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纲要与语文教学_纲要论文

改革纲要与语文教学_纲要论文

改革纲要与语文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纲要论文,语文教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6月7日,教育部印发了经国务院同意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改革纲要)。这是教育部在大量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订的2000-2010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改革纲要从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给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可供操作的规范。因此,这个文件将会规范我国的课程理论和课程改革实践研究,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一个开放的、弃满生机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学习改革纲要,结合语文教学,我以为有以下几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下面试作分析。

“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发展是第一位的,这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但是,目前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过分突出教育的选拔功能,不正常的升学竞争扭曲了整个基础教育。我们的教育无一不是以儿童(学生)对社会的普适为目标的。从小学直至高中的教育都世俗化了,功利化了,成人化了,以应试为统一标的,整个教育机器开动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

我们经常说,学生不喜欢“语文”。我曾经反躬自问,是不喜欢语文课程,还是不喜欢语文教材?是不喜欢语文教师,还是不喜欢语文教学?可能都兼而有之。但最根本的,我以为是学生不喜欢“语文”的那种脱离他们内心感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的状况,是“语文”把他们逼到了远离他们自己的多少带有一点虚伪或虚幻的成年人的世界。这可能还不仅仅只是语文的悲哀。

回归学生,以学生为本,改革纲要为我们奠定了这样一个“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价值观的基础。语文教学已经到了必须为我们的每一个学生着想的时候。语文教学必须:一切为学生,为学生一切,为一切学生。这里的“一切”,显然是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为根本的。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 我在一篇文章中说过,语文曾经固守“工具箱”,那时候充斥语文教学的是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教材、教学、考试、评价无不津津乐道于此。而尤其对语文学科性质的无休无止的争论,演化成为一种近乎纯粹的令人生厌的坐而论道,肢解、僵化了本应鲜活的语文教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性质都作了这样明确的界定。这个语文教育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世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化,是改革纲要所传输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生动体现。尤其是语文学科,一旦抽掉人文,它不就成了一具没有灵魂的纯“知识”的躯壳?因此,我们应达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高度整合。而这之中,人(或者说学生)是第一位的。

语文,具有频率最高的运用功能,具有滋润灵魂的涵养功能和提高人生质量、升华生命境界的发展功能。它对个体一生精神的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就像人须臾不能离开的水、空气和阳光。改革纲要规定的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也应该成为语文教育主动担负的职责。作为母语的语文,它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融合的特点应该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的语文学习不是从零起点,特别是口语能力更是如此。(2)从丰富多彩的语文课程资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胪列了几十种课程资源的“清单”,尤其强调,“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大量广泛、丰富、生动活泼的语言材料。(3)学生的学习目标,既有工具性的,又有综合性的,特别是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综合素养的目标;而每个学生的目标也各不相同,不应强求一律,它应立足于每一学生在各自现有基础之上的发展。这里面,尤其要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与发展。

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语文教育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正给我们的学科教学带来真正意义上的革命。“世界已经发展了一种惊人的能力,它能储存信息并能马上以各种不同形式把它展现给几乎是任何一个人。这种能力会给商业、教育、家庭生活、就业、管理以及我们所习以为常的一切带来革命。”(《学习的革命》)改革纲要强调,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正由过去我们通常所说“辅助”教学的工具走向教育的前台,成为教学的必备和主导“手段”。课程论专家钟启泉在《关于我国课程改革政策与策略的若干思考》一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对学校课程与教学产生的影响,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发生同步或异步的交互作用;教师和学生获取各种课程和学习资源的便利性空间增大;教师对知识的垄断格局将彻底打破;学生的个别化学习将变得更加现实;信息媒体所具有的追踪记录和即时反馈等智能化功能将使教学的进程空前加快;建构主义的理念将取代传统理念而成为学校课程开发和教学活动的主导性理念。这必然给我们语文学科的教学带来许多的变革,我们不单单只是依据课文的内容,制作一些拓展课文的或者是帮助学生解读课文的“课件”——这只是利用“媒体”组织教学的一种形式,重要的是,我们要让学生自己主动利用“媒体”,来获取或掌握课程的内容,在这里,学生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过去那种以教学参考书来垄断教学内容、来维护教师“权威”、来把持课堂教学的时代,应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改革纲要强调,要“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总的要求,作为基础教育最重要学科的语文教育,更要理所当然地担负起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了。

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往 教学过程是最能反映教育观念的教育环节。传统的教学过程,是一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的知识传输和知识接受的过程。我们也试图用“启发式”来组织我们的教学活动。很有意思的是,我们的“启发式”只是一个“误区”:首先,老师从来不“启发”自己没有答案的问题;第二,一旦学生的回答“甚合吾意”,则“启发式”宣告终结。试问,老师的提问学生都能回答,还要教师干什么?或者说,学生都能按老师的思路来回答问题,“创造性”又在什么地方?

改革纲要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不再是教师的单方面的施动行为,学生也不再是课程实施过程中被动的受动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即我们现在所经常讲到的“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共同构成“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课,列入改革纲要。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指出,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目前,研究性学习呈两种形态:一是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一是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语文学习中的研究性学习,当然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这种方式定义为“综合性学习”,它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共同构成语文教育的五大内容,课程标准还分年段确定了“综合性学习”应达成的目标。在语文教育中,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能力的培养。另外,综合性学习还强调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要求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在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上,提倡跨领域的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对教师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它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教师应该尽快地适应新的形势,迎接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的新的挑战。

标签:;  ;  ;  ;  

改革纲要与语文教学_纲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