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忧#183责任#183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_环境保护论文

担忧#183责任#183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_环境保护论文

忧患#183;责任#183;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忧患论文,公众论文,意识论文,环境论文,责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向教育提出了挑战,促进了环境教育的产生与成长。

环境教育有环境专业教育和环境公众教育之别。

面向公众的环境教育是环境科学教育、环境法教育和环境伦理教育的三位一体,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因为舍此就不能将环境保护由精英的理念转化为公众的自觉,由政府规划的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环境保护事业就会落空。我认为,培养公众的环境意识要重在6个字上下功夫:忧患、责任、参与,旨在培养公众的环境忧患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和环保参与意识。

一、忧患

公众具有对环境问题的知情权,我们必须真实的向公众道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引起他们对环境问题的注意和关切,忧患之心自然而生。

环境问题有全球性和区域性两个层次,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主要有: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横行、荒漠化、大气水源和固体废弃物污染、资源短缺等等。且不说别的国家,我们中国的环境问题便十分突出。

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资源,我们中国淡水人均占有量为2000立方米左右,是世界人均量的1/4,处在世界上13个最贫水国家之列,且分布极不平衡,大部分集中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地区。根据现行的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量2000立方米就处在严重缺水边缘,人均淡水量1000立方米为起码的生存需求,而我们中国有16个省市自治区人均淡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宁夏、河北等6个省市自治区低于500立方米,北京、天津所在的海河、滦河流域仅为360立方米左右。一方面是缺水,另一方面却又不珍惜它,浪费与污染怵目惊心。2001年,全国工业和城镇生活废水排放总量为428.4亿吨,比上年增加3.2%。全国的主要江河湖库和近海领域都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总体上未能得到根本控制。2001年度七大水系监测的752个重点断面中,1一Ⅲ类水质占29.5%,Ⅳ类水质占17.7%,Ⅴ类和劣Ⅴ类水质占52.8%。2001年,七大水系污染由重到轻的顺序依次是:海河、辽河、淮河、黄河、松花江、长江和珠江。与上年相比,污染轻重顺序未变,污染程度相近(《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22日《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

特别具有讽刺意味的一个事例来自上海。上海濒江临海,拥有数千条大小河道,纵横交错,素有‘东方水都’之称。然而,根据上海水文总站和水环境监测中心提供的分析报告,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海全市内河保持一、二类水质的一度几乎为零,五类,甚至比五类水还差的河道占了近68%。上海市被联合国列为缺水城市之一。

“水质性缺水”(《中国环境报》1998年5月24日《东方水都喊渴》)。

这种提法真让人难堪。

耕地也是一种战略性资源。目前我国人均耕地约0.10公顷,不足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50%,(《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22日《2001年中国环境状态公报》)。在全世界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中排在倒数第二。然而,更为糟糕的是,全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356万平方公里,每年土地退化、沙化面积仍在以30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继续扩展(《中国环境报》2002年6月1日《文明的困境》)。

20世纪永远地逝去了,但20世纪最后10年发生的几件震撼国人的事情,我们却永远不会忘记:其一是1997年黄河断流的次数,持续的时间和河段的长度均创历史之最,断流13次,断流持续时间226天,最长一次断流河段704公里。黄河首次断流是在1972年,断流15天,之后断流不断发生,且断流的次数越来越多,持续时间越来越久,河段越来越长。专家指出,如不采取及时而有力的措施,黄河就会变成一条奇怪的内陆河,既不注入大海,也不注入湖泊。其二是继1996年特大洪水之后,1998年长江又一次发生特大洪水,这是新中国成立来长江洪水灾害造成损失最大的一次。长江洪水灾害已呈越来越频繁之势,与黄河的憔悴枯槁相比,长江则变得喜怒无常,放荡不羁。其三是淮河全流域性污染。流经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和湖北等省,拥有120多条一级支流,470多条二级支流的淮河,变成了脏河、臭河。“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洗衣灌溉,70年代水质变坏,80年代鱼虾绝代,90年代身心受害”。这首歌谣唱出了淮河儿女心中的隐痛。其四是沙尘暴越演越烈。20世纪50年代,平均每年5次,60年代8次,70年代13次,80年代14次,90年代为20次,而且范围更大,来势更猛,尤其是2000年席卷首都等地的那场沙尘暴,铺天盖地,昏天黑日,肆无忌惮,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

