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义齿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赵之月[1](2021)在《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传统全口义齿与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文中认为[目 的]通过三维有限元分析法比较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分别采用传统全口义齿、球帽附着体、Locator附着体连接的2颗种植体固位的种植覆盖义齿三种修复方案的应力分布,以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后牙区牙槽嵴、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皮质骨力学分析为实验要素,为临床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 法]1.以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的CB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锥形束CT)图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Mimics Medical 21.0 3D图像处理软件、3 Shape Trios光学扫描仪、SolidWorks 2019制图软件、ANSYS Workbench2020工程设计仿真软件建立下颌骨模型,下颌黏骨膜模型,下颌传统全口义齿模型,种植体模型,球帽及Locator模型。2.将下颌骨模型、黏骨膜模型、下颌传统全口义齿模型、种植体、球帽与Locator附着体模型进行装配,建立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分别采用传统全口义齿、球帽附着体连接的2颗种植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Locator附着体连接的2颗种植体支持的种植覆盖义齿这三种修复方案的模型,分为传统组、球帽组、Locator 组。3.将代表三种修复方式的模型分别按照正中咬合及不同方向的侧方咬合进行(?)力加载:F1:两侧第一磨牙(?)面中央窝各63N的静态垂直载荷(垂直于两侧第一磨牙(?)面中央窝);F2:右侧第一磨牙(?)面中央窝120N的向右静态侧向载荷(右侧第一磨牙舌斜向颊30°);F3:左侧第一磨牙(?)面中央窝120N的向左静态侧向载荷(左侧第一磨牙舌斜向颊30°)。4.通过三维有限元法计算得出的应力云图比较垂直载荷及斜向载荷作用下,传统组、球帽组、Locator组后牙区牙槽嵴、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皮质骨的应力分布,为临床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的修复方案制定提供参考。[结果]1.后牙区牙槽嵴等效应力分布F1垂直加载时,后牙区等效应力传统组29.95Mpa>Locator组24.71Mpa>球帽组22.61Mpa;F2向右斜向加载时,后牙区等效应力Locator组19.19Mpa>球帽组17.36Mpa>传统组13.94Mpa;F3向左斜向加载时,后牙区等效应力Locator 组 21.16Mp>球帽组 16.37Mpa>传统组 13.01Mpa。2.种植体颈部等效应力分布F1垂直加载时,种植体颈部等效应力左侧Locator组15.5Mpa>球帽组12.56Mpa,右侧为Locator组21.78Mpa>球帽组17.63Mpa。F2向右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等效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29.42Mpa>球帽组27.19Mpa,非工作侧Locator组8.58Mpa>球帽组7.52Mpa;F3向左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等效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32.94Mpa>球帽组30.64Mpa,非工作侧Locator组7.05Mpa>球帽组5.58Mpa。3.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拉、压应力分布工作侧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主要为压应力分布,压应力为负值,负值代表方向向下。F1垂直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压应力左侧Locator组-9.57Mpa>球帽组-6.71Mpa,右侧 Locator 组-10.14Mpa>球帽组-7.02Mpa;F2向右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压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20.7Mpa>球帽组-9.51Mpa,非工作侧 Locator 组-17.55Mpa>球帽组-6.08Mpa;F3 向左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压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18.52Mpa>球帽组-7.93Mpa,非工作侧 Locator 组-15.95Mpa>球帽组-5.42Mpa。非工作侧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主要为拉应力分布,拉应力为正值,正值代表方向向上。F1垂直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拉应力左侧Locator组3.84Mpa>球帽组 2.51Mpa,右侧 Locator 组 4.5Mpa>球帽组 2.97Mpa;F2 向右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拉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6.09Mpa>球帽组4.21Mpa,非工作侧Locator组8.02Mpa>球帽组6.1Mpa;F3向左斜向加载时,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拉应力工作侧Locator组5.1Mpa>球帽组4.37Mpa,非工作侧 Locator 组 7.94Mpa>球帽组 5.68Mpa。[结 论]1.对于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球帽式及Locator式覆盖义齿修复比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对后牙区牙槽嵴的应力分布更有利。2.种植体颈部及其周围皮质骨在受到侧向力时,工作侧较非工作侧应力更大,提示在斜向加载时,工作侧更易出现骨改建和骨吸收。3.Locator式覆盖义齿与球帽式覆盖义齿种植体颈部的应力分布有所不同,在不同载荷下,Locator式覆盖义齿两侧种植体颈部的等效应力均大于球帽式,这可能是引起种植体机械并发症的原因之一。4.在本实验载荷条件下,不论是Locator式还是球帽式覆盖义齿,种植体颈部周围的皮质骨所受到的应力均在有利于皮质骨改建的应力范围(1.3-170Mpa)之内,这两种修复方式均不会引起种植体颈部周围皮质骨吸收。
