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麻醉方法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胡喜军

不同麻醉方法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胡喜军

黑龙江省依安县太东乡卫生院 161500

【摘 要】目的:分析及讨论不同麻醉方法对于剖腹产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剖宫产62例产妇,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进行分组。观察组31例,手术选择腰一硬联合麻醉;对照组31例,手术选择硬膜外麻醉,分组采用采用随机数表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起效时间快,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腰一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麻醉方法;剖宫产手术;临床研究

剖宫产术由于宫缩,会对患者造成强烈疼痛,所以术前与术中对患者进行麻醉极大减少了患者痛苦。在临床上,对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麻醉的方法主要有腰麻、全麻和硬膜外麻醉等。良好的麻醉效果不仅能缩短产妇的产程,还能降低其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本文随机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62例,然后对剖宫产不同麻醉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对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62例剖宫产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33岁,平均年龄为(25.98±3.21)岁;平均体重(69.52±5.14)kg,平均身高为(162.33±4.23)cm。按照随机的原则,把 65 例剖腹产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3 例患者,对照组有 32 例患者;然后对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体重及身高等指标分别运用t检验对其差异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发现三个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腰一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所有孕妇均不用术前药物。入手术室开放右上肢静脉,常规鼻导管吸氧。10min 内输入平衡液 200ml,同时行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观察组:使用穿刺针(18号)硬膜外穿刺U—2间歇,穿刺后,将导管置人头侧,约3—4cm,使用无菌贴膜对导管进行固定,于L3-4间歇应用腰椎穿刺针穿刺蛛网膜下腔,待脑脊液流出后,注人布比卡因(用量2ml)和葡萄糖(用量lml)混合液,总用量约为1.5-2ml,其中布比卡因约7.5-10mg。协助产妇采取仰卧位,保证麻醉平面达》17。手术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往硬膜外导管中追加利多卡因,每次约3-5ml。;对照组:右侧卧位经 L2-3椎间隙行硬脊膜外穿刺,向头侧置入导管成功后注入2%利多卡因 5ml,观察 5 分钟后,根据阻滞平面再追加 0.75%罗哌卡因 5-10ml。所有患者术后均接镇痛泵行术后镇痛。

准确记录实验组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并对比。观察两组术中有无不良反应,并比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17.0 对相关数据处理,主要运用t 检验方法对于计量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年龄、体重、身高等相关临床资料;对于记数资料运用χ2检验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 α=0.05。

2.结果

2.1组感觉神经阻滞情况

出现 T12,T10,T8阻滞时间观察组分别为首次剂量后(0.57±0.10)min,(1.97±0.12)min 和(2.73±0.43)min;对照组为(2.87±0.70)min,(4.80±0.52)min 和(8.00±1.06)min,两组相比各阻滞平面出现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最高阻滞平面 观察组为 T(5±1),对照组为 T(7±2),两组有显著性差异。

2.2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共2例,1例恶心,1例低血压,发生率6.45%;对照组不良反应共6例,3例恶心,2例低血压,1例寒战,发生率是19.3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有明显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剖宫产手术是妇产科临床上十分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剖宫产手术不仅会给产妇带来巨大的疼痛,而且用于进行术中麻醉的药物还会直接作用于婴儿。因此,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及麻醉药品对接受剖腹产手术的产妇进行麻醉就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妊娠期间,患者的生理有所变化,所以麻醉必须考虑患者的生理变化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麻醉要求既要能够确保母子的安全性,又要满足剖腹产术。麻醉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要求:麻醉绝对安全、麻醉快速、麻醉高效。

硬膜外麻醉较为安全,不良反应较少,但药物用量较多,麻醉效果不甚理想,且起效较慢,需应用其他药物增强效果。临床实践报道,硬膜外麻醉失败率较高,可达8.99%,且平面扩散有局限性,常因阻滞不佳,引起产妇疼痛、不适。近几年,腰一硬联合麻醉应用广泛,在下腹部、盆腔和会阴部等手术治疗中应用较多,且具有良好镇痛、肌松效果。该麻醉方式同时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两种方式优点,一方面可在较短时间内发挥麻醉作用,起效快,药物对照用量较少,麻醉时间相对较长,肌松效果较好,彻底阻滞;另一方面对产妇造成的损伤较小,感染风险较低,母婴安全性大大提高,可有效减少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单独应用产生的不良反应M。并且由本研究结果可知,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作用的起效时间较短,优良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腰硬联合麻醉用于急诊剖宫产术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实,血流动力学在麻黄素和快速补液情况下,基本保持在稳定状态,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亦可以减少或防止与手术创伤相关的应激反应。可以在剖宫产术安全使用此种麻醉方法,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吴嫒嫒.腰硬联合麻醉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5):17—18.

[2]庞留成.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缜痛效果比[J].中国药物经济,2013,(5):403—404.

[3]雷燕,柳均,尤来委.盐酸氯普氯卡因 - 盐酸左布比卡因合剂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中国医学工程,2012,7(20):68-69.

论文作者:胡喜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8

标签:;  ;  ;  ;  ;  ;  ;  ;  

不同麻醉方法对于剖宫产手术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_胡喜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