环境问题的确十分严重。那么,从整体上看,它究竟严重到什么程度呢?有一个词很能说明它的严重程度,这个词便是生态危机,由于基本生态过程即生态结构与功能的破坏和生命维持系统的瓦解而引起生态危机,人类已深受其害:

臭氧层是地表上空的一圈气体。臭氧层对生物具有特殊功能:太阳光中对生物无害的可见光与A段紫外线,它一律放行,对生物害处极大的C段紫外线它全部吸收,对生物害大于利的B段紫外线则大部分吸收,小部分放行,认它们到地面消毒弑菌。臭氧层是保护地球的无缝天衣,是地球演化一个绝妙平衡。然而,这张无缝天衣开始出现裂口,这就是臭氧层空洞。就在科学家发现臭氧层损耗和出现空洞的同时,世界各国纷纷报道皮肤癌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今天,地球上空的臭氧含量比原来减少了约10%,预计到2050年,还会减少10%,而臭氧每减少1%,地表紫外线辐射强度就增加20%,人类的皮肤癌就会增加2%。

二氧化碳不吸收短波光而最容易吸收长波光。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含量的上升,不会阻挡太阳辐射到达地面,相反,从地球向宇宙空间的反射热却因其波长能被二氧化碳吸收,所以,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地表的热损散发就减少,就像地表被包上了一道热屏障,使地球趋暖,出现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撬动着、蚀化着南极的冰层,使海平面上升,随着海平面的上升,许多沿海城市和岛屿面临淹没的危险。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便面临这一危险。台湾环保署不久前委托一家工程公司针对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对台湾的冲击做出评估,评估结果表明,当海平面上升0.5米时,台湾将损失105平方公里的土地,有1237.6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在风险中,如果海平面上升1米,台湾将损失272平方公里的土地,1246.2平方公里的土地处在风险中。温室效应制造着气候异常,其重要表现之一便是暖冬。暖冬对于东南部地区意味着“暖湿”,对于西北部地区则意味着“暖干”,原本干渴的大地上,地表被烘干了水分,被灼烤的沙土遇风即起,这就是所谓的沙尘暴。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只要土壤中的含水量达4%,遇风时就很难起尘,而在我国沙尘暴主要策源地之一的河西走廊冬春土壤含水量不足2%(《中国环境报》2002年5月21日《暖冬与环境》)。

由于大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及其所带来的食品污染,我们生活的地球变成了一个被毒化的地球,在这个被毒化了的地球里生活的我们,血液中正常的白血球数已由20世纪70年代的7000-8000降到80年代的5000左右,再降到20世纪末的4000左右;男性精子的数量正在急剧的减少,1940年,男子平均每毫升精液中有精子1.13亿个,1990年,下降到7700万个。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男子的精液数量平均比50年代出生的减少25%,年递减2%,照此下去,70年后,人类将丧失生育能力(《参考消息》1997年5月12日《男子精子数量减少》)。凡此种种说明了什么,它说明:

一场巨大的灾难正在向我们悄然逼近。

灾难是可怕的,但更加可怕的是对灾难的无知和麻木。

我们应该醒悟了!

二、责任

第一,环境问题的出现和严重,我们难辞其咎,因而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

有一种理论叫“多四季论”。这种理论试图把上述地球趋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归结为天体运行的结果。然而,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地球趋暖现象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即工业活动中大量地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上升。185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到300PPM,到1978年上升为330PPM。又何止地球趋暖主要由人为原因造成,哪一种环境问题主要不是由人为原因造成的呢?

黄河为什么会断流?1998年中科院地学部组成的黄河考察组在经过考察后得出的结论是,用水量超过水资源的承载能力是黄河断流的首次因素。根据国家有关部门对黄河的分水调度,按黄河580亿立方米的年径流量,每年有37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用于沿黄河各省区的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还必须有210亿立方米的黄河水作为冲刷下游河道泥沙的用水。但是,考察组发现,黄河流域的实际用水量已大大越过了370亿立方米的水平,冲刷河道的210亿立方米生态水完全没有保障,致使下游干流主河槽淤积严重。黄河用水量的超标,一是由于人口的增长,二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另外,水资源的浪费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流域内农田水利工程不配套,采用粗放的漫灌和串灌等灌溉方式,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仅为50%,高于全国每公顷平均8700立方米的水平。工作用水每万元产值耗水量为802立方米,大大高于全国620立方米的水平。当然,黄河断流也离不开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流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8%,而径流量580亿立方米仅为全国河川径流量的2%,流域内人均年径流量为593立方米,为全国人均年径流量的25%,单位土地面积平均年径流量为全国的17%,与长江相比,流域面积是长江的42%,而水量则不到长江1/16(《光明日报》1997年6月16日《节水:解决黄河断流的必然选择》)。而这也恰恰说明,不顾客观条件,我行我素,肯定会遭受大自然的惩罚。

