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的提升,同时也越发增加了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而在此发展背景下,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就要强化建筑物的实际建设力度,同时还要尽可能地应用先进技术,促使建筑物的建设更能与时代的发展相一致,保证建筑电器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更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而笔者则针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和节能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究,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旨在为建筑物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建筑电气设计;安全;节能问题;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越发增多,同时对于建筑物的质量和施工效率的要求也越发增加,而电气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已经成为人们的重点需求,因此,电子设计也因此成为了建筑工程建筑中的关键环节,这一技术的应用也逐渐的成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必然手段,它的应用也呈现着普遍性的趋势,现阶段的电力能源消耗是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能源消耗的主要方式,它使能源应用危机不断地加剧,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节省电力能源消耗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建筑工程中,电力能源消耗问题也越发严重,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也越发重视这一施工关键要素,尤其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和节能环节更应着重注意,而笔者则针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和节能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下为详述。
一、对于建筑电气设计的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节能设计已经成为其中的重要环节,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情况下,要想更好地提升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节能效果,就要在实际的设计环节,遵循相关的技术条件,同时还要参考每个环节的设计规范,确保最终的电气节能设计方案可以满足国家的实际需求,同时还会符合实际的设计标准需求,以及实际的使用需求,与建筑的施工条件和要求相一致,此外,还要保证其中的各个环节的运行更为稳定和科学,均可以正常运作,不仅如此,还要意识到电力能源的节约问题,尽可能做到节省电力能源的耗费,并从使用维护、设计以及施工等层面予以切实的分析和考虑,而笔者则针对其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
其一,本着降低能源消耗的原则。要想促使电气的设计方案可以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就要首先确保其自身的节能效果,因此,有关的电气设计师一定要进行实地勘察,并对一些消耗能源过大的环节予以替换,引进先进的技术,促使电系统的运作更为高效、科学和节能[1]。
其二,本着符合建筑物的应用需求的原则。要想有效的提升电气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并尽可能的降低电力能源的消耗,同时还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建筑物的调温和照明等都要符合建筑物整体的设计方案的需求,此外,还要尽可能保证电气设备的应用合理性,比如,在实际的电气设备过程中,应用一些较为特殊的设备,促使实际的电气节能设计更能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2]。
其三,本着经济效益的原则进行设计。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中,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符合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需要,就要尽可能从客户的角度思考问题,本着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设计,提高电气设计方案的高效性和科学性,不仅要确保电气设备的质量,同时还要强化电气的后期应用过程中的节能效果[3]。
二、对于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中,电气设计是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电气的设计要想更好的满足电力供应的高效性,并促使电气的设计方案更为合理,就要从电力的供电线路以及设备接地等层面进行分析,使电气的设计方式更为安全,保证电气设计方案能与建筑物的消防需求相一致,而笔者则针对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方面进行了分析,详见下述。
(一)从电气设备的接地层面进行分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中,将会涉及到诸多的电器设备,其中涵盖着电视、冰箱、洗衣机以及电脑等家用电器,这些电子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都要进行接地处理,同时还要通过接地系统的保护来实现正常运作,在实际的接地过程中,也要确保其电阻应当尽可能小于一欧姆,这样才能使电器的使用安全性得到切实的保障,并最大程度上降低电子设备应用事故发生。
(二)从供电线路的层面进行分析
