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1]2008年在《新一代农业银行信息技术平台架构的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底,中国银行业已全面对外资开放,我国银行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同时,信息时代的到来也正在改变着我国银行的发展和竞争方式,从战略的高度思考银行信息技术的发展成为必然。银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最为重要的行业之一,当前国内各家银行都具备了广泛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形成了贯穿所有业务、所有机构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拥有数量众多、价值巨大的电子设备和机具,开发出适应竞争需要、品种繁多的金融产品,信息技术在同业竞争和市场拓展中发挥出决定性作用。因此,中国金融业必须将银行与IT连成一体,打造属于自己的具有良好IT架构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使业务与信息技术能够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银行面对经济金融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客户需求的日趋多样和消费观念逐渐趋于理性化、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更加激烈的同业竞争等新形势的严峻挑战时,应该架构怎样的信息技术平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农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探索适合农业银行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的架构,试图使信息技术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为农业银行的发展战略所用,提高农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银行在日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信息技术的研究现状的综述,梳理了信息技术平台架构的理论依据;分析农业银行信息技术的现状及在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借鉴国内外银行的先进管理模式和经验;试图根据农业银行的特点,整合农业银行现有的信息技术资源,从农业银行信息技术平台架构的基本思路、实施步骤、目标架构及主要任务,来试图构建新一代农业银行信息技术的实践平台。在平台的架构中尤其是金融服务系统、经济管理信息系统是本文的亮点。本研究期望为国内银行业信息技术平台架构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育明[2]2007年在《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回归市场竞争和企业本色的银行,在科技信息技术不断进步、金融企业退出机制逐步健全的情况下,面临着技术和制度双重“脱媒”的危机。长期依赖于利差盈利和制度壁垒而生存的银行,在竞争的压力下,不得不迎合市场资金管理需求的变化,积极参与金融服务,其内部管理也从传统的资金、财务和风险管理逐步转向以价值创造能力为基础的持续增长管理。与此同时,在金融服务领域,银行与客户的交易呈现出品牌化的发展趋势—对于股东和经营管理者,品牌价值差异驱动银行价值的增长;对于客户,品牌价值差异驱动客户的交易行为,银行价值链的整合也从单纯的内部能力导向或外部市场导向融合为品牌价值差异化导向。显然,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正是银行营造品牌价值差异的能力。注意到传播噪音的影响,本文采用客户对品牌价值的认知差异来测量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并提出品牌价值认知差异与银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试图通过“品牌-绩效”相关的模式创建银行的竞争优势、核心能力或价值创造能力。对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力探索,传统的经济学只从产权制度和规模经济的角度给出资金盈利模式,管理学界的研究也只是初步涉及竞争框架的透视,还不足以触碰到银行在企业与市场互动中持续增长的本质。所以本文首先是根据SCP逻辑,重新审视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本质问题,肯定地把银行核心竞争力定义为“争夺目标客户资源的持续竞争优势”,把银行持续成长模式确定为“根据可利用资源和竞争约束条件获取客户价值持续增长的战略”;然后才根据品牌在客户和银行交易之间的联系作用,以及品牌价值认知在客户交易中的驱动作用,分别从客户认知源头和银行绩效结果两个方面讨论并提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推动银行持续增长”的管理命题,最后拟定了银行“品牌-绩效”的研究框架。文章分别就银行“品牌-绩效”模型中“品牌”、“绩效”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银行品牌的论述中,文章根据各种研究成果,把品牌界定为一种包含情感价值在内的“认知资产”,并用品牌价值公式表述为“效用+附加+关系”。品牌之所以能够成为交易的驱动因素,其根本原因在于品牌传承了历史、文化、资源、知识、情感等一切可以认知的价值元素,具有认知效应和资产效应。品牌之间的价值差异决定了银行之间的差异,也决定了银行的命运;同样地,银行也只要改变品牌价值图式,改变客户的“认同度”,就可以有目的地进行客户的筛选,消除逆向选择的影响,最终拥有更多更好的优质客户。银行在风险、资金或网络等方面表现出的能力只有对客户有用,被客户认同,也就是体现为银行品牌价值图式对客户价值贡献的拥有能力,才能成为银行持续成长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本文也着重论述了银行绩效的计量问题。与其他企业不同,银行作为经营货币的特殊组织,具有高负债、高风险的特征,对银行绩效的测量不能够仅仅考察利润指标。对银行价值创造能力的考察应该从流动能力、安全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包含着价值增长的结果因素,也应该包含其他非财务指标的过程因素。虽然对于银行价值的测量,学术界讨论的共识趋向于采用EVA和RORAC指标,对管理绩效的总体评价则包括财务性的银行价值指标和非财务性的过程指标,但是为了相关性研究的方便,本文更多地选用一些能够准确反映市场地位和经营实绩的财务指标作为评估依据。对于银行“品牌-绩效”模型提出的假设命题,文章分别进行了范式、实证和案例分析。