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检验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采取凝血检验进行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纳入的5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结果:经过分析两组患者凝血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比对照组水平高,其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采取凝血检验,可有效判断患者止血功能情况,在手术前做好预防措施,为之后的手术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临床分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凝血检验
【中图分类号】R446.11;R55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4-0069-01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指由于致病因子刺激了凝血成分以及血小板,导致可溶性促凝因子进入血液中,造成凝血功能障碍的过程[1]。机体内小血管发生凝血反应,导致微血栓出现,随着凝血因子不断被损耗,刺激纤维蛋白进行分解,最终引起全身性出血。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休克、出血、器官受损以及溶血等,若未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2]。对此我院展开研究,经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检验结果,探讨其在诊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作用,现作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58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一时间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均经过实验室诊断确诊,男28例,女30例,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31.3±4.7)岁;对照组男31例,女27例,年龄27~39岁,平均年龄(32.6±5.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别(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1.2.1仪器与试剂 仪器使用美国IL公司的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所有试剂及质控品均采用与仪器配套的原装进口试剂。
1.2.2血浆采集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于清晨空腹抽取2.7ml静脉血于含有3.2%枸橼酸钠溶液(0.3ml)的真空管内进行混合抗凝,以1500g离心力离心15min获取血浆上机检测,同时保证整个过程在4小时内完成。
1.2.3测定方法 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凝血酶时间(TT),采用凝固法测定;纤维蛋白原(FIB)采用Clauss法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凝血指标结果可以看出,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比对照组水平高,其纤维蛋白原水平比对照组低,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发病机制是患者凝血功能受到刺激,或者凝血物质被过度损耗而造成的全身性出血情况。有数据显示[3-4],此疾病可能牵连至其他器官出现病变,死亡率可达到33.00%,受到医疗界广泛关注。
凝血检验属于手术前必查项目,通过检验结果看出患者止血能力有无障碍,预防术中出现意外而做准备。凝血检验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纤维蛋白原,其中凝血酶时间反映了在凝血酶影响下,纤维蛋白转化所用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被用来观察外源性凝血系统情况,表示投入凝血活酶以及钙离子后,血浆凝聚所用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则是用来观察内源性凝血情况,可发挥凝血活酶的功效,提高活化因子速度,使凝血酶原进行转化,促进血液凝聚所用时间;纤维蛋白原属于血液中水平较高的凝血成分,不仅可以作用于凝血酶,同时可以成为纤溶酶的靶向成分,具有改善凝血功能的作用[5]。当国际标准化比值增加时,说明血液凝固所用时间较长,可能出现出血的风险。结合本文研究结果看出,研究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以及国际标准化比值均比对照组高,其纤维蛋白原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采取凝血检验,可准确判断出患者有无止血障碍,在术前做好预防措施,防止手术中出现意外,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曾嵘,叶炜,刘暴,等.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显性/非显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26):2054-2057.
[2]王武超,曹宝平.脓毒症患者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对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测价值[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4,23(8):903-907.
[3]袁强,吴惺,卢香琼,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评分对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15,31(8):676-680.
[4]唐超君,徐世元,谢秀萍,等.凝血与纤溶系统水平对围术期产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7):1133-1136.
[5]王君.降钙素原和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比值对脓毒症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相关性[J].浙江临床医学,2015,17(10):1759-1760.
论文作者:邱晓勤,杜秀娟,曾覃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凝血论文; 弥漫性论文; 时间论文; 患者论文; 血管论文; 凝血酶论文; 凝血酶原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2月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