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建设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研究论文_张琪,王丙义,黄永恒

电力建设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研究论文_张琪,王丙义,黄永恒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推动电力建设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增加。与此同时,风险事件也不断上升,为电力建设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对电力建设企业进行全面、准确、合理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案,并针对各种风险有合理的应对措施,是电力建设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电力建设行业不断发展壮大,电力工程建设项目增加。与此同时,风险事件也不断上升,为电力建设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如何对电力建设企业进行全面、准确、合理的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案,并针对各种风险有合理的应对措施,是电力建设企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1风险管理的内涵概述

风险管理是指在一个存在风险的环境中通过相应的策略以降低风险造成不良影响的管理过程,是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了对风险的存在进行量度、评估以及应变的相关对策,并通过风险识别、预测、评估三个主要方法,结合相关的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妥善的管理风险后果,从而实现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安全保障的最终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2电力建设项目中风险管理的意义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电力工程市场的建设已经向规范化、科学化方向迈进,建设市场的主体已经建立完成。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对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发展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统计,2016年我国发电量为59111亿kWh,同比增长达到4.5%,预计到2020年我国电力需求将为80000亿kWh,装机容量也将由2016年16.4亿kWh增加到2020年的近20亿kWh。由此可见,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电力建设市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市场。而由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自身正在的规模大、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使得其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3风险识别

电力建设企业风险识别要秉承合法、合规原则、全面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和包容性原则,分别从宏观层面和业务层面进行风险识别。

宏观层面首先要考虑政策风险,关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国家税务局颁布的政策,对政策进行正确、深入的解读,及时调整方向,提高竞争力。其次要把握宏观经济,关注国内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经济景气指数、企业景气指数;再次要考虑社会环境风险,关注社会结构、社会风格、文化习惯、消费习惯和环境观念对电力建设企业的影响;最后要考虑技术风险,关注电力行业的最新技术发展现状、对电力建设企业技术要求等。

业务层面考虑运营风险,通常采用现场调查法和业务流程分析法对企业业务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识别存在风险点包含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筹资管理风险、工程项目投资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固定资产管理风险、担保管理风险、财务会计管理风险、预算管理风险、一般费用管理风险、税务管理风险、合同管理风险、研发管理风险、存货管理风险、成本管理风险等。考虑电力工程施工风险。施工难度是相对较高的一个环节,根据其特点,目前主要存在的风险有三大类:一是施工受市政干扰较大,特别是路树和架空线施工的协调问题;二是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较低,力量薄弱,安全意识不高,容易出现经验主义,容易忽略一些关键的细微问题;三是电力工程项目规模相对小,而且比较分散,给施工协调带来一定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风险应对措施

4.1风险转移

转移风险是在回避风险不适用的时候,将自身面临的风险

情况通过合同或其他的方式将风险进行有效的转移,这种风险控制的并不是为了降低风险发生概率,而是通过别的手段,将风险进行适当的转移。主要风险转移的方式有非保险和保险两种,其中非保险转移主要是通过合同方式进行风险分散,这种非保险转移的方式还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控制型非保险转移,另一种是财务型非保险转移。而保险转移的方式,就是通过保险合同将风险转移到相应的保险公司,这种转移方式也是最主要的一种转移手段,尤其是电力工程方面的建设工作,保险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存在,有效的降低了风险的影响。

4.2风险控制

从具体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上应对,首先,要控制作业人员人身安全。要将作业人员安全列为一级,在开工之际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身体素质摸底,拒绝安全意识低、身体素质低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专人监护,或采用“师带徒”方式。其次,控制机械设备风险,选择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注意设备维护和保养,每次使用之前要进行例行检查设备情况。再次是控制材料风险,检查各种材料是否合格,使用是否会危及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等。最后,控制施工方法不当风险,将施工安全技术方法和施工方案专家认证列为一级风险,要求技术人员认真看施工图纸,对施工方法进行充分的分析认证,确保施工质量。

从企业整体业务上应对,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规划要与业务发展一致,及时补充和培养人才;严格分离不相逼的岗位,做到职责明确;制定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也针对员工制定保密制度。重视资筹管理,争取投资者的支持,补充流动资金和债务问题,如果债务过程,尝试采用重组方法盘活资产;还要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特别是投资论证阶段和后评价阶段,严格项目准入。通过资产保险等方面转移风险,严格管理工程,控制成本,提升效益;规范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收款政策,规范银行账户日常监控和管理,坚持每日对账;做好采购管理,提前做好采购计划,严格采购物资的验收工作,保证物资物美价廉。另外,做好固定资产管理、无形资产管理、担保管理、预算管理、财务会计管理、一般费用管理、研发管理、存货管理、合同管理等。

4.3风险评价

随着电力工程的发展,风险管理办法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电力企业加大了对电力工程风险管理的重视。但是从管理现状而言,要从项目环境的影响因素入手,设计资料不充足,并且大量的原始数据不全,工程项目的影响因素众多,一些影响因素很难定量。即使是国外发达区域,电力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体系也未完善建立,研究方法依然有待于改进。风险管理方法众多,从发展角度看,我们既要不断的研究风险管理方针,又要保证国内外发展现状,从理论研究角度进行归纳与应用。目前主要应用的风险评估方法有主观评估法、层次分析法和概率分析法,建立风险评估体制,并且从根本上度风险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在一些企业中,还可以采取模糊分析方案,决策概率法。电力工程管理对于项目风险识别而言是全方位的,通过对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分析,从管理角度看,工程管理自我评价法是将工程项目实际风险和项目风险对比后,对项目风险管理进行评价和分析。对工程项目进行加权,工程项目风险标杆评价法是将工程中的具体风险水平与同行业其他风险进行分析,并且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自我评价而言,管理主管随意性大,因此从风险管理水平出发,要能够客观反映工程项目水平与项目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

结语

电力建设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繁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国家的政策、宏观经济环境,自然和社会环境,企业内部各项管理等方方面面,哪一个方面出问题都会引发电力建设企业风险,尤其是安全生产方面问题较为突出。只有建立有效的企业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才能逐步提高企业效益,最终在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虎.电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与体系构建[J].财务管理,2015,2.

[2]蒲飞.探析风险控制在电力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14,(15):89,92.

[3]李建博.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J].交通世界,2011,(z1):269-270.

论文作者:张琪,王丙义,黄永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2

标签:;  ;  ;  ;  ;  ;  ;  ;  

电力建设企业风险识别与应对措施研究论文_张琪,王丙义,黄永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