首先,范式推理从品牌价值博弈的角度,得出了“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决定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结论;其次,实证对国内银行市场,采用品牌认知描述了银行的价值创造能力,采用分项指标计量银行的绩效状况,就品牌认知问题向个体消费者发出问卷,就问卷所涉及银行的绩效数据进行了收集;其中客户对银行的品牌认知通过知名、满意、美誉和忠诚等四个层次的调查获得,银行的绩效则通过4类13项指标的调查获得,而多变量的统计分析结果支持了相关结论;最后,为了更清楚地得出银行品牌价值的提升方法,本文通过3家银行的案例分析,运用平衡计分方法和价值链方法,着重分析品牌战略与业务增长的关系,从客户管理、资源分配、流程整合和组织再造等层面分析了品牌价值差异的获取方式。总之,所有的分析都支持银行“品牌-绩效”正向相关的假设,为构建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提供了足够的证据和清晰的路径。所谓品牌驱动,就是指基于银行“品牌-绩效”的价值获取机制,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能力,驱使目标客户贡献最大化的战略管理模式。为了将银行品牌驱动理论转化为易于实施的管理策略,文章借助于品牌价值曲线和平衡计分理念构建了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把银行品牌价值图式转化为管理控制指标,建立因果驱动系统,确保资源的分配完全用于改变银行的品牌价值特征。模型具有两个重要的贡献:1、用品牌价值图式演绎了银行的管理行为;2、指出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模型用“品牌价值活动”和“品牌绩效管理”概括了银行持续成长的战略行为,用品牌识别、品牌契合、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品牌资产等五个环节描述了品牌价值图式的优化路径。其中,品牌识别是银行整合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管理资源的结果,它与品牌契合共同决定了客户的品牌认知,其任务是创造独特的品牌价值元素和品牌价值曲线,是关于品牌价值的创造活动;品牌认知、品牌关系和品牌资产是对客户品牌认知的市场测量,也称为品牌绩效管理,它选择客户认知的关键价值元素作为驱动因素,从财务、客户、流程和组织学习效果等四个层面建立了从行动到绩效的实现路径。值得注意的是,品牌驱动战略也存在着许多陷阱。不能正确理解银行品牌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外延、偏离核心能力和客户需求、不能掌握品牌价值内在驱动因素权重、注重短期效应的品牌策略肯定无法取得持续的增长;把品牌视为万能、忽略产品效用的行为策略也肯定无法达到预期效果。许多事件还可能造成品牌危机,影响客户的认同度。因此,运用品牌战略,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回避陷阱,化解危机。对此,文章仅仅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概括,有待完善。本文共分为八章。导论部分提出了“客户品牌认知”与“银行绩效”相关的假设命题;第二章讨论品牌效应,特别揭示了“银行品牌价值”概念及其认知和资产效应;第三章讨论银行绩效的评估方法,根据银行价值的财务测量方法和非财务测量方法,选择了绩效的评测指标;第四章是相关性的理论论证,第五章和第六章就相关性问题进行实证和案例分析,第七、八章讨论品牌驱动的实施问题,具体构建了品牌价值差异的创造模型和品牌价值差异的绩效管理模型,并具体指出了品牌危机处理方法、模型运用条件以及本次研究存在问题。总的说来,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模型是基于“品牌价值认知差异最大化”的战略选择,是基于银行品牌价值差异的价值链整合,把资金风险、资产负债、客户、人力资源、成本、投资、竞争对手、渠道等管理要素融合到以品牌价值差异为核心的客户管理、流程整合、资源分配、组织再造等活动中。由于品牌驱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银行管理模式,改变了银行的战略方向和组织架构,改变了绩效考核方式,改变了银行的企业文化,改变了股东、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在银行建立品牌领导的管理模式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推行品牌领导战略必须做好所有的策略准备。
陶亮[3]2012年在《我国商业银行利用网上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分析》文中认为网上银行,又称网络银行,是现代金融服务和互联网紧密结合的产物。在网上银行出现之前,商业银行的“触角”只能通过内部的网络延伸到网点的柜面或各类自助终端,而网上银行的出现则可以将接入互联网的每一台计算机都变成能够处理各类银行业务的终端。网上银行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用户和个人用户办理各种银行业务和获取各种银行信息。国际化发展是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我国多数商业银行在境外机构网点有限、服务渠道单一,正面临发展的瓶颈。网上银行7×24小时且不受地域限制的服务特性,使其迅速成为银行拓展业务与客户的关键渠道。在现代银行业,境内外经验表明,业务竞争已不局限于物理网络,网银和银行卡代表的“在线”与“离线”电子渠道,正在成为同业竞争主战场。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借助电子银行迅速扩张销售渠道和零售业务的经验,考虑“以科技为支撑、以网银为突破”,借助电子银行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网银推向海外,在境外建立网上业务渠道;并以银行卡配套网银发展,构建境外“实体(网点)+在线(网银)+离线(银行卡)”的全方位业务渠道体系。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在境外高效发展零售业务,成功实现经营转型和业务扩展。本文将通过整理实践资料,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研究以网上银行为突破口拓展海外业务的可行性。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吸取国外网上银行发展的先进经验,对国内商业银行拓展海外金融市场,实现国际化发展战略,从金融业务扩张、营销渠道、金融风险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立足于现有技术条件,提出以网上银行为核心的发展思路,从网银的目标市场与客户需求分析、业务机会分析、网银安全性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证。并对以网上银行为核心的发展思路存在的困难与挑战进行研究,对我国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具有参考意义。