彭敏[2](2021)在《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高透氧化锆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半透光性成为前牙美学种植基台的理想材料,但并不具有抗菌能力。在口腔环境中,基台材料表面易受微生物粘附形成生物膜,进而引发感染或种植体周围炎,甚至导致种植失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透氧化锆表面进行改性,利用铝硅酸盐多孔结构的承载能力及银纳米粒子的广谱抗菌作用和良好的抗炎能力,构建具有良好抗菌、抗炎和生物相容性的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促进种植体-软组织结合界面生物封闭形成,防止种植体周围细菌感染和炎症发生,提髙种植成功率和延长种植体使用时间。首先在高透氧化锆表面分别构建光滑和多孔载银涂层,比较两种材料的抗菌性能,进一步对抗菌性能较好的载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能力及机制进行研究,并探讨氧化锆表面改性对其半透性能的影响,为种植美学基台材料选择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研究方法:(1)采用铝硅酸盐真空及非真空烧结的方法,分别在高透氧化锆表面构建光滑和多孔涂层形貌,然后浸渍于不同浓度的硝酸银溶液并二次烧结,将硝酸银溶液中的银离子在铝硅酸盐涂层原位还原。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制备的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表面涂层的微观形貌特征及结构进行表征分析。(2)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比较光滑和多孔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表面涂层的银离子释放能力;并通过抑菌圈、平板活菌计数、活/死菌荧光染色及SEM等技术观察不同改性涂层对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和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的体外抑菌能力。(3)分别将成骨细胞(MC3T3-E1)和牙龈成纤维细胞(HGFs)与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共培养后,利用CCK-8、细胞粘附、ALP染色、RT-q 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改性涂层对细胞增殖、粘附和成骨分化的影响及细胞毒性;并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PH-1)与载银高透氧化锆材料共培养,分别在加入和不加脂多糖(LPS)情况下,用RT-q PCR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中炎症因子IL-4、IL-10、TGF-β、IL-1β、IL-6、TNF-αm RNA表达,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NF-κB通路关键蛋白表达,以分析改性涂层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4)以超透和传统氧化锆材料作为对照,对三种氧化锆材料表面制备改性涂层并比较不同氧化锆材料改性前后的半透明度及抗弯强度等性能变化,通过FE-SEM、EDS对三种材料性能差异的原因进行微观结构分析。研究结果:(1)FE-SEM、EDS、XPS结果显示硝酸银溶液的浸渍浓度影响铝硅酸盐辅助沉积银粒子涂层的制备,高浓度硝酸银环境(5 mol/l)相对于低浓度(1mol/l)更利于银纳米粒子的沉积,获得的银纳米颗粒数量更多、尺寸更小,但其分布并不均匀。铝硅酸盐非真空烧结后在高透氧化锆表面能形成开放型微纳米多孔结构,与光滑铝硅酸盐涂层相比,多孔铝硅酸盐涂层获得数目更多、尺寸更小,形状更均匀的纳米银粒子,且能在涂层深部沉积。(2)ICP-AES结果显示光滑载银涂层与多孔载银涂层初期银离子释放均较明显,往后逐渐趋于平缓,且多孔载银涂层释放的银离子浓度高于光滑载银涂层的银离子释放浓度。光滑和多孔载银涂层对E.coli、S.aureus和L.acidophilus均有抗菌效果,且多孔载银涂层抗菌性能更显着。(3)生物相容性实验表明,表面多孔结构的载银高透氧化锆能促进MC3T3-E1细胞增殖、ALP活性提高,并上调成骨分化基因Coll A1、BSP、OC和OPN的表达,也能促进HGFs增殖和粘附,表面载银对涂层的生物相容性无显着影响;载银涂层中的纳米银粒子能够通过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分别抑制和促进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4)三种氧化锆材料改性前后的性能比较显示,经载银涂层改性后三种氧化锆的半透明度和强度不同程度下降,载银高透氧化锆与载银传统氧化锆材料的抗折裂强度与半透明度无差异,能满足临床需要。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铝硅酸盐烧结和硝酸银溶液浸渍法,在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表面成功构建银粒子涂层,发现非真空烧结多孔涂层能够获得数目更多、尺寸更小的纳米银粒子;表面多孔的高透氧化锆载银涂层具有更好的抗菌性能,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利于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界面封闭形成,并能通过调控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抗炎作用,且改性材料半透明度和强度性能良好。提示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不仅能够提高种植基台的成功率,也具有良好的美学性能。
王睿[3](2021)在《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LORQv3)的汉化及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汉化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Liverpool Oral Rehabilitation Questionnaire version 3,LORQv3),并评价其信度和效度。应用中文版LORQv3调查我国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明确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1.严格遵循Brislin问卷翻译-回译模型对LORQv3问卷进行汉化,形成中文版LORQv3。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的257例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中文版LORQv3进行调查。问卷的效度采用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进行评价。问卷的信度采用重测信度、内部一致性、分半信度系数共同评价。2.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的142例患者。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LORQv3调查我国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经过汉化后,形成了符合我国文化背景的中文版LORQv3。该问卷由39个条目组成,分为2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有16个条目,为该量表的计分项,涉及口腔功能、面部外观和社交三个方面;第二部分有23个条目,不计入量表总分,为该问卷的描述项,涉及社交以及患者对义齿满意度。中文版LORQv3的I-CVI为0.83~1.00,S-CVI为0.978,与中文版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总分之间Pearson相关系数为0.701~0.852(P<0.001)。中文版LORQv3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86~0.886,分半信度为0.648~0.856,7天重测信度为0.949。2.回收有效问卷142份,其中种植义齿修复患者为23例,固定义齿修复患者为26例,可摘局部义齿修复患者为37例,全口义齿修复患者为56例。中文版LORQv3总得分中位数为20,四分位数为(18,2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缺牙数目与义齿修复方式是义齿修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中文版LORQv3得分34.7%的变异。结论:1.