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台湾经济论文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科技论文,台湾论文,产业发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多年来台湾高科技产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技术密集型工业产值占制造业比率由1986年的24.0%提高至1998年的42.8%,技术高密集产品占总出口比重由1986年的18.4%提升为1998年的41.1%;电子资讯产业增长尤其迅速,已成为台湾经济的支柱产业。尽管如此,由于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如结构单一、基础薄弱和严重依赖国际市场,使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了限制。本文试就这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结构单一性

目前台湾制造业内部各部门发展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一方面,电力及电子器材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高速增长,呈现电子资讯产业“一枝独秀”的局面。以1991 年为比较基期并把该年的生产指数视为100点,电力及电子器材业生产指数到1998年已增加至223.63点,增加了124%;金属基本工业增加到1998年的175.02点,增加了75%; 化学材料业增加到1998年的174.93点,增加了75%。另一方面,食品、纺织、塑料制品等传统工业生产停滞不前甚或出现绝对萎缩。同样以1991年为比较基期并把该年的生产指数视为100点,食品业1998年下降到96.5点, 塑料制品业下降到84.82点,其它如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 成衣业等产业的产值下降幅度则更大(注:根据台湾《工业生产统计月报》,1999年3月8~10页。)。在这七年时间里,制造业平均生产指数由100 点增加到134.81点,增加了35%。表明以上增长型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增长型产业的增长成为制造业增长的主要来源。

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台湾当局的各项产业政策(如外劳政策、资金投入政策及电力政策等)都向资讯产业倾斜。例如台湾当局投入到资讯产业的科研经费就占总科研经费的一半以上,而对传统产业的投入相对很少;台湾“行政院”开发基金也参与科技事业的投资,更拉大了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差距。同时,当局的政策倾向也长期影响民间资金的投向,近几年,民间对传统产业的投入逐渐呈停滞状态,在1999年完工的民营制造业重大投资中,有54.06 %的资金投进资讯电子产业(注:根据台湾《工业简讯》,1999年7 月21页。),而对传统产业的投资仅占一小部分。二是资讯产业尽管发展迅速,但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传统产业的带动和辐射效能,产业关联性不大,从而影响整体产业结构水平的提升。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原因,传统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增长速度差距越来越大,从而各自占制造业比重形成鲜明的对比。据“主计处”统计,近十年来,制造业生产总额平均每年增长4.2%,其中资讯电子业平均增长率高于10%,占制造业比重由1988年的15%升至1998年的28%;传统工业则不断衰退, 1998年占制造业比重已低于20%,有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趋势(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17日。)。

不仅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落差变大,而且高科技产业内部发展也极不平衡。就十大新兴工业(见表一)来看,1992年至1996年,资讯工业产值一直占十大新兴工业总产值的1/3左右;1992年三大产业(资讯工业、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特用化学品与生技工业)合占总产值的近2/3,而医疗保健工业、航太工业、环境保护工业三项产业的总产值却不到一成,这种不平衡状况到了1995年和1996年并没有得到改善。可见,高科技产业内部各部门的产值和比重差距极大。同时,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悬殊,从表中可以看出,有的产业如半导体工业1992—1995年平均每年增长了58.4%;有的产业增长缓慢,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如航太工业1992—1995年平均每年增长了5.57%,1996年比上年增长2.5 %;消费电子工业1992—1995年平均每年减少了2.2%,1996 年更减少了11.0%。