熊云波[4]2013年在《信用卡民事债务纠纷中格式条款的效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的信用卡市场发展迅速,有关的债务纠纷也逐年增加,并引起了广泛的社会争议。信用卡债务相关的民事责任纠纷主要为两类:其一、“持卡人违约债务纠纷”:持卡人没有在合理期限内还款,对使用信用卡发生的利息及费用有争议,认为银行通过格式条款,强迫其承担了过高费用;其二、“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由于第三人实施了欺诈行为,采用骗领、冒用等方式而形成不为持卡人所认可的债务,该损失在持卡人、特约商户和发卡行等机构之间的分配存在争议。从上述两种争议与信用卡格式条款之间的关系来看,与持卡人违约债务纠纷相关的格式条款主要是利息与费用计算条款,与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相关的格式条款主要是风险分配条款。因此,本研究将相关格式条款的内容和运行效果为切入点,分析当事人的行为逻辑,讨论法律规定和司法活动的合理性问题。从统计结果来看,法院在审理信用卡债务纠纷时,对银行方提供的相关格式合同认可程度高,审判结果对持卡人相对不利,并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议和理论质疑。笔者发现:其一,在两种类型的债务纠纷审理中,都出现了否定相关格式条款的情况,否定的理由并不一致;其二,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审理中的否定情况要多于持卡人违约债务纠纷;其三,在持卡人违约债务纠纷中,银行对欠款额度不同的客户采取了差异化的政策,间接导致欠款额度小的客户面临较高的偿还比例。其四,相同的理由,如公平原则和优势风险控制原则,既被有的法院用于认可格式条款的合理性,也被有的法院用于否定格式条款的合理性,说明法院对格式条款的定性标准存在内部冲突。本研究对来自27个城市的370个案例进行了个案分析和统计分析。以法院审理对格式条款的认可与否定为主线,系统性的分析相关格式条款的严苛性与正当性;法院对格式条款的认可情况、认可的后果和认可的理由;对格式条款的否定情况、否定的后果和否定的理由。经过实证分析,笔者发现:其一、法院对格式条款的处理存在“左右为难”的情况,司法手段在调整信用卡债务纠纷时具有局限性;其二、受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的约束,格式条款的内容和执行既有严苛性的一面,也有正当性的一面,增加了法院的决策难度;其三,现实中既存在维护格式条款效力的因素,也存在制约或否定格式条款效力的因素,对格式条款的认可与否定选择受到这两类因素的双重影响。当支持性因素的影响强度高于否定性因素时,法院会倾向于认可格式条款,反之则反是。本研究在厘清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收集大量案例进行统计和比对,发现特例;总结归纳了法院的审判理由,并进行中外的横向对比,讨论审判的合理性。此外,本文综合运用了法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细节问题进行解释和研究。在整个研究结构的安排上,本文以导论为开头。综述了既有的研究路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动机、问题、意义、方法和创新等。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信用卡债务相关的格式条款为主线,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法院在审理信用卡债务纠纷时,对格式条款的效力认定情况,全面客观的解释信用卡债务相关格式条款的形成原因与运行效果。第一章分析格式条款的具体内容。该部分从债务纠纷相关格式条款的形成、内容、争议和变化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内容安排和执行效果两方面讨论了格式条款的严苛性,从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两方面讨论了格式条款的正当性,形成了如下观点:其一、中国的信用卡市场是一个集中度高的非完全竞争性市场,五大国有银行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并且其主要高管与监管机构主要领导之间存在交叉任职情况,这种背景可能有利于银行方制定并执行对其相对有利的格式条款。其二、格式条款的提供方尽管有强化格式条款严苛性的动机,但这种动机受到逆向选择和市场竞争的约束,有序的竞争性市场结构能够降低格式条款的严苛性,而有序市场的基础是消费者对个人信用的积极维护与发卡机构之间的有效竞争。其三、中国信用卡行业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都比较低,银行因此承受的损失比较低,银行的低损失与持卡人的高责任比例形成强烈对比。其四、格式条款对法律的遵从度高,由于法律规范的变化,格式条款的严苛性在近年呈下降趋势,但这种降低也有银行方的主动行为,并还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第二章对信用卡格式条款的效力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从信用卡格式条款限制相对人的选择权出发,分析了公权力对信用卡格式合约的限制方式、限制过程和限制后果。发现信用卡合约相对普通商事合约有更多的复杂性,银行方提供的格式条款是一个分层结构,申领人接受格式条款的过程中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预期将来的用卡行为处于对其有利的格式条款范围,概括接受了全部合约内容。为了限制格式条款提供方的行为,公权力主要采取立法控制、行政控制和司法控制三种方式对格式条款进行限制。其中立法控制为其他监控确立了标准,是其他控制的基础。控制的后果是格式条款出现三种不同的效力形态:有效、可变更或者撤销、无效。通过文献综述发现,学者们对信用卡法律规范的内容和冲突存在争议;并且中国关于格式条款效力认定的规定原则性强,适用性弱,存在规范弱化的现象。第三章实证分析法院审理对格式条款的认可情况。案例统计发现:在持卡人债务纠纷案中,从终审结果来看,法院对利息与费用计算条款的认可度高。在收集到的300个案例中,法院均支持了银行的主张,认定了银行方提供的格式条款的有效性(有四个案例的一审出现了明确否定,但在二审中被改判:一个案件出现了模糊否定,但判决结果依然支持银行的主张)。在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类案件中,法院对风险分配条款的认可度也相当高,在收集到的70个案例中,有61个案件银行方通过主张事前约定之风险分配条款的有效性,免除了责任。