中文版LORQv3与原问卷的结构一致,实现了与原问卷在语义和内容等方面的等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我国义齿修复患者人群中使用。2.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整体水平较好,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义齿修复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受缺牙数目、修复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工作者应该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护理服务,合理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咀嚼功能训练,加强口腔健康宣教的力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孙欣宇[4](2021)在《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松紧度与食物嵌塞的相关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定量化测量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松紧度,研究邻面接触松紧度对食物嵌塞发生的影响。2.探讨种植固定义齿发生垂直型食物嵌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指导医生早期解除危险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取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50例。通过采用问卷调查与口腔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患者是否出现食物嵌塞等相关信息。问卷调查主要是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特征和发生食物嵌塞的位置及时间;口腔检查主要对患者的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关系、种植修复区咬合情况和种植固定义齿邻牙松动度进行相关检查。邻面接触关系包括邻面接触区位置、邻面接触区形态、邻面接触松紧度大小、邻面外展隙大小;咬合情况检查包括有无对颌充填式牙尖、不均匀磨耗、咬合接触异常、邻牙松动度等。邻面接触松紧度的测量采用金属成形片测量法和传统牙线法。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口腔检查及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用金属成形片测量法与传统牙线法分别测量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松紧度,对测量结果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金属成形片测量法与传统牙线测量法的结果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0.866,P<0.001)。2.50颗种植固定义齿,与邻近天然牙有100个接触面,其中食物嵌塞发生率为48%(48/100)。用金属成型片测量邻面接触松紧度,食物嵌塞组的邻面接触松紧度平均为0.92±0.77N,无食物嵌塞组的邻面接触松紧度平均为3.68±0.55N。因为该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用非参数检验中的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食物嵌塞组与无食物嵌塞组在邻面接触松紧度上呈现显着差异(Z=-4.750,P<0.001)。3.采用卡方检验对食物嵌塞的发生在性别、年龄、义齿位于的颌位、牙位及义齿邻面位点上的差异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食物嵌塞的发生在年龄、性别、颌位上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食物嵌塞的发生在牙位上、邻面位点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磨牙区发生食物嵌塞的可能性显着高于前磨牙区,近中面发生食物嵌塞的可能性显着高于远中面。4.对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发生影响因素的检查结果,进行Pearsonχ2检验,结果显示:食物嵌塞的发生在邻面接触松紧度、邻面外展隙形态、邻面接触区的位置、对颌有无充填式牙尖、磨耗情况、邻面接触区的位置、咬合接触情况、邻牙松动情况上存在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物嵌塞的发生在邻面接触区的形态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进一步对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发生影响因素的检查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邻面接触是否紧密、对颌是否为充填牙尖为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即邻面接触松紧度为食物嵌塞发生的保护因素(P<0.001,OR=12.893,95%CI:4.168-39.886),邻面接触程度越紧,发生食物嵌塞的可能性越小;对颌充填式牙尖为食物嵌塞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OR=0.176,95%CI:0.050-0.632)。结论:1.在排除其他影响食物嵌塞因素的基础上,定量化测量邻面接触松紧度,研究合理的邻接力范围,能够为个性化设计种植修复体的邻面接触关系提供重要的参考意义。2.邻面接触松紧度是种植固定义齿是否发生食物嵌塞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对紧密的邻面接触能有效的预防食物嵌塞。本研究中未发生食物嵌塞的种植固定义齿邻接面松紧度平均为3.68±0.55N,该数值范围目前可以作为参考,但仍需要加大样本量进一步深入研究。3.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的发生在牙位上、邻面位点上存在差异,即磨牙区较前磨牙区易发生食物嵌塞,近中面较远中面易发生食物嵌塞。4.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除独立影响因素邻接松紧度外,邻面接触的位置异常,外展隙大小的异常均会影响食物嵌塞的发生。但也不能忽视咬合情况,其中对颌充填式牙尖、磨耗不均匀、邻牙松动、咬合接触异常等情况也会影响食物嵌塞的发生。
周延民,汪汉池[5](2020)在《种植义齿上部修复及其并发症》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具有良好的固位性、舒适度和恢复功能的效果,种植修复义齿在很大程度上较好地代替了传统修复义齿。除种植支持覆盖式义齿和固定义齿,随着技术的发展,氧化锆材料、CAD-CAM系统、all-on-4理念等被不断应用于在种植修复治疗。虽然种植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可预测且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也伴随着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掌握不同修复设计的并发症类型,有效预防早期并发症,利于种植修复的治疗效果。本文就种植义齿的上部修复及其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范冬冬[6](2020)在《单颗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相关因素探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究单颗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影响食物嵌塞的相关因素。