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监控平台研究论文_李世辉1,樊锐轶1,王梦嘉2,张少康1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监控平台研究论文_李世辉1,樊锐轶1,王梦嘉2,张少康1

(1.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21;2.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河北石家庄 05007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能需求的增加使得能源的消耗也在与日剧增,我国能源问题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背景下,实现智能电网发展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而在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是关键,只有做好电网调度工作,才能有效地实现电能的职能分配,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在电网调度工作中,电网调度技术是智能电网中电网调度工作有效性的保障,加大电网调度技术的应用可以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智能电网;调度系统;调度监控平台;研究

导言

所谓智能电网就是利用先进的电网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来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实现电能智能分配的一种运行系统。在现代社会里,智能电网的发展有着其必然性,智能电网的出现实现了电网资源的整体化分配与分享,能够提高电能的利用率。而电网调度是智能电网中的核心环节,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外可靠供电、各类电力生产工作有序进行而采用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电器设备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给电网运行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一旦电网运行出现故障,就会影响到电网的正常运行。而电网调度的职责就是保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对电网运行环境进行综合分析,结合电网实际运行参数,如电压、电流、频率、负荷等,综合考虑各项生产工作开展情况,对电网安全、经济运行状态进行判断,对威胁电网系统正常运行的因素进行综合预防,从而确保电网持续安全稳定运行。

1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概述

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解决了各级电网调控机构长久以来系统繁多、模型不一致、命名不规范、数据冗余度高以及各厂家标准和风格不一致,功能重复,互操作性差,使系统的使用和维护难度很大,造成重复投资建设和资源的严重浪费问题。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由统一的基础平台和四大模块应用(即调度管理、安全校核、调度计划、实时监控与预警)构建的广域全景分布式一体化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该系统实现了精益化调度决策、网络化数据传输、自动化运行控制、动态化安全评估,全景化运行监视和最优化网源协调。该系统不仅有利于特高压大电网安全运行的需要,而且也为智能电网的趋势化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2智能调度的优势分析与传统的调度中心相比,智能调度的优势十分明显

2.1较强的可观测性

RTU、FTU等这些监测装置都是传统电网中设立的,但是,这些监测装置的设置并不能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处于电力系统另一端的用户的实施运行的信息。智能调度则不同,它已经具备了高级智能量测系统,即:AMI,数据共享平台,在这些系统和平台的支撑下,在二测技术的帮助下,能够及时了解用户的用电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对全网的需求侧状态的最精确大大估计。可见,智能调度系统具有较强的可观测性。这也帮助智能电网调度中心实现了对整个电网的精确调控。

2.2资源更加可控

发电资源是传统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可控资源。近年来随着各种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在分布式发电的广泛应用环境下,很多发电环节出现了不可控的问题。在智能电网中,可控的资源范围得到扩大,不再局限于发电资源,还包含了储能装置、负荷、电力电子技术基础上的可控输电设备等资源。

2.3运行调控性更加灵活便利

经济性、安全性、电能的质量是对传统电网的调度中衡量的主要目标和控制目标。但是,智能电网调度系统则不通,它将多样化、复杂化特征作为控制的主要目标,电网在保证电力系统供电需求的同时,必须实现能耗的最低排放,保证环保的效果。因此,电网在运行中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2.4结构功能的开放性更高

电能主要是通过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单向流动的程序实现对的,这是传统电网中设计的对电网的调控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设计时也是单纯地将已经具备同一工鞥的软件进行部署的;但是,智能电能这不同于传统的电网,它能够支持那些大接入的规模的、分布式的电源,这样就使得电网的调控模式变得更加复杂了,电网的不同功能模块之间的互操作性更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功能也更高了,系统的开放性也更高了。

3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风险规避

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也增加了电网事故的复杂度,在设计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应用功能时就将防范运行风险作为重点问题考虑,电网的自动控制、网络安全分析、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和安全校核均提供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功能,使得该系统能够有效规避运行风险。

3.1自动控制

电网的自动控制是通过电网实时运行的信息,并结合实时方式信息和实时调度计划信息自动控制可调控的设备,实现电网闭环调整。主要包括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模块和自动电压控制功能模块,其中自动发电控制功能模块是通过对调度区域内的发电机组的有功功率进行控制进而使得发电机自动适应负荷的变化,来保证系统频率的稳定,保证电网联络线能交换功率,对备用容量进行监视,进而实现控制负荷频率、计算备用容量以及对机组的性能进行考核的功能:自动电压控制功能模块主要是实现自动控制和监视电网无功潮流、母线电压和发电机的无功功率,通过实时数据和状态估计所提供的实施方式来计算,实现在线闭环控制无功可调控设备。

3.2网络分析

网络分析的安全分析功能智能化是通过电网运行中的一些相关数据和应用软件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和评估电网的运行状况,从而确定母线模型,为分析软件提供相关数据,以便于分析软件对实时方式和

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以及当某些元件出现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可能会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网络分析具有主要的功能模块有:短路电流计算、可用输电能力静态安全分析、状态估计、灵敏度计算、调度员潮流以及网络拓扑分析等。

3.3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

实时监控与智能告警能够对电网的动态、稳态、暂态提供监视并全面监控电网和电力信息系统的运行状况,如:电网运行信息、水情和气象信息、二次设备运行信息等,提供智能告警服务,综合分析在线故障,实现电网运行监视和调控的全景化和一体化,从而保证故障的及时准确处理,保证电网稳定正常运行。

3.4安全校核

安全校核类应用是针对电网运行操作和不同时段的调度计划做出合理评估并为其提供技术支撑,其能够通过不同的安全稳定分析方法,如:动态、暂态和稳态的分析等,对不同阶段的调度计划和电网运行操作为用户提供有效安全的策略和辅助决策,以及对应的调整建议,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电网出现实时态的越限或失稳等异常情况。

结束语

总之,对于IT行业而言,云计算还属于一种新兴的计算模式,它的诞生与不断发展、完善为其他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思路。云计算技术在新型智能电网中的发展目前还处于初步发展与探索阶段。国家电网等电力企业正在努力筹建属于自己的电力云计算中心,这也彰显出我国建设智能电网的决心和信心,更是智能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方向。虽然这种技术与应用还尚不成熟,但是我们坚信,在不久的未来,云计算一定能在智能电网的安全分析、、信息的融合、潮流的优化、广域的控制、可靠性的评估等方面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这也是促进我国电力系统发展、保证电力企业健康运行的基本前提。

参考文献

[1]王兴志,毕晓亮,葛朝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深化应用探讨[J].华东电力.2014(12).

[2]叶飞,刘金波,于宏文,马发勇.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值班告警的研发与应用[J].电网技术.2014(08).

[3]李碧君,周晓宁,刘强.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在线防控[J].华东电力.2014(06).

论文作者:李世辉1,樊锐轶1,王梦嘉2,张少康1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调度系统的调度监控平台研究论文_李世辉1,樊锐轶1,王梦嘉2,张少康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