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莎
深圳地铁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得背景下,铁路行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同时,铁路本身的技术组织特点也决定了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近年来,交通运输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铁路运输,铁路运输是我国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性能直接影响着铁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所以,在这样的前提下,我们不得不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提高关注度。本文针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的实际情况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进行了详细具体的探究,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铁路;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管理;实际情况
引言
交通安全中铁路交通运输作为一种特殊的方式,其交通安全事故也较为特殊,机车行驶过程中受到内外因素影响,出现爆炸、火灾等事故,或是与行人、机动车等发生碰撞。这意味着铁路交通运输事故既会伤害人群,也会给人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做好铁路交通运输的中安全运输管理的研究工作,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1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铁路运输行车安全管理的过程中,其主要包括5个环节,即安全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以及风险监控等。在风险识别环节,能够有效识别铁路运输行车中存在的风险,以为后续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风险估计环节是通过对相关数据的采集,对其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后果的估计。风险评价环节的目的在于对安全风险结果的原因以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风险应对环节是核心环节,其是制定有效措施的环节。风险监控环节是对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监控,以避免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
2现阶段铁路运输系统安全管理问题
2.1货运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安全工作落实不到位
货运工作人员并不是简单的劳动力,他们也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与素养。现阶段,货运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太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且货运工作人员的年龄普遍比较偏大,文化水平也不是很高,因此安全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一些专业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假如列车在运输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任何突发状况,而货运工作人员又缺乏应急能力,这就不能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造成严重的损失,这严重的影响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能。
2.2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运输安全管理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为: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能将所有安全隐患排除掉。部分作业人员技术水平偏低,专业素质不过关,加上工作环境较为恶劣,对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导致安全事故发生。
3强化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措施实施
3.1强化基础性安全管理工作
要想保障铁路交通运输中的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在进行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中,应该针对铁路运输中的基础性安全管理措施应用进行全面的分析,保障在安全管理措施的应用分析中,能够将整体的安全管理效果发挥出来。按照本文研究中对于铁路交通运输安全管理措施控制中的基础性安全管理工作控制实施来看,在整个安全管理措施的控制实施中,应该对基础性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全面的分析,借助对其管理工作的分析,全面的将安全管理措施应用添加到其管理中。例如,在铁路运输安全性管理中,对于乘客携带物品的管理应该进一步深化,对于具有危险性因素的物品一定要杜绝其随客户一同上入火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危险品的清查中需要及时的提醒乘客携带危险品的危害,告知其不要将危险品带入火车运行中。另一方面对于内部基础性安全管理措施的控制,作为铁路安全管理者,在运输安全管理措施的实施中,一定要注重对运输中的基础性物资储备分析,保障在其储备物资的应用分析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运输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更改问题。
3.2优化行车安全保障系统
一是行车人员安全保障系统优化,主要完善职业适应性检查、安全教育和培训以及人员安全管理三方面;二是设施设备安全保障系统优化,建立“地对车、车对地、地对地、车对车”四个相互匹配的闭路循环监测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控制技术及时准确地采集各种铁路行车安全信息,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对铁路行车安全相关的各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控,利用安全模型分析处理,做到铁路行车安全有序可控;三是环境安全保障系统优化,重点侧重职工作业环境与沿线自然环境保障、铁路系统内部秩序维护与外部治安环境保障;四是行车安全应急救援系统优化,利用DMIS系统、事故数据库、铁路地理信息系统、事故救援专家辅助决策系统,以及数字化行车救援系统优化。
3.3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铁路运输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整个过程参与的人数也是比较多的,同时又容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给安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生产与运输提供制度保障。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把责任具体到人,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会找到相应的负责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
3.4做好人员安全培训
对于铁路运输单位而言,技术是最能反映能力的一个指标。真正的技术是可以根据铁路运输特点及时做出合理调整方案,同时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对图纸和技术进行紧密结合,并及时解决图纸中出现的问题。将责任机制分配到每一个工作人员,保证技术人员在不同的岗位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技术准备工作对于保证有序进行,提高各个环节的协调衔接能力,保证项目效率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操作人员对于保证运输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人员是保证运输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操作人员的积极性调配,按照项目流程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相关人员到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方面工作有序进行。对于操作人员而言,容易在工作中遇到新的问题,因此对操作人员应该进行及时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3.5注重对铁路沿线环境的治理
在管理过程中,应对不可控的环境因素进行及时的预测,对于可控的因素应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改进和完善。具体来说,对于可控的因素,如技术因素、社会风气等,可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加强管理。从社会风气这一角度来说,可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打击犯罪活动,抵制不良现象。同时,还可通过预防和监督相结合的方式,解决治安问题,从而为铁路运输行车安全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语
总之,通过上文对我国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的分析与探讨,我们了解到铁路交通是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铁路交通运输也为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是,在为我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我们不得不对铁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管理提起重视,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提高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本文首先对现阶段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又提出了完善铁路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笔者希望本文可以为读者或者同行提供或多或少的具有参考价值的参考意见,希望可以为推动交通运输事业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进而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欢迎同行的批评与指正。
参考文献:
[1]崔大勇.浅谈铁路施工的安全质量管理[J].建筑建材装饰,2016,41(9):144-146.
[2]王蕾.浅谈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安全运输的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1(13):221-224.
[3]殷胤强.铁路交通运输过程中管理模式现存弊端[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12.
论文作者:戴莉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9
标签:安全管理论文; 铁路论文; 铁路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论文; 措施论文; 风险论文; 系统论文; 《建筑细部》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