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总供需平衡判断方法(下)_投资率论文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供需总量平衡判断方法(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供需论文,国情论文,总量论文,适合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判断方法

在比较分析目前国外国内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现实条件的可能和需要,我们建立的经济供需总量平衡判断方法是“指标定性和函数定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

综合评价法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建立一个相关指标体系,包括综合价格上涨率、投资率、库存率、外汇储备率、失业率、瓶颈满足率等6项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对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判断;二是利用相关分析原理,通过建立货币供应量、价格与GDP缺口之间的函数关系,对供需总量平衡程度进行定量描述。同时,辅之以直接测算法,对综合评价法判断的结果进行补充。

(一)相关指标体系定性判断方法

所谓相关指标体系定性判断方法,就是通过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各相关指标实际变动情况,包括指标变化的方向及与正常值(即供需总量大体平衡时该指标的统计数值)的偏离程度,来对供需总量平衡状况作出判断。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相关指标体系,一是借鉴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二是根据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影响总量平衡的相关指标的实证分析,三是考虑到统计资料取得的可能性和及时性。据此,我们从众多指标中选出综合价格上涨率、投资率、库存率、失业率、瓶颈满足率、外汇储备率等6项指标,作为分析判断的主要依据。

总的说来,6项相关指标的不同变化,反映着供需总量三种不同的平衡状态,即需求不足、基本平衡和需求过旺。

按照这种方式作出定性分析需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各项指标的具体计算口径和计算方法;(2)各项指标的正常水平或合理数值及其变化范围;(3)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

在实际判断中,由于上述6项指标中各项指标的性质和灵敏性有所不同,有时也会出现不一致的变动情况,因而对不同的平衡状态要侧重于对不同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比如总量平衡状态变化之初,由于某些价格变动有时滞性,物价总水平的变化不是明显,那么就得主要依据其它指标的变化来进行判断。

1、综合价格上涨率。我国现行统计的各类价格指数尚没有一个能够比较全面、合理地反映供需总量平衡关系的变化。因此,我们尝试在现行价格指数的基础上,计算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比较能够反映主要均衡条件变化的综合价格指数,用以作为总供需平衡状况的相关指标。其计算方法如下:

综合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消费份额+投资价格指数×投资份额

确定一个适当的正常价格总水平(综合价格指数上升幅度)对于判断宏观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至关重要。所谓正常价格总水平是指供需总量大体平衡时的价格水平。据分析,1978—1984年,我国物价管理初步放开。这一时期总供需大体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正常的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为0—3%。1985—1994年,经济增长加快,市场价格大部分放开,价格结构性调整步伐加大,价格总水平大幅度上升。这一时期,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正常范围是6—8%。在这个范围之内,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小于6%,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处于需求不足状态;大于8%,供需总量平衡关系处于需求过旺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上述标准,1980、1989年划为需求过旺年份,与实际情况不符。这是因为在经济周期运动中,价格相对于其他宏观经济指标的变化,往往有滞后性。1980年综合价格指数上升4.7%,主要是上年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的滞后反映。1989年综合价格指数高是由于上年涨价的滞后影响特别大。因此,不宜单纯以价格指数作为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态的依据,应与其他指标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投资率。对我国在不同时期合理投资率进行分析,必须考虑如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投资品价格指数与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的差异;二是建设用地费用上涨;三是利用外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四是投资中的土地使用费、投资方向调节税、建设期贷款利息和其他费用。各项费用增加,在考虑上述几项因素对投资率变化的影响的基础上,我国各不同时期合理投资率水平大体是:1980—1988年为25+3%;1988—1994年为30+3%。此外,在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时,仅看投资率绝对水平还不够,必须同时考察与上期投资率相比的变化幅度,这对于判断供需总量平衡状态可能更合理。比如,1985年投资率为29.8%,绝对水平似乎并不高。但相对于上年,投资率骤然上升了3.3个百分点,这说明当年的投资增长过快,需求过大。又如1992年,当年投资率为29.5%,绝对水平在合理范围内。但与上年相比,上升了4个百分点,说明当年的投资需求已经出现膨胀之势。

3、外汇储备率。外汇储备率即是外汇储备额与当期进口总额的比率。据世界银行分析,足以抵付三个月进口额的储备水平是发展中国家的理想定额,即合理的外汇储备率应为25%左右。鉴于我国中长期外债余额已近1000亿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已近1300亿美元,并在今后5—10年内进入还本付息和利润汇出的高峰期,因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合理的外汇储备水平应当高于三个月的进口额,外汇储备率似应保持35%左右。但在1990年以前,借用外债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较小,我国的外汇储备始终处于较低的水平。因此,可能更接近实际的分析方法应该是,以1990年为界,以前主要是观察外汇储备率的变化率;以后以合理的外汇储备率为标准。

