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孔灌注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论文_杨川

冲孔灌注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论文_杨川

杨川

广州轨道交通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冲孔灌注桩具有穿透能力强、承载力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施工孔深不受限制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沿海地区基础工程中。但由于该桩型施工工序多、技术要求高、隐蔽性极强,致使施工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质量缺陷。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质量。

关键字:冲孔;灌注桩;常见事故;预防及处理

一、冲孔阶段事故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开始冲孔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施工方法、水文地质条件,制定必要的技术措施,注意冲孔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预防发生质量事故。

(1)坍孔(在成孔过程中或成孔后坍塌)

① 提升、下落冲锤,清渣和钢筋笼碰撞孔壁;

② 护筒周围未用粘土填封紧密而漏水,或护筒埋设太浅;

③ 未及时向孔内加泥浆,或孔内泥浆面低于孔外水位,或孔内出现承压水低于静水压力,或泥浆密度不够等;

④ 在流砂、软液泥、破碎地层、松散沙层中冲进,进尺太快。针对以上坍孔发生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① 提升、降落锤头和放钢筋笼时保持垂直上下;

② 护筒周围用粘土填封密实;

③ 冲进中及时添加新鲜泥浆,使其高于孔外水位;

④ 遇流砂,松散土层等适当提高泥浆密度,不要进尺过快。轻度坍孔可加大泥浆密度和提高水位;严重坍孔可用粘土膏或澎润土投入待孔壁稳定后采用低速冲进(同时常备粘土或澎润土以防万一)[38]。

(2)冲孔漏浆

在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地层中,稀泥浆会向孔外漏失。主要原因如下:

① 护筒埋设太浅,回填土不密实或护筒接缝不严密,会在护筒刃脚或接缝处漏浆;

② 水头过高使孔壁漏浆。其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① 加稠泥浆或倒入粘土,低锤反复冲击;

② 回填土,掺片石、卵石反复冲击增强护壁;

③ 在有护筒防护范围内的接缝处,用棉絮堵塞,封闭接缝。

(3)冲孔偏移(倾斜)(成孔后不直,出现较大垂直偏差)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① 桩架不稳,导架不垂直,冲锤磨损,部件松动;

② 土层软硬不匀;

③ 冲孔时遇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或基岩倾斜未处理,或在粒径悬殊的砂石卵石层中冲进,锤头所受阻力不匀等。其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① 安装时要对导架进行水平和垂直校正,检修设备,如遇软硬不匀土层应控制进尺,低锤冲击;

② 倾斜过大时应填入小石子、粘土重新冲进,控制冲速,慢速上下提升,上下反复扫孔纠正;

③ 如有探头石,宜用冲锤密击,把石块打碎,如有基岩倾斜,可投入石块,使表面略平,用冲锤密打。

(4)砂卵石层或强风化中冲进时,泥浆循环突然中断,或排量突然减小,锤头在孔中跳动厉害。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为:

① 进尺过快,管路被砂石堵死;

② 冲洗液的比重过大;

③ 冲洗液中冲渣含量过大;

④ 孔底有较大的活动卵砾石。

其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如下:

① 控制冲进速度;立即提升锤头,调整冲洗液比重至符合要求;

② 起闭砂石泵出水阀,以造成管路内较大的瞬间压力波动,可清除堵塞物,或用正循环冲堵,清除堵塞物;

③ 如无效,则应起锤予以排除,降低冲速,加大泵量及时清渣;起锤用专门工具清除大块卵砾石。

(5)锤头脱落

产生原因:连接螺栓松动或钢丝绳破损。预防及处理措施:及时将螺栓拧紧,钢丝绳破损者应及时更换。特别在冲进中风化层前,应检查螺杆和钢丝绳的情况,在施工中每隔 2 个小时应提起锤头检查磨损情况。

(6)糊锤

产生原因:在软塑粘土层冲孔中,因进尺过快,冲渣多,出浆口堵塞,易造成糊锤。

预防及处理措施:一般应控制进尺速度,预防糊锤。如果糊锤严重的话,应将锤头提出,清除锤头上的残渣。冲孔过程中,应减少冲程,降低泥浆稠度,在粘土层中填入部分砂、砾石以防糊锤。

(7)卡锤

主要原因:锤头磨损严重未及时补焊,冲锤直径逐渐变小,而新换冲锤或补焊后的冲锤直径过大,冲锤倾倒,遇到探头石或孔内掉入物件卡住锤头。预防及处理措施:卡锤后不宜强拉强提,以免产生坍孔事件。可用小冲锤冲击冲锤周围的石块,冲松后再提锤。在打捞过程中要继续循环泥浆,以免冲渣埋锤。

