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灾害救援中影响急诊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论文_刘素君

浅析灾害救援中影响急诊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论文_刘素君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 545005

【摘 要】目的 了解急诊护生应对各种院外灾害救援时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问卷、百分比统计表对柳州市396名急诊护理实习生进行调查。结果 从结果分析可知,学历、临床经验是影响急诊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家庭背景、性别、年龄、灾害技术培训、参加救援经历、灾害知识培训等是影响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结论 教学医院需重视急诊护生面对灾害救援时的心理状况变化,定时培训,加强急诊护生的心理辅导及灾害救援理论、灾害救援技术的培训,提高护生的应对灾害救援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灾害救援;急诊护理实习生;心理健康

灾害是一种超过受影响地区现有资源能力的人类生态环境的破坏[1]。灾害救援现场病种多样、环境多变、工作强度大,护理实习生刚进入医疗行业,作为灾害救援现场的辅助者,协助者,急诊护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掌握灾害急救技能,不仅能为抢救患者提供宝贵的时间,也能使团队的抢救工作紧张而有序的进行。因此,需加强急诊护生的心理指导,培养其应对灾害救援时的心理素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396名急诊实习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年龄16~24岁,平均21.82岁,其中学历:本科128名(32.3%),大专268名(67.6%),中专4名(1%)性别:男性10名(2%),女性386名(97%)。

1.2 调查方法

采用不记名问卷式调查,护士均各自完成调查问卷,共发放396份,回收390份,其中有效问卷38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98%,问卷调查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资料;(2)应对灾害技术的相关调查(各种灾害的理论知识、现场救援的程序、灾害救援技能、面对灾害救援的心理准备等);(3)护生面对灾害救援需要医院提供的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百分比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影响急诊护生灾害救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的分析

影响急诊护生灾害救援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因素

影响因素百分比

学历31.4%

临床经验26.1%

灾害知识培训24.3%

灾害技术培训23.5%

年龄21.2%

家庭背景13%

性别6%

参加救援经历0.5%

3 讨论

3.1近几年全球灾害发生数目日益增长,灾害医学显得尤为重要,逐渐的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实习生刚走出校园,年纪尚轻,社会经验不足,遇到突发情况手忙脚乱,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欠缺,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耐心指导,科室先进事迹的学习,加强实习生的心理建设,拥有坚强的意志。实习生是护理人员的后备军在在灾害救援队第一线,为急诊实习生应对未来的灾害救援心理健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应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措施 从本次调查中可知学历、临床经验、灾害知识培训和灾害技术培训是影响急诊护生灾害救援的主要因素。年龄、家庭背景和性别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近几年来,在急诊科的实习生以专科为主,本科生人数逐年增长,中专生减少。本科生较专科生理论基础知识扎实,知识储备较多,能从多方面控制和释放情绪。科室定期安排灾害救援理论知识和技术培训学习,在实习结束安排考试。根据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灾害现场演练,模拟现场情况,指导实习生处理可能发生的情况。鼓励和指引实习生有条不紊的进行操作,与其他护理人员配合,互帮互助,争取抢救生命的最佳时间。演练后,对实习生的表现进行表扬,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激发每个实习生的潜能,增加职业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营造一个良好学习互助的学习环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深对灾害医学的认识,未来面对灾害时,每个人都不再是旁观者。

因此,根据调查显示,急诊实习生不断提高灾害知识,改善不良的心理状况,遇到灾害救援时把自我紧张度控制在心里的活动的最佳状态,做好充足的心理预防。

参考文献:

[1]郑静晨,侯世科,樊毫军.灾害救援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

论文作者:刘素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  ;  ;  ;  ;  ;  ;  ;  

浅析灾害救援中影响急诊护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论文_刘素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