4、库存率。库存率是全社会库存量与GDP的比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反映供需总量平衡关系的一个十分敏感的指标。因为存在价格刚性,库存率的升降有时甚至比市场价格波动对总量平衡状况的反应更为及时。考虑到我国目前正处于体制转轨时期,需求结构变化较快,供给结构的变化相对滞后,再加上其他各种非正常因素的影响,在库存产品中,难免会存在一定比例的无效供给,这将抬高判断总量平衡状况库存指标的比率。因此我们认为,现阶段的库存率,一般在6—8%比较合适。超过或低于这个比例可分别视为需求不足和需求膨胀。

5、失业率。总的来看,我国目前的失业率指标还不能灵敏、客观地反映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这是因为:第一,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没有完成,企业破产机制尚未建立,就业刚性十分明显;第二,失业率统计仅局限于城镇,不能反映全国的情况;第三,近年来农民进城务工对于城镇就业的影响加大,城镇失业率比过去上升,农民进城务工人数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有关,但没有这方面的统计;第四,失业登记制度在我国还很不健全,根据登记的失业人口来计算失业率偏低,同时隐性失业问题在我国还不可忽视。

我们认为,根据统计局人口抽样调查结果估算的总和失业率(城镇失业人口与企业停产未上班职工之和与全部城镇劳动人口之比),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我国的城镇失业情况。我国正常城镇总和失业率(统计局口径)可能以4.5—5.0%为宜。总和失业率高于5%,表明社会需求不足,低于4.5%,则表明社会需求过旺。

6、瓶颈满足率。这是判断总量平衡指标体系中的一个结构性指标。根据以往经验,电力弹性系数以1左右为宜。高于此值,表明需求偏淡;低于此值,表明需求偏旺。电力满足程度还可用以下两方面指标加以补充:一是拉闸限电的条次数、负荷多少(技术上讲可以有全国数);二是发电设备利用小时数,国外是4000多小时,国内火电为6000—7000小时,属于偏高;目前条件下,国内火电利用小时数似以5500小时左右为宜。

铁路货运的紧张程度通常用装车满足率来表示。但这一指标的不足之处在于,车皮申请计划往往有虚报成分,需要具体分析。

另外,农业增长率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如何从农业增长与其他产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之间的结构性角度判断总量平衡问题,还需要做实证的和深入的研究。

上述六项相关指标自1978年以来的实际变化情况(详见表1)。

六项指标实际变化表

表1

单位:%

根据各项指标从不同角度对总量平衡方向的指示特征,并尽量消除个别指标在判断特殊年份供需总量平衡状况时的局限性,可以从定性角度对1978年以来各年度供需总量平衡状况作出综合判断(详见表2):

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综合定性判断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十多年中,需求不足年份为1989、1990年。支持这种判断的主要依据是:这两年库存率分别为10.7%和9.4%是十多年中最高的两年;失业率分别为2.6%和2.5%与前后几年相比处于一个相对的高峰期;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分别为1.78和1.63也是十多年中最高的两年;投资率分别为25.9%和25.2%不仅比前后时期都低,而且具有在低水平上明显下降特征;综合价格上涨率在1990年很低3.2%,与上年比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但1989年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仍高达13.4%,这主要是由上年价格猛涨的滞后影响造成的,其实当年新涨价幅度仅为5%左右,是相当低的;这两年外汇储备率分别为9.38%和20.79%,比前一时期有大幅度的上升,是出口增加、国内需求不足的反映。总的来看,上述六项指标在反映需求不足方面具有较高程度的一致性。

供需基本平衡年份,即1979—1981年、1983、1984、1986年和1991年,具有如下共同特征: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比较低(一般在6%以下),投资率水平适中且年度间变化不大,库存率保持在6—8%之间,失业率较低且较稳定,电力生产弹性系数在1上下小幅波动。唯有外汇储备率指标变动剧烈,且不规则,但这不应妨碍根据其他多数指标得出较为一致的判断。

过去十多年中,需求过旺年份为1978、1982、1985、1987、1988、1992、1993、1994年。在需求过旺的年份中,有些指标的变化与之有些出入。因此,1985年的库存率高达8.5%,但这是因为前三季度经济过热气氛下刺激起来的盲目生产,在当年四季度开始实行紧缩政策后以库存大量积压增加的方式暴露出来的结果,这并不影响对1985年需求过旺的基本判断。1988年的情况也类似,当年综合价格上涨18.1%,库存率5.9%、失业率2%、电力生产弹性系数0.85%和外汇储备率6.1%都较低,投资率31.9%在1987年高水平上虽略有下降,但消费膨胀尤为突出,形成了消费为主的双膨胀。再看1992—1994年,这三年的共同特征是:价格上涨10—20%,投资率迅速上升,并达到创纪录的水平;库存率为3—6%;外汇储备率总体水平虽然较高,但主要是治理整顿时期奠定的基础,而1992、1993年储备率分别比上年下降约10个和4个百分点,是国内需求过旺的重要依据。1994年储备率急剧上升则主要与当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有关,属特殊情况。1992—1994年失业率呈逐年上升,这是企业改革包括劳动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和“民工潮”加剧的结果,而不是需求不足的依据。因此,总的来看,考虑到(或剔除了)一些特殊情况后,上述六项指标在反映需求过旺方面有较高的一致性。