表一 十大新兴工业的产值、比重与增长率

单位:亿美元,%

1992年 1995年

类别

产值 比重 产值 比重

通讯工业18.5 6.78 23.0 5.17

资讯工业90.2 33.05 157.8 35.44

半导体工业

21.4 7.84 20.0 4.49

消费电子工业 18.1 6.63 72.0 16.67

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 36.3 13.30 53.0 11.90

航太工业10.2 3.74 12.0 2.70

高级材料工业 16.0 5.86 23.8 5.35

特用化学品与生技工业 46.0 16.86 63.0 14.15

医药保健工业

3.0 1.10

3.5 0.79

环境保护工业 13.2 4.84 17.1 3.84

合计 273.0

100 426.5

100

1996年 1992—1995年

1996年

类别

产值比重平均增长率增长率

通讯工业33.05.827.543.4

资讯工业

181.5

32.02

20.515.0

半导体工业

17.83.14

-2.2-11.0

消费电子工业 68.4

12.07

58.4-4.9

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 89.2

15.73

13.468.2

航太工业12.32.17

5.57 2.5

高级材料工业 42.07.41

14.276.6

特用化学品与生技工业 75.7

13.36

11.120.2

医药保健工业

4.90.865.339.1

环境保护工业 27.04.769.057.9

合计

567 100 17.7232.9

资料来源:台湾《台湾经济研究月刊》1998年7月; 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5月17日,第一版。

说明:“比重”指各新兴产业产值占十大新兴产业总产值的比重。

资讯和半导体工业内部发展也不平衡。资讯工业中,硬体工业发展很快,软体工业则发展较慢,1997年前者产值(包括海内外生产的)达301.74亿美元,后者34.9亿美元左右(注:刘映仙:《台湾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与两岸科技交流及合作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1999年第3期。),软体业产值仅及硬体业的九分之一。 半导体工业按照工序可分为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四个细业,1997 年总产值约为2294亿新台币;其中制造业产值为1553亿新台币, 占半导体工业产值的67.8%;封装业和设计业产值分别为331亿新台币和334亿新台币,大约各占15%;测试业产值76亿新台币,仅占3 %(注: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第2期,31页。)。产业发展两极分化, 导致工业出现向电子资讯等少数几个产业集中的趋势。事实上,最近两年台湾工业资讯电子业“一枝独秀”的局面已很明显,未来可能完全靠电子业支撑。

资讯电子业产品生命周期短,投资风险较大,产业发展容易呈现不稳定状态;加上台湾资讯业又集中在个人电脑、集成电路等的少数硬体部件的生产和整机的组装上,技术含量终究有限,容易受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影响,一旦电子资讯产品出口受挫,台湾经济无疑将受到重大冲击。而传统产业技术成熟,产品多为民生必需品,市场波动较小,起着重要的稳定经济的作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新兴的高科技部门迅速崛起的同时,仍然非常注意对旧的传统工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有新的发展,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传统的工业部门是高新技术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这些部门提供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和轻工业产品,也就不会有高新技术部门的存在和发展,也不会有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要使经济优质化,就必须提高所有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使之处于大体相同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上。没有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共同提高,出现了各个部门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优质化(注:王怀宁著《经济信息化的新时代》,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79页。)。

基础脆弱性

虽然电子资讯业已成为台湾高科技产业的代表,支撑着台湾经济,使台湾经济得以持续增长。但从高科技产业发展轨迹来看,高科技产业技术基础脆弱,缺乏完整的产业技术体系。台湾高科技产业技术基础脆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R&D经费不足。 由于产业技术水平与技术开发能力密切相关,而技术开发能力又取决于研究发展状况。换言之,由研发水准或由研发经费占GDP 的比重大致可以了解科技水平的高低,产业技术水平则可由该产业研发密集度看出。台湾R&D 总经费及其占岛内生产毛额(GDP)的比重持续增加,总额由1986年的287亿新台币增加到1998年的1771亿新台币,占GDP比重由1986年的0.98 %提高到1991年的1.66%和1998年的1.98%(注:台湾《中华民国统计月报》1999年6月,台湾《经济日报》2000年1月1日19版。)。尽管如此, 台湾投入的R&D经费仍然低于发达国家和韩国等的水平。以1996年为例,台湾R&D支出比率为1.84%,比美、日、英、德等国家的2.62%、2.75%、1.94%与2.28%低,也低于韩国2.79%的水平(注:韩国数据为R&D 费用占GNP比重;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统计手册》1999年,124页。),欲在2000年达到2.5%的目标,是相当困难的。同时,虽然从1993 年开始岛内研究发展已由当局主导转为以民间部门为主体,且民间部门R&D经费的绝对额也呈稳定增长趋势,但民间部门R&D经费所占比重比上述国家均低。从民间部门R&D经费所占比重1991年至1997 年的年平均值来看,美、日、英、德等工业国家分别为65.8%、79.2%、67.2%与63.6%,加拿大、新加坡与韩国也分别有65.8%、62.9%、80.3%,台湾为55.5%(见表二)。另外,台湾制造业R&D 经费占营业额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也不及新兴工业国韩国。 从制造业R&D经费占营业额比重1991年至1997年的年平均值来看,美、日、英、德等工业国家分别为4.0%、3.5%、2.3%与4.2%,韩国为2.5%,台湾却仅达到1.0%。据统计,1998年台湾制造业厂商中,近63%已进行研发,其中约有半数以上的业者研发经费仅占营业收入的1%, 制造业投入的研发经费明显偏低,距离R&D支出占营业额2%的政策目标仍有相当大差距(注: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6月13日第3版。)。 可见,虽然岛内投入的R&D经费逐年增加,但与世界上主要工业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韩国等相比较,仍然存在很大差距。研发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导致产业技术基础薄弱。