长江为何洪涝肆虐?专家说,这是由于长江全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植被过度破坏造成水源涵养功能衰减,水土流失加剧,使中下游河道湖泊和塘堰淤积,防洪能力削弱的直接反映。

1957年,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2%,水土流失面积36.38万平方公里,到1986年,森林覆盖率便只有了10%,水土流失达73.94万平方公里。

长江上游的四川省在元代时森林覆盖率高达50%以上,至解放初尚有20%,但到了20世纪80年代便只有12%。与森林覆盖率的下降相同步,水土流失的面积则大增,20世纪末,仅四川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就超过了20世纪50年代整个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总和。

长江中下游发育着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群,这些美丽的湖泊容纳百川,调节洪峰,与长江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水土流失使这些湖泊首当其冲。就说洞庭湖吧,在19世纪初,洞庭湖面积广达6000多平方公里。1949年,面积缩小为4350平方公里。50年来,每年淤积在湖内的泥沙1.5亿吨,湖底普遍淤高1.3米,加上大肆围湖造田,使洞庭湖的面积和湖容都减少了50%以上,1984年,洞庭湖的总面积只剩下2145平方公里,第一大淡水湖的桂冠被鄱阳湖所取代。然而,鄱阳湖同样厄运难逃,由于围湖造田和淤积,湖面萎缩了1/5以上。

严重的水土流失,已使长江流域塘堰的总库容被泥沙淤积了一半以上,中小水库淤积占了库容的1/4-1/6。长江干流河道的不断淤积,造成荆江河段的悬河。每到汛期,滚滚洪水全靠大坝挟持,洪水水位高出两岸数米到十几米。

长江流域的现状证如有人所概括的:“上游越窄越垦越垦越窄,下游越险越加越加越险,上游人把生态义务扔进了长江,下游人把生态权利冲进了大海。”

简直太形象,太深刻了!

我们的确应当进行认真的反省。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严重正是由于我们放任生育、挥霍浪费、无度牧垦和随意砍伐森林、开采矿物和排放废物带来的恶果。

关于环境问题及其生态危机的人为性质,早已被不少学者所揭露:

戴维·埃伦费尔德——《人道主义的僭妄》的作者指出:“沙漠的制造者和工具的制造者一样是适合人类的定义。”

R·卡尔逊在其《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以数计的城镇的春天之首沉寂下来了呢?……不是魔法……而是人们自己。”

杰里米·里夫舍和特德·霍华德在《墒:一种新的世界观》中说得更加透彻:人类创造了技术圈,入侵生物圈,进行过多的榨取,从而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

第二,环境问题的出现与严重直接地损害我们的切身利益,因而环境保护是我们的责任。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的切身利益所在。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是硬道理。”朱镕基同志说,作为硬道理的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但是21世纪的主题,而且是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而要获取可持续发展,则必须处理好两大关系: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没有良好的环境状态,可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现代发展观,它提倡面向未来,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主张把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提高生活质量是我们的切身利益所在。虽然对生活质量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有一点已成为大家的共识,这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但需要有丰富的物质财富,还需要有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需要有新鲜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蓝天白云、绿水青山、鸟语花香。如果物质财富的积累以这一切的失去为代价,真是得不偿失啊!