总之,在对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进行分析判断时,上述任何指标的单独使用都有局限性,都有“失灵”的时候,但又都有明显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当对这些指标进行综合考察时,所得结论的可信性还是相当高的。

(二)货币、价格函数定量判断方法

函数定量判断方法,是运用相关分析方法和历史数据,在货币供应量(或价格指数)与GDP缺口之间建立函数关系,然后根据特定年份实际发生的货币供应量(或价格指数)和已建立的函数关系,得出相应的GDP缺口值,再根据GDP缺口值的大小来判断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GDP缺口是指实际产出(GDP)与潜在产出(GDP)之差,潜在GDP可以通过移动平均法进行测算。GDP缺口是正数,表明经济在高于其潜在产出水平之上运行,这时经济的扩张达到超负荷的程度,资源利用过度,总需求大于总供给。GDP缺口是负数,即实际GDP小于潜在GDP,这时出现生产能力和资源闲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GDP缺口基本上可以视为实际的供需差率。

1、货币供应量与GDP缺口之间的关系

实证分析表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GDP及GDP缺口之间确实存在着较为密切的相关关系,特别是M[,0]、M[,1]与GDP及GDP缺口之间关系更为密切。对1985—1994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0]、M[,1])增长率与GDP缺口进行回归分析,可得到如下公式:

GDPQ=-8.6+0.1[M,0]+0.3M[,1]

(-8.5)(2.7)(6.2)

R=0.90 F=41.8 DW=2.3

(GDPQ指GDP缺口,M[,0]、M[,1]为全年平均增长率)

将过去十多年中的M[,0]、M[,1]实际增长率代入上述公式,可以得到GDP缺口的拟合值,并据此而对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做出相应的判断。结果显示,可以把GDP缺口值处于-3至3之间作为正常范围,小于-3即视为需求不足,大于3则视为需求过旺。据此,判定为需求过旺的年份有1985、1988、1992和1993年,需求不足的年份为1979、1989和1990年,基本平衡的年份为1980、1981、1982、1983、1984、1986、1987、1991、1994和1995年。上述判断与指标定性判断法的结论相比,绝大多数年份是一致的,符合我们对过去十多年经济运行态势的直观感觉。应用货币供应量函数法时应注意的问题是:(1)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在不断加深;(2)M[,0]、M[,1]的变化略超前于国民经济(或GDP)的变化;(3)货币供应量变化可以解释GDP缺口变化的绝大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不能机械地运用这一公式。总体上看,货币供应量函数法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可以给予基本肯定。

2、GDP缺口与价格指数的关系

改革以来,随着市场价格的逐步放开和价格扭曲现象的改善,我国价格总水平与GDP缺口之间的相关性明显提高。对1978—1993年的综合价格指数与GDP缺口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如下方程:

GDPQ=1.11(P-7)

(GDPQ指GDP缺口,P指当年综合价格指数)

上述关系式表明:当GDP缺口为1%时,综合价格上涨率就提高0.9个百分点,当GDP缺口为0时,综合价格指数上涨幅度将维持在7%的水平,这一水平可以称为基础价格水平。反过来说,综合价格上涨率相对于基础价格水平,每高出1%,GDP缺口就增加1.11个百分点。过去十多年基础价格水平高达7%,可能与改革以来价格不断调整和放开有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价格改革任务的逐步完成,将来基础价格水平可能会有所降低。

将表1中的综合价格上涨率代入上式,可得到拟合的GDP缺口值(见表3),进而对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如将GDP缺口的合理值范围定为-3至3之间,则判定为需求过旺的年份为1985、1988、1989、1992、1993和1994年,判定为需求不足的年份为1978、1979、1981、1982、1983、1984和1990年,判定为基本平衡的年份为1980、1986、1987和1991年。与六项指标定性判断得到的结果相比,上述关于需求过旺年份和基本平衡年份的判断是基本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运用综合价格函数法进行判断,八十年代中期以前的年份基本上都处于需求不足状态,这一结论不很可靠。出现这种偏差的原因在于,八十年代中期以前我国多数价格还未放开或调整到位,而是仍然受到严格的管制,显性价格水平较低,致使依据上述综合价格公式计算得到的GDP缺口为较高的负值,从而判定为需求不足。此外,将1989年判定为需求过旺年份也明显不妥,主要是未能把上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剔除掉。总之,从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的情况看,综合价格函数法是有相当价值和意义的,可以作为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定量判断方法之一。

