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
周碧莹 东华理工大学
摘要: 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笔者尝试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字词为例分析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的区别与联系,希望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 通假字;假借字;古今字;区别;联系
一、概说
(一)通假字概说
通假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某个字在传播过程中被改成了音同或音近的其他字,这些字逐渐被接受并沿用,而后就形成了通假字。从某种程度上说,通假字其实也是一种不规范的用字现象。某些词的古今语音的变化是很大的,古代时两者互为音同或音近,如今可能读音完全不一样。如《愚公移山》“河曲智叟亡以应”中,“亡”是“无”的通假,为“没有”之意。同时,也有在今天看来,仍互为音同或音近的通假字,如《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中,“惠”通“慧”,“惠”是“慧”的通假,为“聪明”之意,“惠”是借字,“慧”是本字,“惠”与“慧”同时存在。在通假字中,本字与借字同时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本字与借字在意义上没有联系。同时,通假字具有不确定性,人们临时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本字,当语境被更换时,此通假字则不一定仍存在,即通假是有借有还的。
(二)假借字概说
假借是构造文字时的一种方法,属于“本无其字”,为了不增加太多的新字,就在已有的字中选取音同的字来记录,将旧的字赋予了新的意义,大多数假借字的读音是相同的。假借字较为稳定,且是借而不还的,本义只能另造新字或消亡,或者与借义并行,如“翁”,本义为鸟颈部的羽毛,后来假借为父亲,如《史记•项羽本纪》“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中的“翁”便为父亲之意。假借字无本字的同音替代,从字形上看,还是只有一个字,即不产生新字,但产生了新的意义,大多数情况下,本义与借义没有联系。
(三)古今字概说
古今字是一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同一个义项在不同的时代被用不同的字来表示。古今字的产生有两个原因,一是文字的假借,即某字被借,由本义或假借义造出新字。二是词义的引申,使得表义更明确,也减轻了原字表义过多的负担,由引申义或本义造出新字。如《论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说”意为高兴、喜悦,这个意思后来用“悦”来表示,“说”与“悦”是古今字;《陈涉世家》“为天下唱”中“唱”意为倡导,这个意思后来用“倡”表示,“唱”与“倡”是古今字。
=δ[σ(α(x)),[σ(y),σ(z)]]-δ[σ(α(x)),σ([y,z])]-[σ(α(y)),[σ(x),σ(z)]]
二、联系与区别
(一)古今字与假借字
古今字与假借字有交叉,如“然”是“燃”的古字,“然”用作连词、代词和形容词词尾时,它又是一个假借字。古今字与假借字也有区别,从字形上来说,古今字涉及了两个字,而假借字只有一个字;两者的关注点也不同,假借侧重于本义与假借义,古今侧重于同一个义项在不同时代表达时所使用的字。
(二)古今字与通假字
对于古今字与通假字,它们的相似之处较少,如古今字与通假字都是两个字形表示一个义项,都涉及两个字,这两字往往音同或音近。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从词性上来说,古今字是由假借和引申产生的,属于造字方法,而通假字属于用字方法;从意义上来说,古今字中,具有引申关系的古字与今字联系密切,具有假借关系的古字与今字偶尔也有联系,而通假中本字与通假字一般没有联系;从时间上看,古今字中古字在前面的时代被使用,而今字在后面的时代被使用,它们是相承的关系,不同时存在,而通假中本字与借字同时存在。
(三)通假字与假借字
关于通假与假借,通假早有其字,假借本无其字,通假是临时借用某字的用字方法,假借是不造新字而产生新义的造字方法,也就是说通假一般是两个字形一个意义,而假借一般是两个意义一个字形。通假一般是有借有还的,而假借大多数是有借无还的。同时,在假借字中,本义与借义的读音是一致的,而通假字中,本字与借字读音有时不一致,有时一致。通假侧重于字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假借侧重于本义是否留存。笔者认为,假借现象扩大了原字的功能,且有意而为之,带有一定的创设意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较为积极的语言现象;通假现象中一个字被其他字借用,大多是由于无意的笔误造成的,创设意味较少,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阅读的障碍,是一种稍显消极的语言现象。
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采用HAMD评判患者抑郁程度,共24项目,每项按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总分<8分为正常无抑郁症状;8~20分为可能存在抑郁症状;21~35分为存在抑郁症状;>35分为严重抑郁。临床疗效评分:治愈,治疗结束后抑郁评分降低超过75%;显效,治疗结束后抑郁评分降低超过50%~74%;有效,治疗结束后抑郁评分降低25%~49%;无效:治疗结束后抑郁评分降低<25%或无改变。总显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三、结语
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在产生原因、作用、表现上是不同的。但当今某些书籍尤其是一些教辅资料将通假字、假借字和古今字相混淆,对同一个词的注释,有时阐述为同某,有时又阐述为通某,或阐释为某的古字,对中学生造成了一定的误导,这种现象应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由明智.谈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的通假字注释[J].课程.教材.教法,2013,33(09):46-50.
[2]朱海娟.试谈中学语文文言特殊用字的注释[J].课程教育研究,2017(30):83-84.
[3]陈亚平.论区分假借和通假的必要性[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5):85-87.
作者简介: 周碧莹(1995,01,12-),女,江苏苏州人,东华理工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