法院在处理纠纷的过程中,对格式条款适用的主要是严格责任原则,较少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以收集到的相应案例为基数进行统计,在300个第三人违约债务纠纷案中,认可利息与费用计算条款(以下简称“利费条款”)的后果是持卡人被判决偿还的欠款额是其所欠本金的1.98倍(平均值),并且银行还对不同欠款额度的客户采取差异策略,导致欠款额度较小的客户将承担更多倍的还款责任;在收集到的70个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案中,认可风险分配条款(以下简称“风控条款”)的后果是持卡人承担责任的概率为91.43%,承担全责的概率是55.71%,承担的责任总权重比例为72.71%;特约商户承担责任的概率是32.86%,承担全责的概率是0%,承担的责任总权重比例为16.71%;银行承担责任的概率是12.86%,承担全责的概率是8.57%,承担的责任总权重比例为10.57%。上述数据表明当前格式条款的执行效果是持卡人承担的责任最重,银行最次。这一结论也与近几年银行信用卡贷款的损失率数据一致。但如果责任是由多方承担,持卡人承担一半以上责任的概率是32%,说明一旦对格式条款进行了否定或规避,持卡人的地位就会有很大的改进。法院对格式条款的认可反映出了立法不足、选择性适用法律、归责理由冲突等问题。此外,本分还从控制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维护非纠纷持卡人利益的角度,讨论了法院认可格式条款的合理性问题。第四章分析法院审理对格式条款的否定情况。在持卡人违约债务纠纷中,收集的300个案例中只有5个案件审理出现了对格式条款的否定情况,否定的概率为1.67%;在第三方欺诈债务纠纷案例中,收集的70个案例只有9个案例没有根据格式条款的免责约定而免除银行的责任,否定的概率是12.86%。对风险分配条款出现较多否定情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该类纠纷中,法院引用了过错责任原则,根据过错来判断当事人是否承担责任,没有严格依照合同约定,对合同的相对性原则进行了一定的突破;同时由于法律也规定了银行的安全保障义务,为法院裁判提供了新的依据,扩大了法院的的选择空间。两种纠纷中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结构与收益结构存在差异,对法院的选择会产生不同影响。通过与其他司法体系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出现了对银行格式条款进行限制和否定的情况,它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制定法规直接限制和否定;二是引用基本法律原则进行否定;或者二种兼用。第五章从一个较宽的视角讨论格式条款的控制问题。首先分析了维护格式条款正当性,支撑格式条款的效力的基础性因素;其次讨论了限制格式条款内容,否定格式条款效力的因素;最后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提出格式条款的控制策略。其中,维护格式条款正当性的具体因素包括:格式条款内容安排符合信用卡债务风险的特点;格式条款的遵从法律的规定;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具有合理性。制约格式条款效力的因素主要包括网络化的交易结构、社会化的交易关系与合同的相对性原则之间的冲突;发卡机构的理性与持卡人的非理性之间的冲突;当事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传导和显示的模糊与责任分配量化需求之间的冲突。无论是对格式条款进行认可还是否定,法院审理信用卡债务纠纷都会同时受到上述两类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通过改变约束条件或者创造条件,不断提高一致性因素的强度,降低冲突性因素的强度,持卡人对格式条款的可接受性就会提高,法院对格式条款的认可程度也会提高;反之则反是。本文分析发卡行提供的格式条款的效力问题。主要目标不是为了讨论法院该保护谁,该如何保护的问题。其一,通过纵向梳理格式条款的内容,格式条款的变化,法院对格式条款的处理方法、处理逻辑与处理后果,本文试图发现法院在审理同类案件时存在的争议与分歧,并通过分析争议与分歧的具体内容,界定出现分歧的法律原因和事实原因。其二,通过横向对比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法律规范和案件审理情况,本文试图界定中外之间的背景差异与处理异同。本文首先解释了格式条款的内容安排逻辑;其次解释了法院认可格式条款的主要原因;再次解释了法院对格式条款进行规避或否定的理由;最后总结出约束当事人选择及法院选择的主要因素。
孟玉庆[5]2006年在《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战略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银联开启了中国银行卡产业的新纪元,它标志着该产业进入了快速成长期。而伴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化改造和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国内银行纷纷开始实施由“批发”向“零售”银行转型的战略,使得银行卡竞争骤然升温。面对如此巨大的产业环境变化,中国工商银行(以下简称工行)如何调整其卡业务战略关系到它做“中国第一零售银行”的战略目标的实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构成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应用双边市场理论,从分析银行卡产业的运行机制与产业特征入手,研究了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工行卡业务现状以及竞争格局。指出中国银行卡市场中存在着发卡与收单市场两端发育不均衡、信用卡市场尚处在启动的初级阶段以及大银行主导市场和交换费偏高等阻碍产业良性发展的问题。也指出工行卡业务虽然仍保持着大银行资金、技术、网点等优势地位,但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业绩表现不佳。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蓝海”战略理论及其分析工具对工行和它的竞争对手进行了战略分析,并针对实现卡业务突破性增长的战略目标,提出依托银联品牌拓展业务;运用大银行影响力促成银行间联网通用技术合作开发;创新产品,启动非客户等具体战略构想。