方法:随机收集2018年9月—2019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我种植小组因单颗后牙缺失就诊行种植固定义齿修复的患者48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临床检查评估患者种植固定义齿与天然邻牙的食物嵌塞情况。然后,运用影像学手段评估种植固定义齿与天然邻牙的邻间隙状况。最后,测量相关数据、并用SPSS 24.0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33个人(68.75%)的种植固定修复义齿和天然邻牙间存在食物嵌塞,修复义齿近中、远中食物嵌塞率差异不大,其中近中食物嵌塞率为43.75%,远中食物嵌塞率为45.26%;上颌食物嵌塞率大于下颌(上颌食物嵌塞发生率为66.7%,下颌食物嵌塞发生率为42.2%,表5),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游离端较非游离端发生食物嵌塞的比例更高(游离端修复体食物嵌塞发生率为64.71%,非游离端为59.38%),P值>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影像学相关数据测量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示:水平距离1、间隙面积1、间隙面积2与食物嵌塞的发生之间P值<0.05,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比较评估影像学方法结果示:基线1情况下的ROC曲线图形面积大于基线2情况下的ROC曲线图形面积,且在基线1情况下时P值<0.05,而基线2情况下时P值>0.05,表明基线1情况下测量的数据较基线2情况下测量的数据更具有代表性。结论:引起单颗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食物嵌塞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上下颌骨、骨质、种植牙在牙弓内的位置、水平距离1、间隙面积1、间隙面积2的大小等都可能会对种植牙食物嵌塞的发生产生影响。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减小水平距离1,增大间隙面积1、间隙面积2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植牙食物嵌塞的发生。
高恭鑫[7](2020)在《下颌Locator附着体固位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近期临床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对于口腔条件不良的下颌牙列缺失患者采用种植体支持Locator附着体固位的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修复。通过观察统计种植体留存率、种植体稳定性、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生物学和硬件并发症以及患者主观满意度等指标,评价该修复方式近期的临床应用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建议。材料与方法:对2015年1月-2018年1月就诊于大连市口腔医院种植科已完成Locator附着体固位下颌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修复的患者进行随访观察。本研究共纳入患者17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67.9岁,最大年龄81岁,最小年龄59岁。17例患者均采用士卓曼(Straumann)软组织水平种植体系统,其中4.1/8(mm)种植体4枚,4.1/10(mm)种植体18枚,4.1/12(mm)种植体10枚,4.8/10(mm)种植体2枚,17例患者在下颌均植入2枚种植体,种植体植入位点在双侧牙槽嵴相对应的侧切牙至尖牙区域,一共植入34枚种植体,所有种植体均平行植入。种植体植入4个月待种植体骨结合稳定后行覆盖义齿修复,义齿采用人工树脂牙+树脂基托+铸造金属网制作。17例患者平均随访观察36个月,最长随访观察62个月,最短28个月(种植体植入后至2020年1月),统计种植体留存率;应用共振频率测量仪(Osstell)测量种植体稳定性数值(ISQ);拍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观察并统计生物学和机械并发症;应用OHIP-14调查表对患者主观满意度进行调查,并对以上等观察指标进行评估、分析。结果:(1)34枚种植体无脱落现象发生,种植体留存率为100%。种植体在植入当日初期稳定性良好,ISQ值平均为77.74±2.83,种植体在植入28个月后ISQ值平均为80.44±3.54,经长期的负荷后种植体稳定性依旧良好。(2)34枚种植体在种植体植入28个月后,近中垂直向骨吸收平均为0.37±0.23mm,远中垂直向骨吸收平均为0.35±0.21mm,种植体周围骨吸收稳定,近中、远中垂直向骨吸收无明显差异(P>0.05)。(3)有6名患者修复体组织面与牙槽嵴黏膜不密合进行重衬,重衬率为35.3%,修复体平均每42个月需重衬。除2名患者因修复体人工牙重度磨耗需重新制作外,其余修复体完整性良好无折断现象发生,修复体留存率为88.2%。随访观察期间共有131个Locator附着体系统的阳性垫片磨损、固位力不足,阳性垫片平均每8.6个月需更换一次,有18个金属基底帽磨损,磨损率为52.9%,有6个Locator基台磨损,磨损率为17.6%,更换阳性垫片为修复体后期维护所产生主要费用。(4)种植体周围菌斑指数平均为1.03±0.64,种植体唇侧、舌侧、近中、远中的探诊深度(PD)平均为0.99±0.58mm、1.05±0.48mm、1.61±0.59mm、1.34±0.56mm,角化黏膜量充足,有2名患者出现种植体周围黏膜红肿、增生、探诊出血情况,其余患者种植体周围黏膜情况良好。(5)患者主观感觉修复后饮食以及生活质量较修复前有明显的改善,对该修复方式表示满意及认可。结论:Locator附着体固位下颌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近期临床应用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但该修复方式在修复完成后需定期复查修复体各部件完整性,保证持续有效的维护。本研究样本量较少,随访观察时间较短,针对该修复方式的远期疗效评价需要增加观察病例的数量以及随访观察时间。
于水鹏[8](2020)在《20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统计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20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病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TMD流行病学趋势,探讨TMD危险因素与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与主诉症状间相关性,为临床医生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2019年天津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颞下颌关节科2000例临床病例,使用EXCEL录入及整理TMD患者性别、年龄、职业、主诉症状、危险因素、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面数据,使用SPSS 2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TMD患者性别分布中,女性1441例(72.05%)约为男性2.5倍;年龄分布中,30岁以下合计发病人数1266人(61.30%),年龄最小仅有5岁;职业分布中,学生人数最多792人(43.28%),普通职员578人(31.58%)排第二位。2、TMD患者主诉症状中,疼痛最多共801例(40.05%),因2种以上症状并存就诊的患者758例(37.90%);患者临床检查中,弹响发生率最高1556例(77.80%)。3、TMD相关危险因素中,偏侧咀嚼最多1241例(62.05%),有夜磨牙习惯的患者463例(23.15%)。4、TMD患者开口度检查中,初诊开口度中<3.7cm共775例(38.75%),而末次开口度中<3.7cm共154例(11.48%),通过治疗开口度有提升的病例共1098例(82.43%)。