结合阅读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其实就是一个感受、积累、运用的过程。
比如我教学《我的叔叔于勒》,在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对文章比较熟悉之后,我出示了一则上联,请学生对下联:
十年期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生1:一朝相见,咫尺天涯,兄弟竟如寄生虫。
师:请同学们继续讨论这个下联是否恰当。
生2:“兄弟竟如寄生虫”不合适,可以改为“兄弟竟如陌路人”。
(这一改,完全符合文意,学生都表示认可。)
生3:上下联里都有“咫尺”、“天涯”,好像重复了。
生4:我认为这里并不重复。让我们来看看上联,“十年期盼”,意味着菲利普全家在这十年中,时刻都在盼望着与发财的于勒团聚,虽然他们知道于勒远在天涯,但是由于有着希望,因此依然觉得近在咫尺。而下联,菲利普全家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落魄的于勒,所有的希望顷刻间灰飞烟灭,所以,虽然近在咫尺,却避之犹恐不及,他们不敢相信眼前的于勒就是想象中的于勒,情感的距离一下子拉得很远很远。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非常准确,尽管只是词语的顺序稍作调整,可是调整后的意义完全不同。像这样变化的还有“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前后顺序一变,意思也就截然不同了。前者强调虽然老打不赢但还是要坚持打下去,永不认输。后者却强调怎么打也打不赢。
在这个片段中,笔者及时捕捉到了学生的语言信息。不难看出,用“兄弟竟如寄生虫”来形容兄弟间的关系不太恰当。学生的本意显然是想表达出于勒之于菲利普一家如同寄生虫一般,但这个词仅仅只能表示个人,而不能表示两者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急于想把心中的这种想法表达出来,而语言词库系统还没来得及进行筛选、判断、排序,口头上就已经表达出来了,其结果就造成了语言表达上的欠妥。而经过引导后,学生很快意识到了表达上的不当之处,并结合所学,换用新词把要表达的意思表达了出来。第二个问题是“咫尺天涯”与“天涯咫尺”是否重复。我抓住这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了探讨。从学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距离的近远取决于感情的亲疏,为巩固这一认识,我又相机结合“屡败屡战”与“屡战屡败”进行比较,进一步佐证。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使这位学生记忆深刻,而且对其他参与补充和旁听的学生也有一定启示。
结合阅读教学进行训练,其实就是一种示范引路,使学生有“法”可依,易学易会;启发点拨,给学生排除障碍,变难为易。特级教师宁鸿彬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精心设计了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故事情节的教学措施。在学生提出了“蠢”、“笨”、“新”、“骗”等十余个能概括情节的“一个字”之后,先教给学生用排除法去掉那些不是概括情节而是概括人物的字,再教给学生用检验法去掉那些不是概括全篇情节的字,最后用“比较法”筛选出那个既能概括全篇情节,又能突出该文情节特色的“骗”字。
文章的重点词语如此,即使是一些“貌不惊人”的虚词,也有值得咀嚼玩味之处,只要愿意去挖掘,常常也会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效果。
请看以“青春语文”而蜚声全国的青年特级教师王君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段:
(对课文中的“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啊!”进行讨论。)
师:仔细品读,咬文嚼字,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我读出了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的盼望。
师:仅仅是盼望吗?如果去掉那个“唉”字,去掉那个“竟”字,再读。自由读。
生:哦,我还读出了菲利普的苦恼,他在深深地叹息。
师:他为啥叹息啊?
生:于勒根本就不会在这条船上。
师:何以见得?
生:因为菲利普说的是“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竟”是竟然的意思,连菲利普自己都不相信于勒会在这条船上啊!