费伦苏[6]2008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各类操作风险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中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面临的严峻考验。而国内商业银行实务界在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还比较缺乏,许多理论学者对操作风险的研究也大多拘泥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中关于操作风险的阐述。在这一背景下,对我国商业银行所发生操作风险的具体实际原因及其传导过程进行深入分析,运用实证分析找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各种特征,阐述对我国商业银行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对策建议对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沿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内涵——影响因素——识别与评估——传导——资本计量——实证分析——预警与全面管理机制这一逻辑主线,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行为金融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等研究成果,剖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传导载体与路径、揭示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统计特征,构建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提出了基于风险传导的商业银行全业务流程操作风险管理机制。全文具体框架如下:第1章分析了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目的与意义,深入阐述了国内外不同学者关于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研究的不足,并提出了作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第2章从委托代理理论与行为金融理论的角度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成因进行了剖析,并介绍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新理念——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第3章介绍与总结了国内外诸多机构与学者对操作风险的内涵界定,阐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一般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第4章阐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识别方法、识别途径及其评估要素与方法;第5章论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的传导载体与传导路径,并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传导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效应进行分析;第6章阐述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方法,包括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内部衡量法、损失分布法、记分卡法等;第7章以2000-2006国内商业银行发生的操作风险案件为基础实证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统计特征,估算出了国内商业银行抵御操作风险所需的资本额度;第8章研究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定性与定量预警指标,并分别从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人员、技术、业务流程、风险转嫁等角度分析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全面管理机制;第9章为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魏新平[7]2007年在《信用卡的营销管理》文中提出信用卡作为个人金融业务的主角和企业金融业务的明日之星,是连接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的桥梁,是商业银行为社会提供现代化金融服务的一种代表性业务和标志性产品。它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顺应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水平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金融业走向现代化、国际化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加入WTO之后,我国金融业将会进一步放开,竞争会更加激烈,国内外公认2007年之后中国信用卡市场将成为世界上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与此同时,由于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国内必将迎来新一轮的信用卡业务发展高峰:机遇与挑战并存,是信用卡运营机构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竞争背景下,本文分六个部分对信用卡进行了分析研究:第一部分为导论,第二部分介绍了信用卡基础知识,包括信用卡的由来,概念,分类和功能。本文的重点是第三、第四、第五部分。第三部分分别从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信用卡市场的发展情况、市场特征、信用卡国际组织、成功之道及竞争优势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信用卡市场进行分析研究。第四部分则重点研究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阶段、经营模式、品牌结构、整体现状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国际国内信用卡市场的基础上,本文的第五部分通过应用发展战略理论,对比分析研究国内国际信用卡市场,寻找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对策,解决中国信用卡市场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的第六部分给出本文的结论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期望本文有助于国内各发卡行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今后同国外金融机构竞争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信用卡市场的研究,本文的创新观点表现在综合应用宏观环境分析(PEST)、五力分析模型(POTER)、SWOT分析模型(SWOT)、目标市场定位(STP)等多种分析工具多角度全面的分析信用卡市场和将中国信用卡的发展分为导入、起步、发展、腾飞4个阶段两个方面。同时由于资料数据的欠缺,本文也存在诸如数理分析模型不够等较多的不足之处,今后将争取在此突破,有所进步。