5、通过颞下颌关节手法复位治疗的315例病例中,治疗前存在开口受限248例,经过手法复位,236例解除开口受限,有效率95.16%,且经过治疗所有患者开口度均有不同程度增加。6、TMD患者CBCT检查报告中,关节移位最多共721例(65.13%),其中双侧同时移位461例(41.64%);MRI检查报告中,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最多共35例(60.34%),可复性盘前移位共18例(31.03%)。7、TMD患者偏侧咀嚼与疼痛、弹响、下颌运动异常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三组检验结果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夜磨牙与疼痛、下颌运动异常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两组检验结果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夜磨牙与弹响组中P=0.492>0.05,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8、患者主诉症状与影像学检查间存在一致性,但一致性较差。结论:1、TMD好发于30岁以下女性,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学生、职员更易患病;疼痛是TMD患者主要就诊原因,但是TMD最常见临床症状为关节弹响;偏侧咀嚼是TMD患者发病的重要诱因,其与弹响、疼痛、下颌运动异常均有密切关系;TMD患者中关节移位最常见,尤其是双侧关节同时移位,并且以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为主。2、临床诊断:患者的主诉症状仅可作为参考,不建议作为诊断依据,明确诊断须进行详细临床检查并辅以影像学检查。3、临床治疗:临床上常采用的无创性治疗方案对多数TMD患者是有效且可行的,对于有严重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建议行有创性治疗;TMJ手法复位对于盘髁关系异常的患者,尤其是临床表现为开口受限的患者具有显着疗效,有效率达95.16%。4、应采取措施对TMD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早期纠正诱发或加重TMD的不良习惯可预防TMD,同时家长应密切注意儿童的异常临床表现,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胡晨晨[9](2020)在《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估无牙颌种植一段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及螺丝固位两种固位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就诊的全口或半口无牙牙合,选用Strauman骨水平种植体,钴铬支架及钴铬烤瓷修复体的患者共25例,总计植入165颗植体,28例半颌修复体。其中粘接固位组11例,共69枚植体;螺丝固位组17例,共96植体。随访1年或3年或5年,评估两种固位方式下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和累计修复体存留率、机械并发症、生物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165颗植体,28副半颌修复体。其中粘接固位组11副,69枚植体;螺丝固位组17副,96枚植体。粘接组累计种植体存留率留率为100%,螺丝组为96.9%;两组累计修复体存留率均为100%;粘接组、螺丝组累计种植体周黏膜炎发生率为23.2%、29.2%,累计种植体周炎发生率为6.8%、7.3%;粘接组出现1例崩瓷(n=1/11)、未出现螺丝松动,螺丝组发生4例崩瓷(n=4/17)、1例螺丝松动,两组均未出现修复基台折断;两组边缘骨吸收量第1年差异无显着性(P>0.05),第3年、第5年螺丝组均高于粘接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改良出血指数(m SBI)第1年、第3年差异无显着性(P>0.05),第5年粘接组高于螺丝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粘接组满意度得分7.91±2.34,螺丝组得分为8.29±2.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选择合适适应症时,全口种植支持式的固定义齿修复中粘接固位修复和螺丝固位修复均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种植体累计存留率、临床修复体累计存留率和患者满意度。但传统钴铬合金支架螺丝固位方式机械、生物学并发症较高,必要时可选用CAD/CAM支架螺丝固位或CAD/CAM钛螺丝支架粘接冠混合修复方式,降低机械和生物并发症。选用粘接固位方式时必须关注剩余粘接剂的去除。
陈盛贵[10](2020)在《纳米复合改性PMMA义齿基托DLP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社会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龄化人口的龋齿发病率高且治疗率低,社会对龋齿及无牙颌等口腔疾病的治疗需求日益增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因其生物相容性好、无味、透明、成本低、便于操作、患者接受度高等优点,在牙科修复治疗中广泛应用于制作义齿基托。然而,纯PMMA树脂的应用还存在一些技术难题,如收缩率大、一次性固化度低、机械强度欠佳、耐细菌能力低等,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改性技术和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高性能、高精度、个性化的义齿治疗和修复,有望成为此类口腔疾病的主流治疗方法。本研究根据口腔临床要求和修复义齿制造生产环节所面临的问题,增强了PMMA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改进了与之配套的DLP光固化3D打印设备,并验证了所制备的新型PMMA光敏树脂的3D成型工艺。论文开展了以下研究:第一,通过纳米填料的改性技术,制备了两种不同的可用于光固化修复义齿基托制造的PMMA光敏树脂。1.利用纳米银(Ag NPs)和纳米纤维素(CNCs)改良PMMA光敏树脂。将Ag NPs均匀分散在自制的CNCs表面,制备CNCs-Ag复合抗菌材料,再将其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PMMA光敏树脂中。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抗菌功效、生物相容性及3D打印基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当CNCs-Ag添加量为0.10 wt.%时PMMA光敏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与纯PMMA树脂相比,收缩率降低0.25%,成型精度提高2.78%,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2.00%、5.70%、72.80%;当CNCs-Ag含量等于或高于0.10 wt.%时,CNCs-Ag/PMMA光敏树脂对两种细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此外,当CNCs-Ag含量在0.05-0.25 wt.%范围内时,该PMMA光敏树脂对L929细胞的细胞毒性可忽略不计。2.通过改性纳米二氧钛(Ti O2-KH570)联合微米PEEK改良PMMA光敏树脂。将Ti O2-KH570/PEEK填料按照不同比例添加到PMMA光敏树脂中,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抗菌功效、生物相容性及3D打印基础性能。当Ti O2-KH570和PEEK添加量各为1 wt.%时,PMMA光敏树脂的综合性能最佳:与纯PMMA树脂相比,收缩率降低0.72%,成型精度提高1.66%,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抗冲击强度分别提高18.60%、13.00%、44.80%;当Ti O2-KH570含量达到1 wt.