表二 台湾R&D投入的国际比较单位:%

1991—1997年平均值 美国 日本 英国 德国 韩国 台湾

民间部门R&D经费/R&D总经费

65.8 79.2 67.2 63.6 80.3 55.5

制造业R&D经费/营业额 4.0

3.5

2.3

4.2

2.5

1.0

根据台湾《工商时报》1999年5月22日第五版资料整理而得。

第二,研发人才缺乏。1986—1997年间,台湾地区研究人员由27747人增至76588人,虽然增长幅度较大,但与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仍存在很大差距。如1996年台湾总研发人员约有7万多人,而日本有 58万多人,超过台湾七倍之多(注: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1997年,192页。); 从研究人员占总人口之比这一指标来看,80年代后期,美国、日本平均每万人口中研究人员已有30人左右,而台湾到了1995年才赶上了这一水平,达31.2人(含专科以下学历),大学以上学历者到了1997年也仅为26.0人(注: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统计要览》1998年,15页。)。

台湾高科技产业基础薄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其一,长期以来,台湾采取重点发展实用性应用科学的政策。台湾起步时,经济基础薄弱,技术落后,为了摆脱经济上的困境,需要在短时期内使经济起飞,而应用科学正是与发展经济和工业升级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群。同时,长期以来台湾形成了“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岛内资源短缺的实际状况,要在短期内做到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三者兼顾”和“齐头并进”,也是不可能的。重视应用科学与技术着重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通过法律程序把具有实用性的应用学科确定为台湾科技发展的重点,如在1978年把能源、材料、资讯和自动化4 项应用技术学科列为重点发展的学科,1982年又增加生物技术、光电技术、食品技术以及肝炎防治技术4项,合计有8项重点发展的应用技术学科,1988年又增加环境保护、灾害防治、同步辐射和海洋科技4项,共12 项应用学科。二是对基础研究的投资偏低。科技研究按照性质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发展上、中、下三个层级。近年来台湾R&D 经费投入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比重占11%左右,这一比重也不大,如美国占15%以上,日本占15%左右,韩国占13%(注: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统计要览》1998年,134页。)。 “基础研究是科学的核心与精髓,加强和深化基础研究是发展科学的关键。”(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编《科学发展的历史借鉴与成功启示》, 科学出版社, 1998年3月第一版,162页。)基础研究方面长期投入不足必然影响科技水平的提高。

其二,以引进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核心。由于引进技术可以直接吸收世界先进技术,既可节约时间,又可节约资金,台湾一直都将技术引进作为发展科技和经济的主要途径。例如,为了改善投资环境,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条例,先后公布实施了《外国人投资条例》(1954年)、《华侨回国投资条例》(1955年)、《奖励投资条例》(1960年)、《技术合作条例》(1962年)。为了增强技术引进的效果,兴办加工出口区和科学园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条件吸引侨资、外资和开展技术合作。高科技是80年代以来台湾技术引进的主要内容。台湾“投审会”统计资料显示,自1952年到1995年底(1996年起因技术合作条例废止,已无官方统计资料),共计核准技术合作项目4196件(注: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第2期,23页。)。 台湾通过大量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高科技产业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起来,并初具规模,但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发的能力不足,限制了台湾高科技产业水平的提高。高科技产业技术更新快的特点决定了只有不断创新、不断发明创造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

