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生观教育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条件下论文,人生观论文,市场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什么是人生观?人生观就是一个人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人生道路等根本问题的总看法。它是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的总开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更好地开展人生观教育,我觉得下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一、关于非无产阶级人生观对人们的影响及毒害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人们多样化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人们的观念也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所处的社会生产环境和个人主观因素不同,便形成了各种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人生观。在当前形势下,各种非无产阶级的人生观,特别是消极、腐朽的人生观,有所滋长、蔓延,对人们特别是对青年的影响和毒害极大。主要表现为:
有的人崇尚拜金主义人生观。在他们的眼里,“金钱万能”,“有钱就有一切”。他们把“有钱能使鬼推磨”推到了“有钱能使磨推鬼”的地步。只要能赚钱不顾一切,良心、肉体、人格、国宝、机密,什么都可以出卖,什么都可以倒卖。
有的人追求权力意志主义的人生观。他们认为“有权就有一切”,“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只要当上了官,位就高,名就贵,权就大,威就重。所以不惜一切为官为权而争。他们认为“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权与钱连姻。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腐败,丑恶现象,不能不说与这种人生观密切相关。
有的人迷信享乐主义的人生观。他们认为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个人的物质生活享受,满足自己生理本能的需要。吃穿玩乐,纵情声色,住宅华贵,坐高级车,酒楼豪华,尽情享受,甚者不惜挪用公款。
有的人奉行实用主义人生观。他们把对自己“有用”和“方便”作为人生的处世原则,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无利不起早,投机取巧,为了“占有”的冲动,常常翻脸无情,使人与人的关系变化无常,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千方百计为个人,整日奔忙离不开个人的好处和利益,如待遇、房子、票子、车子、儿子等。
有的人沉浸于悲观厌世的人生观。他们不适应现实生活环境的变化。对未来丧失信心,悲观失望,或借酒浇愁,或拜佛烧香,或安于现状,或动摇彷徨,倍感活的没意思。这种人生观往往成为纵欲享乐的影子,二者同时并存。
上述各种人生观,都是剥削阶级或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反映。其基本特征都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为本位的利己主义。通常讲,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而制约上述各种人生观的世界观,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这些非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滋生泛滥,在人们中特别是一些青年中,再次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现象,如社会现任感和义务感的淡漠,见利忘义行为的增长,人际交往中功利性的盛行、拜金主义、权力意志、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悲观主义的大量出现。这不仅是腐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毒剂,而且成为在思想上同我们争夺下一代的一个大问题。
究其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由于我国在制度和管理上的不够完善,制约机制的不够有力,造成市场经济中的消极因素未能受到应有的控制。因而在现实生活中,“一切向钱看”即“金钱万能的观念实际在发挥着很大作用;二是在改革开放中,在西方的文化的引进上,对一些资产阶级的文学、历史、政治、哲学著作中错误的学术理论观点,未及时进行正确的评价。消极、腐朽的生活方式被广为宣扬,致使一些暴发户和阅历浅薄的年青人真伪不辨、是非不分;三是现代西方的社会“流行病”,对我国青年一代造成了影响。西方社会中的青年看不到个人的前途、国家的希望,彷徨苦闷,精神空虚,人生渺茫。这种消极颓废的心境,悲观失望的言行,玩世不恭的态度,醉生梦死的生活通过影视等渠道的传播,对我国的一些青年产生极坏的影响;四是舆论宣传上的片面性,在宣传工作中,有时候只强调一面,忽视或忘记了另一面。例如在强调集体主义的宣传时,不讲个人利益,甚至把个人利益同个人主义混淆起来。在大力宣传政治思想首位时,实际上用“政治挂帅”代替包揽了一切价值,忽视了人们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多样追求。这种带有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带坏了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的思维方式,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五是宗教迷信活动的广泛传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开展人生观教育,帮助人们特别是青年改变错误的认识、战胜腐朽、消极的非无产阶级人生观的影响和毒害,树立正确的无产阶级人生观,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的重要的任务了。
二、关于人生观的形成及其复杂性和层次性
一个人的人生观,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更不是什么上帝或神的“启示”,而是人们所处的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产物,是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斗争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例如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现实生活和理想生活的关系,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友谊与爱情的关系,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公与私的关系,自由与纪律的关系,荣誉与耻辱的关系,苦与乐的关系,生与死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等等。人们在自理这些矛盾和问题的过程中,就会在认识中逐渐集中思考这些人生中的根本问题。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与态度,即人生观有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那些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31页)人们的人生观“总是由他们的现实生活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515页)
人生观作为社会意识,它是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它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人们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我们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社会生活环境”可细分为“社会大环境”和“社会小环境”。社会大环境包括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这其中的“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从根本上制约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态度。而“社会文化环境”则是人们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认识的历史表现,它可间接地强化和升华人们对所处的自然、社会、人生问题的认识。社会小环境是指一个人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主要有家庭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社区环境、人际社交圈等。这些具体的小环境直接地影响着人们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指出:“在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上,在生存的社会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629 页)马克思强调:“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同上,第30页)所谓“实际生活过程”即人们的社会实践过程。