%时,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性能;当Ti O2-KH570含量为1 wt.%、PEEK含量在0.5-3wt.%范围内时,不同含量Ti O2和PEEK的PMMA光敏树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第二,基于所开发的新型PMMA光敏树脂性能,根据病患治疗的需求,系统研究并改进了义齿基托的个性化设计方案和全口义齿一体化成型工艺方法。通过CT扫描、CAD建模和有限元分析法,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义齿基托从个性化设计到高精度制造的临床解决方案。1.采用CAD/CAE技术对义齿基托进行个性化设计与分析,使义齿基托的组织面更加舒适。2.首创基于DLP光固化3D打印的全口义齿多色一体成型方法。3.通过案例提出并验证了个性化义齿基托的设计原理,该设计方案所制备义齿基托的制造精度和组织面舒适度明显优于传统义齿基托制备工艺。第三,针对所开发的义齿基托纳米复合材料及个性化义齿基托的制造要求,研发DLP光固化3D打印专用设备,并在此基础上改善了其成型工艺。1.Dental-1设备使用光学矫正法,通过加装反畸变镜头,减少面曝光时的桶形畸变,提高了设备的成型精度及稳定性。2.Dental-2设备使用软件矫正法,根据线性插值算法,调整投影图像的灰度值,形成了比较均匀的光辐照分布,将光辐照度均匀到37.7±0.1×100?W/cm2,误差仅为0.2×100?W/cm2,设备制造精度在±0.05 mm范围内提高3.2%、在±0.1mm范围内提高5.8%。3.新型PMMA光敏树脂的成型工艺实验表明,材料成型精度与收缩率、Z轴层厚以及紫外光强度成反比关系。当CNCs-Ag含量达到0.25 wt.%时,复合材料收缩率降低0.91%,成型精度(±0.05 mm)提高7.57%;当Ti O2和PEEK含量分别达到1 wt.%和3 wt.%时,复合材料收缩率降低1.44%,成型精度(±0.05mm)提高4.97%;当Z轴层厚为25?m时,CNCs-Ag/PMMA和Ti O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成型精度(±0.05mm)分别比纯树脂提高0.51%、0.12%,当Z轴层厚为50?m时,这两种树脂分别提高0.96%、0.71%,当Z轴层厚为100?m时,这两种树脂分别提高2.98%、2.57%。当紫外光强度为1700?W/cm2,CNCs-Ag/PMMA和及Ti O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成型精度(±0.05 mm)分别比纯树脂提高0.48%和0.14%,当紫外光强度为2000?W/cm2时分别提高0.82%、0.71%,2300?W/cm2时分别提高3.03%、2.63%。本研究通过功能型PMMA光敏树脂制备、个性化3D打印设计、3D打印设备的改进和成型工艺的改良,提出了一种新的DLP光固化增材制造生产PMMA复合增强义齿基托的技术方案,并通过实验和实践验证了该成套方案的实用性和高效性。
二、种植义齿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种植义齿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传统全口义齿与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下无牙颌种植覆盖义齿临床应用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种植修复结构 |
1.2 种植修复评价 |
1.3 氧化锆基台材料简介 |
1.4 氧化锆基台抗菌性研究进展 |
1.5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
1.6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二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3.2.2 实验方法 |
3.2.2.1 银离子释放检测 |
3.2.2.2 菌种的活化和菌悬液制备 |
3.2.2.3 抗菌性能实验 |
3.2.2.4 样品表面荧光染色实验 |
3.2.2.5 扫描电镜观察细菌形态 |
3.2.2.6 统计学方法 |
3.3 结果 |
3.3.1 银释放检测 |
3.3.2 体外抗菌性能评价 |
3.3.2.1 不同样品与细菌共培养的涂板结果 |
3.3.2.2 不同样品与细菌共培养后的平板活菌计数结果 |
3.3.2.3 活/死细菌荧光染色结果 |
3.3.2.4 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载银高透氧化锆基台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性评价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4.2.2 实验方法 |
4.2.2.1 细胞培养 |
4.2.2.2 细胞增殖实验 |
4.2.2.3 细胞粘附实验 |
4.2.2.4 成骨细胞内ALP活性检测 |
4.2.2.5 成骨细胞中LDH含量检测 |
4.2.2.6 荧光定量RT-q PCR实验 |
4.2.2.7 Western blot实验 |
4.2.2.8 统计学方法 |
4.3 结果 |
4.3.1 生物相容性评价 |
4.3.1.1 材料对成骨细胞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的影响 |
4.3.1.2 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1.3 材料对成骨细胞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 |
4.3.1.4 材料对成骨细胞中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
4.3.1.5 材料对牙龈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
4.3.1.6 材料对牙龈成纤维细胞粘附作用的影响 |
4.3.2 抗炎性评价 |
4.3.2.1 材料对 LPS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炎性因子的影响 |
4.3.2.2 材料对 LPS 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 TLR4/NF-κB 通路的影响 |
4.4 讨论 |
4.4.1 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4.4.2 材料对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载银氧化锆基台材料的半透明性能比较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实验方法 |
5.2.2.1 样件制备 |
5.2.2.2 性能测试 |
5.2.2.3 统计学方法 |
5.3 结果 |
5.3.1 性能分析 |
5.3.2 裂纹分析 |
5.3.3 SEM分析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综述抗种植体周围炎的生物材料和抗生素应用研究 |
6.1 种植体周围疾病 |
6.2 临床和实验室策略 |
6.3 局限和前景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7.1 全文总结 |
7.2 后续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3)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LORQv3)的汉化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5 技术路线 |
2 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
2.1 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的汉化 |
2.1.1 正向翻译 |
2.1.2 回译 |
2.1.3 专家评审与文化调适 |
2.1.4 预调查 |
2.2 中文版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资料收集 |
2.2.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2.2.5 质量控制 |