其三,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企业结构限制了技术水平的提高。如前所述,高科技产业产品生命周期短,投资风险较大,产业发展容易呈现不稳定状态;再者,高科技又是高科技产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这些决定了高科技产业具有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点,要求该产业有较大的投资规模。因为,一般企业不容易获得研发所需的人才、设备、资金以及市场信息,企业自行从事研发的能力不足。台湾岛内产业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中小企业约占企业总数的98%),少数大型企业的规模也不如国外的同类企业。台湾中小企业白皮书显示,1988年至1992年,在工业部门中,从事研发的中小企业家数占中小企业总家数的5%~6.6%,大企业从事研发家数则占到36%~42%(注:根据台湾《台湾经济》1995年5月第3页资料整理得到。)。甚至台湾地区研发经费总和也赶不上国外一个大企业的研发投入。以1996年为例,台湾研发总经费为新台币1386亿元,约合50.4亿美元,低于美、日一些民间大企业的投入,如美国的通用、福特、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日本的日立,研发经费均超过50亿美元(注: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中华民国科学技术年鉴》1997年,192页。)。 台湾地区企业在研究开发方面还存在急功近利,不愿意进行长远的、基础性和风险大的研究开发,因而研究领域比较狭窄,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对外依赖性

台湾产业结构不完整,高科技产业高度依赖于外部市场,缺乏国际竞争力。对外依赖着重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对关键设备和零部件进口的依赖。随着产量和出口量的迅速增长,资讯电子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占有率不断提高。1997年半导体工业产量规模在全球占有率约为 3 %(注: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9年第2期,31页。),从1997年起资讯工业产值已仅次于美、 日而排名世界第三。1999年台湾地区的笔记型电脑(全球占有率49%)、监视器(58%)、主机板(64%)、电源供应器(70%)、扫描器(91%)等资讯产品的产量均排名世界第一(注:台湾《经济日报》1999年11月30日。)。尽管如此,由于技术基础薄弱,伴随着科技产品世界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进口的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也不断增加。台湾历年来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结构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表三)。在出口商品结构和进口商品结构两方面,“电气机器、电气器材”与“机械”均处于前两位。这说明台湾的出口是由这两类商品的中间产品与部件的进口所支持的;将进口的中间产品与部件进行加工然后出口,是台湾对外贸易的主要内容。高科技产业是建立在对相关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的基础上的。

表三 台湾进出口贸易主要商品结构 单位:%

出口商品项目进口商品项目

电气机器电气器材机械电气机器电气器材机械

1986

14.7 10.1 15.0 12.0

1987

15.7 12.2 15.7 13.1

1988

16.7 14.4 14.5 12.4

1989

18.2 14.2 15.3 13.3

1990

17.5 16.2 16.5 13.5

1991

16.8 17.0 16.2 13.4

1992

16.9 18.8 17.5 13.5

1993

19.2 19.5 18.7 12.6

1994

20.3 19.7 19.7 12.3

1995

21.4 21.7 21.6 12.8

1996

21.5 24.3 20.8 14.3

1997

22.2 25.6 21.8 14.1

1998

23.0 26.5 24.2 16.9

资料来源: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1990年至1999年相关各期。

第二,对技术输入的依赖。台湾一方面向外输出技术,另一方面输入的技术额更大(见表四),根据台湾“经济部”工业统计调查报告,台湾近十年来技术贸易收支比例非常小,比例最大的是1992年的0.15,最小为1989年的0.03。也就是说,台湾高科技产业产值的增加并没有使技术水平得到相应提高,高科技产业技术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

表四 台湾历年技术贸易额

单位:新台币千元

技术技术输入技术贸易收

输出(A) (B) 支比(A)/(B)