陈国喜[8]2006年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目前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务操作,大部分的观点支持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混业经营业务,认为这些其他银行业务具有盈利稳定、波动性小的特点。国外银行其他银行业务收入占银行收入的较大比重强化了这种观点。 本文在探讨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的意义和面临新挑战的基础上,首先对银行可能的盈利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对比。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目前的盈利模式和盈利水平、寻求盈利模式和盈利水平的关系,揭示了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导致了国有商业银行净利润低而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前实际盈利高的实质。在调整拨备水平后发现,国有商业银行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的盈利模式给银行带来了较高的利润,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低下导致不得不提取较多的拨备和消化历史包袱。 文章随后对比了国有商业银行开展公司银行业务的前景和开展其他银行业务的前景。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间接融资体系高度依赖、我国高利差水平能够长期存在使得国有商业银行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能充分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高盈利。而其他银行业务盈利水平并不高、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他银行业务中劣势更加明显,并不适合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介入。目前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他银行业务的发展中虽然收入增长较快,但盈利水平低下,而其他银行业务的竞争程度比公司银行业务还有激烈。文章据此提出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应该坚持以公司银行业务为主、提高公司银行业务盈利能力的盈利创新模式。
房树人[9]2010年在《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银行业产业组织理论认为:一方面,银行业市场结构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或影响着商业银行的市场行为,进而决定或影响着银行业的市场绩效;另一方面,银行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又会反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银行业产业组织。因此,中国银行业活力的增强和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理的银行业产业组织。本文在对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对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产业组织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国外银行业产业组织演变的经验,为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提出可行的政策选择。前言包括论题的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技术路线和创新点及其不足六个部分,着重说明了选择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作为论题的背景和意义以及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研究现状。正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银行业产业组织相关理论。本章内容在对产业组织概念、理论渊源、主要流派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银行业产业组织的衡量方法,为后面的论文展开及分析提供了铺垫。第二章是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特征及演变趋势。本章分析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银行业产业组织,全面把握其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并得出国际银行业产业组织的主流演变趋势,这包括:大型银行继续扮演着银行兼并特别是跨国兼并的主角;银行规模大型化与资产集中化潮流加剧行业垄断,深化竞争;广大的中小银行在严峻的挑战中积极寻求着自己的生存空间;银行业的混业化趋势日趋明显;各国的银行监管由分散的部门的分工日益走向跨部门的集中和统一。第三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份额、市场集中度、进入与退出壁垒以及区域结构和空间分布诸方面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从而得出银行业市场结构正处于一个转型时期,由传统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逐步向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过渡,并进一步剖析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市场绩效等方面的影响和成因。本章是产业组织的重要内容,它揭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现状,为改善市场结构和优化产业组织提供重要借鉴。第四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市场行为突出的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的竞争行为:二是非价格的竞争行为。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行为表现在存贷利率浮动范围的扩大、商业银行之间的兼并收购、实施产品的差异化策略、积极进行金融创新和从事综合化经营等方面。