2.2.6 伦理原则 |
2.3 结果 |
2.3.1 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的汉化结果 |
2.3.2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2.3.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2.4 讨论 |
2.4.1 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的汉化 |
2.4.2 中文版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 |
2.4.3 中文版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
2.4.4 中文版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2.5 小结 |
3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1 对象与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研究方法 |
3.1.3 资料收集 |
3.1.4 资料整理与分析 |
3.1.5 质量控制 |
3.1.6 伦理原则 |
3.2 结果 |
3.2.1 义齿修复患者一般资料情况 |
3.2.2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现况 |
3.2.3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义齿修复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3.3.2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的整体水平较好,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3.3.3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相关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
3.4 结论 |
4 本研究的局限性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义齿修复患者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松紧度与食物嵌塞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与病例收集 |
2.设备与材料 |
3.研究方法 |
4.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食物嵌塞的发病率及出现食物嵌塞时间的分布情况 |
3.牙线测量法及金属成形片测量法测量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
4.食物嵌塞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金属成形片测量邻面接触松紧度 |
2.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关系与食物嵌塞的相关性 |
3.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的牙位分布 |
4.种植固定义齿食物嵌塞的邻面位点分布 |
5.种植固定义齿咬合因素与食物嵌塞的相关性 |
6.种植固定义齿出现食物嵌塞的时间差异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种植固定义齿发生食物嵌塞病因预防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种植义齿上部修复及其并发症(论文提纲范文)
1 种植上部修复设计及并发症 |
1.1 固定种植义齿 |
1.2 覆盖式种植义齿 |
1.3 即刻修复 |
1.4 氧化锆材料 |
1.5 CAD/CAM系统 |
1.6 all-on-4治疗 |
2 并发症的处理 |
2.1 螺丝松动及崩瓷 |
2.2 修复体粘结失败 |
2.3 义齿折断或磨损 |
2.4 覆盖义齿固位力丧失 |
3 小结 |
(6)单颗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相关因素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材料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种植固定义齿修复后食物嵌塞的临床探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下颌Locator附着体固位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近期临床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1.材料与设备 |
2.研究对象 |
3.治疗程序 |
4.临床效果评价及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典型病例 |
(七)参考文献 |
综述 Locator附着体在下颌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中的应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20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统计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20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统计分析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临床资料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排除标准 |
1.1.4 数据整理 |
1.1.5 统计分析 |
1.2 结果 |
1.2.1 性别分布 |
1.2.2 年龄分布 |
1.2.3 职业分布 |
1.2.4 主诉症状 |
1.2.5 临床检查 |
1.2.6 危险因素 |
1.2.7 开口度 |
1.2.8 颞下颌关节手法复位 |
1.2.9 影像学表现 |
1.2.10 偏侧咀嚼、夜磨牙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
1.2.11 CBCT、MRI与主诉症状间的一致性 |
1.3 讨论 |
1.3.1 TMD患者性别分布特点 |
1.3.2 TMD患者年龄分布特点 |
1.3.3 主诉症状、临床检查 |
1.3.4 TMD的相关危险因素 |
1.3.5 开口度 |
1.3.6 颞下颌关节手法复位 |
1.3.7 CBCT、MRI在 TMD诊断中的作用 |
1.3.8 偏侧咀嚼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
1.3.9 夜磨牙与临床症状的关系 |
1.3.10 CBCT、MRI与主诉症状间的一致性 |
1.4 小结 |
二、临床病例 |
2.1 病例一 |
2.2 病例二 |
2.3 病例三 |
2.4 病例四 |
2.5 病例五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不同种植体数目对下颌种植覆盖义齿临床疗效的影响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材料和方法 |
2.1 资料 |
2.2 手术方法 |
2.3 效果评价 |
2.4 统计学分析 |
3.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累计种植体与修复体的存留率 |
3.3 机械并发症 |
3.4 生物并发症 |
3.4.1 累计种植体周炎症率 |
3.4.2 改良出血指数(mSBI) |
3.4.3 平均骨吸收量(BL) |
3.5 患者满意度调查 |
4.典型病例报告 |
5.讨论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螺丝和粘接固位方式的临床选择 |
1.牙缺失后颌骨变化情况 |
2.植体的三维位置与数目 |
3.修复方式 |