二、灌注水下混凝土阶段事故产生原因及其处理措施

灌注水下混凝土是成桩的关键性工序,灌注过程中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做到快速、连续施工。如果出现质量事故,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

(1)导管内进水

导管内进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① 导管间接缝不严,接头处的橡胶垫破损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和焊缝处漏进;

② 混凝土的储量不足,导管底离孔底间的距离太大,混凝土落下后不能埋没导管底,泥水从导管底下进入;

③ 提升时,速度过快,导管底超出混凝土面,泥水从管底进入。预防及处理措施为:

①原因引起的,应将孔底的混凝土吸出,更换破损导管,下新管,重新灌注;

②和③原因引起的,可用原导管插入孔底的混凝土,继续灌注。导管插入混凝土内应有足够的深度,一般不得少于 50cm。灌注前,应将导管内的泥浆和水抽干净,并准备足够初灌量的混凝土,重新灌注。而且,一般孔内的泥浆和水不可能全部抽干,所以,续灌的混凝土配合比应增加水泥量,提高稠度。

(2)堵管

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砼在导管内出不去,称为堵管。产生堵管的原因有如下几点:

① 导管内壁可能有混凝土硬结,影响隔水塞通过。

②混凝土的粘聚性又不太好,粗骨料卡入隔水塞或在隔水塞上架桥。

③混凝土中混有大块石或其它杂物,造成堵塞。

④因各种原因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其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及处理:

①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导管的接头是否密封,必要时采用试拼装压水的方法检查导管是否破漏,以避免导管进水。

② 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

③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坍落度宜控制为 18 一 22cm。

④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 1/4,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塞。

(3)埋管

导管埋在混凝土中不能拔出称为埋管。导管埋进混凝土过深,导管内外的混凝土已初凝,导管与混凝土间的摩擦力过大等情况都会产生埋管现象。预防措施:严格控制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超过 6 米;在导管上端装设附着式振捣器,每隔几分钟振捣 1 次,使导管周围的混凝土不会过早初凝;首批混凝土中加入缓凝剂;加快灌注速度。

(4)钢筋笼上浮

因为混凝土的上升托浮作用,钢筋笼随着砼的灌注而上升的现象称为钢筋笼上浮。钢筋笼上浮的主要原因有:

① 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

② 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由于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笼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从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③ 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砼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笼底部时便托起钢筋笼。

④ 当混凝土灌注至钢筋笼下,灌注速度太快,若此时提升导管,导管底端距离钢筋笼仅有 lm 左右时,由于浇筑的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

防治措施为:

① 钢筋笼应与孔口牢固固定。

② 添加外加剂,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

③ 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随时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 2~3 米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④ 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5)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

引起桩身砼夹泥或断桩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表层砼流动性差,导管埋深浅,继续灌注的砼冲破表层而上升,将混有泥浆的表层覆盖包裹,就会造成断桩或桩身夹泥。

②当混凝土卡管时,抖动导管来迫使导管内砼下降,此时如导管埋深太浅,则可能有泥浆混入,形成桩身夹泥;如导管提离砼面,就成为断桩。

③由于测深不准,把砼面上的泥浆可能含有的泥块误认为砼,错误地判断砼面高度,使导管提离砼面成为断桩。

④由于砼卡管,拔出导管才能处理.形成断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⑤因为砼初灌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根本就没有入砼内。

⑥由于导管距孔底太远,混凝土被稀释,造成混凝土不凝固,使桩底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

⑦在浇注砼时,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上面。

⑧砼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砼上部结块,造成桩身砼夹渣。

⑨导管密封性较差,水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

⑩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砼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砼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砼的正常上升,当砼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入砼内。

防治措施:

①应认真清孔,冲孔后要及时灌注混凝土,避免孔底沉渣太厚。

②灌注混凝土前准确算出全孔及首次混凝土灌注量。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

③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坍落度。

④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连续、快速,应避免停电、停水。

⑤导管的埋管深度宜控制在 2~5米之间,若孔口泥浆返出正常,灌注顺利,则可适当增大埋管深度,以提高灌注速度。

(6)桩顶砼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桩顶砼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其主要原因是超灌高度不够、正常情况下不少于500mm~800mm。对于桩径>IOO0mm 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 5%。对于大体积砼的桩,桩顶 10 米内的砼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浆。