师:孩子们啊,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个“竟”字。这个虚词,它实际上暴露了菲利普内心深处对于勒发财与否这件事的真实想法,这对我们后文继续探索菲利普之谜很重要。
异曲同工的是,我在教学《醉翁亭记》时,也曾请学生留心文章中的21个“也”字。在我的提示下,学生忽然对此产生了兴趣,甚至有学生说,倘若我们平常写作文写成这样的话,恐怕是要被老师判为“语言不合格”的。一石激起千层浪。借此机会,我请学生先读几个句子来体会一下,再来思考讨论。细心的学生通过反复吟诵终于心领神会——作者连用21个“也”字,大约有两个原因:第一,文章层层展开,有如画卷平舒,每一层又都用一个“也”字结住,使人感到不疾不徐,自然合拍。第二,作者纵情山水,决非隐逸之士的超然物外,而是在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前提下,跟老百姓一同享受无忧无虑的生活。这种感情既渗透在景物描写之中,与之互为表里,又表现在某些内心独白式的话语里,这就使全文洋溢着一种平和、愉悦的情调,而“也”字的连用则恰好成为这一情调的最合适的表现形式。我又带着学生通过再读进行深入比较。例如:“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这样的表达不仅暗示了命名的深意,也表现了作者得意的心情。如果将它改为“作亭者山之僧智仙,名之者太守”,或“山之僧智仙作亭,而太守名之”,上述的意味就消失殆尽了。又如最后一段的前三句,从“太守归”、“禽鸟乐”一直写到“太守之乐其乐”,层层加高,最后点明全文中心,其中的三个“也”字都显示了作者“与民同乐”的胸襟,值得玩味再三。如果把“太守归而宾客从也”的“也”改为“之”,把“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的“也”改为“焉”,意境就会变得平淡得多,毫无咀嚼之味了。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悟文章情感,获得人生的启迪,就能把文本意义根植到学生的心里,促进生命的成长。同时,语文教师还有一个神圣的使命,那就是以文本为依托,生发语言,积累语言,训练语言。滴水穿石,厚积薄发,只要教师有语言训练的意识,日积月累,必有成效;只要学生有丰厚的语言积淀,出口成章,落笔生花,自然就成为一种可能。
二、耳濡目染,竹外桃花三两枝
一位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够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之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流利准确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教师理想的课堂语言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不应该被当作一种过分的要求,而应该被当作一种基本的素养。
下面是我教学《天上的街市》的一个片段:
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读读这首诗?
(生1流利地读完。)
师:请你谈谈自己这样朗读的理由。
生1:通过刚才阅读材料,我认为郭沫若情绪有些低落,但他又向往美好生活,所以应该读出向往、低落的感情基调。
师:自我点评还应该配合他人点评,这样才更全面。哪位同学来评价一下?
生2:刚才她读得还行,不过没有感情。
师:刚才这位女学生读得很流利,但是读得语调较平,重音、节奏掌握得不是很清晰,但她对文章基调分析得很对。朗读本身就是一种理解。刚才我听到部分同学朗读,好像没有读进去,只是在发音。其实,当你抑扬顿挫读的时候,就已经将你自己的理解、你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下面我就融入自己的感情、自己的理解来朗读一遍。请同学们在听的时候注意,老师是否把握了诗歌的节奏、重音,句中的主要思想、句中强调的特殊感情、诗歌中表现形象的字词是否重读了。
在一位女生流利地读完这首诗后,我没有立刻评价她的朗读,而是说:“请你谈谈自己这样朗读的理由。”在该女生陈述了自己处理的理由后,我还是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请另一位学生点评一下,让其他学生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在一男生点评之后,我才适时地进行评判。当然,这个评判也只是教师的“一家之言”,仅供学生参考而已,并非提供“标准答案”。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工了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课堂中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三、学而时习,操千曲而后晓声
“知识与技能”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任何时候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回避语言文字基本功的教学与训练,该落实的知识必须落实,该训练的技能必须训练,该背诵的就要背诵,关键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形式、手段要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真正改变。著名特级教师王菘舟老师曾说过:“‘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
李维鼎在《语言支援:语文教师的重要作为》一文中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教师将“教”聚焦于“语言支援”。所谓“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发展以支持和援助,而不是自唱主角的“传授”;语文教师的“支援”,就是从旁对于主体的言语能力的发展以“语言支援”。“正确”是“支援”的目的、标准和限度。
学生表达“不正确”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所表达的观点有错误,即“正确”地表达了“错误的意思”;另一类是表达本身“不正确”,没有把意思表达清楚和完整。针对后一类情况给予的帮助才是最重要的“语言支援”。因此,生成言语作品时的“正确”,以符合语法、语义、语用的规则,表达准确、流畅、得体等为范围和准则。
语文学习除了感悟之外,自然离不开适当的练习。教师在学生练习中也常常会发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语言支援”。
我在教学季羡林先生的《成功》后,布置了一些练习,但学生做得不成功。还是先来看看练习的情形:
题目1.请你快速阅读全文,想一想,该文作者就“成功”提出了什么样的独特观点?文章是怎样逐层论述自己的观点的?
学生的答案大多是: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天资+勤奋+机遇=成功”;文章论述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评讲作业时,我联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帮助学生辨析“中心论点”的确定。这两篇文章都是先提出了一个观点,比如,后者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论述战争的胜负,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进而论述治国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同样,《成功》一文也是如此,公式“天资+勤奋+机遇=成功”只是起到一个引论的作用。最大的失误是第二个问题——文章是怎样逐层论述自己的观点的?学生大概理解成了“是怎样论述的”了,不少学生都回答成“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摆事实,讲道理”,而没有正确地理解此题的要求更侧重于“逐层”。因此,我打了个比方说,理清写作层次就好像是剥笋一样,层层深入,因此在回答的时候,可以考虑“首先”、“其次”、“最后”这样一些关键词,以理清答题思路。
题目2.“生活中每个人都曾获得过成功。”联系你的生活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通过勤奋获得成功的一个事例。
我对部分学生的答案做了如下的批注(括号内为笔者批注):
“在学习中,经过刻苦练习,我终于成功了。”(所谓事例,简而言之,就是一件具体的事情,需要有起因、经过和结果等要素。这样回答,只不过是一个事情被剔除了血肉之后的骨架。)
“我原来打游戏总是过不了关,暑假里我坚持不懈地练习,终于达到了X级。”(打游戏过关也算成功?)
