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敷贴治疗贴对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应用论文_吴燕

吴燕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人民医院 江苏 常州 213131)

【摘要】 目的:对穴位贴敷在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估。方法:自我院病例中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肛肠外科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局部热敷,实验组术后给予穴位贴敷。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7.5%,比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排尿通畅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给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术后排尿情况,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值得推荐。

【关键词】 穴位贴敷;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0-0317-02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率高,且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影响较大。在治疗上,手术是常见的治疗方法。本院对收治的80例肛肠外科术后患者进行分组,旨在总结穴位贴敷对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影响。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病例中取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4年2月份到2015年2月份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肛肠外科术后患者。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范围为20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47.2±0.2)岁。其中有34例患者为混合痔,有20例患者为肛瘘,有13例患者为肛周脓肿,有13例患者为肛裂。病程为19天到49天,平均病程为(31.2±0.2)天。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排除自身泌尿系统疾病、膀胱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患者。结合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统计学意义不成立,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局部热敷,以吹口哨、听水声进行诱导,对疼痛患者给予针对性止痛,疼痛不严重,且存在排尿困难、腹胀的患者,明确用药指征后给予新斯的明针肌注,剂量为0.5毫克到1毫克,必要情况下重复治疗。

实验组患者给予穴位贴敷,于患者两侧水道穴、两侧三阴交穴贴敷治疗贴,每天更换1次,连续贴敷3天。

1.3 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以及排尿通畅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数据经核对后输入计算机,且应用SPSS14.0软件给予统计学分析,以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且应用χ2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且应用t检验,以P<0.05认为统计学意义成立。

2.结果

2.1 两组患者首次排尿时间

实验组40例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平均为(2.9±0.2)小时,对照组40例患者首次排尿时间平均为(4.5±0.4)小时,可见实验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2.2 两组患者尿潴留以及排尿通畅情况对比

如下表所示:

表 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率以及排尿通畅情况对比

可见,实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排尿通畅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3.讨论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尿潴留,作为一种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对患者的身心痛苦影响较大,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术后尿潴留的临床处理方法较多,有些方法相对复杂,且存在较大的痛苦,对患者身心影响较大[1]。

穴位敷贴治疗贴的主要成分为治疗膏、医用胶布以及保护膜等,主要通过生物波效应、经络穴位效应产生作用,穴位敷贴治疗贴能够发射波长8μm到14μm的生物波,在对相关穴位进行作用时,经“吸收”、“透射”、“反射”、“渗透”等过程实现“生物共振”效应,并经经络传导产生作用。中医认为,尿潴留属于“癃闭”的范围,表现为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病情严重表现为小便闭塞不同,膀胱为该病病位,病机主要为膀胱气化不利所致,与三焦、肺、脾、肾相关。本院应用中药实施穴位贴敷,通过穴位的刺激、调节以及药物的吸收进行治疗。现代研究显示,以气味俱厚之品于局部贴敷,能够改善皮质类固醇头皮能力。三阴交为足太阴、厥阴以及少阴经的交汇穴位,具有补脾益肾、通经活络、气血调节以及改善膀胱气化的效果,有利于导尿排出。水道穴为足阳明胃经穴位,位于脐中下3寸,与前正中线距离2寸,水道作为水液通行道路,主要作用为传输胃经的地部经水,针刺该穴,对自感有尿、小腹胀满但排尿不畅或者无法自行排尿的患者有改善效果。穴位贴敷的方式避开了胃肠给药存在的脾胃损伤的缺点,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不存在创伤性,有效预防了因导尿产生的尿道受损或者感染。

此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为7.5%,比对照组的尿潴留发生率低,差异性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实验组的首次排尿时间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排尿通畅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这与闵瑜[2]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应用穴位贴敷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预防患者术后尿潴留,对患者排尿功能有改善效果,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魏其娟,付效国.穴位贴敷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2):153-154.

[2]闵瑜.中药穴位贴敷预防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2):121-122.

论文作者:吴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穴位敷贴治疗贴对肛肠外科术后尿潴留的应用论文_吴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