第五章是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绩效。从市场绩效看,2003年是中国银行业的分水岭,从长期的效率低下逐渐走向绩效的良好表现,从不良贷款的居高不下走向风险拨备的空前提高,从体系的脆弱走向行业的成熟,市场竞争力得到较大提升,国际地位获得显著提高。第六章是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的政策建议。这部分是文章的归宿和落脚点。研究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的在于优化市场结构、引导市场行为和提高市场绩效,实现进一步完善银行业产业组织的目标。在立足国内银行业实际,并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初步得出可持续发展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至少包括:市场结构的垄断竞争和适度集中;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多元化和创新性;市场绩效的持续提高和富有竞争力。为了完善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我们需要做到深入调整市场结构、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和努力提高市场绩效,同时要继续加大银行业改革力度、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和加强金融监管。
石雅君[10]2015年在《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从实体扩大到以互联网为中介进行的各种金融服务活动,诞生一个新的金融形势—“网络金融”。它是在实体金融服务活动运作模式、形式、市场以及流程上的巨大创新,也是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网络金融业务中,占据核心支柱地位的业务当属网络银行,其主要是由各商业银行在网上开办为客户提供交易、查询、结算、信息和扩展业务等服务,也是各商业银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经济全球化、网络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商业银行之间、商业银行与互联网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网络银行已成为各家银行新的经营契机和利润增长点。商业银行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将网络金融和传统银行业务实现有机结合,在传统实体银行优势上构建系统性网络银行,充分发挥网络银行优势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在阅读大量国内外对网络金融现状和发展以及对金融行业的影响等方面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我国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的主要表现、发展情况、影响因素、存在问题、对策完善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在研究中采用了规范分析法,对国内外通过网络金融业务提升银行整体竞争力的方法进行归纳、比较与总结,探索通过网络金融业务提升银行经营业绩的管理过程和途径,并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绩效评价模型。本研究主要对我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拓展的条件、框架和途径,以及网络金融运作模式、营销策略和数据管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研究了网络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基于相关分析构建了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的绩效模型,并提出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建议和具体操作措施。在文章最后对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的发展,分别从监管层和商业银行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相关建议。为化解网络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在新的金融竞争环境下,中国商业银行应大力推进网络金融业务,借助网络金融的特点和优势来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新一代农业银行信息技术平台架构的研究[D]. 李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8
[2]. 品牌驱动式银行管理研究[D]. 陈育明. 复旦大学. 2007
[3]. 我国商业银行利用网上银行拓展海外业务分析[D]. 陶亮. 电子科技大学. 2012
[4]. 信用卡民事债务纠纷中格式条款的效力研究[D]. 熊云波.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5]. 中国工商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战略分析[D]. 孟玉庆. 内蒙古大学. 2006
[6]. 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理论与实证研究[D]. 费伦苏.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7]. 信用卡的营销管理[D]. 魏新平. 四川大学. 2007
[8]. 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研究[D]. 陈国喜. 同济大学. 2006
[9]. 转轨时期中国银行业产业组织问题研究[D]. 房树人. 中共中央党校. 2010
[10]. 中国商业银行网络金融业务管理研究[D]. 石雅君. 华南理工大学. 2015
标签: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 银行论文; 格式条款论文; 操作风险论文; 信用卡论文; 业务管理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差异分析论文; 品牌理论论文; 客户分析论文; 中行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工商论文; 品牌价值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