“我的英语一向不好,后来我认真背诵单词,终于在月考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成功,是不是太容易了?)
本来是一个很有话可说的题目,为何却遭到冷遇?我想,一方面是学生生活的应试教育背景已经相当逼仄、乏味,导致学生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看成是“在同一平面的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语文归语文,生活归生活;另一方面,学生的意识中没有正确的认识,据我了解,不少学生认为,这样的话题反正是“我”的事情,只要有话可说,就不担心了。其实,学生想的和说的,未必都能变成书面的文字,这在语文教学中并不鲜见。真正让学生来写,就会问题多多。
比如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中的一个口语交际《婉转拒绝》,其中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今天晚上全家要为爸爸过50岁生日,你的一位同学却邀请你去看足球赛。如何拒绝他的邀请,才能不伤害与这位同学的感情?
学生作答:“我不去。”“难道你爸爸生日的时候,你也外出陪朋友看足球比赛?”……
(2)一位同学想利用父亲出差的机会随父亲去泰山游玩,于是向班主任请假。如果你是班主任,如何拒绝他,才能使他心悦诚服?
学生作答:“马上要考试了,你不能去玩。”“是学习重要,还是旅游重要?你自己看着办。”……
看到学生的表述,我决定拿几份典型的作业,隐去姓名,让大家一起来作点评。看到大屏幕上的这些回答,学生自己也感到好笑。为此,我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这几份“典型作业”的问题所在:(1)缺少称谓。生活中不少学生在学校见到老师时的确也是能主动问好的,可是到了书面表达时却省略了,给人的感觉像是不知对谁讲话,也显得不够礼貌。(2)未表达出“婉转”的意思。有的直截了当地说“不”,一个字就想解决问题,显得简单,让人不易接受,没有对别人的好意表示感激;有的用反问的语气来回答,如,“难道你爸爸生日的时候,你也外出陪朋友看足球比赛?”这种反诘的语气中带有谴责的意味而不是婉转拒绝,用俗语来讲就是比较“冲”。(3)只是简单地拒绝,使提要求的人感到很尴尬。比如,班主任拒绝学生请假去旅游,只是说,“要考试了,不能因玩而影响学习”,依然一副说教的腔调。其实,我们只要在前面加上“去泰山旅游确实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结尾添上一句“你现在抓紧时间复习迎考,等考试结束了再争取机会去玩,一定会玩得更加舒心的”,语言就委婉多了,表达的效果自然就不一样了。在此基础上,我们归纳了“婉转拒绝”的几个要点:一是要肯定他人的好意;二是要陈述矛盾事情的轻重缓急;三是拒绝;四是提供建议。前两项是为拒绝作感情铺垫,如果有道理上的分析,拒绝也就水到渠成了。第四个环节则为提要求者提供接受意见的台阶。这样基本上就达到了婉转拒绝而又不伤感情的目的。在分析之后,我请学生再次根据相关的情境,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述,结果学生的答案有了很大的改善。
这只是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片段,可以视为方法的引领。学生的语言表达需要完整、规范,但实际回答问题时,常常会有几种不理想的情况,看上去无伤大雅,实际上养成了不好的语言表达习惯:有的支离破碎,思考问题不全面,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如评价《梵天寺木塔》中的匠师时,只看到匠师的“爱面子”、“无能”,却没有看到匠师的“好学”;分析寓言《狼》的寓意只会从屠户的角度考虑,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却不会从狼的角度看,要“学会适可而止”。这些都反映了学生的线性思维,从而使他们分析问题时陷入“非此即彼”的二元思维框框之中。有的表述口语化,习惯用口语中一个音节的词来表达。如问“你认为这个说法好吗”,回答一个“好”字就结束了。不少学生不注重标点符号的使用,有的回答结束不使用句号,有的则用英语或数学里实心的点来表示。其实不是他们不懂,而是习惯问题,甚至干脆想偷工减料。文言文翻译,我常常鼓励学生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结果在学习《以虫治虫》时,翻译“悉为两段”,有学生以为“悉”就是“咬”的意思,从口语看上去连起来也说得通,但在文言文中显然不是这个意思。学习文言文,触类旁通很重要。在解释“为”时,有学生直接译为“成为”,我就提醒学生,这里的虫子不是自杀的,而是被“傍不肯”咬成两段的,应该有个被动的意思在里面。还有一个现象是答非所问。如《难上的一课》后有一道阅读题是:有人认为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改为“难上的一课终于结束了,玲如释重负”,你觉得哪种结尾好?为什么?学生的答案中出现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不好。”“原文好。”“这样好。”“好。”……出现这样的情况有几种原因:一是学生误把题目中的“你觉得哪种结尾好”,当成了“改成这样的结尾好不好”,属于审题错误。但大多是表述不规范、不严谨,其实在答案中只要用规范的语言来表达就行了:“用修改后的结尾不好。”“原文的结尾好。”……由此可见,学生在日常口语交际中往往并不注意语法的规范。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口语都是完整的、完美的,那样也不符合语言交流的目的,说话会很吃力。但是,一旦白纸黑字写下来,就不能不注意了,否则,会给理解造成偏差。为此,在上课的时候,我总是要求学生尽量用完整的语言来表述,即使是课堂语言也尽量要求规范。
