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性语篇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对2017年中国“两会”新闻对比分析论文_尹嘉,吕晶

西安外国语大学(英文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8

摘要:本文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对《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关于中国两会的报道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文借鉴费尔克劳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他的“三维分析框架”作为研究手段,从描述,阐释,解释三个方面对2017年3月“两会”的新闻报道作对比分析。研究意义在于不仅揭示新闻报道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差异,而且有利于完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拓宽批判性语篇分析的研究范畴。可以引导读者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帮助读者发掘报道者背后的意识形态区别。

关键词:两会;批评话语分析;新闻报道;

1.绪论

2.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逐步增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作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这几篇新闻报道从“两会”会议模式、数字经济、环境治理、供给性改革和中国政府的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报道。

本文共收集来自《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的20篇相关新闻报道将文本特点,如引语分布,词汇选择进行数字统计,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通过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比分两家媒体的新闻报道,深入地分析文本。

2.理论基础

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式为批评话语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文本分析有描述,阐释和解释三大步骤。第一,描写旨在形容文本的形式特征,本论文重点研究两家媒体新闻报道的词汇选择和被动语态的使

用情况;第二,解释是表明文本与交际的关系;第三,阐释涉及交际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从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角度分析两类新闻报道背后所隐含的意识形态。

从上图可以看出,费尔克劳认为语篇是上下文,交互和文本三个维度构成的整体。该模式反映了三种不同费尔克劳对话语与社会关系的看法的意义:第一,话语是社会的一部分; 第二,话语是一个社会过程; 第三,话语的社会过程受到其他元素(非语言元素)的约束(费尔克劳,1989:22)。

韩礼德提出了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通过语言展现说话人的各种经历和社会现象;人际功能指通过言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语篇功能指通过衔接连贯,进而将文本从词汇选择、词类转化和衔接方面进行分析。

3. 分析过程

应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该论文在费尔克劳的三维框架下对来自《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的20篇新闻报道从描写,解释和阐释三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每年中国的两会都会受到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从国内来看,2017年将会召开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十九大之前的这届两会自然是万人瞩目,人们从中可以把握国家的政策走向。从国际来看,这是英国脱欧、特朗普成为美国总统后的第一个两会。国内和国际形势

的变化一起构成了今年两会的特殊之处。

3.1 描写

3.1.1 词汇选择

词汇分析是批判话语分析的主要手段。人们不会任意选择词汇,因为词汇的选择会影响人们对于事件的理解。有不同意识形态的作家

或者演说家通过选择不同的词汇来表达他们的精神世界。词汇的选择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认知能力,人们通过选择词汇给外界命令。词汇选择能体现新闻报道中暗含的意识形态。对于中国 “两会”的新闻报道,两家媒体使用了不同的词汇。

《中国日报》的记者在报道两会时倾向于选择一些积极的,中性的词语,表达对这次会议的信心。虽然《经济学人》的记者也使用一些积极的词汇,但是仍然能够看出,他们对中国政府持悲观和怀疑的态度。从使用的动词来看,《中国日报》的记者常用motivate, inspire,

raise, improve等这类词汇,展现了一个民主的,勇于承担责任的服务型的政府形象。《经济学人》在报道中使用诸如preserve,suppress,undermine, empower,confuse这类词汇。意在展现一个注重形式,限制人权的政府形象。

3.1.2 被动语态

被动语态,即不知道动作执行者或强调动作承受者的一种语态。通过分析两家报纸中被动语态的使用情况,可以体现不同的意识形态。两家报道中的被动语态分布情况如下:

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出,被动语态在英国报纸中的使用频率高于中

国报纸。我们可以看到,英国报纸在报道中试图强调一些东西试图掩盖他们对中国“两会”的特殊态度。

3.2 阐释

在新闻报道中,通过引用他人的话语增强新闻的真实感与客观性,让读者相信报道没有添加编者的主观态度。政治新闻主要报道政治事件,传播政府的政策和规定,并且宣布政治立场。所以编者会精心挑选符合其意识形态的报告方式和内容。本论文中20篇新闻报道的引语使用情况分布如表2所示:

上述定量分析显示,《中国日报》使用直接引语的比例明显高于《经济学人》。因此该媒体的部分新闻报道并不能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有可能是编者的主观臆测,话语背后隐藏的是编者的主观态度。消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会对新闻报道产生影响,《中国日报》通常选取政府官员的话语作为新闻来源,旨在展现中国政府处理内政的能力。然而《经济学人》的直接引语往往来自普通民众,意在展现中国政府缺乏民主,限制群众言论自由的形象。

3.3 解释

费尔克劳话语三维模式的最后一步是解释。语篇应该在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下进行分析。因此,可以揭露新闻报道中隐藏的意识形态。

首先,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在二战之后逐步衰落。即便如此,英国仍然跻身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拥有比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现在许多国家实行的议会,内阁,两党等都来源于英国。英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资产阶级革命的国家,具有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政府的目的是保卫人民的权利。

中国实行的是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两会”)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中英两国在对中国“两会”的报道上分歧较大的原因在于中英两国政治体制不同,对民主概念理解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广大人民享有的广泛的、真实的民主,而西方民主的本质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是少数人享有的民主。《经济学人》在报道中选取普通民众的观点,有歪曲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切实报道,故意放大中国的社会矛盾,

以此来达到宣扬西方民主政治优越性的目的。

其次,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备受世界关注。2017年的两会,经济增长,供给性改革,住房等都是热点话题。中国经济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世界的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以英美两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经济发展一直缓慢,又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中国目前是

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有的人认为中国经济以此速度发展,必将赶上发达国家,因此许多国家通过掌控媒体放大中国威胁论。中国和英国在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性,西方一些人认为,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的存在本身对西方来说就是一种威胁。《经济学人》的报道在某种程度上暗含了这种意识形态。

最后是两国的文化差异。文化是可以传承的,不同的文化形成于不同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英国是一个历史文化十分悠久的国家

作为西欧的一个岛国,形成了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世界上许多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发生在英国,同时英国也涌现出了许多科学家和文学巨匠,这些与英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息息相关。英国人奉行经验主义和自由主义的传统,这种思想对其民族性格和政治制度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中国作为东方大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形成了与英国截然不同的文明。从汉代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正统思想。儒学以“仁”为核心,强调中庸之道。因此中国人注重集体利益,提倡集体主义,这符合了中国的政治体制。政府的职责在于为人民服务,《中国日报》刻画了一个使国家发展得更好,造福人民的政府形象。

4. 结论

由上述研究可以得出,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两会”是可行的。通过结合费尔克劳的三维分析模型和系统功能学理论能有效分析新闻报道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新闻报道中存在非客观因素。中英各自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不同,所以两国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有所不同,本论文旨在从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讨论和分析这些差异。

中西方对于政党地位和民主理念认知的不同导致媒体新闻报道上的迥异。《中国日报》向读者展现了中国政府解决内政的能力和良好的国家形象,而《经济学人》凸显中国的社会矛盾和政治缺口,从而达到宣扬西方自由民主制度优越性和创建一个失职的中国政府形象。

通过对比分析《经济学人》和《中国日报》在报道2017“两会”新闻语篇上的差异,可以帮助读者全面深入地了解2017“两会”传达的思想,理解中英两国之间的语言和意识形态差异,提高语言意识,培养其批判阅读能力,从而对社会事件进行正确认知。

综上所述,中国在完善选举,推进协商的民主政治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国外媒体在报道中应切实考虑中西方在国情,文化以及民主理念上的差异,对中国进行客观公正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Fairclough, Norman. Language and Power[M]. London: Longman, 1989.

[2] Fairclough, Norman.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3] Fowler, Roger. Language in the News: 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4] Van Dijk, Teun A. News as Discourse[M]. His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88.

[5] Brown, G. & G_ 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6] Wodak, Ruth, and Michael Meyer.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M]. London: Sage, 2001.

[7] 辛斌. 批评语言学与英语新闻语篇的批评性分析[J]. 外语教学,2006.

[8] 胡壮麟. Linguistics: A Course Book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9] 丁建新,廖益清. 批评话语分析述评[J]. 当代语言学, 2001, (4): 305-310.

[10] 陈中竺. 批评语言学述评[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5, (1): 21-27.

论文作者:尹嘉,吕晶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

标签:;  ;  ;  ;  ;  ;  ;  ;  

批评性语篇视角下《中国日报》和《经济学人》对2017年中国“两会”新闻对比分析论文_尹嘉,吕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