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岳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四川省资阳市 642350
低血糖主要以血糖水平较低为主要临床特征,是正常人常见的现象,同时糖尿病患者也常出现低糖的情况,为此,本文针对于低血糖进行相关阐述,将其相关的处理和预防知识进行告知。
1.低血糖的定义
正常人的低血糖范围值:≤2.8mmo/L.
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范围值:≤3.9mmo/L。
2.低血糖发生原因
(1)降糖药物过量使用(2)运动量增加(3)饮食不规律造成的营养缺失(4)空腹饮酒或者酒量过大(5)肝肾功能不全(6)情绪异常(例如:情绪激动、受到了某种刺激)。
针对于反复性发生的低血糖情况,多数是伴有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疾病。
(1)空腹低血糖症:
内源性胰岛素分泌过多(例如:自身免疫性低血糖或者胰岛素瘤等)、药物性(水杨酸、注射胰岛素、饮酒以及磺脲类降糖药物等)、重症疾病(心力衰竭、营养不良、肝肾衰竭)、胰岛素拮抗激素缺乏(生长激素缺乏、胰高血糖素缺乏、皮质醇缺乏等)、胰外肿瘤。
(2)餐后(反应性)低血糖症:
糖类代谢酶的先天性缺乏(例如: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特发性反应性低血糖症、滋养性低血糖症、功能性低血糖症、2型糖尿病早期出现的进餐后期低血糖症。
3.低血糖的类别
(1)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水平≤3.9mmo/L,且存在低血糖临床症状)(2)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水平≤3.9mmo/L,无低血糖临床症状)(3)相对性低血糖(血糖水平≥3.9mmo/L,但是有低血糖的临床症状,进食增加饱腹感的食物)(4)可疑症状性低血糖(有低血糖的症状,但是没确诊为低血糖并按照低血糖治疗)。
4.低血糖的临床症状
一般症状:出汗、饥饿、心慌、情绪异常、发抖、头痛、心跳加快、视野模糊、四肢无力等。
严重症状:意识障碍、抽搐、昏迷、嗜睡、死亡等。
在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中,有很多表现易被忽视,包括:烦躁、穿着不整(平时穿戴整洁)、无缘无故发脾气(暴怒)、不理人、生活习惯改变、说话不清晰、答非所问等。
5.发生低血糖的急救措施
(1)休息:处于相对安全的环境,进行绝对的休息,避免触电、溺水以及摔伤等。
(2)饮食:及时补充糖分,可以食用15-20g的含糖食物。例如:果汁、饼干、巧克力、可乐、糖果、脱脂牛奶等。
(3)呼叫:及时寻求周围人的帮助,拨打120急救热线,对于年龄较大的人群需要叮嘱出门携带急救卡。
(4)达到医院后,需要及时的进行静脉滴注40-60ml的50%葡萄糖,及时改善血糖水平,如果患者的病情不严重,可以迅速缓解病情。
6.如何治疗
(1)当感觉到可能发生低血糖时,对于有条件的人群可以及时的检测血糖水平,对于条件不允许的人群,需要直接按照低血糖的情况处理,及时的补充糖分,摄入量在15-20g,之后有条件监测的人进行血糖复测,观察结果,对于条件不允许的人群,需要感受自身的状态,如果没有明显的改善需要再进食15-20g的含糖食物之后再进行复测和自我感受,如果症状还没有改善,需要及时上医院就诊,查明情况。
7.如何预防
(1)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2)多运动,保证每日的运动量,强身健体,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但是切记不要过度运动,避免运动量过大,导致低血糖发生,且在运动前注意携带糖果等含糖份的食物,如果有低血糖的情况发生,可以及时的补充糖分,避免发生不良事件。
(3)对于酒精的摄入量做好控制,限制酒精摄入。且在饮酒前,切记不要空腹。
(4)按时服用药物,对于可能出现的低血糖现象,要及时的根据合理的剂量服用药物。
(5)加强日常的血糖监测,避免突然性的低血糖发生导致的不良事件,做到及时的掌握自身的血糖水平。
(6)提高对低血糖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够做到及时的发现低血糖,进行及时的急救以及及时的控制。
(7)制定适宜自身的血糖控制目标。
(8)充分认识到低血糖的危害以及防治的必要性。
8.低血糖的危害
(1)对骨骼肌肉的损害:骨折、跌倒、脱臼、活动障碍。
(2)对心血管的损害: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3)对于脑部的损害:痴呆、昏迷、认知功能障碍。
低血糖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群均会出现的临床现象,低血糖会影响人体的器官功能受到影响,还会使肌肉和角膜等代谢问题受到影响,所以做好有效的预防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和控制糖尿病患者病情的重要干预措施,同时在发生低血糖后,还要评估患者产生低血糖的原因以及排除其存在的疾病,对于非糖尿病人且偶尔出现低血糖的患者,需要做好健康教育,告知其这是正常现象,不要太多于担心和紧张,并指导其及时的补充糖分,而对于糖尿病患者出现的低血糖,需要及时做好防治措施。
论文作者:周雪琴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低血糖论文; 血糖论文; 症状论文; 发生论文; 糖分论文; 水平论文; 胰岛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