4.主要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10)纳米复合改性PMMA义齿基托DLP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3D打印光敏树脂 |
1.2.1 光敏树脂组成 |
1.2.2 光敏树脂分类 |
1.2.3 光敏树脂的发展及其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应用 |
1.3 PMMA光敏树脂及其在义齿修复的应用 |
1.3.1 PMMA义齿基托发展现状 |
1.3.2 PMMA义齿基托机械性能研究 |
1.3.3 PMMA义齿基托抗菌性能研究 |
1.4 3D打印技术 |
1.4.1 3D打印技术分类 |
1.4.2 DLP光固化3D打印原理 |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纳米微晶纤维素载银填料改性PMMA光敏树脂及其功能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纳米微晶纤维素载银(CNCs-Ag)填料的制备 |
2.2.4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3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力学测试 |
2.3.4 CNCs-Ag/PMMA光敏树脂断裂面扫描电镜及元素映射测试 |
2.3.5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抗菌测试 |
2.3.6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2.3.7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流变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纳米填料CNCs-Ag的理化表征 |
2.4.2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分析 |
2.4.3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抗菌性评价 |
2.4.4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生物相容性评价 |
2.4.5 CNCs-Ag/PMMA光敏树脂的流变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米二氧化钛/聚醚醚酮改性PMMA光敏树脂及其功能性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纳米TiO_2的改性 |
3.2.4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制备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3.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3.3.4 接触角测试 |
3.3.5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3.3.6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力学测试 |
3.3.7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抗菌测试 |
3.3.8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生物相容性测试 |
3.3.9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流变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改性TiO_2 纳米颗粒(TiO_2-KH570)的理化表征 |
3.4.2 PEEK的理化表征 |
3.4.3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分析 |
3.4.4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抗菌性评价 |
3.4.5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细胞相容性评价 |
3.4.6 TiO_2-KH570/PEEK/PMMA光敏树脂的流变性能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义齿基托个性化设计及3D打印适合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覆盖义齿个性化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
4.2.1 种植体覆盖义齿 |
4.2.2 种植体覆盖义齿建模 |
4.2.3 有限元分析过程 |
4.2.4 有限元分析结果 |
4.3 全口义齿一体化成型工艺研究 |
4.3.1 一体化成型研究意义 |
4.3.2 设计及制备流程 |
4.3.3 成型设备实现方案 |
4.4 义齿基托3D打印适合性研究 |
4.4.1 精度及贴合性实验方法 |
4.4.2 精度及贴合性实验分析 |
4.4.3 组织面贴合性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DLP光固化3D打印设备改进及成型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DLP光固化成型 |
5.3 DLP光固化3D打印畸变研究 |
5.3.1 畸变来源及矫正方法 |
5.3.2 投影光机光学系统优化 |
5.3.3 专用光机光学系统优化 |
5.4 专用光机光均匀化实验 |
5.4.1 光的辐照度 |
5.4.2 PNG图像及RGB原理 |
5.4.3 光辐照度与灰度值 |
5.4.4 光辐照度分布模型 |
5.4.5 设备成型精度测试 |
5.5 设备成型工艺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论文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种植义齿常见问题的预防及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下颌重度吸收无牙颌传统全口义齿与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应力的三维有限元分析[D]. 赵之月.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载银高透氧化锆种植基台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和机理研究[D]. 彭敏.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3]利物浦口腔康复问卷(LORQv3)的汉化及应用研究[D]. 王睿. 中国医科大学, 2021(02)
- [4]种植固定义齿邻面接触松紧度与食物嵌塞的相关性研究[D]. 孙欣宇.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5]种植义齿上部修复及其并发症[J]. 周延民,汪汉池. 口腔医学研究, 2020(05)
- [6]单颗后牙缺失种植修复后发生食物嵌塞的相关因素探究[D]. 范冬冬.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7]下颌Locator附着体固位全口覆盖式种植义齿近期临床效果观察[D]. 高恭鑫.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3)
- [8]200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统计分析[D]. 于水鹏.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无牙颌种植支持式固定义齿粘接与螺丝固位的临床疗效观察[D]. 胡晨晨.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10]纳米复合改性PMMA义齿基托DLP光固化增材制造技术研究[D]. 陈盛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