1987 39008545551180.09

1988 35320077719790.05

1989 344289

124747840.03

1990 785499

122977220.06

19922117911

137331750.15

19931269753

136848140.09

1994 821331

145130990.06

1995 728079

182404830.04

资料来源: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科学技术统计要览》1998年,85页。

表五 台湾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比重

单位:%

电气机器、 基础金属 化学制

以上四种

年份

输送设备

电气器材及其制品品、药品 所占比重

1989 47.214.6 9.88.7

80.3

1990 47.811.910.09.2

78.9

1991 47.612.8 9.98.6

78.9

1992 48.211.7 9.4

10.1

79.4

1993 47.012.3 9.59.4

78.2

1994 47.711.010.37.7

76.6

1995 49.311.411.56.4

78.6

1996 49.510.011.74.8

76.0

1997 49.210.112.05.3

76.6

1998 51.610.311.05.9

78.8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统计手册》1999年第241页绘制。

第三,以上两种依赖集中体现在对日本的依赖。日本为台湾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从日本进口的主要商品是电气机器、电气器材,约占历年来从日本进口额的50%;并且进口规模和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比重由1989年的47.2%上升至1998年的51.6%。再加上金属制品、化学制品和输送设备,这四类商品的进口比重合占近80%(表五)。部分关键技术与零部件无法摆脱对日本的依赖,如笔记型电脑的液晶显示元件、光碟机的读取头、电脑监视器的大尺寸显像管等,几乎都从日本进口。就技术来源看,台湾自1952年到1995年底核准的4196件技术合作项目中,与日本合作的项目最多,有2483件,占59.2%(其次为美国1015件,占24.2%;欧洲562件,占13.4%)(注:台湾《自由中国之工业》, 1999年第2期,23页。)。

正是由于对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依赖,随着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增加和产业升级,台湾对日贸易逆差不断扩大(见图)。1996年除外,1987—1998年台湾对日贸易逆差逐年增加,从1987年的48.55 亿美元增加到1998年的176.77亿美元。不断扩大的贸易不均衡成为日台经济关系中的最大问题。为了改善对日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的状况,台湾“经济部”在几年前便实施了“改善对日本贸易收支逆差状况行动计划”,该计划不仅包括开拓出口市场,而且包括力求吸引日本企业到台湾投资,以减轻对日本电子与电气机器部件的依赖程度。在台湾对日本出口贸易明显趋于衰退的1997年下半年以后,这一行动显得更为积极,产业界100 家有关公司组织大型访问团先后十多次赴日寻求突破,但是贸易逆差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继续恶化,1997年和1998年连续两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分别达到173.3亿和176.8亿美元。这充分反映出台湾高科技产业对外依赖性强的特点,其根源则是高科技产业技术基础薄弱。

台湾对日本贸易逆差变动趋势图

单位: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根据台湾“经济建设委员会”《台湾统计手册》1999年第212页绘制。

高科技产业的严重对外依赖,使台湾的生产方式仍然无法摆脱以前的加工出口生产模式,即委托加工生产(OEM)与委托设计生产(ODM)的“代工模式”,只不过这种“代工”目前已发展成为“高级代工”形式而已,同时台湾的绝大多数科技产品制造企业也被纳入了国际跨国公司的生产体系。关键零部件、关键技术主要依赖日、美两国,不仅造成了生产上的被动,而且利润的相当大的部分转移给掌握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外国中、上游厂商,产品的附加价值较小,高科技产业的高收益优势并不明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极大限制。对外依赖性也严重影响其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国际竞争力方面, RIC (Revealed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系数被认为是一项颇具代表性的指数(注:RIC 系数的计算方法是:(出口值-进口值)/工业生产值×100%。), 日本将其定义为(出口值-进口值)/(出口值+进口值)。RIC系数大于零者表示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 系数越大表示国际竞争力越强。运用日本采用的RIC 系数来衡量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高科技产业发展重镇——新竹科学园区为例,因其商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故其RIC系数为负值; 表明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非常弱小。

结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有三点认识:第一,在台湾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加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第二,这三方面问题存在着内在联系,技术基础薄弱为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的根源,对外依赖和结构单一为技术基础薄弱的表现和必然结果;当然,结构单一和对外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技术的提高。第三,台湾高科技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着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使其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如何使高科技产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起更大作用,是台湾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标签:;  ;  ;  ;  ;  ;  ;  ;  ;  

台湾高科技产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_台湾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