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圣点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0
摘要:随着电力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电力事业发展如火如荼,为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背景下,致使我国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物力在电力建设方面,促使我国电网逐步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智能电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继电保护技术是最为关键的核心部分。为促进智能电网正常有序的运行,必须对继电保护技术进行逐步完善。因此,本文主要针对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
引言
智能电网是在传统电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与传感器测量技术全部综合了起来。智能电网在我们国家的发展时间相对比较短,基本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较大的缺陷,但是在其运行情况与安全性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因此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所以这就需要对其相关技术进一步研究。
1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概述
1.1继电保护的构成
我国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继电保护的要求。同传统电网进行对比,智能电网的供电以及发电形式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同时,继电保护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智能电网之间不断融合,促使智能电网逐渐发展进步。智能电网中的继电保护主要指的就是借助传感器的应用,对电网设备进行相应的监控,然后在利用网络技术对监控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此种方法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外界因素对智能电网造成的干扰,由此避免大面积停电情况的出现。
1.2继电保护新要求
基于智能电网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的应用需要继电保护技术的配合,共同进步发展。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智能电网是其中的重要构成,基于此,就需要智能电网具有良好的自愈性。所以,在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就需要具备能够诊断故障以及自我修复的功能,同时,也对继电保护提出要求,能够进行自我隔离,从而避免在产生故障之后出现大规模停电的情况。
2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
2.1差动保护技术
对于电网中的电气设备,相关工作人员不仅要对其进行全面了解,还要熟练掌握电气设备操作,从而对智能电网进行保护。在智能电网中,广域性保护充分发挥后背保护作用,而差东兴保护主要是针对电气保护进行主保护。它是主保护中的重要核心部分,对差动性保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其普遍应用在发电机、电动机以及变压器等主要电气设备之中。在智能电网应用之中,合理运用差动保护措施,将智能电网和使用端进行衔接,并且多个接口可以同时插入,从而对工作效率进行提升。另外,差动保护一起相关设备的接口对着另一侧电网用户的数量变化而变化。
2.2智能传感技术
它的有效发展给整体保护技术之中的信息收集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性,并且还有效保证了采集方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整个保护技术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对于该技术下的控制设备来说,不仅要在变压器原先的电流与压力回路之中设置相应的参数,还要在变压器与一次和二次设备的位置处设置有关参数。其中主要涵盖了电压量、电流与温度传感器等,在将其设定好之后可以有效落实传感器的监控功能,从而促使整体保护技术效果可以得到有效增加。
2.3广域保护技术
通常来讲,在规定范围内对于智能电网网络子集的继电保护信息进行采集,从而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进而进行处理的技术,称之为广域保护技术。该技术可对信息技术采取系统分析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对于故障原因进行发现,以便可以对故障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此外,该技术涵盖继电保护功能以及安全自动控制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该技术可对电网内部具体运行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一旦运行标准高于安全阈值,则会对电网进行自动关闭,防止故障进一步扩大,对于电网起到安全保护作用。而安全自动控制功能具体是对电网自身故障进行处理,也就是非硬件故障处理,利用智能电网系统来对故障终端进行有效处理。
2.4仿真及控制决策技术
仿真技术可对智能电网工作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分析,利用计算机作为载体工具,对数字化进行仿真处理。而控制决策技术则是根据仿真技术得来的结果来进行决策,实现对智能电网运行状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这两种技术起到确保智能电网安全有效运行的作用。通过仿真技术来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字化仿真处理,将结果传至决策系统中去,系统将标准信息阈值与所得数据信息进行比较,进而自动做出相应决策,从而对电网系统起到保护作用。
2.5网络通讯技术
继电保护以智能电网为背景,对于有关数据信息进行传输时势必要通过网络进行。因此,要对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研究强化。从电力电子角度考虑,目前大功率电力电子设备成为智能电网系统中的主体,其中包括高压直流输电、柔性直属电流等等。而对网络通讯技术进行应用,可将传感器所收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及时传递,变电站中智能设备实际运行所产生的数据会实时在终端上得以体现,为有关工作人员实际工作中提供数据支持,促进智能电网的发展。
3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
3.1数字化
随着我国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智能电网技术水平也在不断进步,其中,对电能资源的采集、传递与控制方面都需要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保障智能电网技术稳定性的发展。因此,在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中,实现数字化发展是其主要发展趋势,也是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要求。目前,随着我国对继电保护技术的研究,已经不断趋向于数字化发展,在智能电网技术中得到有效运用。例如:智能电网技术中的互感器装置,通过一定手段,在对电网运行过程中感应到的问题以数字化的形式进行展现,从而发挥了继电保护功能。
3.2网络化
智能电网网络化发展中打破了传统人工操作形式,创建网络平台实现网络化继电保护。以往继电保护资料搜集与信息传输主要依靠iec61850网络数字化变电站变化。在信息搜集形式上借助网络信息传输共享性能够搜集站内的所有设备元件的电气量信息。在传输形式上不仅带数字接口的智能电路器通过数字信号网络传送,跳合闸等监控资料也通过数字信号网络传输。
3.3多元化
为了充分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效益,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质量,在继电保护装置发展中,要全面结合智能电网应用实际,同时还要准确把握智能性与功能性的结合点,从而促进继电保护的多元化发展,推动继电保护的创新和优化。继电保护一方面需具备传统的功能,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其灵活的优势,监督和调控输电效率以及双向传输指标,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增大经济效益。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建设其实是对我国电力系统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也是我国电网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继电保护装置在电网运行过程中扮演卫士的角色,并且对故障电网以及系统进行有效隔离,以免事故被无限扩大。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必须与最新的智能电网的一系列技术革新要求相一致,对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此维护智能电网的稳定运行。因此,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突破与创新,还要培养大批优秀人才,从而保证继电保护技术的进步与发展,进而促使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欣.智能电网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8,24(35):137.
[2]包志鹏,方达.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中外交流,2018(12):94.
[3]徐红瑞.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449.
论文作者:景培1, 郝振宇 2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7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信息论文; 故障论文; 数据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