三、参与

一位学者曾说:假如每年旅行者都往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的山谷里扔一只塑料袋,聚沙成塔,最终会使之成为一个巨大的垃圾场。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微小的暴行”。与之相反,如果每个居民都主动拾起马路上所见到的塑料袋,城市就会变得清洁,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微小的善行”。俗语说得好,见微知著,无论是微小的暴行还是微小的善行都揭示了同样一个道理:环境保护有赖公众参与。

环境保护的动力来自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一是政府,这是环境保护的主导因素,政府应将环境保护列为决策的重要议题,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集中力量进行大型生态治理工程。二是专家,不同学科的专家所从事的研究活动为环境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环境保护出谋划策。三是公众,关于公众参与和政府主导在环境保护上的关系,我国第一个民间环境保护社团“自然之友”的会长梁从诫教授曾作过形象的阐述,他说,要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就像在一个人口众多的家庭里,如果只有家庭主妇在维持整洁,而全家老小只管糟蹋,不管收拾,主妇纵使三头六臂,也是无能为力。何况主妇也有因不尽职、不称职而需要监督和批评的时候。同理,环境保护如果只有政府和专家的努力,而没有千百万公众的响应,就不能取得成功。

公众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括法人,诸如企业、学校等;自然人,诸如工人、学生等。作为自然人的公众是一个集合概念,即人人相加也。此前,我们已经阐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但仅仅阐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并不足以动员公众参与环境保护,还必须阐明环境保护人人可为。

环境保护人人可为的“为”字既指作为,又指不作为。所谓所为即从事某些行为,例如,植树种草。向不利于和有损于环境保护的作为作斗争也是一种作为。所谓不作为,即不从事某些行为,例如不猎杀、不食用野生动物。对不利于和有损于环境保护的行为听之任之,开只眼闭只眼,采取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一种值得谴责的作为。

人的所有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产生环境后果,这些后果要么是积极的,要么是消极的,我们在从事任一行为时,都不妨先问问它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后果。这里有一个上线和下线,上线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促进环境的改善,下线是我们要做到使自己的行为对环境无害。

通过环境教育,要使大家明白:尽管我们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地位不同,民族不同,性别不同,甚至还有许许多多这样或那样的不同,但我们都必然要扮演一个共同的社会角色—消费者,并且每天每天的都在进行消费。由我们的消费观所决定的消费行为会对环境状态产生影响,为了环境保护,我们应确立现代的消费观,——绿色消费观,倡导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一种特定的消费方式,它既有利于身心健康,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绿色消费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上是指对绿色产品的消费。何谓绿色产品?从环境标准上我们把产品分为三类,即对环境有害且无法减轻其害的产品;对环境有害但能有一定程度上减轻其害的产品;对环境无害的产品。绿色产品是无害环境或较有害环境的产品的总称,它有三层涵义:一是指这些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不会污染、破坏环境(或对环境的破坏、污染较轻);二是指这些产品在使用中或使用后不会破坏、污染环境(或对环境的破坏、污染较轻);三是指这些产品没有被污染(或污染较轻)。原西德是世界上最先实行绿色产品标志即环境标志的国家,1973年它就对3600种产品发放了绿色产品标志,旨在鼓励绿色产品的生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环境战略咨询组于1991年成立了绿色标志产品分组,其目的是为了统一绿色标志产品方面的有关定义、标准及其测试方法。1993年,中国国家环保局颁布了我国绿色产品标志图案,开始实施绿色产品标志制度。标志图形中间为青山、绿水、太阳,外围由10个圆环组成。图形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相扣,表示公众的参与,整个图形的创意是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从世界上看,绿色产品标志首先是在两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在商品的包装物上,凡有这种标志的产品包装,表明均便于回收利用,或容易被自然分解,不致成为产生污染,损害环境的废物。二是在食品上,凡有绿色产品标志的食品被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即安全营养无公害的食品。绿色食品向人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食品质量概念,它的开发要求原材料产地必须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工运输和原材料生长过程必须遵守洁净的操作规程。

广义上则既指绿色产品的消费,又指适度消费。消费一词可作两面观,一是消费行为,二是消费需求。消费需求往往以欲的形式来表现,它是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这里有了三种立场:禁欲、纵欲和节欲。我们主张节欲,反对禁欲和纵欲。现代文明的危险是纵欲即放纵物欲,物欲横流导致现代文明的两大危机:心态危机和生态危机。主张节欲就是主张适度消费、适度消费作为绿色消费观,同挥霍性、浮华性、铺张性、新奇性、讲体面、讲排场、讲阔气的高消费观相对立,它认为鼓励高消费就是鼓励奢侈和浪费。无论国力是否允许,我们都不应当将此作为发展经济的价值导向。相反,我们应当让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永放光芒。

标签:;  ;  ;  ;  ;  ;  ;  

担忧#183责任#183参与--关于如何培养公众环境意识的思考_环境保护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