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护理体会论文_胡远玲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护理体会论文_胡远玲

胡远玲 黑龙江省八五五农场医院 158327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干预措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 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进行细致观察,随机的原则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人性化的护理。及时了解患儿的意识和精神状态、血压、血糖、血氧饱和度、体温、血气分析、囟门等情况,,迅速采取护理对策,观察治愈效果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95.0%),优于对照组(72.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围产期缺氧所致,出生后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治疗及护理干预,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治愈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使用价值。

【关键词】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措施、新生儿

引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是新生儿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由于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还缺乏特殊的有效治疗手段,仍以支持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护理是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环节,采用科学的方法加强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显得更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男29例,女11例,均有尖叫、易激惹、烦躁、抽搐、嗜睡、肌张力低下、原始反射异常、呼吸不规则等临床表现,并经CT检查确诊。将患儿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日龄1-12d,平均日龄(5.85士1.73)d;胎龄37-41.5周,平均胎龄(38.86士1.03)周;出生体重1950一4250g,平均体重(3375.54士246.72)g;对照组,日龄l-15d,平均日龄(5.74士1.68)d;胎龄36.5-41周,平均胎龄(38.63士1.12)周;出生体重1900-4300g,平均体重(3298.47士255.84)g。两组患儿日龄、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良好的可比性。

方法:两组患儿人院后均立即给予吸氧、高压氧舱、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维持体温、纠正代谢紊乱、维持酸碱平衡等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并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强化护理干预。维持患儿体温处于正常范围内,过高可导致脑细胞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脑损伤,过低则脑局部血流量、供氧量减少,可并发新生儿硬肿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新生儿体重、日龄调节暖箱温度,足月儿设定为32~32.5℃,早产儿设定为33-34℃,每4h测量1次体温,维持体温在36~37℃。合理间断给氧,给氧前应低负压吸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通畅,在吸氧过程中加强监护,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入舱前30min喂奶,不宜过饱。裹患儿的衣服、包被和尿布均为全棉材质。患儿出舱后立即擦汗,并注意保暖,以防患儿受凉。喂养患儿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养方法:患儿出舱后立即擦汗,并注意保暖,以防患儿受凉,对于吸吮和吞咽困难者采用滴喂或胃管鼻饲,喂养量从少到多,病情严重者禁食,经静脉输注营养液。颅内高压患儿及时给予速尿、20%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注意动作轻柔,以防诱发患儿惊厥。患儿病情稳定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指导患儿家长在床头悬挂颜色鲜艳的玩具,并多次移动以刺激患儿的视觉注意。反复播放优美的音乐,以刺激患儿听觉发育。护理人员每日对患儿进行触觉刺激,将患儿置于辐射台,按照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的顺序轻柔抚触。

2.结果: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长的护理总满意度(95.0%)高于对照组(72.5%)。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脑皮层对缺氧损害非常敏感,停止供氧5min左右即可造成不可逆损害。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脑缺氧或缺血而形成的常见脑损伤疾病,主要表现为意识状态及肌张力变化。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不同的类型,根据病情变化可分为轻、中、重度。轻、中度表现为兴奋或迟钝,肌张力正常,部分患儿出现降低的现象。重度可有昏迷、肌张力松软、惊厥频繁等。多伴有严重的后遗症,如脑瘫、癫痫、学习困难等。导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因素有母亲因素、胎盘异常、胎儿因素、脐带血液阻断、分娩过程因素。缺氧缺血性脑病给新生儿生命带来严重危害,为了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必须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

从实验对比可知,进行干预护理的患儿治愈率高于一般方法治疗的患儿,家人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普通治疗患儿家人的满意度。护理干预措施一般为:患儿入院后放置于辐射保暖台或暖箱内保暖,严密监测体温,根据患儿体温、体质量、出生天数调节暖箱温度(32 ℃~35℃),使患儿维持正常体温,有吸吮力的患儿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哺,吸吮、吞咽能力差的患儿上胃管予鼻饲喂养,严重者予静脉补液,充分保证患儿的营养需求;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患儿肩下垫一块小毛巾,予吸氧,头罩吸氧,氧流量为4~6L/min,鼻导管吸氧0.5~1.0L/min,有痰时,及时将痰液吸出;注意对患儿的病情进行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监测患儿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神经系统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和控制惊厥;加强口腔护理(生理盐水、制霉菌素)、脐部护理、会阴部护理,病情许可,可予以擦浴、沐浴,注意保持脐部、臀部等部位皮肤的清洁干操;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是极为重要的,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定期为其改变姿势及活动四肢,面带微笑,轻触与搂抱患儿,对病情不允许抱起者,可多抚摸,顺着头发从头顶摸到前额,用大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抚摸患儿耳垂,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抢救患儿的同时要重视患儿家属的心理需求,护理人员应迅速、熟练、有条不紊地救治患儿,使家属有安全感,减轻焦虑。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强化干预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贺少仕,9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0,20(4):96-97

[2]刘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183-184

论文作者:胡远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5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0例护理体会论文_胡远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