(7)其它应注意的事项

①开挖基坑时,应绝对禁止挖土斗对桩的碰撞,否则会产生撞断、撞裂桩头的事故。

②在场地内运输土方,应避免因侧向挤压而使桩顶位移。

③基坑边坡支护因发生造成土体滑移,造成桩体的位移。

④凿桩头时必须在桩顶标高之上预留 30cm~50cm 高度用人工开凿,确保桩顶标高以下无裂隙。

三、冲孔灌注桩穿越抛石层时事故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1. 冲孔灌注桩穿越抛石层的成孔特点

在本工程的东南角,有一片原先采用机械倾倒大体积石块堆起的,面积大约 80㎡,有 17 根桩落在此位置上,因此要求穿透抛石层达到设计要求的中风化岩层,个别的抛石直径达到 3~5 米,冲孔过程会产生塌孔、卡锤等现象,给冲孔灌注桩的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抛石的直径大,石体强度高,石块之间的间隙大,在冲锤作用下,石块会发生错动,因此冲孔过程中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冲孔过程会产生以下的施工困难:

(1)护筒跟进困难

在抛石层中冲孔,由于石块与钢护筒之间的作用力大,钢护筒的刃脚正常情况下很难达到预计的深度。

(2)涌泥涌沙

因为抛石层之间相互联通,在孔外水压力的强烈作用,极易产生涌泥涌沙。

(3)漏浆

由于石块之间的间隙大,冲孔灌注桩成孔施工时利用泥浆进行护壁的效果较差,经常在冲孔过程中因漏浆导致孔内水头急剧下降,经学会造成护筒挤压变形、埋锤等现象的发生。

(4)清孔困难

由于石块的特殊性,冲孔中的孔壁稳定性比较差,在清孔换浆过程中泥浆重度下降、粘度降低,也比较容易发生渗漏、塌孔事故。

2.冲孔灌注桩穿越抛石层采取的主要措施

由于人工抛石层的复杂性,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措施。

(1)抛石块直径较小时(一般小于 3m),可采用粘土加少量碎散石护壁成孔,这种土的粘度较大且浸水后不易溶解成浆,在经冲锤冲击后,粘土夹杂小碎石颗粒往孔壁的块石间隙挤压,可形成不透水的保护层。

(2)抛石块直径较大时(一般大于 5m),在开始穿越抛石层的时候,可采用钢护筒尽量跟进到一定深度。如果块石粒径较大时,由于这种石块间的透水性很强,若采取以上的办法也很难达到较好的护壁效果, 此时可采用双护筒措施,即先采用比设计桩径大 50~ 70cm 左右的冲锤冲孔,外钢护筒随之跟进,然后用大于设计桩径10cm 的内钢护筒置放于外护筒之中,形成双护筒结构。

(3)如果下卧的土层是淤泥等软弱土层,在冲孔作业时软弱土层受冲锤作用扰动,对抛石层和上部荷载的承载力减弱,极易造成抛石层的塌落,则应在成孔进尺到软弱土层约 2m 时往孔内灌注低强度等级的水下混凝土,待 3d 后再冲孔。

(4)如果块石面层不平时,可加入小粒径块石,避免冲锤损坏和冲锤的大幅度摆动而碰坏孔壁。

3.冲孔灌注桩穿越抛石层常见事故的预防处理

(1)涌泥涌沙

造好孔壁和保持孔内水位高于孔外水位是预防涌泥涌沙的主要方法,应控制好泥浆重度在适当范围之内(1.06~ 1.08)。发生涌泥涌沙后,可下内护筒或往孔内抛填填充物并待孔壁稳定后重新成孔。

(2)漏浆

现场应备足造浆性能好的粘性土、小粒径块石、中风化石等填充物和足够的水源,开孔时先用粘土造浆,穿越抛石层后一旦出现漏浆,迅速补浆,同时加入大量填充物,但要注意孔内水头不可太高,否则也会使孔壁渗浆。

(3)塌孔

在冲孔时要注意钢护筒的跟进,最好是将护筒底与孔底的深度差控制在 3m 以内,发现塌孔后应尽快向孔内抛填粘土、小颗粒块石等填充物至塌孔位置上方的 1~2m,待稳定后重新成孔。

