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李德安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李德安

云南省江城县人民医院 665900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目的 探讨B超检查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提高超声诊断的准确率,以更好的协助临床治疗;方法 对2013年1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的192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均行腹部B超检查,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92例患者,B超检查诊断子宫肌瘤184例,确诊率为95.83%,误诊8例,误诊率4.17%。所有患者手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结论超声检查可较准确观察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具有准确率高、检查成本小及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价值分析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年龄大于35岁的妇女中,40%~50%存在肌瘤,其发病率50%左右[1],而这些肌瘤常常是无症状的。临床医生一般通过病史及妇科检查作出初步诊断,然后借助超声检查明确诊断,以指导治疗方法。笔者对192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其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临床资料:192例患者均为2013年1月-2016年3月到医院就诊疑似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5~51岁,平均43.5岁。54例患者无临床症状,占28.13%,均在常规体检及因其他疾病就诊行腹部B超检查中被发现,其余138例有症状到妇产科就诊给予腹部B超检查发现,占71.86%。有症状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增多66例,月经紊乱及不规则阴道流血24例,尿频11例,腹痛及腰骶部疼痛36例,痛经28例,不孕8例,白带增多24例,腹部包块14例,贫血者49例,有的患者可有两种及以上症状。排除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及精神疾病患者。

1.2 方法:应用百胜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行腹部超声检查时,嘱患者检查前保持膀胱充盈良好。或者膀胱空虚者检查前饮水400~600毫升,充盈的膀肤可推开子宫前方的肠管使其图像清晰,患者取仰卧体位,B超医生在其耻骨联合上进行纵向、横向和斜向等多切面的进行B超扫描,仔细观察子宫的形态、大小、有无子宫肌瘤以及子宫肌瘤的部位、数量、大小、边缘情况和内部回声等,以取得准确的检查结果。

2.结果

192例疑似子宫肌瘤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184例,确诊率为95.83%,其中,单纯壁间肌瘤88例,单纯浆膜下肌瘤51例,单纯黏膜下肌瘤22例,壁间肌瘤合并浆膜下肌瘤18例,壁间肌瘤合并黏膜下肌瘤13例。误诊8例,其中,子宫腺肌病7例,卵巢肿瘤1例,误诊率4.17%。所有患者手术后均病理检查检查证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单发性肌瘤105例,占54.68%,多发子宫肌瘤87例,占45.31%,

3 讨论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常见的良性肿瘤,有症状者一般诊断较容易,但是有一部分人由于肿瘤的发展缓慢及生长部位不同而没有临床症状,而在体格检查或者因为其他疾病行B超检查无意间发现,本组有54例无临床症状,占28.13%。

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的诊断被公认为首选方法[2]。国内B超检查子宫肌瘤较为普遍,准确率可达93.1%,B超检查可了解子宫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是否均匀或液化囊变等;它可显示子宫增大,局限性隆起,轮廓线不规则,表面凸凹不平;子宫内膜回声移位或变形,由于肌壁间肌瘤可压迫和推挤宫腔,使子宫内膜回声移位、变形或消失,黏膜下肌瘤致子宫内膜回声增强、增宽或呈分离状或显示宫内瘤体结构,内膜线多扭曲不规则,甚至显示不清;由于肌瘤结节中肿瘤细胞单位体积内细胞密集,结缔组织支架结构的含量及肿瘤,细胞排列不同,而使肌瘤结节于扫描时表现为弱回声,等回声和强回声3种基本改变,弱回声型是细胞密度大,弹力纤维含量多,细胞巢状排列为主,血管相对丰富,强回声型,胶原纤维含量较多,肿瘤细胞以束状排列为主,等回声型介于两者之间,后壁肌瘤,有时显示不清,肌瘤愈硬衰减表现愈重,良性衰减比恶性明显。当子宫肌瘤生长过快时血运不足,可发生中心性缺血发生肌瘤变性,声学穿透性增强,肿瘤越大缺血越严重,以及恶变时坏死区增大,其内回声紊乱,故B超检查既有助于诊断肌瘤,区别肌瘤是否变性或有否恶性变提供参考,又有助于卵巢肿瘤或其他盆腔肿块的鉴别。许多育龄妇女往往是因常规体检而做B超检查时检出。当子宫肌瘤较小而无任何不适时,年龄偏小者就建议药物控制改善症状,嘱定期B超复查以观察其发展,为临床提供依据采取切实有利的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中8例出现误诊,误诊率4.17%,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一致。分析原因有由于患者膀胱充盈不佳,肠道积气较多,影响子宫的完整观察所致。子宫肌瘤与腺肌瘤在没有进行病理检查时B超鉴别有一定难度,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特征不明显,且回声同子宫肌瘤较为接近,因此在临床中,两者鉴别难度较大,容易将腺肌瘤误诊为子宫肌瘤。研究指出[3],通过综合判断可有效鉴别子宫腺肌病。临床上对B超声像图进行仔细观察,同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病史,可有效鉴别诊断,降低误诊率。另外,B超检查时,显示子宫形态正常,瘤体与子宫紧贴,而卵巢肿瘤为实质性肿瘤,因此较难区分。有学者认为,卵巢囊肿与子宫肌瘤回声具有较大差异,卵巢囊肿回声较为杂乱,具有实质性特征,而子宫肌瘤回声通常为低回声或旋涡状高回声,因此可作为有效鉴别卵巢肿瘤与子宫肌瘤依据。所以,我们在给予就诊者进行B超检查的时候,嘱检查者排空大便,必要时清洁灌肠;适度充盈膀胱,但不宜过度,防止子宫变形和移位,导致诊断上的造成误差,给临床提供错误的诊断依据,导致误诊误治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检查者需密切结合临床综合分析,不受患者临床症状误导,不单凭超声图像做分析,对声像图不典型患者应多方位扫查,尽量充分显示具有鉴别意义的声像图,定期访查,防止误诊。

参 考 文 献

[1] 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651-657.

[2] 张晶. 超声妇产科疑难病例解析[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1.

[3]戴李华,农秋益.多层螺旋CT与B超对子宫肌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4,(18):243-244.

论文作者:李德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超声检查在子宫肌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_李德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