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良
(刚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青海 海北 812399)
【摘要】目的: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性疾病,据文献报道炭疽杆菌芽孢在动物皮毛、土壤、水源中存活可超过二、三十年,近几年环青海湖地区炭疽发病较为常见。本人收集刚察县近年来的炭疽疫情,为此类地区疫情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刚察县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结论:按照现行炭疽诊断标准,52例患者均确诊为炭疽。其中皮肤炭疽51例,占98.1%,肠炭疽1例,占1.9%。经治疗均痊愈。我县炭疽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发病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存在显著差异;有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牧业区[1]。结论:加强基层医疗人员,特别是对乡镇、村医的专业培训,减少对此类病例误诊、漏报,做到及时上报、就近隔离病人。加强对牧民群众的宣教工作,不剥食,不贩卖病死畜肉、皮。做好病畜尸体处理,疫点日常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建议当地兽医部门加强畜间防疫、疫苗接种工作。
【关键词】炭疽;实验室检测;治疗
【中图分类号】R5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7-0140-02
炭疽杆菌人间感染,常程地方性和散发性流行,常年可见,且有明显季节性,以夏秋季多见。现收集刚察县医院2011年1月—2018年6月诊治的炭疽患者52例,对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及治疗治愈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对此类地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第一手资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11年1月—2018年6月我县医院共收治炭疽患者52例,男性41例,占78.8%;女性11例,占21.2%;年龄16~68岁,平均28岁,藏族50例,占96.2%;汉族2例,占3.8%;以青壮年为主,占92.3%(15~55周岁);职业以牧民为主。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与病、死畜及染疫动物皮毛接触史,多于接触病、死畜1~7天内发病,最长潜伏期为2周。当地牧民以饲养牦牛、绵羊为主,接触者均为剥、食病死牦牛。目前尚未发现接触染疫绵羊而患病。
1.2 临床症状
皮肤炭疽病灶发生在手臂处21例,占41.2%;手指处19例,占37.3%;手背处11例,占21.6%。初期患者皮肤出现出血性坏死,病变部位有轻度痒感,周围有成簇小水疱,继而水肿区扩大。水疱坏死破裂并形成浅表性小溃疡,继而结成黑色焦痂,痂下有肉芽组织形成。患者局部体征与全身症状呈正比关。患者发热程度不一,体温保持正常者8例;39.0℃~37.5℃ 28例;39.0℃~40℃ 15例;42.0℃ 1例。1例肠炭疽患者表现为严重腹痛、呕吐、稀水样腹泻。
1.3 实验室检查
51例皮肤炭疽,取患者病灶分泌物涂片,20%福尔马林固定革兰氏染色镜检,15例可见G+粗大竹节状杆菌(典型炭疽杆菌),阳性检出率为28.8%。对其中未用抗生素者21例取病灶分泌物,保存于普通营养肉汤,送上级疾控部门检测,经培养检测出阳性15例,阳性检出率为71.43%,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镜检,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
1.4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史及典型的临床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测51例患者确诊为皮肤炭疽,1例确诊为肠炭疽。
1.5 隔离
炭疽病为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应严格隔离消毒。做好病人与家属的沟通,严禁陪护、探视。垃圾、衣物、器具等应做好定期消毒处理,病房做好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医务人员要做好日常个人防护。
1.6 治疗
27例患者在入院就诊前已接受不同程度的抗菌治疗(包括口服、肌注),入院后均予以青霉素1600万~1920万U/日,其中3例青霉素过敏者改用氧氟沙星注射剂0.8g/日;恶性水肿者于5~12天水肿逐渐减退,发热者于2~4天后体温基本恢复正常;局部皮损用2%的过氧化氢液洗、1:2000高锰酸钾液、抗生素软膏,每日1~2次。
2.结果
经隔离治疗,51例皮肤炭疽患者、临床体征消失,结痂脱落,创面完全愈合恢复,1例肠炭疽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痊愈出院。
3.讨论
炭疽是一种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恶性动物源性传染病,牛、绵羊等家畜极易被感染,猪易感性次之。人感染是因误食病畜肉、接触染菌皮毛或接触病畜而感染,主要体征为高热、皮肤溃疡及黑色焦痂等,亦可因侵入途径不同而引起肺炭疽、肠炭疽、败血性炭疽等。以皮肤炭疽最为常见,占95%以上[2]。炭疽的基层实验室检验目前仍然以镜检和培养为主。皮肤炭疽的特征性水泡、黑色焦痂对临床诊断有较大的鉴别意义。
刚察县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是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环青海湖纯牧业县,藏族人口占70%以上。由于长期以畜牧业生产为主,使得刚察县成为青海省炭疽病多发地区之一,本次调查结论显示,我县炭疽四季均有发病,夏秋季节最为常见,而冬季发病者极为罕见。炭疽为严格需氧芽孢杆菌,致病力较强,加热至60℃30min即死亡,对紫外线、阳光、常用消毒剂均极为敏感,而芽孢对物理、化学因素抵抗力极强。炭疽芽孢对外界物理、化学因子抵抗力非常强,可在土壤、水源中长期存活,牛羊尸体处理不彻底,可严重污染畜社、土壤、水源和牧场,形成长久疫源地,因此在炭疽疫情处置时,对疫点的处置非常重要,做好疫点终末消毒和随时消毒工作,加强对炭疽疫点外环境的消毒有效处置是其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章文婧,李青华,王勇,孙海龙,李申龙,孙岩松.2007-2011年中国皮肤炭疽流行病学分析[J].军事医学,2013-12-25,892-894.
[2]彭文伟,李兰娟,等.炭疽.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68-170.
论文作者:李应良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炭疽论文; 刚察县论文; 患者论文; 杆菌论文; 芽孢论文; 皮肤论文; 体征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