从我平常观察到的情况来看,那些语言表达吞吞吐吐、支离破碎、断断续续、结结巴巴、声音细小、口齿不清的学生,大多语文成绩不佳,而且越是语文成绩不好,越是语言表达不好,形成了恶性循环。解决这个问题,恐怕还是要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抓住每一个机会,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说规范的话的习惯。提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民主性,同时也要注重课堂常规训练。比如,有的学生的字写得不端正,七扭八歪,读书读得支离破碎,像蚊子嗡嗡叫,作文写得错别字连篇,语句不通顺,这些都必须要旗帜鲜明地提出来并加以训练。课堂常规训练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规范学习的行为、集中学习的注意力,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
学生在语言学得中,“不仅接触经过专家精心选定的话语材料,而且接触各种语言知识,并有各种各样的实践训练”。因此,语言学得与语言训练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学以致用,在语言学得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练本身就包含着训和练两个方面。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指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着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要让学生练,必须有教师的训。训练要严格,要及时反馈。训就是对学生的练作规范化要求,作指导、点拨、矫正,使学生的练由不正确到正确,由不熟练到熟练,逐渐形成技能。
四、形式多样,领异标新二月花
语言训练的终极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庄子·养生主》),“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欧阳修《六一诗话》,引梅尧臣语)。所谓“神遇”、“意会”,是使作者与读者、说者与听者通过语言文字以沟通、构筑“同见”、“同感”,形成语感。因而,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内容与形式。训练之所以被人诟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训练的机械、单调、乏味、令人生厌,因而语言训练的形式要丰富多彩,才能让学生徜徉在语言文字中乐此不疲。
1.触类旁通练仿写。
在结束《冰心诗四首》的教学之后,我请学生来仿写冰心《纸船》中的一节: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有学生写道:
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们,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块块金牌,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所有支持你们的人为你们铸造的,金光闪闪,载着我们的期望。
姚明,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枚灿烂夺目的NBA总冠军戒指,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国人对你衷心的祝福和期盼,异国他乡,求它载去球迷的鼓励和欢呼。
老师,倘若你梦中看见一束美丽无比的鲜花,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这是所有关爱你的学生用自己的双手采撷的,每个夜晚,求它载着他们的爱和尊敬陪伴你让你进入甜蜜的梦乡。
虽然不能跟大诗人相提并论,形式上和内容上还有要推敲的地方,但这种开放性的设计能激活情境,让学生写中悟读,跨越时空界限,最大可能地亲近语言文字。阅读教学中涉及的许多经典文章都是值得学生去模仿的。比如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请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来仿句,就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作者的匠心,又训练了学生在长句使用上的能力。学生的思考、感悟之渠一旦开掘,美妙的文字便汩汩滔滔。
2.独具匠心再创造。
诗歌教学经常可以进行“化诗为文”的尝试。有位教师就在学生学习了朱自清的《背影》后引导学生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父爱,是簌簌落泪时
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
父爱,是再三的嘱咐
和最终的不放心;
父爱,是迂
也是害怕夜间着凉的一件紫毛大衣;
父爱,是攀越铁道蹒跚的背影
和一个朱红的橘子;
父爱,是一封让自己泪光晶莹的书信
和终生品读不忘的背影。
散文和诗歌,往往有相通之处。杜牧的《清明》,在千年流传的过程中,有人将它改为六言诗、五绝、三言诗、小令、散文、话剧等形式。将一首好诗几番修改,使之形式多样,情景交融,妙趣横生,也算是一桩文坛趣事。推而广之,教材中的律诗、绝句都可以如此尝试,既有利于对文本的理解,又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语文是人文的,并非知识点的堆积、罗列就能提高语文素养。语文需要时时感悟,并善于用文字流泻下这一时的感悟。因此,教师应经常要求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提炼自己的瞬时感受。这种运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言感觉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