在现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们自下而上的社会条件,人们在公有制经济或非公有制经济形式中,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同“实际生活过程”之间,存在着许许多多难以解释的人生观问题。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思想觉悟、文化水平、所处的社会小环境各异,其社会关系有其各不相同的逻辑,因而其感情、思想和行动不可能“千篇一律”,有的认识明确、有的认识模糊;有的觉悟很早,有的死也未改;有的目标坚定,有的摇摆游移。社会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变革,造成了各阶层群体利益分配格局的变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人们对人生观的改变,社会上各种各样的“热点”、“焦点”问题此起彼伏,连绵不断,所反映的问题都是不同层次的人们最关切、最热心、最注目、最紧迫的要求与看法。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立场和观点,作出有力地回答和解释,疏导人们的思想,解除人们的疑虑,使人们得出应该怎样看、怎样说、怎样做,不该怎样看、怎样说、怎样做的正确人生结论,是我们针对不同层次人们开展人生观教育的艰难课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人生观教育具有复杂性,产生了许多新的特点和变化。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代了过去的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的社会环境。其历史的背景由比较封闭转向了对外开放,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使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等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潮已经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影响和毒害了人们,特别是青年。这对我国社会曾广为流行的重集体、爱国家、比勤劳、讲奉献的风尚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而市场经济中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以及竞争的排他性等观念,正在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为我们开展人生观教育增大了新的难度。
第二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在发生变化,变得更加注重实际。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上常常表现出两重性;在渴望社会发展和政治稳定的同时,又存在着缺乏理想和信念,丧失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方面盼己自立、自重、自强,但又存在着不愿刻苦学习、贫图安逸,得过且过的思想。在表现参与竞争和进取意识的同时,又存在自满、自卑和安于现状的倾向;重实效又耽于幻想、讲实际又抱侥幸心理,图实利又想碰“运气”。如何针对这种新变化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人生观教育新内容,这为教育者提出了新任务。
第三是人生观教育的不统一、不完善,造成非无产阶级人生观的进一步扩散。育人环境对人们特别是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全社会造成树立正确人生观的舆论,良好的社会环境所发生的作用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环节。然而如今的育人环境并非如此,社会大环境与社会小环境严重脱节,令教育者困难重重,在学校对学生费尽心血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一与社会接触就出现了理论与现实的不统一,给学生青年在心灵上造成了混乱与怀疑,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学校中讲勤俭节约,艰苦朴素,而社会的一些部门则宣传高消费;教师讲为国家和人民献出一切,影视媒介却吹捧港台影星、歌星的“潇洒人生”;政治理论课讲勤奋工作,勤劳致富,而社会上大搞开奖、中彩、引发侥幸暴富的幻想;老师讲要读马列的书,科学的书,而出版社却在偷偷摸摸地出版着武侠小说,色情作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用什么样的形象来引导人们,对有害于人生观教育的东西,需要考虑将其宣传到什么程度、限制在什么范围,采取什么防范的措施,如何讲清其严重的危害,这些问题都应当引起注意,妥善解决。否则后果将不堪想象。
三、关于如何科学地开展人生观教育的问题
人们生存的社会条件包括人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社会生活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因素。在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千差万别的人生观,教科书从阶级属性上归类,分为三种:①剥削阶级人生观,其共同的本质是私有制的产物,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不会随着剥削阶级消灭而立即失去其影响。②小生产者的人生观,由于其经济地位不稳定,他们即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因而经常向两极分化。③无产阶级的人生观,其宗旨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它以解放全人类,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为人生目的,可以说是现在社会中人生观的最高层次。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更好地开展人生观教育,我认为首先要科学地区分人生观的层次性,然后再根据人们的思想觉悟、文化水平、分层次地开展人生观教育。《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提出了关于“共同理想”、“最高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共产主义道德”分层次进行教育的构想。在现阶段开展人生观教育,我们完全可以推而广之,提出“社会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两个层次的要求。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教育,而对共产党员及先进分子则进行共产主义人生观教育。与此同时,在全社会提倡和宣扬共产主义人生观。在开展人生观教育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鼓励先进,照顾多数,把先进性的要求同广泛性的要求结合起来,引导不同觉悟程度的人们一起共同向上。社会的各个部门都应当为此而履行自己的神圣职责。在全社会造成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和共产主义人生观的强大舆论,形成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以优美的作品鼓舞人”;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主旋律。报刊、电影、电视、广播、演出都要旗帜鲜明地表明美与丑、崇高与卑鄙、高尚与腐朽。各种文艺作品在赞美先进的同时,揭露和鞭挞诸如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贪图享乐、以权谋私、贪污受贿、醉生梦死等丑恶现象。这对人们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第二,在开展人生观教育时要与世界观的教育结合起来。人生观离不开人们的世界观,世界观对人生观的形成与发展给予一般规范和方法论的指导。它对人生目的、人生意义以及人生态度等根本问题,都直接地影响着人们的总看法。因此,要树立社会主义人生观或共产主义人生观,首先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有一个坚定的信念。
第三,要引导人们,特别是青年人,分清什么是无产阶级人生观、什么是非无产阶级人生观。在社会主义社会、各种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但其人生观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在一些人们的身上仍会长期存在下去。所以在人生观的范围内,无产阶级人生观同非无产阶级人生观的斗争依然存在。现如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的人生观的出现,即是这种斗争的表现形式。
第四,人生观是人们对自己生存的看法和认识。一个人的人生观的形成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人生的道路坎坷不平、曲折复杂。现实生活状态是过去实际生活过程的结果,今后实际生活过程的开始。只要我们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的态度,在以后长期的社会初中中,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人生观一定会逐步地确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