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建设中,涉及到的电路较为复杂,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协调电路的安装安全性和应用稳定性,也要确保其中的各个电气设备满足实际的应用稳定性需求,不可对供电电路的主线等重要位置进行改动,如需修改,也要与电气系统的设计人员予以沟通和协调,使电路的安装更能满足电气系统的运行需求,保证电气系统的可实用性,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的施工规范等,进行细致的修改,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工作怠惰或失误等行为,将会导致供电线路的使用受到较大的阻碍,将会极易导致电路线路的界面电路瞬间变大,致使其功率也变大,最终极易导致电路发热而发生火灾事故[4]。
(三)从建筑消防控制层面进行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将电气系统融入其中,就要确保电气系统设计的合理性、高效性以及可实用性,并与建筑物中的报警系统实现有机的统一,通常情况下,消防报警控制、自动洒水灭火系统、火灾探测器以及气体自动喷射灭火等环节都是建筑自动化报警灭火的常用装置,那么,在实际的电气设计过程中,则要结合具体的自动化报警系统的设计要求,在电气系统中,融入建筑消防设计理念,比如,可以在消防线路之上,佩以金属管等,详见下图1,确保火灾事故出现时的消防线路等得以正常应用,同时也会确保报警系统中的命令或信号的以顺利的发布和传输,给有关工作人员以提醒和警示,高效的解决火灾故事问题[5]。
图1-金属管示意图
在实际的消防控制过程中,还要尤其注重消防水泵的控制力度,不仅要保证消防水泵可以正常应用,同时还要确保其应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一就是要将消防水泵引到控制柜的位置,应用消火栓系统对其实现自动控制。其二,就要将其引入到控制之内,而后可以应用手动方法将消防水泵予以启动,或是实现自动控制。
(四)从电力供应层面分析
电力的供应对于建筑物本身来讲是极为重要的,在实际的建筑物工程施工中,不具备电力的供应,就会导致建筑物趋近于瘫痪,也会无法凸显建筑物的实际作用,所以,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电力的实际需求,就要确保电力的供给较为稳定和合理,同时还要使电力供应较为高效和科学,保证电力供应的使用安全性,要想更好地促使供电稳定性,有关的电力设计师,就要在高层建筑物的设计方案中设置以两个较为独立的电源,参照实际的电网和负荷需求等条件,设计应急发电系统等,建筑物内一旦发生停电,在10-20s之间可以正常通电,并尽可能保证居民的利益,满足居民的用电需求,尤其是对于高压开关柜的配置和设计过程中,还要根据建筑物设计和建设的实际需求,使真空开关柜可以符合建筑物的实际标准,同时建筑物之内不可存在较大容量的油浸电力变压器,此外,还要将低压配电屏制作成手车式[6]。
三、对于建筑物设计的节能性分析
建筑物的功能间接的决定着人们是否会肯定建筑物的实用性,因此,在建筑物工程施工中,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就要将其中的各个环节施工和设计方式予以把控,尤其是建筑物的电气设计环节更要如此,要确保电气系统可以正常应用,以及电气系统的节能效果,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一致,并为后期居民节省电力能耗奠定良好的基础,而笔者则从电气系统设计中的照明、变压器层面进行了切合实际的分析。
(一)从照明层面分析
要想实现照明节能,就要首先保证照明质量,同时还要尽量降低照明系统中的能源损耗,通常情况下,都会应用到以下几种方法,要应用高效的电子镇流器以及节能灯等,同时还要保证二者的节能效果,并在灯具的选择上实现节能的目的。其二,要尽可能地应用自然光的作用,在实际的电气系统设计过程中,将自然光与室内照明实现有机的统一和集合,而后尽可能降低人工照明所带来的电力能源损耗。其二,要充分的对灯光亮度进行合理的控制,结合实际的建筑物的需求,合理增设照明开关,比如,在房建之内,则可以引用调光型的开关,而公共场合则可以应用声控式的开关,达到节约电力能源的目的[7]。
(二)从变压器的选择层面分析
在电气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设计到变压器的选择,在选择变压器的过程中,也要尽可能选择节能型的变压器种类,和传统的变压器类型相比较,节能型的变压器不仅降低了空载损失,也减少了短路问题,同时还兼具高效率、损耗低、节能性佳等等优势,建筑物电气设计师在对电气系统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都格外钟情于节能型变压器种类的选择,进而达到节能的目的[8]。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发的意识到先进科技成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应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得以应用,以建筑电气系统的设计为例进行分析,电气工程的设计也逐步呈现着高科技、节能型发展,应用先进技术成果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同时还会确保电气系统的应用更为规范、安全和稳定,逐渐的达到节能用电的需要,而笔者则结合当下建筑物电气系统设计的标准,提出了保证电气系统运行安全、节能的措施,旨在为有关施工单位提供借鉴和启迪。
参考文献
[1]田锐.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探究[J].四川建材,2015, 23(3):278-279.
[2]刘艳丽.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J].门窗,2016, 17(2):123-124.
[3]马惠娟.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8(29):1394.
[4]黄伟伦.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27(23):85-86.
[5]陈鹏.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解析[J].建筑?建材?装饰,2015,27(20):102-102.
[6]陈晓林,王胜利.对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安全及节能问题的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4(3):290.
[7]曹曾艳.建筑电气中的安全及节能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4,24(6):9-9.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2
标签:建筑物论文; 节能论文; 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需求论文; 系统论文; 要想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