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论文_许保

分析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论文_许保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山东 济宁 272100

摘要: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水害事故给开采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如果没有有效的进行防治,则直接危害开采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煤矿企业必须重视地质的勘探工作,并将地质研究结果合理的应用于水害事故的防治中,以此来保障煤矿开采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煤矿;地质;防治水;结合;必要性

一、煤矿水害

我国所有地区的煤矿基本上都会在不同阶段出现不同程度的水灾,水灾不但影响煤矿开采正常开展,还会威胁工作人员的生命。但是煤矿水害不可避免,水害治理起来也相当困难。当某个煤矿区域的地壳发生变化,有大量的地下水涌出,该地区就会出现水灾,产生严重危害。比较容易出现水灾事故的地质地貌是岩溶地貌,尤其是岩溶地貌产生的地下水和溶斗是水灾发生的重要区域。因此,煤矿生产监管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在煤矿生产作业之前就应该加强对这些容易出现水灾地区的地质勘察,并采取措施预防。

二、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意义

2.1加强矿井地质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三量”平衡

“三量”的计算中都必须考虑地质变化带来的数据变化,比如:地质损失、煤厚变化等。如果矿井的“三量”可采期达不到规定要求,就会出现采掘失调,生产接续紧张,高瓦斯、突出矿井一旦生产接续紧张不足,可能会出现在采区抽采不达标的情况下冒险蛮干,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可采期过长,则掘成的巷道长期闲置不用,使设备、资金积压,并增加维修费用。因此,准确的矿井地质情况对确定适合本矿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和不同条件下的三量合理可采期,平衡“三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2加强地质工作,在处理和解决瓦斯问题时可变被动为主动

煤的变化程度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瓦斯的含量,随着煤的进一步变质,到无烟煤时其孔隙和表面积都达到最大,吸附瓦斯的能力最强,又由于无烟煤产气量大,因此瓦斯含量最高;无烟煤至石墨阶段,因微孔隙显著收缩,吸附能力逐趋消失,瓦斯含量不高;煤层和围岩的透气性,决定着瓦斯的储存条件和瓦斯在煤层内的流动特性;地质构造对瓦斯含量,瓦斯压力也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加强煤矿地质工作,摸清煤层和围岩的性质及矿井地质构造,掌握瓦斯涌出规律,对瓦斯治理工作有的放矢,将解决处理瓦斯问题变被动为主动。

2.3加强煤矿地质工作,可以预防顶板事故的发生

随着煤矿科技的进步,煤矿机械化生产的提高,准确详实的矿井地质资料,为矿井选择合理、配套的的支护、开采设备提供支撑;指导煤矿企业选择合理的顶板管理工艺。比如:煤层产状变化很大,如果选择综采工艺,不仅需要高额的投入,在煤矿开采中还会来安全隐患;如果煤层顶板破碎,可以选择加密支护、锚网支护等支护方式;煤矿还可以根据煤层顶板的岩性选择合适的采空区管理方法,比如:直接垮落法、矸石回填法和强制放顶法等。

2.4加强地质工作,可以降低发生水灾事故的概率

断裂构造是地下水的良好通道,是形成岩溶的重要条件之一,不同区域的水文地质条件不同,岩溶发育的条件存在差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陷落柱还可成为地下水的通道,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通过对矿井区域内的地质构造、主要含水地层及其水文特征,地表水系及老窑水的排查,掌握矿井区域水文地质情况。实际生产建设工作中,实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及时掌握防治水患的主动权,大大降低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概率,减小其危害程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第一,由于煤矿在进行生产基建的时候会开凿出很多井巷,这就为收集相关的地质资料提供了必备条件,以此为基础再运用相关知识和技术做出图件和编制此地的地质资料,进而可以全面实时的展现出当地煤矿的地质特征与积水情况。

第二,煤矿管理层和煤矿职工要高度重视煤矿地质工作,因为要进行日常基本建设以及煤矿的生产接续就必须依照相关的地质资料和地质判断作为参考和依据。煤矿水害事故是煤矿最具威胁的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强与后果严重的特性,在防治水工作上要不断完善机构建设,能够增加投入提升配套的硬件设备,并要对相关职工进行定期培训。做好和加强水害预测工作,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和完善煤矿防治水规划与计划。

四、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有效措施

4.1设置专业的勘测人员

在实际的水文地质工作当中,勘测人员要坚持对矿井中水文地质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定期勘测。在其探测的同时,要认真了解矿井中水文地质的分布规律、分布特点等因素。并且将其所勘测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处理,将其整理后的相关资料文献记录档案内,为后期相关人员的借阅提供资料保障。

4.2合理的规范煤矿水文地质工作环境

要想实现煤矿水文地质工作环境的有效规范,就要保证在矿井中,设置专门的水文地质研究机构。并且这些机构要配备专业型的,防治水害技术型人才。在实际的水文工作当中,通过对矿井水文地质实际的探测,从而分析其矿井中水害的实际情况。此外相关部门要积极组织,相关的煤矿水文地质培训活动。让技术人员积极的参与到培训工作当中,通过对其进行培训,从而提高技术人员对于治理水害的专业技术水平,进而有效的全面提升对于矿井水害的预测能力。

4.3 加强对煤矿水文地质水害的防治宣传工作

在实际的煤矿水文地质水害防治工作当中,国家相关管理部门以及煤矿区域管理部门,要积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从而保证矿井水害的有效预防。此外,其相关的管理部门,还需要做好煤矿水害防治宣传工作。国家的相关管理部门,要针对煤矿开采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从而有效保障该地区对于矿井水害的防治意识。作为煤矿区域的相关领导部门,要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煤矿水文地质工作的顺利开展。并且对其矿产开采企业进行严格的管理,要求其开采企业协助政府部门共同开展水害防治工作。

4.4 加强完善井下防水、排水系统

在实际的防水与治水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排水以及突发事件的随机应变能力。并且根据实际的相关事件情况,及时的作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例如,我国夏季普遍是降水的高峰期,因此相关的管理人员要及时的防水工作,并且针对防水工作作出相应的演习活动。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对其排水系统进行科学的检测,通过对排水设备的检查,有效的排除相关的排水设备不能够正常运转的情况出现。从而较低其安全隐患,进而有效的提升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

结束语:

通过对煤矿地质工作以及防治水工作的分析,可以得知两者结合的必要性。地质工作的有效勘探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而水害事故是煤矿开采过程中的主要危害事故,在地质勘探时,必须要提前对水害事故做好预防。如果没有对水害事故做好防治,只是一味的进行煤矿的开采,当水害事故发生时则会直接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因此,作为煤矿开采企业,必须及时转变发展理念,加强对地质工作的重视,将其与防治水工作进行有机结合,在进行地质勘探的过程中,发挥地质研究的优势,根据地质工作中得到的相关数据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水方案,从而在开采前做好煤矿开采的水害事故的防治,降低开采的安全隐患,促进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俊杰.煤矿地质测量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及对策探讨[J].能源与节能,2016(4):50- 51;69.

【2】王军,董清岭.煤矿防治水技术新进展及对几个关键技术问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 5) : 70.

【3】牟林,朱开鹏 . 煤矿防治水“产研”合作模式及技术示范体系的建设与应用 [J]. 中州煤炭,2016(02):1-5.

论文作者:许保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1

标签:;  ;  ;  ;  ;  ;  ;  ;  

分析煤矿地质工作与防治水工作结合的必要性论文_许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