我国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综合评价

表3

四、“九五”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选择

(一)对1995年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初步判断

据初步统计,199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达577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全年平均M[,0]增长8.2%、M[,1]增长16.8%,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约为14.8%,投资价格指数约为7.2%,综合价格指数约为12%。

根据货币供应量QM[,0]、M[,1])函数法,将1995年M[,0]、M[,1]平均增长率代入上述公式,得到的GDP缺口值约为-1,处于合理范围,表明供求基本平衡。

根据综合价格函数法,将1995年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代入上述公式,得到的GDP缺口为5.55,表明需求过旺,经济偏热。

运用指标定性判断法,需要对1995年综合价格上涨率、投资率、外汇储备率、库存率、失业率和电力弹性系数进行综合判断和具体分析。据初步测算,1995年城镇失业率为2.9%,库存率为5%左右,均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电力弹性系数为0.83,比上年略有下降,但电力生产速度(8.5%)仍然较快,全国电力紧张状况总体上有所缓解;投资率为34%左右,绝对水平不低,但与上年相比投资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以上,全社会投资增长速度约19%,比上年回落约12个百分点,表明1995年投资规模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而投资率水平高主要是由上年基数高造成的。从城镇失业率、库存率、电力弹性系数和投资率四项指标来看,1995年是供需基本平衡年份。

1995年综合价格指数上涨率仍然高达12%,主要是上年价格上涨的滞后影响过大所致,其实当年新涨价幅度并不高。据分析,在1995年14.8%的零售价格指数中,新涨价因素影响约5.6个百分点,其余9.2个百分点为上年涨价的滞后影响。1995年12月当月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已降至8.3%,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仅为1.6%。因此可以说,1995年价格变化态势与“供需基本平衡”的判断并不矛盾,不宜将全年平均价格上涨水平高作为判断1995年需求过旺的依据。如果不是将全年平均涨价幅度,而是将当年新涨价幅度值代入上述价格函数式,也会得出1995年供需基本平衡的结论。

1995年我国外汇储备接近740亿美元,外汇储备率高达55%左右,也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表明国内需求严重不足。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主要是由于近两年实行汇率并轨刺激了出口,结售汇制使原来的相当一部分企业外汇存款集中转变为国家外汇储备,以及利用外资规模扩大等原因所致,与国内需求状况关系不大。考虑到正常进口及进口增加的趋势、外债还本付息的需要和维持汇率相对稳定的需要,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并不算高。

综合起来看,1995年为供需总量基本平衡年份。

(二)“九五”时期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的宏观调控目标选择根据本课题对“八五”期间经济供需总量平衡状况的分析,并结合对未来“九五”期间各项主要相关因素发展趋势的预测,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经济供需总量大体平衡的一些宏观指标选择是:

(1)经济增长率在8%左右。这个速度与我国未来几年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社会生产率提高的可能是相适应的。经济增长速度过高,可能再次诱发通货膨胀,经济增长速度过低,也可能导致失业增加,带来这样那样的社会问题。

(2)综合价格上涨率为6—8%。在“八五”后几年,由于总需求增长过度,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经过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过高的价格上涨幅度已有了比较明显的回落。考虑到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已经放开由市场形成价格,价格改革的重点已由“调放”转向健全新的价格形成机制、规范价格秩序、完善价格宏观调控体系,因而“九五”期间基础价格水平应比“八五”有所下降,估计大体在5—7%,与之相对应的零售价格上涨率应控制在年均7%左右。

(3)固定资产投资率平均在32%左右。投资率过高、投资增长过快、投资规模过大,往往引发经济过热和经济波动,但投资率过低、投资增长过慢,也会影响到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后劲,不利于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

(4)我国目前每月进口额已超过100亿美元,按照三个月进口量计算,最低的外汇储备水平应为300亿美元。考虑到“九五”以后我国将面临外债偿还高峰,同时资源进口在中长期呈持续上升趋势,以及应付将来实现人民币完全自由竞换可能出现的风险,“九五”时期我国外汇储备水平应保持在700亿美元左右。

(5)城镇失业率控制在5%以下。“九五”时期城镇仍将有大量新增劳动力,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将迈出较大步伐,加上民工潮的影响继续存在,“九五”时期城镇失业率水平可能比“八五”有所上升。

实现上述各项宏观调控目标,是保持经济健康运行、持续发展的主要均衡条件。

(本课题研究总负责人:国家计委副秘书长兼综合司司长白和金,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还有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统计局的同志)

标签:;  ;  ;  ;  ;  ;  ;  ;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总供需平衡判断方法(下)_投资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