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社会建设是社会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柱。工业和民用建筑是我国现代建设项目的两个大工程,简称为工民建。在工程实施当中,要保证基础工程的质量,其好坏能够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以及建筑物后续的使用寿命。建筑基础工程中,桩基是一个基础建筑物,担任承重责任,它的建造水平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固性。桩基施工技术是目前最好的,是工民建采用的技术之一,它不仅稳定性好、承载的重量也大,而且沉降量小并且施工时间短,由此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也高,是工民建的首选运用技术。本文从我国目前拥有的桩基施工技术出发,分析和探讨这项技术在工民建中的运用,给出怎样利用桩基施工技术多样性满足工民建需求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工民建
一、桩基种类
工民建施工建设中,桩基的施工,要根据建筑物所在地方的地质情况和施工的状况,灵活的选用合适的桩基。通常情况下,桩基有两种。
(一)打入式预制桩
承载力大,具有良好的穿透性,还经得起捶打,这些都是预制桩的优势,在预制桩基建设中,大多是采用打入式进行施工。一般情况下,在持力层深的施工地质和水下桩基工程中,预制桩是比较好的选择。预制桩具有施工简单、施工周期较短和性价比高的优势,因此,在桩基施工工程中,其使用频率是很高的。此外,预制桩还可以进一步细分,分为预制方桩、预应力管桩和其他桩型,这三种桩型,前两者的质量好,但对于钢筋的需求大,使用这类型的预制桩,施工成本会有所提升。而其他桩型施工起来噪声大,会影响到施工地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严重的话会被投诉甚至是罚款,但这种桩型的成本相对较低。在桩型的选择中,施工单位要从施工地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桩型,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
(二)钻孔式灌注桩
桩基建设中,灌注桩也是一种常用的桩基技术,他具有穿透力佳、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够适应不同的地质环境,因而成为工民间中临一中比较常用的桩基类型。灌注桩基时,首先需要钻孔,由于钻头的种类不同,钻孔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螺旋钻孔,另一种是水钻孔。在工民建桩基施工中,灌注桩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建筑物所在地的地质情况进行调整,提高桩基施工中钢材的利用率。高层建筑建设中利用灌注桩,对于建筑的稳定性大有帮助,另外,能够高效利用钢材,符合国家对建筑安全和节能的要求。但是,灌注桩也有一定的缺点,灌注桩和其他类型的桩基相比,其要求的技术更高,花费的施工成本也比较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随时注意施工现场,一是观察地质情况,如果地质疏松,或者是出现不均匀或大幅度沉降时,必须立即停止施工,确保人员生命安全。二是观察桩基情况。在桩基施工中,应该全程保持竖直状态,避免桩基倾斜带来的建筑隐患。
二、施工准备
桩基是建筑建设的基础,桩基施工中应该保证质量。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避免工期延长、控制成本和降低消耗的重要方式。
(一)现场勘探
桩基施工前,进行施工的范围的技术负责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全方位的勘测施工现场,了解该地是否合适施工,可以选择怎样的桩基类型。前期进行勘测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施工地的地质结构。根据勘测的情况判断是否可以进行桩基工程和选择哪一种桩基。二是施工地周边的环境,如果小区多,就应该考虑噪声和污染都比较小的桩基类型,例如灌注桩。三是观察地下水情况,地下水位高的地方也不适合施工,强行施工会使建筑垃圾流入地下水中,对附近居民生活带来危害。四是了解施工地的历史,如果施工地是以前的古墓,在此施工可能会破坏文物,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开展施工的基础,桩基施工前,要组织施工人员对方案进行分析,找出方案中不合理的行为,发现并立即修改,确保施工方案符合国家和实际施工地要求。此外,桩基施工设备的选购、安全措施的制定,都需要根据施工档案要求进行,不能为了节省成本而去变动。
(三)现场清洁
工民建桩基施工中,施工地要保持整洁,这也是施工安全的保障,有着重要意义。桩基施工场地不平整,地面上存在影响桩基施工的建筑垃圾,很容易导致施工运输出现失误,对施工人员财产和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施工人员要全体努力,保持施工地的环境,确保整洁。同时,在施工前,可以在工地上铺碎石,提高承载力,减少扬尘带来的空气污染。
三、施工顺序
(一)压桩顺序
桩基施工中,要坚持“中间先,后两边”的施工原则,施工要先中间,然后向四周围均匀扩散的压桩顺序,保证桩基均匀受力。同时,要分段进行施工,不给施工人员过重的工作负担。这样的压桩顺序,不仅能够保证施工质量,还避免了桩基安全隐患的存在。
(二)桩体垂直
桩基施工中,要保证插入地下的桩体的垂直,桩体形成后,需要时刻利用经纬仪进行测量,有一定误差的需要进行微调,使桩基始终垂直于地面,桩基的倾斜度的误差不能超过百分之零点五,才能够进行压桩工程。在压桩这一环节,不管什么情况,都不能够用桩机去拖桩,以免桩身倾斜,对整个桩基质量造成影响。
(三)压桩速度
桩基施工中,在压桩这一环节,速度要适中,不能太快或太慢,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匀速进行。压桩的速度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施工地情况来确定压桩速度,保证桩体顺利压入地面。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来看,桩体压桩速度保持在每分钟一米是最好的。压桩开始之后,中途不能间断,直到桩体的顶部压到距离地面一米的时候,确保桩体一次成型。需要注意的是,压桩过程中,发展土地出现下陷情况,应该立刻停止压桩,技术人员分析后,才开始下一步工作,确保安全。
(四)焊接接桩
压桩结束后,就是接桩工作。焊接是接桩的常用方式,在接桩工作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一是要清理干净管桩焊接的部分,避免粉尘的存在影响焊接的牢固程度。二是运用对称焊接方法,从点到面焊接。三是对桩体进行焊接不能少于两层,保证桩体焊接部分的牢固性和安全性。四是两层焊接中,在完成第一层焊接之后,必须给下一层焊接留十分钟左右的冷却时间,还要保证桩体焊接层面的清洁,避免下一层焊接的失败。五是焊接进行时,要放置经纬仪,确保焊接的桩体垂直,偏差控制在2mm。
(五)截桩工具
桩体裁截中,为了保证桩体的垂直,不能使用刀斧来砍劈,需要利用锯桩器来截桩,使桩体在稳定的情况下分离。在据桩过程中,出现不稳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避免因截桩给建筑带来的安全隐患。
四、结语
桩基是建筑物最基本的结构,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建筑物的安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环节中,桩基稳定性和荷载力是关键,关系着整个工民建筑的质量和安全。因此,要重视桩基施工,掌握娴熟的桩基施工技术,还应该对桩基施工环节的质量进行控制,按照相关的技术来严格规范施工过程,保证桩基施工的安全和可靠。
参考文献:
[1]张任华.探析工民建桩基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05)
[2]李帅.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7)
[3]杨生根.桩基工程施工技术在工民建中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6(10)
论文作者:李锦洪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
标签:桩基论文; 工民建论文; 情况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物论文; 地质论文; 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