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素质教育不仅是表现在分数上的教育,而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实践性,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且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对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主动性 数学教学
根据有关教育文件精神:“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教师指导下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前提。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数学,从数学中感到学习的快乐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知兴趣。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可以这样设计:请学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并仔细听老师要求,然后做。如果有4个月饼,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学生很快伸出2个手指。教师接着说现在有一块月饼,要平均分给小明和小红,请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饼个数。这时许多同学都被难住了,教师进一步问: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被问住了。此时,对于一种新的数(分数)的产生学习,成了学生自身的欲望。
2.为学生体验成功创设条件。首先,对学生要予以成功的期待,因为教师对学生期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力量,激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创设使他们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进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练习,布置分层作业。再次,展示成功,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果得到展示的机会,营造享受成功的情境。
二、直观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
操作活动能促进学生把外界的运动与内在的思维活动紧紧地联系起来。按照小学生认知规律:感知形象—形成表象—逐步抽象的特点,加强直观教学,正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使他们从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一条途径。教学中,笔者非常重视把教师的直观演示与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机结合。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概念的牢固掌握。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时,教师拿出直径为10cm的圆纸片,以便说明圆的周长的含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接着拿出一根线,用线绕纸板一周,剪去多余的线,再量一量线的长度,量的结果就是圆的周长。然后用圆的周长演示仪再演示一遍,教师让学生拿出圆纸片、铁圈、圆形铁桶、杯子、文具盒里的小圆片,等等,并让他们用上面的两种方法分别量出它们的周长和直径,并把结果填入事先准备好的表格里,观察、比较量的结果。教师行间巡视,个别指导。待一段时间后教师提问:“通过这些实验和统计结果,你们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看到: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点。接着,教师引导出圆周率的概念。从而,得出圆的周长为:C=πd。
在这样的动手操作训练中,教师操作,学生动脑思考、动口说话,多种感官参与了学习,充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好地发挥了学习的主动性。
三、让学生参与动手实践,训练思维,激发主动学习数学的热情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既可以开发利用右脑,促进左右脑的协调发展,又能让学生智力的内部认知活动从形象到表象再到抽象,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学习技能的提高,从而达到智慧的生长和创造力的凸现。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发挥潜能,通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重视与运用,自然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主体地位更加明显。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训练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自然而有效地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经验,进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动手实践应突出学生主动学习,并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与思考,努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动手操作活动,把握好操作的时机,创设情境吸引学生动手操作实践,选择恰当方法,培养学生有序的操作习惯,让学生获得操作的经验,关注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课堂上动手的有效性。
四、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教师把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分类进行指导,分层提问,分层设计练习内容,分层进行评价,特别对后进生实行“五优先”,即优先提问、优先板演、优先辅导、优先批改、优先评价。这样,让全体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促进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让每个学生从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这样的教师才是高明的教师,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我们教师应还课堂于学生,还主动性于学生,让数学课堂焕发新春、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吴玮 个性化学习新常态——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实践例谈[J].小学教学研究,2018,(35),19-20。
论文作者:李程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教师论文; 数学论文; 主动性论文; 月饼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