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杨玉峰论文_杨玉峰

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杨玉峰论文_杨玉峰

摘要:我国电网技术不断革新,特别是变电运维管理技术正向着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且已取得重要成就,建立起“三层两网”即站控层、过程层、纪检各层、过程层网络以及站控层网络为主的智能化网络控制系统。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生产生活对电力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电力工业建设速度也得到提升。由于我国当前能源资源以及经济发展出现失衡状况,因此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以推动大众生产生活的重要使命。

关键词:智能电网;变电;设备;运维管理

中图分类号:TN819文献标识码:C

1.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概述

随着智能电网的应用普及,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也随之而出,智能变电站通常是指通过多种技术结合智能电网的实际要求,对变电站变电技术不断进行完善的高标准的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变电运维管理站[1]。做好智能变电站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关键在于智能变电站运营状况的把控和变电一次设备的运行状况的控制。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检修工作是智能电网中对变电一次设备运行状态把控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实时监控、故障分辨、和定期维修等,具体步骤为:一是实时监控,通过先进的监控、分析、测量设备和技术实现;二是故障分辨,故障分辨要根据监测数据结合过往经验和相关标准进行问题预测和分析;三是制定维修计划,根据预测的问题结合变电运维站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一次设备维修计划和防范措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转。

2.智能变电站构成

传统变电站当中,测量、控制以及保护等功能的二次设备均分散布置并且独立运行。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当中通过电缆进行连接。而智能变电站本身通过间隔层对二次设备进行高度继承,从而逐步形成一体化的智能组件,随后借助光纤和一次设备与站控层设备进行交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智能变电站将不再存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这样的区分,而是将所有二次设备均集成与一次设备内,从而满足智能变电站自动智能的要求。

(1)一次设备。智能变电站当中通过使用低功率、紧凑型的电流和电压互感器替代传统变电站中所使用的常规CT与PT,并使用光纤以太网实现变电站中数据的采集和传输,从而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保护。这些功能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对于电力流、信息流以及业务流等多方面的需求[2]。智能变电站当中的智能化一次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传感器、智能开关以及开关柜等。与传统的互感器对比来看,智能变电站中所使用的电子式传感器能够对高低压进行有效的隔离,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和绝缘性,并且其内部不含铁芯,能够有效地消除磁饱和以及铁磁谐振等问题。其抗电磁电网性能也极佳,能够在压测中保证无开路高压危险。除此之外,智能化一次设备动态范围较大,对数据的测量也有着较高的精度,运行过程中的频率也能够影响更大的范围。在进行数据传输时,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除此之外,智能化一次设备的体积小质量轻,能够有效地缩小智能变电站的体积,缩小占地面积,便与规划。

(2)二次设备。智能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主要由保护装置以及智能终端等设备构成。二次设备在安装过程当中,通过电压互感器或是电流互感器连接至一次设备,并且二次设备能够对一次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比传统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更为集中,布局也合理,所使用的材料更是利于环保,有效地克服了传统变电站中各子系统互相独立,无法有效地共享信息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运维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够高

从上文得知,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工作内容较多,技术水平也较高,因此对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当前,很多变电站运维管理技术水平和知识水平较高的工作人员不高,基层工作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的、熟练的工作技能,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也不够强烈,培训工作开展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严重制约了智能电网变电一次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变电运维站事故的发生率[3]。

3.2运维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制约智能变电站变电一次设备运维管理工作有效改善的因素除了变电运维管理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以外,还包括很多变电运维管理站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智能电网技术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就管理制度变革上却远远落后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用户的数量不断增多,给变电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更高的管理难度。变电设备老化、缺陷、危险以及电力运维管理工作人员整体偏低的素质更是进一步加大了管理难度,导致现有的管理机制不能满足变电运维站正常运转的需求。

4.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运维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4.1加大对设备技术的资金投入

首先,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提高运维管理工作拨款比例,防止资金不足的现象出现;其次,加大对容易出现问题和故障设备的资金投入,通过加大研发力量,降低事故发生率,比如说变压器设备、自动化装置等[4]。

4.2提高运维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首先,提高变电运维管理工作的准入门槛,增加工作人员的收入以吸引更多的人才,从根源上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素质;其次,加强对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开展培训工作,保障变电运维工作人员的技术熟练度;第三,定期开展技术交流讨论会,增强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分享经验,共同提高水平;第四,学习国内外变电运维管理站先进的运维管理工作经验,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工作的整体素质。

4.3持续完善运维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运维管理对于改善变电运维管理工作质量,保障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也是非常关键的。首先,建立起完善的变电一次设备的日常运行保障和监测工作,确立定期巡视方案,全方位变电一次设备的稳定运转[5];其次,通过使用PDCA挂历手段,完善智能电网变电一次设备运维管理工作的标准性;最后,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对于违反相关操作标准的行为严惩不贷以提高变电运维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要进行相应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5.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已经变得相当普及,大大提高了变电运维管理工作智能化和自动化,降低了事故发生率,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积极建设电网既能够为大众的生产生活创造出更加稳定的环境,还对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6]。

参考文献:

[1]虞骅.智能电网时代电力信息通信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8):232-233.

[2]沈海亮.探析智能电网调度运行面临的关键技术[J].科技与创新,2019(18):151-152.

[3]周冰.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9):77-78.

[4]金国强,陈征洪.我国智能电网发展现状与趋势[J].质量与认证,2019(09):54-56.

[5]朱启荣,金国强.智能电网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实践[J].质量与认证,2019(09):60-61.

[6]金国强,朱启荣,陈征洪.智能电网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挑战和对策[J].质量与认证,2019(09):62-64.

论文作者:杨玉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中变电一次设备的运维管理杨玉峰论文_杨玉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