(4)卡锤、掉锤

冲锤应设有防止卡锤、掉锤的打捞环,打捞方法可采用钢绳套、偏心钩打捞等常规方法。卡锤严重时可采用爆破震动的方法处理,冲锤如果出现松动,立即将冲锤提起来。

(5)沉渣超标

采用反循环设备清孔,静置 2~ 3 小时后再清孔,在下完钢筋笼后即将浇筑混凝土之前再次进行反循环清孔,就能基本达到设计要求的清渣厚度。

四、冲孔灌注桩在复杂地段发生事故的预防及其处理措施

1.引言

由于每个工程所处的具体地理位置不同,地质条件和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往往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半充填土洞及溶洞的存在,极易造成塌孔,埋、卡锤及地面沉降事故;

(2)石笋及半边岩的存在,施工中极易产生偏锤偏孔,造成护壁困难,纠偏难度大;

(3)岩溶地层导致孔内漏浆漏水,液面下降,地层失稳,发生塌孔等事故;

2.复杂地段冲孔的解决方法

(1)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处理

对半充填土洞及溶洞进行施工补勘并注浆,即在桩基础施工前进行逐桩补勘并采用高压注浆的方法,进行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处理或回填片石反复冲挤或浇注 C20~C25 砼填满空洞待其初凝重击冲进,空洞通过注浆充填。

(2)半边岩半边碎石

对于半边岩半边碎石的情况,由于碎石层级配差,不含粘土,注浆时浆液很容易渗漏,注浆后由于浆液对碎石层的胶结,使两边的强度基本平衡。

(3)半边岩半边土

对于半边岩半边土的情况,应及时回填片石,必要时回填片石混凝土,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行冲击钻进。

(4)冲孔施工过程中的处理

在冲孔过程中应准备充足的片石、粘土、泥浆、水泥备用,如果漏浆及孔内液面下降,都要马上补充泥浆或清水,保证孔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 2m 以上,可防止塌孔及地面沉降事故的发生。

(5)勤检查锤头的磨损情况

冲孔过程中一旦出现锤头磨损应及时补焊锰钢块,不得使用锤底磨损过度的冲锤,如果发生卡锤,应采用定点爆破松动法进行处理,禁止强行起拔。

3.处理方式的选择

(1)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处理

由于这些半充填土洞及溶洞隐伏在地下,可采用钻孔内填注充填的方式进行治理。

处理方式一:

对于半充填土洞及溶洞结合应超前钻,向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内注浆进行处理。用搅拌机搅拌水泥浆液,水泥浆液的水灰比分别为 2:1;1:1;0.5:1 三个浓度等级。采用高压注浆机注浆,在孔内先下套管、注浆管直到半充填土洞及溶洞的底部,先用水灰比为 2:1 水泥稀浆,随着注浆的进行,浆液逐渐加浓至 1:1 和 0.5:1,直至将半充填土洞及溶洞注满。注浆压力由低至高逐渐增大,压力控制稳定在 0.5~0.6Mpa,最大压力不超过 0.8Mpa。

处理方式二:

对于非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发育区,桩基成孔过程中偶然遇到的半充填土洞及溶洞,则在成孔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处理。

1)、漏浆:回填粘土片石堵漏,堵漏完成后,再继续冲孔。

2)、小型溶、土洞:用粘土、水泥、片石复合料充填土洞、溶洞。在孔内边填粘土、水泥、片石复合料(粘土、水泥配合比为 3:1,)边冲孔,直至充填满土洞、溶洞,然后继续向下冲孔。

3)、大型溶、土洞:用水下混凝土充填溶、土洞,初凝后即可冲孔。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25~C30,混凝土中掺外加剂,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采用水下混凝土浇注灌注混凝土充填满土洞、溶洞,混凝土初凝后,然后继续向下冲孔。

对于高度 3m 以上的溶、土洞,亦可采用钢护筒,钢护筒底部低于洞底。钢护筒用直径略小于孔径的圆护筒,然后继续向下冲孔。

4)、偏锤:一旦发生偏锤,采取浇水下混凝土的方式纠偏。采用浇混凝土纠偏时应注意,一是尽量往下冲进,扩大处理行程,避免多次纠偏;二是掌握好水下混凝土的强度。

(2)岩笋处理

磁到岩笋,发现偏锤时,有二种方法可以处理:

1、一般情况,先向孔内回填 C20 片石混凝土,然后继续冲孔(混凝土初凝后冲孔),如果能继续往下冲孔且冲锤不偏,则此法可行。

2、如果不能继续往下冲进,则采用机械钻孔方法钻孔穿过岩笋层,钻孔穿过岩笋层后,然后再用械继续冲孔。

论文作者:杨川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8

标签:;  ;  ;  ;  ;  ;  ;  ;  

冲孔灌注桩常见事故的预防及处理措施论文_杨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